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儿童腹痛的电子胃镜检查结果,并分析其病因。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0例腹痛患儿,均进行电子胃镜检查,同时进行相关血液生化检测,记录电子胃镜检查结果,分析患儿临床症状及病因。结果 30例腹痛患儿均进行电子胃镜检查,其中2例(6. 67%)患儿为浅表性胃炎合并胆汁返流,结果显示患儿胃底黏膜或胃窦部位可见红白相间的斑点或充血红斑。17例(56. 67%)患儿为浅表性胃炎,结果显示黏膜表面附着胆汁,胃底黏液黄染; 9例(30. 00%)患儿为十二指肠球炎,结果显示十二指肠黏膜有红白相间斑点。30例患儿中,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阳性患儿为20例(66. 67%),4~7岁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阳性患儿为4例(44. 44%),8~13岁患儿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阳性患儿为16例(76. 19%); 4~7岁患儿幽门螺旋杆菌检出率显著低于8~13岁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球炎及浅表性胃炎为小儿腹痛的主要病因,与Hp感染有关,年龄超过8岁患儿发病率较高,应用电子胃镜检查结果准确率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艳萍  郝瑞琴 《现代康复》1998,2(10):1119-1119
小儿腹痛症状多样,无特异性.且小儿对疼痛诉说不清.定位性差,给临床诊断带来很大的困难。临床表现小儿腹痛大部分与慢性胃炎、胃溃疡有关。近年又发现幽门螺杆菌是上述病变的主要致病原因。我们对62例腹痛患儿作血清幽门螺杆菌(HP)抗体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儿童胃镜对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检出率及儿童胃病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方法 对临床疑似上消化道疾病738例小儿进行胃镜检查,同时取胃黏膜做HP感染检测.结果 浅表性胃炎372例,占50.4%;浅表性胃窦炎285例,占38.6%,其中伴局部糜烂117例,局部萎缩42例,伴胆汁反流50例;糜烂性胃炎67例,占9.1%;反流性食管炎105例,占14.2%;十二指肠球炎151例,占20.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91例,占12.3%;球后溃疡4例;幽门管口溃疡3例;胃溃疡5例.结论 儿童胃病中浅表性胃炎检出率最高,HP感染是小儿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之一.儿童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与胃镜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行胃镜诊断的238例小儿消化性溃疡患儿临床资料、内镜下病理特征及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238例消化性溃疡儿童中十二指肠溃疡140例(58.82%),胃溃疡68例(28.57%),复合性溃疡30例(12.60%)。十二指肠溃疡部位主要在球前壁及大弯部位,胃溃疡部位主要在胃角及胃窦部位,复合性溃疡主要在球前壁及胃窦部分。男性患儿消化性溃疡比例与女性患儿消化性溃疡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3岁组、4-6岁组、6-12岁组相比,12-14组儿童消化性溃疡发生比例显著升高(P0.05)。238例小儿消化性溃疡患儿中HP(+)率为77.73%(185/238),HP(-)率为22.27%(53/238)。与HP(-)组相比,HP(+)组胃黏膜炎症活动性、胃黏膜萎缩、淋巴滤泡形成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与HP(-)组相比,HP(+)溃疡直径2.0cm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结论儿童消化性溃疡主要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主要集中在12-14岁儿童患儿中,与性别无关,HP感染可引起胃黏膜组织学改变,对于HP(+)儿童应予HP根治治疗。  相似文献   

5.
李权  单秀山  王倩芬 《现代康复》1998,2(11):1276-1276
幽门螺旋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并在消化性溃疡的复发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合理治疗HP感染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康复至关重要。本对60例感染了HP的慢性胃炎患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给予羟氨苄加甲硝唑治疗,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治疗。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福平 《临床荟萃》1996,11(11):498-499
自1986年报道小儿存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c,HP)感染以来,就HP感染与小儿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以及儿童HP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简述如下: 1 HP感染与儿童胃炎 近年来的研究从多种角度证实HP感染与儿童慢性胃炎相关。经组织学证实的慢性胃炎中HP检出率在60.6以上;而组织学正常者和继发性胃炎(药物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等)患儿并无HP检出。清除HP的同时伴胃炎明显好转。上述结果均支持HP可能是儿童原发性胃炎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7.
小儿反复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宇锋 《临床荟萃》2002,17(3):135-135
反复腹痛是小儿常见疾病 ,为探讨幽门螺杆菌 (HP)与小儿反复腹痛的关系及 HP感染的根治方法 ,现将我院近 4年来诊治的小儿反复腹痛 86例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自 1995年 7月至 1999年 8月儿科门诊及住院诊治的符合反复腹痛的患儿 86例。年龄 5~ 14岁 ;男5 0例 ,女 36例 ,病程 3个月至 5年。1.2 诊断标准  1腹痛病程超过 3个月。2疼痛为非特异性的间断发作 ,多为腹部不适 ,隐痛、胀痛 ,很少为绞痛。 3疼痛部位多在脐周 ,上腹或无固定部位 ,腹部检查有压痛或无异常发现。 4可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1.3 临床表…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格林-巴利综合征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庄  许贻白  诸金水 《临床荟萃》2001,16(5):207-208
许多研究证实格林 -巴利综合征 (Guillain- Barre syndrome,GBS)与前驱空肠弯曲菌 (campylobacter jejuni,CJ)感染有密切关系。胃部疾病与幽门螺旋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关系也已明确。近 2年临床发现 GBS患者胃部症状明显 ,主要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 ,而 HP感染与 GBS发病有无关系国内外均无报道。现测定了 38例 GBS患者 ,30例健康者的血 HP抗体 (Ig G+Ig A)及其 2 4例 GBS患者的脑脊液 HP抗体 ,分析如下 ,以探讨 HP感染与 GBS发病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GBS患者组 (研究组 ) …  相似文献   

9.
<正>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B型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1-2],1992年Mitchell等[3]对我国广东省1727名城市人口调查的阳性率78%。为了解上海地区企事业单位人员HP感染发生率,我们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8例疑似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消化内镜检查、免疫组化染色及C14呼气试验检查。记录78例疑似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免疫组化染色、C14呼气试验检查结果;对比分析不同炎症活动性、不同胃黏膜病变程度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结果以C14呼气试验检查数据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最终判定标准,78例疑似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中,29例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组化染色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敏感性为93.10%(27/29)、特异性为97.96%(48/49);轻度黏膜病变患儿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显著高于中度、重度病变患儿,炎症活动度中度患儿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显著高于轻度、重度患儿(P均0.05)。结论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结果可作为临床判断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参考依据,不同病情患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特点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潘彤彤  徐彰  徐辉 《临床医学》2007,27(11):68-69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儿童慢性胃炎胃肌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通过幽门螺杆菌(HP)检测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将47例慢性胃炎患儿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对各组患儿进行胃电图(EGG)检测.HP阳性患儿予克拉霉素15mg/(kg·d),阿莫西林50 mg/(kg·d),奥美拉唑0.8 mg/(kg·d)三联抗HP治疗2周,其中HP根除者再行胃电图检测.结果 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胃电图参数值比较无显著差异,HP阳性组抗HP治疗前餐前主功率明显低于治疗后(t=2.197,P《0.05).结论 HP感染对慢性胃炎儿童胃肌电活动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状况。方法各选取250例ITP患儿及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血清HP抗体。结果 250例ITP患儿的HP感染率(24.0%)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的HP感染率(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148例急性ITP(aITP)患儿HP感染率为21.6%;102例慢性ITP(cITP)患儿HP感染率为2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P的发病与HP感染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小儿不同类型慢性胃炎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我院 2 0 0 0年—2 0 0 2年 14 0 4例具有上消化道症状 ,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的患儿进行胃黏膜活检 ,分别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改良Giemsa染色找Hp ,同时患儿行血清抗HpIgG检测和 (或 ) 13 碳 尿素呼气试验 (13 C UBT)和 (或 )粪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 (Helicobacterpyloristoolantigen ,HpSA)。 结果 :14 0 4例慢性胃炎患儿中 ,Hp感染率为 4 5 .3%。各种不同类型慢性胃炎中 ,以胃镜下结节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伴慢性胃炎的患儿Hp感染率为最高 ,分别为 71.2 %和 6 8.0 % ,明显高于其他胃炎组 (P <0 .0 1)。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 ,Hp感染组引起的黏膜炎症程度较重 ,淋巴滤泡形成比例明显较对照组高 (P <0 .0 1)。结论 :小儿时期Hp感染率已较高 ,随年龄增长Hp感染率增高。并且与小儿胃十二指肠疾病关系密切 ,其中与胃镜下结节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伴慢性胃炎最为密切。胃黏膜组织炎症程度越重 ,Hp感染阳性率越高。  相似文献   

14.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幽门螺旋杆菌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抗体检测技术,对94例ITP患儿进行HP抗体检测,其中急性ITP患儿74例,慢性ITP患儿20例,并观察急性与慢性患儿HP抗体阳性率的差异。结果急性患儿HP的IgG抗体阳性率40.54%,慢性患儿HP的IgG抗体阳性率65.0%,慢性患儿HP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急性患儿,两组间阳性率经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P感染可能是ITP的发病原因之一,也可能是慢性ITP治疗不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旋杆菌(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胃溃疡、淋巴瘤及胃癌密切相关。做好HP感染患者的治疗、护理对提高药物疗效、减少HP耐药及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现将HP感染及其抗生素治疗与护理现状综述如下。1 HP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抗体检测技术,对94例ITP患儿进行HP抗体检测,其中急性ITP患儿74例,慢性ITP患儿20例,并观察急性与慢性患儿HP抗体阳性率的差异。结果急性患儿HP的IgG抗体阳性率40.54%,慢性患儿HP的IgG抗体阳性率65.0%,慢性患儿HP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急性患儿,两组间阳性率经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P感染可能是ITP的发病原因之一,也可能是慢性ITP治疗不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我院从2003年9月-2006年7月应用克拉霉素治疗小儿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20例,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男14例,女6例,年龄5—12岁,平均7.8岁;慢性胃炎1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例,急性胃炎1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结节性胃炎患儿幽门螺杆菌耐药状况。方法从我院于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诊断为结节性胃炎的100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胃窦黏膜菌株培养后,进行耐药试验并比较不同年龄、不同病理程度患儿感染幽门螺杆菌概率。结果 100例患儿胃镜下检查结果为:56例单纯结节性胃炎,23例结节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球炎,21例结节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97例患儿尿素酶试验为阳性,3例阴性;胃黏膜培养结果显示,有55例患儿为阳性;5~6岁患儿有1例感染,7~12岁患儿有18例感染,12~16岁患儿有36例感染,组间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154,P>0.05);100例结节性胃炎患儿中有82例(82%)为中-重度炎症,有47例(57.3%)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而非中-重度炎症患儿有18例(18%),其中有8例(44.4%)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32.7,P<0.05);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的耐药性最高(27株,49.1%),其次是克拉霉素(19株,34.5%),克拉霉素联合甲硝唑(12株,21.8%)位列第三,耐药性最低的是左氧氟沙星,且其药物的敏感度与阿莫西林相同(51株,92.7%),位列敏感度第一。结论 结节性胃炎患儿幽门杆菌对甲硝唑、克拉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的耐药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胃炎的发病、临床特征及其诊断治疗。方法:对300例慢性胃炎患儿的内镜表现、临床特征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原因调查,65.7%偏食、不规律饮食;40.3%饮食缺乏蛋白质;30.3%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慢性扁桃腺炎或鼻炎16.3%;经常服用解热镇痛药3.7%。临床表现:300例患儿中,上中腹间断痛86.3%;食欲不振、恶心66%;腹部饱胀、反酸48.3%;乏力消瘦15.7%;头晕失眠贫血8%。胃镜所见:黏膜充血水肿36,7%;花斑样改变30.3%;胃窦黏膜病变为主占37.3%;以胃体炎为主者占总数的23.7%。结论:不合理的饮食习惯、饮食中缺乏蛋白质及HP感染在胃炎发病中占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包头市人群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状况分析.方法:对2014-2015年内在包头一附院各年龄段体检对做幽门螺旋杆菌人群,并进行全面了解生活作息、嗜好,并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方法对284名在包头市已居住5年以上的汉族人群检测.结果:包头地区正常汉族人群的Hp感染率为43.3%.男、女Hp感染率分别是44.3%和39.7%,男女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相近,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包头地区正常汉族人群HP感染率43.3%;HP感染人群主要集中在50~70岁之间;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年龄、性别无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