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现将我院2009年收治的2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误诊为脊髓型颈椎病的情况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二者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合理治疗选择提供参考和帮助,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y,C S)误诊为肌萎缩侧索硬化(am 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 LS)的原因,以便对两者作出正确诊断。方法:把近3年诊断为A LS的部分患者重新采集病史、详细查体及必要的颈部C T及M R I检查。结果:原来诊断为A LS的72例中,有22例为C S,其中脊髓型颈椎病(C SM)1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C SR)8例。结论:C SM更易误诊为A LS,但是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临床症状与重要体征的综合分析是正确诊断的基础,必要的E M G、颈部C T及M R I的影像学检查是确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1 病例资料女 ,6 0岁。因双下肢麻木、走路感觉异常 3个月 ,加重 2 0天就诊。患者于 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麻木 ,走路有踩棉花感 ,闭眼不能行路 ,有时不知下肢放在何处。伴有食欲缺乏、全身无力。近 2 0天来加重 ,走路乏力 ,落地不稳。既往慢性胃炎病史 38年。以“颈椎病 (脊髓型 )”收入骨科治疗 ,经我科会诊以“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转入神经科。查体 :体温 37 2℃ ,脉搏 78/min ,呼吸 2 0 /min ,血压 135 /85mmHg。贫血貌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对光反射存在。双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脑嗵锛案共看フ镂醇斐!I窬低…  相似文献   

4.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误诊为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与颈椎病均可表现为颈部不适、上肢麻木、无力、肌萎缩等 ,临床上易将 AL S误诊为颈椎病。我院1996年 1月~ 1999年 12月共收治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 19例 ,其中 7例误诊为颈椎病 ,误诊率为31.8%。现将误诊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7例 ,男 6例 ,女 1例 ;年龄 4 7~6 8岁 ;病程 3~ 6年。1.2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诊断标准 [1]  1起病隐袭 ,一般成年后发病 ,进展缓慢 ;2有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 ;3无客观感觉、共济运动、括约肌及智能障碍 ;4肌电图可见自…  相似文献   

5.
脊髓型颈椎病合并运动神经元疾病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CSM)合并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例CSM合并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共9例,其中7例伴有颈部疼痛或肢体麻木;8例至少伴有肌萎缩、肌肉颤动、言语不清、饮水呛咳4项症状之一;7例四肢腱反射均亢进,肌张力增高,2例肌萎缩、四肢反射减弱;4例为颈椎外伤后;2例未能及时诊断行颈前路手术后病情加重。结论:CSM完全可并发运动神经元疾病,及时的诊断,避免漏诊后手术而加重原有病情。  相似文献   

6.
背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早期症状往往局限于某部位,与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表现极其相似,但两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截然不同。此时肌电图和神经电图的多部位检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特别是胸段棘旁肌肌电图可作为区别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与脊髓型颈椎病的客观指标。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与脊髓型颈椎病的电生理改变差异。设计:回顾性病例分析。单位: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神经内科。对象:选择2001—12/2004—11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30例患者和脊髓型颈椎病30例患者。方法: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30例和脊髓型颈椎病30例进行常规肌电图、神经电图检测。肌电图检测包括三肢体肌+胸锁乳突肌+胸段棘旁肌,观察静息状态时自发电位,测定运动单位电位的时限、波幅,大力收缩时的募集相。神经电图测定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及动作电位的末端潜伏期、波幅。主要观察指标:①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肢体肌、胸锁乳突肌与棘旁肌的肌电图检测结果。②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结果:6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肌电图检测结果: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肌电图均呈神经源性损害改变,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损害更为广泛,尤其胸段棘旁肌自发电位的异常率高达93.3%(28/30);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胸段棘旁肌自发电位异常率仅占3.3%(1/30)(P〈0.001)。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运动单位电位平均时限、波幅增高异常与脊髓型颈椎病比较有明显的差异,但在两病的鉴别诊断中并不具有特征性。②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下降率明显低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5.6%,86.7%;X^2=7.25,P〈0.01)。运动传导速度减慢率也低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4.4%,23.9%,X^2=5.18,P〈0.05)。⑧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未受到影响。结论:①两组患者的肌电图均呈神经源性损害改变,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胸段棘旁肌自发电位异常率明显高于脊髓型颈椎病。②神经电图显示两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未受到影响。⑨神经电图还显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和波幅下降的运动神经数均少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相似文献   

7.
背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早期症状往往局限于某部位,与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表现极其相似,但两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截然不同.此时肌电图和神经电图的多部位检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特别是胸段棘旁肌肌电图可作为区别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与脊髓型颈椎病的客观指标.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与脊髓型颈椎病的电生理改变差异.设计:回顾性病例分析.单位: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神经内科.对象:选择2001-12/2004-11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30例患者和脊髓型颈椎病30例患者.方法: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30例和脊髓型颈椎病30例进行常规肌电图、神经电图检测.肌电图检测包括三肢体肌+胸锁乳突肌+胸段棘旁肌,观察静息状态时自发电位,测定运动单位电位的时限、波幅,大力收缩时的募集相.神经电图测定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及动作电位的末端潜伏期、波幅.主要观察指标:①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肢体肌、胸锁乳突肌与棘旁肌的肌电图检测结果.②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结果:6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肌电图检测结果: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肌电图均呈神经源性损害改变,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损害更为广泛,尤其胸段棘旁肌自发电位的异常率高达93.3%(28/30);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胸段棘旁肌自发电位异常率仅占3.3%(1/30)(P<0.001).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运动单位电位平均时限、波幅增高异常与脊髓型颈椎病比较有明显的差异,但在两病的鉴别诊断中并不具有特征性.②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下降率明显低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5.6%,86.7%,x2=7.25,P<0.01).运动传导速度减慢率也低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4.4%,23.9%,x2=5.18,P<0.05).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未受到影响.结论:①两组患者的肌电图均呈神经源性损害改变,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胸段棘旁肌自发电位异常率明显高于脊髓型颈椎病.②神经电图显示两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未受到影响.③神经电图还显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和波幅下降的运动神经数均少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相似文献   

8.
背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早期症状往往局限于某部位,与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表现极其相似,但两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截然不同。此时肌电图和神经电图的多部位检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特别是胸段棘旁肌肌电图可作为区别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与脊髓型颈椎病的客观指标。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与脊髓型颈椎病的电生理改变差异。设计:回顾性病例分析。单位: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神经内科。对象:选择2001-12/2004-11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30例患者和脊髓型颈椎病30例患者。方法: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30例和脊髓型颈椎病30例进行常规肌电图、神经电图检测。肌电图检测包括三肢体肌+胸锁乳突肌+胸段棘旁肌,观察静息状态时自发电位,测定运动单位电位的时限、波幅,大力收缩时的募集相。神经电图测定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及动作电位的末端潜伏期、波幅。主要观察指标:①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肢体肌、胸锁乳突肌与棘旁肌的肌电图检测结果。②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结果:6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肌电图检测结果: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肌电图均呈神经源性损害改变,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损害更为广泛,尤其胸段棘旁肌自发电位的异常率高达93.3%(28/30);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胸段棘旁肌自发电位异常率仅占3.3%(1/30)(P<0.001)。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运动单位电位平均时限、波幅增高异常与脊髓型颈椎病比较有明显的差异,但在两病的鉴别诊断中并不具有特征性。②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下降率明显低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5.6%,86.7%,χ2=7.25,P<0.01)。运动传导速度减慢率也低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4.4%,23.9%,χ2=5.18,P<0.05)。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未受到影响。结论:①两组患者的肌电图均呈神经源性损害改变,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胸段棘旁肌自发电位异常率明显高于脊髓型颈椎病。②神经电图显示两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未受到影响。③神经电图还显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和波幅下降的运动神经数均少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相似文献   

9.
“渐冻人症”是运动神经元疾病(MotorNeuronDisease,MND)的一种,又称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由于颈髓首先受累,可表现为颈部不适、上肢麻木、无力、肌萎缩等,临床上:极易和颈椎病,尤其是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CSM)混淆。冈两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完全不同,目前已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尤其是骨科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肌萎缩侧索硬化误诊为颈椎病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与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往往均以颈部不适、上肢力弱、麻木、疼痛、肌萎缩等症状就诊于神经科,由于肌萎缩侧索硬化与脊髓型颈椎病的病因、治疗及预后差异甚大,故临床上早期鉴别诊断应受到特别的重视,避免误诊。现将2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误诊为颈椎病先在外院骨科治疗后转人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