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疗效观察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入选标准:年龄75~89(82.8±6.7)岁,无糖尿病、肾功能不全,2 a内无卒中病史,心功能Ⅰ~Ⅲ级,无药物过敏史,无出血倾向及血小板减少。我院2003-01~2005-12收治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635例,符合入选标准,分介入治疗组137例,药物治疗组498例。1.2方法1.2.1围手术期用药对签署介入治疗同意书的ACS患者,PC I(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术前6 h前顿服拜阿司匹灵(德国拜耳公司生产)300 m g、氯吡格雷(波立维杭州赛诺菲公司生产)300 m g(<6 h,加倍),冠脉造影前经动脉鞘管注入普…  相似文献   

2.
对健康教育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中的作用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洁云  李曼  李景华 《临床荟萃》2006,21(18):1333-1334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危急重症,临床大多数发生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且有较高的病死率。冠状动脉并非终末动脉.其间有许多直径为20~35μm的吻合支,正常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当冠状动脉严重阻塞时,这些吻合支开放形成侧支循环。侧支循环的建立可以供应阻塞血管远端心肌血液,有利于减轻阻塞区域的缺血、缺氧,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对82例年龄大于65岁首发心肌梗死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病变者侧支循环建立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侧支循环的建立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安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陈风 《临床荟萃》2004,19(1):2-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闭塞病变介入治疗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45例行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闭塞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45例患者的47支闭塞病变经介入治疗后37支开通,病变治疗成功率78.7%.病例治疗成功率80%(36/45)。血管闭塞时间1个月内的病变治疗成功率为96%,1~3个月的成功率为70%,大于3个月的成功率为50%。A型解剖性病变的成功率为80.9%,B型解剖性病变的成功率为64.3%,功能性闭塞病变成功率为91.7%。结论 冠状动脉闭塞的时间和病变局部形态特征是影响介入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围术期护理的注意事项。方法:对PCI术治疗的22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和一般护理,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予以体位、伤口、抗凝和排尿等护理,同时加强拔除动脉鞘管的护理。结果:所有行PCI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冠状动脉灌注均得到有效改善,但其中4例拔管时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症状,5例出现皮下血肿,3例出现排尿困难,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均治愈。结论:围术期的精心护理是保证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抑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抑郁的关系,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手术前后抑郁的变化。方法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患者分别于手术前1~2天、手术后(7±1)天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填写。结果试验期间154例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其中117例确诊冠心病并完成手术前后SDS评定。不同病变血管支数和不同狭窄程度组间抑郁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冠心病患者手术前后抑郁患病率、SDS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准备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组的患者手术前后抑郁患病率为44.8%、75.9%(P=0.016),SDS抑郁评分为48.75±10.21、52.90±8.29(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抑郁不能反应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②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对大多数冠心病患者抑郁患病率及程度无影响,成功再血管化治疗不能减轻抑郁。③冠状动脉造影后准备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抑郁加重,对这部分患者应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老年PCI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对照组30例按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30例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心理行为干预。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心理行为干预能明显改善老年PCI患者的负性情绪,明显提高患者健康相关行为,减少远期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认知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认知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躯体症状康复的影响。方法:2000—01/2003—12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及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86例中选择择期心脏介入治疗成功的冠心病患者112例。随机将112例患者分为认知教育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医疗护理,认知教育组在接受常规医疗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认知教育。观察冠心病介入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及不适反应,并在入院时及手术后进行2次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结果:认知教育组患者术中出现血压过高或血压过低、低血糖反应,术后出现排尿困难、腰背酸痛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x^2=4.94~19.05,P&;lt;0.05~0.01);术后焦虑的发生率(14%)显著低于对照组(39%)(x^2=4.624,P&;lt;0.05),而抑郁发生率(18%)虽较对照组(32%)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术后认知教育组SDS和SAS总评分明显低于较同期对照组(t=6.124,7.028,P&;lt;0.01),减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24.651,22.081,P&;lt;0.01)。结论:系统认知教育可促进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9.
我科2003-09~2005-08共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46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325例,女143例,年龄28~86(59.31±19.64)岁。其中稳定型心绞痛1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75例,心肌梗死98例,除外冠心病69例。同时并存心功能不全78例,高血压269例,糖尿病172例。1.2手术方法患者平卧位,2%碘伏消毒右手至腋窝,穿刺点在腕横纹上0.5 cm处,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用桡动脉穿刺针穿刺桡动脉,插入6F动脉鞘,鞘管内注入肝素3 000 U以抗凝,硝酸甘油200μg以防止血管痉挛。随后常规以JL 3.5、JR 4造影导管多体位造影,…  相似文献   

10.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2003-02~2004-04共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208例,效果满意,现将其术前术后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男177例,女31例,年龄39~83岁,全部患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心绞痛发作,其中陈旧性心梗68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主支内或主支与分支内同时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CYPHERTM,cordis)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主要冠状动脉分叉病变31例,20例采用对吻球囊技术对主支和分支预扩张.仅主支内置入CYPHERTM支架。B组11例采用“T型”支架技术,分别在主支和分支置入CYPHERTM支架。临床随访3~6个月.观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结果:两组患之间基础临床情况及冠脉造影血管特征差异无显性。A组主支成功率为100%,分支成功率90%(18/20)。B组支架成功率为100%。两组均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结论:主支或主支与分支内同时置入CYPHERTM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ercutanu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 )术后 1周内心功能的改变 ,为完善PTCA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 对 6 0例成功行PTCA及PTCA +支架术的冠心病患者 ,于术前 1d、术后 1~ 7d每日定时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两组患者的每搏血量 (SV)、心输出量 (CO)、心脏指数 (CI)、每搏功指数 (SWI)、心肌收缩力 (MCF)、左室总泵力 (TPF)、左室射血分数 (LVEF)及心肌耗氧量 (MVO)在术后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术后第 3天最低 ,至术后第 5天或第 7天恢复至术前水平。反映心脏舒张功能的指标术后各天未见明显改变 ,均与术前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显示 ,PTCA术后 1周内心功能经历了从减退到逐渐恢复的过程 ,提示患者仍存在着潜在的心肌缺血的可能。PTCA术后护理应针对患者心功能的变化特征 ,加强相关时间的心功能监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的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及牛眼图评价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前后左心室节段性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3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内行RT-3DE检查,获取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图及牛眼图,应用Qlab软件在机分析,所取参数包括左室收缩运动减低节段数、节段舒张末期容积(rEDV)、节段收缩末容积(rESV)、节段射血分数(rEF)及节段-整体射血分数(rgEF)并进行比较.另选择30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CI术前患者在RT-3DE牛眼图中均显示多处收缩运动减低节段(5.2±1.8),病变节段心功能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内显示病变节段数较术前减少(3.4±1.1),节段心功能参数改善(P<0.05).结论 RT-3DE的牛眼图及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可定性、定量反映PCI手术前后的左室节段心功能变化,从而为评价冠心病患者的PCI疗效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造影 (CAG)和内支架置入 (CASI)治疗对冠状动脉夹层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 10 82例冠状动脉造影及 434例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检出 12例冠状动脉夹层患者 ,均行内支架置入治疗。结果  12例冠状动脉夹层患者全部成功置入内支架 ,夹层闭合 ,患者症状缓解。结论 冠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夹层的最佳方法 ,而内支架置入对治疗冠脉夹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PTCA+支架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择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 支架植入术(PTCA 支架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疗效。方法:分析2002年10月~2004年12月接受PTCA 支架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以标准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介入治疗。手术成功标准为:残余狭窄<20%,TIMI血流3 级,且无围术期严重并发症(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215例274处冠状动脉病变内植入260只支架,植入成功率94.9%,术后随访效果良好。结论:择期PTCA 支架术对CHD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和支架植入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总结 68例已行PT CA和支架植入的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 ,其中 82处病变进行PTCA术 ,76处病变植入支架 ,2例术后 1个半月至 4月再发心绞痛 ,1例术后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及下腹腔血肿 ,无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结论 :PTCA和支架植入术是冠心病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院外或急诊经静脉溶栓加补救性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确诊病例分为3组,A组:溶栓+PTCA;B组:为仅行溶栓术者;C组:仅行PTCA术者。三组患者分别于AMI后第1、4周行超声心动图(ECHO)检查,评价该项治疗对老龄AMI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结果:紧急溶栓加补救性PTCA组术后各观察指标第1周与第4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术后第1周与第4周中,A组与B、C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均〈0.05)。B组术后第1、4周各项观察指标比较,WMSI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术后第4周较术后第1周LVEF(%)、ESVI、WMSI也有改善(P〈0.05)。结论:老龄AMI患者进行院外或急诊经静脉溶栓加补救性PTCA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明显改善左室重构,提高左室功能,其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溶栓术或单纯PTCA术者。  相似文献   

18.
老年冠心病病人生存质量与健康教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复发及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 6 6例再入院的6 0岁以上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二组 ,即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一般护理方法相同 ,对照组采用一般卫生宣教 ,而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再复发率显著降低P <0 .0 1,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病人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明显地降低复发率 ,减少住院次数 ,提高生存质量 ,减轻社会及家庭的负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白介素18(IL-18)、白介素10(IL-10)与经皮冠脉内介入治疗(PCI)后冠脉事件(CE)发生的相关性,为预防PCI后CE的发生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纳入105例行PCI术的冠心病(CHD)患者,男性74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64.80±9.62)岁,根据随访结果把患者分为CE组和非CE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浆IL-18、IL-10,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独立样本的均数差异,Logistic回归强迫引入法分析多个自变量与一个变量之间的线性数量关系。【结果】CE组患者PCI前血浆IL-18与IL-18/IL-10比值显著高于非CE组(P均〈0.01),CE组患者PCI前血浆IL-10显著低于非CE组(P〈0.01)。CHD患者血浆IL-18/IL-10比值、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分别使CHD患者PCI后CE的优势比(OR)值增加4.28倍、8.23倍、7.82倍、8.85倍(P均〈0.05)。【结论】除传统的CHD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外,CHD患者血浆IL-18/IL-10比值增大也增加CHD患者PCI后CE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肌纤维化与心脏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自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50例冠心病患者,观察患者在PCI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血清Ⅰ、Ⅲ型前胶原(PCⅠ、PCⅢ)、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水平的变化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改善情况。【结果】PCI手术后,冠心病患者血清PCⅠ、PCⅢ、LN、HA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LVEF较术前明显增加,LVEDD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CI手术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纤维化及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