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氨磷汀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探讨氨磷汀(amifostine,AMF)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疗效及副作用。采用单用AMF或联合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12例MDS患者,其中8位高龄患者采用AMF联合rhEPO治疗,4例单用AMF治疗。治疗方案为AMF 0.4g静脉滴注,5天为1疗程,休息2天,连续3疗程为1个治疗周期;rhEPO 6000U,皮下注射,1周3次。结果显示:12例MDS患者的血液学指标均有改善,显效11例(91.7%),微效1例(8.3%),其中血红蛋白有效率为100%,白细胞有效率为75%,血小板有效率为58.3%。2例长期依靠输血的患者在氨磷汀治疗后输血间隔逐渐延长,输血量明显减少。AMF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但所有患者均可耐受。结论:氨磷汀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中一种较有潜力的药物,对同时伴有多器官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其疗效随维持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观察氨磷汀(AMF)联合重组人β红系生成素(rhβ-EPO)对单纯红系再生障碍性贫血(PEA)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副作用。采用AMF联合rhβ-EPO治疗2例高龄PEA患者。治疗方案为AMF0.4g静脉滴注,5天为1疗程,休息2天,连续3疗程为1个治疗周期;rhβ-EPO 6000U,皮下注射,1周3次。结果显示:2例PEA患者外周血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在治疗后明显上升,骨髓中红系比例增高,治疗后输血间隔逐渐延长,输血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AMF副作用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患者均可耐受。结论:氨磷汀联合rhβ-EPO可能是高龄单纯红系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方法,其远期疗效及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应用重组人G-CSF联合EPO治疗MDS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观察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观察15例MDS患者应用GCSF联合EPO治疗后的血像和骨髓像及临床表现的变化,并了解其疗效。给患者GCSF300μg/d。联合EPO100U/(kg·d),连续10天,皮下注射。结果表明:15例MDS患者10例粒系明显改善,7例红系改善,输血间隔延长;患者对联合应用药物的副作用均能耐受。结论:应用重组人G-CSF联合EPO治疗MDS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能改善临床表现、减少感染和出血,有利临床缓解。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环孢菌素A(CsA)联合雄性激素(Adr)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采用CsA联合Adr综合方案治疗MDS-RA患者4例,观察患者血像、骨髓细胞形态学、染色体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4例患者均有血液学反应,全部病例未见严重副作用,未发现向白血病转化,治疗后骨髓细胞形态学和染色体未见改变。结论:CsA联合Adr综合方案治疗MDS-RA取得了明确疗效,对改善RA患者血细胞减少是有效的,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网织红细胞百分数(RET%)、网织红细胞平均体积(MRV)、网织红细胞成熟度(IRF)等参数在贫血患者治疗中的动态变化,确定骨髓对治疗反应的早期指标。方法使用Coulter-Hmx血细胞分析仪对56例贫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网织红细胞参数进行动态观察。结果7例溶血性贫血(HA)患者治疗前3个网织红细胞参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激素治疗或输血治疗后,1周后明显下降,2周后降至正常水平;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治疗前3个参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2周后明显上升,4周后基本恢复正常;20例缺铁性贫血(IDA)患者治疗前3个参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采用铁剂治疗后第4天3个参数均有所升高,第7天RET%升至最高水平,MRV、IRF均恢复正常;24例肿瘤化疗贫血患者治疗前3个参数和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化疗后10天降至最低;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天左右恢复正常。结论网织红细胞百分数(RET%)、网织红细胞平均体积(MRV)、网织红细胞成熟度(IRF)等参数可作为评价对贫血患者治疗后骨髓对治疗反应的早期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晚期癌性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对晚期癌性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水平及其对患者贫血症状作用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多种晚期癌性贫血患者血清,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EPO水平。以正常人、非癌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同时检测各组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数。分析各组EPO水平差异及其与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数的相关性。结果晚期癌性贫血组患者血清EPO为2.69±1.30μg/L,网织红细胞2.78±1.06%;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清EPO为1.59±0.69μg/L,网织红细胞1.17±0.35%;非癌性贫血组患者血清EPO为2.78±1.53μg/L,网织红细胞5.46±2.12%;癌性贫血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患者比较,其血清EPO、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值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癌性贫血组患者与非癌性贫血组患者比较,网织红细胞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1);癌性贫血组和非癌性贫血组患者EPO和网织红细胞值的相关系数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晚期癌性贫血患者血清EPO水平反应性增高,但机体对EPO反应性减弱。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MCV/RDW)与网织红细胞参数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MDS、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A)和溶血性贫血(HA)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旨在为临床初诊这些疾病提供一定的参考方向。方法:回顾性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2年1月1日到2014年8月31日确诊的住院和门诊的AA、MDS、MA和HA患者的MCV/RDW和网织红细胞参数数据;同时,收集158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对象作为对照组。评价MCV/RDW和网织红细胞参数在4种贫血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利用ROC曲线分析,确定MCV/RDW和网织红细胞参数在AA和MDS鉴别诊断中的最佳临界值。结果:AA患者158例(急性AA 79例,慢性AA79例),MDS患者107例,MA患者13例和HA患者81例。4种贫血性疾病的MCV/RDW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都有不同程度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AA患者MCV/RDW明显低于其他3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4种疾病中,急性AA的网织红细胞绝对计数(Ret#)最低,慢性AA、MA和MDS次之,HA最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4种贫血性疾病的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LRF)有不同程度降低,中和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MFR和HFR)有不同程度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慢性AA和MDS的鉴别诊断中,采用ROC曲线分析得出:RDWSD在慢性AA和MDS的鉴别诊断中具有统计学意义(AUCRDW-SD=0.76,P0.01)。RDW-SD的最佳临界值为:22.75fl;以最佳临界值分析,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9.5%和98.7%。结论:MCV/RDW和网织红细胞参数可以作为AA、MDS、MA和HA的初步鉴别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对象为1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病人。用重组人GM-CSF作6~24小时静脉滴注或皮下注射。开始剂量30~125μg/m~2,以后每隔1~2周剂量增加一倍,直至500μg/m~2。结果:7/10 AA和6/8MDS患者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嗜酸粒细胞、单核细胞也对GM-CSF治疗有明显反应。淋巴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变化。其中1例AA和1例MDS病人经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和GM-CSF联合治疗后。网织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值显著增高,7/8AA和7/8MDS患者用GM-CSF后血清白蛋白值减少,7例AA和3例MDS患者中血清白蛋白值下降小于0.4mg/dl。在GM-CSF治疗停药后4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简称EPO)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对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SYSMEXXE2100型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红细胞压积(HC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组用药前HCT显著降低(P<0.01),Ret、IRF显著增高(P<0.01)。与用药前比较,CRF患者用药48h后,HCT未发生显著改变(P>0.05),Ret、IRF显著增高(P<0.01);与48h水平比较,CRF患者用药1周后,HCT水平略增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Ret、IRF水平进一步增高(P<0.01)。结论由于IRF比HCT更为敏感,对监测CRF患者EPO疗效更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肾性贫血治疗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 XE-2100型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88例各种肾病(包括45例用抗贫血药治疗组和43例未用抗贫血药治疗组)和80例正常对照组的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低荧光网织红细胞比率(LFR%)、中荧光网织红细胞比率(MFR%)、高荧光网织红细胞比率(HFR%),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的Ret%、Ret#、IRF%、MFR%、HFR%均显著高于未治疗组(P<0.01)。未治疗组的Ret%、IRF%和MF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Ret%、IRF%、MFR%、HF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以Ret%>1.73%和IRF%>8.99%为界线,评价本组抗贫血治疗效果的特异性为86.1%和97.7%,敏感性为62.2%和53.3%,阳性预测值为82.4%和96.0%,阴性预测值为68.5%和66.7%。结论网织红细胞参数的检测有助于了解肾病患者骨髓增生程度和红系的生长情况;IRF在肾病早期降低,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抗贫血药治疗后IRF升高,提示EPO等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氨磷汀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近期疗效,对3例用氨磷汀治疗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瘕的高龄患者进行了观察。患者的年龄分别为88、75和65岁。治疗方案为氨磷汀400毫克/天,每周连续5天静脉滴注后,休息2天,连用4周。结果表明:治疗4周以后3例患者均出现很好的近期疗效,2例患者血小板数在治疗开始后第1周恢复正常,1例在治疗2周后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在治疗停止4个月后血小板数仍保持在正常水平.不需要激素、丙种球蛋白等其他治疗措施,且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氨磷汀治疗高龄ITP患者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提示氨磷汀在ITP治疗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对其长期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氨磷汀治疗17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首次报告氨磷汀(AMF)治疗不同年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其副作用。应用AMF治疗17例ITP患者。治疗方案为AMF0.4g静脉滴注,连续5天为1周期,每两周期之间停药2天,连续4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表明:17例患者经1疗程治疗后血小板水平达到正常,且在停止治疗2月以后血小板仍保持在正常水平,不需要继续予以激素、丙种球蛋白等其他治疗,不需要输血,生存质量改善。AMF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但有些胃肠道反应,能够有效克服,患者均可耐受。结论:氨磷汀首创性地应用于不同年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且副作用少,因此氨磷汀对于ITP患者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药物,尤其对于难治性高龄患者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有关氨磷汀的长期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血液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骨髓病态造血,外周血细胞减少。本病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其危险因素包括放疗、化疗、苯及其他有机溶剂及免疫抑制剂等。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大量的放疗、化疗及免疫抑制剂用于肿瘤的治疗,控制了肿瘤的发展,但令人担心的是近年来MDS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并且其发病年龄趋向于年轻化。虽然已有大量药物应用于MDS的治疗,但疗效并不乐观,氨磷汀做为泛细胞保护剂也应用于MDS的治疗中。本文就氨磷汀治疗MDS的机制作一综述,并结合目前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其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剂量低频率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确诊为慢性肾衰竭合并肾性贫血的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低频率rhEPO治疗组与小剂量高频率rhEPO对照组,治疗组应用10000U rhEPO每周1次皮下注射,对照组应用3000U rhEPO每周3次皮下注射,分别观察治疗前及用药后4周、8周及12周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的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2周后患者Hb、Hct、SF、TSAT均较治疗前有升高( P <0.01),且治疗组治疗4、8周后患者Hb、Hct水平升高更明显,贫血伴随症状得到明显纠正,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大剂量低频率rhEPO能快速改善肾性贫血患者贫血情况、不良反应低、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观察地西他滨联合改良CAG及单倍体相合外周血淋巴细胞回输免疫治疗新方案,作为初治老年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诱导缓解方案的初步疗效及其不良反应。对2012年4月至2012年7月在本院血液科应用地西他滨联合改良CAG及HLA半相合外周血淋巴细胞回输免疫治疗新方案治疗的5例老年高危MDS和AML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完全缓解率及副反应。结果表明:5例初治老年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4例达到完全缓解,1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既往无MDS病史患者,中性粒细胞数恢复至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5 d,血小板数恢复至20×109/L的中位时间为16 d。主要副作用为IV度骨髓抑制,全部患者治疗中无新发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地西他滨联合改良CAG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回输免疫治疗新方案,治疗老年MDS和AML患者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应用CFU-E培养技术观察2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对EPO的反应,表明MDS患者CFU-E的形成能力明显低于正常人,其中反应好者,加入EPO后CFU-E可达正常水平,占观察组17.3%;反应差者,即使加入足量EPO后,CFU-E增殖仅为对照组的20%以下;CFU-E对EPO还有剂量依赖性。通过EPO对MDS患者CFU-E不同反应,可能与MDS病因、发病机理有关,或部分患者病变发生在BFU-E或其以上水平,故对EPO无反应。  相似文献   

17.
The authors compared the effect of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rhEPO) in combination with iron with that of iron therapy only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anaemia. Ninety patients (30 patients/group) received either rhEPO (300 U kg−1, i.v. or s.c., once) and iron (parenteral and oral), or iron therapy only. Erythropoiesis was assessed by haemoglobin and haematocrit increase, absolute reticulocyte counting and reticulocyte flow cytometry. Ferrokinetics was assessed by serum ferritin, transferrin and transferrin saturation measurement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fore therapy for baseline haematological values or iron status. Patients with endogenous EPO levels below 145 mU mL−1 had a significant benefit from intravenous rhEPO administration with highest haematocrit and haemoglobin levels 4 and 14 days after therapy. rhEPO-treated groups showed a higher absolute reticulocyte count 1 and 4 days after therapy and an elevated percentage of high fluorescent reticulocytes (HFRs). Parenteral iron therapy caus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ferritin and transferrin saturation, while transferrin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Ferritin and transferrin levels were lowest after i.v. administration of rhEPO, 1 and 4 days after therapy. C-reactive protein concentration was highest i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aesarean section until the end of the observation period. A single dose of rhEPO in combination with iron was more effective in treating postpartum anaemia than iron therapy only, in patients who had low EPO levels despite peripartal blood loss. Postpartum low endogenous EPO levels might be a consequence of inhibiting inflammatory cytokines that are released after spontaneous or operative deliveri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抑郁剂联合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应用舍曲林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音乐治疗、运动疗法等一般性心理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心理治疗。观察6w。于治疗前及治疗1w、2w、4w、6w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w末,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73.8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3.977,P〈0.05)。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两组治疗1w末起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并随治疗时间的延续均呈持续性下降;同期两组间比较,研究组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治疗2w末起,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治疗4w末起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结论抗抑郁剂联合认知心理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