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髌腱末端病的效果。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12月67例髌腱末端病患者全部采用非手术治疗,其中38例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11例采用手法按摩疗法,5例采用体外擦药酒、药膏,4例注射醋酸泼尼松龙加普鲁卡因,9例采用针灸疗法。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与其他非手术疗法之间的效果有无差异。结果经相同疗程治疗后,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者显效25例,有效10例,效果不明显3例;采用其他非手术疗法者显效9例,有效12例,效果不明显8例;两组治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66,P=0.003)。结论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髌腱末端病方法简便,操作安全,疗效显著,较其他非手术治疗方法有明显的优势。但对运动员患者应用此方法时,应与训练安排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大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已经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中,系统地回顾、总结,并比较治疗髌腱末端病的各种离心训练方法。方法:在各大数据库中检索关于离心训练治疗髌腱末端病的研究,纳入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9篇文献共计229例患者最终被纳入研究。结果:现有的证据表明离心训练是治疗髌腱末端病的有效手段,但由于研究质量差异较大,未能进行meta分析。结论:离心训练对于髌腱末端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但是否比其他形式的运动疗法(如向心训练、牵伸训练)更有效,仍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多数方案采用在25°斜面上进行缓慢的离心下蹲这种运动形式,运动中疼痛应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从自身体重开始,出现疼痛减轻或无痛等适应训练表现时逐渐增加负荷。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分析体外冲击波治疗肌腱慢性炎症的效果。方法采用德国多尼尔冲击波治疗仪(Dormicr Compact Alpha)治疗网球肘、跟痛症和肩周炎共89例患者,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网球肘治疗显效74.3%,有效20.0%,效果不明显5.7%;跟痛症治疗显效43.8%,有效40.6%,效果不明显15.6%;肩周炎治疗显效31.8%,有效45.5%,效果不明显22.7%。统计学分析显示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用体外冲击波技术治疗肌腱慢性炎症损伤较小、安全可靠、方法简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以二维超声指标低回声区面积作为评价标准,将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的弹性指标杨氏模量与低回声区面积对比,评价髌腱末端病治疗前后髌腱的弹性恢复情况,同时分析杨氏模量是否可以作为评价髌腱末端病治疗效果的指标。 方法:以髌尖部存在低回声区为标准筛选了16例患有髌腱末端病的男性排球二级运动员,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例。治疗组进行1次/周,共5周的冲击波治疗,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在实验前、中、后分别进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和二维超声检查。采用混合设计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组之间以及治疗前、中、后的低回声区面积和杨氏模量;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低回声区面积和杨氏模量的关系。 结果:前三周、后两周以及整个治疗前后,治疗组低回声区面积均显著减小(P=0.003,P<0.001,P=0.002);治疗组杨氏模量在前三周以及整个治疗前后均显著增大(P<0.001,P<0.001),但在最后两周治疗之间没有显著变化。对照组的低回声区面积和杨氏模量在整个过程中均无显著改变。在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治疗前低回声区面积和杨氏模量均没有显著差异,治疗3周和5周后治疗组低回声区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42,P=0.003),杨氏模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1,P<0.001)。杨氏模量和低回声区面积显著负相关,当杨氏模量<80kPa时,低回声区面积=1.649-0.019×杨氏模量(R2=0.608,P<0.001);当杨氏模量>80kPa时,低回声区面积=0.651-0.003×杨氏模量(R2=0.752,P<0.001)。 结论:在髌腱末端病恢复进程中,髌腱弹性是逐渐增大的;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以用于评价髌腱末端病的治疗效果,髌腱杨氏模量与低回声区面积间的关系与杨氏模量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11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按就诊先后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X线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5%)高于对照组(87.72%),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17.54%),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效果,预防并发症,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放射式体外冲击波疗法在治疗肩部疾患中的应用价值,比较超声定位及痛点定位放射式体外冲击波疗法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04-02/2005-09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骨科应用放射式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肩部疾患的患者126例,肩峰下滑囊炎患者56例、肱二头肌长头腱炎患者70例,均行放射式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56例肩峰下滑囊炎患者中采用超声定位26例、痛点定位30例;70例肱二头肌长头腱炎患者中采用超声定位32例、痛点定位38例。采用瑞士EMS生产的DolorClastR放射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机,能量密度0.12~0.16mJ/mm2,以超声定位及痛点定位点为冲击点,每次治疗一般选1~2个冲击点,每个冲击点冲击2000次个冲击点,一般做3~5次治疗,每次治疗间隔5d。采用目测类比评分量表。用10cm长的线段,两边分别表示“无痛”(0分)和“想象中最剧烈的疼痛”(10分)。优:症状基本消失,患者无明显不适,治疗后疼痛及不适度减少8分以上,查体示体征基本消失。良:症状明显减轻,治疗后疼痛及不适度减少6~7.9分,查体示原有阳性体征大部分消失轻。可:患者仍有不适,疼痛及不适度减少3~5.9分,查体示原有阳性体征部分减轻。无效:疼痛及不适度减少小于2.9分,查体示原有阳性体征仍明显存在。统计放射式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两种疾病疗效总优良率,比较超声定位与痛点定位放射式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炎的疗效。结果:纳入患者12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经6个月随访,肩峰下滑囊炎患者疗效优良率81.6%,其中超声定位为91.9%,痛点定位为70.3%,两者疗效比较差异显著(χ2=4.16,P<0.05);肱二头肌长头腱炎患者疗效优良率89.8%,其中超声定位为93.3%,痛点定位为72.6%,两者疗效比较差异显著(χ2=6.61,P<0.05)。结论:放射式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肩部疾患疗效满意,应用超声定位较痛点定位疗效更为满意。超声定位对于提高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肩部疾患的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临床疗效及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68例网球肘病人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同时治疗前、治疗时、治疗后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结果]68例病人经治疗后痊愈43例,显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59%。[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病人的同时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背景:髌腱末端病是腱止点部位的微细损伤,股四头肌群中的股内侧肌与股外侧肌之间的力量平衡发生变化,可直接导致髌骨产生异常运动从而对腱止点部位产生影响.目的:比较与分析髌腱末端病运动员膝关节力学特征和股四头肌表面肌电图的变化规律,为髌腱末端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一对照观察,于2009-06/07在苏州大学体育学院运动机能评定实验室完成.对象:选择忠有髌腱末端病的男性运动员10人为髌腱末端病组,年龄(21.44±1.51)岁.配对选择10名无膝关节伤病的运动员作为正常对照组,年龄(21.37±1.36)岁.方法:对两组受试者分别进行膝关节力量和表面肌电测试,比较与分析膝关节屈肌力矩、伸肌力矩和股四头肌表面肌电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等速运动时两组对象屈伸肌力矩的比较.②两组对象股四头肌表面肌电积分值的比较.③两组对象股内侧肉和股外侧肌表面肌电积分值比率的比较.结果: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时,末端病组屈伸肌峰力矩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股内侧肌表面肌电积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股外侧肌和股直肌表面肌电积分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时,末端病组股内侧肌,股外侧肌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髌腱末端病运动员膝关节屈肌与伸肌的力量差距较为突出,存在股内侧肌活动低下和股内侧肌与股外侧肌之间不平衡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三胶膏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ARCO分期0-Ⅱ期)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体外冲击波辅助功能锻炼;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口服三胶膏治疗。以上2组同时治疗2个月。治疗前,对所有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进行收集整理,按照上述治疗方法治疗2个月后对上述指标再次进行收集整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其中,2例治愈,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11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其中,16例治愈,显效6例,好转4例,无效4例。2组患者治疗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以及血清CRP均有明显改善。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三胶膏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改善股骨头坏死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以及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保守治疗的成功率,起到1+1>2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骨不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愈合时间为1~2、3~4个月的骨折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体外冲击波是一种治疗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