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二级医院夜班护士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为制订管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昔表对淮安市8所二级医院581名夜班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夜班护士匹兹堡睡眠质量得分高于国内正常成人(P〈0.01);44.92%的夜班护士存在睡眠障碍;夜班护士睡眠质昔的影响因素为科室和有无二线班(P〈0.O1或P〈0.05)。结论准安市二级医院夜班护士睡眠问题比较突出,应引起社会、有关管理层及护士自身的重视,建议从社会、医院、护士自身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武警部队医院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162名武警部队医院现役医务人员应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人组医务人员症状自评量表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军人常模及全国常模(P〈0.01),阳性症状检出率为17.28%;科室管理人员总均分及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显著高于普通医务人员(P〈0.05);高级职称医务人员总均分及躯体化、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显著高于初级(P〈0.05或0.01),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显著高于中级(P〈0.05)。结论武警部队医院现役医务人员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应关注科室管理人员及高职称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特需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认知现况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上海市特需护士多元文化护理的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多元文化护理水平提供培训课程的依据及管理建议。方珐自行设计特需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调查问卷(4个维度),对上海市11家具有特需医疗服务的综合医院从事特需服务的202位护士在同一时间内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多元文化护理总体得分为(128.70±14.92)分,其中理论知识维度认知得分最低,为(27.36±6.43)分;大专及以上护士的总体认知水平显著高于中专组(P〈0.01);通过大学英语3级及以上护士总体认知水平显著高于未通过组(P〈0.01);不同医院护士的总体认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影响护士多元文化认知水平的因素有护士的学习时间(P〈0.001)、护士所在医院的级别(P〈0.001)及护士的文化程度(P〈0.01)。结论上海市特需护士多元文化护理知识的认知水平亟待提高,必须加强培训及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心血管疾病专科医院护士工作倦怠状况,指导临床护理管理。方法选取某二级甲等心血管疾病专科医院护-:100名作为调查对象,应用工作倦怠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轻度、中度和重度工作倦怠检出率分别为24.00%、64.00%和8.00%。年龄36~45岁组护士的耗竭得分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工作年限16—25年组护士的耗竭得分高于其他组(P〈0.05);本科护士成就感降低得分高于大专、中专护士(P〈0.05);已婚护士的耗竭得分高于未婚护士(P〈0.01)。结论心血管疾病专科医院护士存在工作倦怠,管理者及护士本身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心血管疾病专科医院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北京市军队医院护士的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军队医院护士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及华裔教授(Zung)所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北京市军队医院的50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502份,回收有效问卷449份,回收有效率为89.4%。北京市军队医院护士的SAS总分均值为(46.57±9.21)分,明显高于中国常模(中国正常人群)的(29.78±0.98)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2,P〈0.01);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焦虑均分值在不同年龄、生育状况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2.47,4.58;P均〈0.05),在不同科室、工作编制、毕业院校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2.35,5.28,9.51;P均〈0.01),而在不同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称、工作年限、健康状况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焦虑均分值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6个项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护士的焦虑状况与年龄和生育状况呈负相关(r分别为-0.095,~0.132;P均〈0.05),与工作编制、科室和毕业院校呈正相关(r分别为0.116,0.118,0.144;P均〈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护士的毕业院校和健康状况是焦虑水平的影响因素,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155和-0.137,决定系数R^2为0.039。结论军队医院的护士为焦虑情绪发生的高危人群,应当引起社会及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以缓解护士的焦虑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内外科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状况,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综合医院300例内外科住院患者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00例患者焦虑情绪检出率为11.00%,抑郁情绪检出率为28.67%;内科患者抑郁情绪检出率显著高于外科(x2=11.02,P〈0.01),不同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患者抑郁情绪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内科不同科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x2=3.12、6.37,P〉0.05);外科不同科室患者焦虑情绪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4.04,P〉0.05),抑郁情绪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x2=14.47,P〈0.01)。结论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伴发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较高,临床医生在诊治躯体疾病的同时,应及时地对患者伴发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以促进患者心身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7.
综合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综合医院急诊科405名在职医护人员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诊科医护人员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医生焦虑、抑郁、恐怖、偏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焦虑、恐怖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护士(P〈0.05);护士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偏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结论综合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护士的突出问题是人际关系、躯体化、强迫症状、偏执和抑郁;医生的突出问题是恐怖、焦虑、偏执和抑郁。应针对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护士工作中锐器伤发生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护士工作中锐器伤的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全面预防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职业锐器伤调查表,对汕头市5所二、三级医院977名在崩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97.5%的护士曾发生锐器伤;急诊科护士人均年发生锐器伤次数最高,与其他科室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户〈0.05);抢救环境下护士人均年锐器伤发生次数分别高于其他工作环境(P〈0.05);不同护理操作的人均年锐器伤发生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锐器伤的发生与护士特定的工作行为、个人习惯及自我防护意识、科室、工作环境、护理工作量大小及护理器材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护士的心理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结合精神科访谈对护士进行心理亚健康状态测试。结果(1)护士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36.72%。(2)31-40岁年龄组护士心理亚健康发生率高于其他任何年龄组护士(P〈0.001)。(3)急诊科护士心理亚健康发生率高于其他任何一个科室(P〈0.001)。(4)合同与临时组护士心理亚健康发生率高于正式组护士(P〈0.001)。(5)不同行政职务、学历护士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不同职称、是否轮夜班护士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异组护士心理亚健康发生率高于未婚和已婚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加强对这一人群的心理辅导及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护士在医院工作场所遭受暴力的情况,探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对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运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遭受深圳市3家综合性医院工作至少1年的护士932名。运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情况和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结果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总体发生率为64.3%,其中心理暴力为86.0%、身体暴力为20.9%和性暴力为11.5%。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组护士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为61.0/64.0分高于未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组的护士29.0/40.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9.734,P〈0.01);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护士在心理健康9个维度方面得分均高于未遭受暴力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遭受医院暴力的发生频次越多,其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得分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遭受心理暴力的发生频次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遭受身体暴力及性暴力的发生频次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护士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总体发生率较高;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组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较未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组的护士低;护士遭受医院暴力的发生频次越多,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目前护理人员健康评估理论知识及技能应用能力现状,并提出提高其健康评估能力的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8家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186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健康评估能力知识得分为2-7分,合格率为18.8%。三级医院护理人员健康评估能力明显高于二级医院护理人员,高学历、高职称护理人员得分显著高于低学历、低职称护理人员(均P〈0.05);健康评估能力得分在不同年龄、护龄、科室护士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人员健康评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护理人员的健康评估理论与技能培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涉外医院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应对方式,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使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北京市涉外医院、诊所及三甲医院国际医疗部工作的8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涉外医院护士较一般人群有更多的心理问题,表现在涉外医院护士的躯体化(P<0.01)、强迫症状(P<0.05)、焦虑(P<0.01)等方面;而涉外医院护士在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因子得分上低于综合医院护士得分(P<0.01),说明其在人际关系敏感、恐怖两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综合医院护士。涉外医院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年龄、文化程度、技术职称、从事护理工作和从事涉外护理工作的时间及外语水平等因素均无相关性(P>0.05)。涉外医院护士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但是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与涉外医院护士的强迫症状因子分之间具有低度正相关性(r=0.246,P=0.027),其他因子分与应对方式无相关性(P>0.05)。结论:涉外医院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护理管理者应鼓励其减少或避免使用消极应对方式,多使用积极应对方式以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抑郁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某二级甲等医院护士抑郁状况,分析引起护士抑郁的原因,寻求缓解护士压力的途径。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对某二级甲等医院的30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2.55%,急诊科与外科、手术室、门诊护士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的抑郁症状发生率略高于一般人群,该类医院护士尤其是急诊科护士的抑郁状况应该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二级医院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现状。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二级医院104名精神科护士及50名同级医院非精神科护士进行测评。结果精神科护士除人际关系因子低于常模组(P〈0.05)、敌对因子与常模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常模组(P〈0.01)。总体生活质量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二级医院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相对较差,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二级医院护理人员在职培训中现存的问题,探讨影响护理人员培训的主要因素,为相关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培训策略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随机抽取的27家二级医院1 21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在职培训现存问题中排前6位的有工作繁忙(占70.0%)、师资力量欠缺(占64.5%)、经费困难(占48.0%)、护士积极性不足(占39.3%)、领导重视不够(占32.0%)及专业水平有限(占28.9%),占总体因素的79.0%;维吾尔族、汉族护理人员对现存问题中工作繁忙、经费困难方面的认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新疆二级医院护理人员在职培训中存在工作繁忙、师资力量欠缺等问题,提示各级卫生管理系统需通过针对性的培训策略,结合县市级二级医院不同民族护理人员的需求和实际困难,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最大限度降低各因素对护理人员培训的影响,以期达到提升县市级二级医院整体护理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医院编内与编外护士付出-获得的不平衡现状,以期为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10-12月,便利抽样法选择荆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05名编内护士及183名编外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付出-获得不平衡(the effort-reward imbalance,ERI)量表,对其进行付出-获得不平衡状况进行调查。结果编外护士在付出、获得与超负荷三个维度评分均高于编内护士,两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编内及编外护士在获得维度中第2类因素"尊重的获得"上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付出-获得不平衡状态与超负荷状态评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编外护士的付出-获得不平衡状况与超负荷状态较编内护士突出。医院应实行择优转编机制,稳定护理队伍;配备足够护士,减轻护士的超负荷工作状态;真正实行同工同酬,调节编外护士的付出-获得不平衡感,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ICU护理人员对人工气道内吸痰护理知识、态度的情况,分析护理人员知识得分和态度得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8所"三甲"医院ICU中为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人工气道内吸痰护理的148名护理人员,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调查对象的人工气道内吸痰护理知识平均得分为(51.55±18.21)分,73.7%的护理人员得分低于60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ICU工作时间>5年的护士其知识水平高于在ICU工作时间<1年的护士(P<0.05)。②调查对象对人工气道内吸痰护理的态度整体较好,年龄>30岁、工作时间>10年的护理人员态度更好些(P<0.05)。③调查对象人工气道内吸痰护理的知识得分与态度得分无相关性(r=0.077,P=0.351)。结论:应注意引导护士积极的工作态度,为护士提供分层次、多样化的继续教育途径,丰富护士的人工气道内吸痰护理知识,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颜萍  杨益  聂淑娟 《护理学报》2008,15(7):11-14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三级综合医院护士长工作倦怠现状。方法应用护士长一般资料调查表与护士工作倦怠问卷,对新疆13家三级综合医院任职半年以上的430名护士长进行调查。结果护士长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25.87±9.10)、(8.76±4.24)、(33.72±10.21)分,处于中高度倦怠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任职年限和民族是护士长情感衰竭的影响因素,管理知识培训经历是其个人成就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护士长工作倦怠呈中高度水平,任职10年以下、少数民族护士长情感衰竭水平较高,管理知识的培训有助予缓解护士长的工作倦怠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的护理需求,为制订针对性的出院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需求调查问卷对2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及1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50例出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了解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护理需求状况。结果出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需求得分呈中等偏高水平;单项护理需求以疾病护理与预防方面为主;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出现紧急情况时医护人员的救护、护士定期提供体检、健康知识的宣教、安全用药指导及慢性病的长期护理;不同经济收入水平、患者出院后是否需要照顾在护理需求方面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的护理需求是多方面的,护士在实施出院护理时,重点应关注患者不同护理需求,特别是经济条件差或出院后需要照顾的患者,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出院指导,满足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需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女性护士的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患病现状,并探讨OAB与排尿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于2012年5-11月对济南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63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及健康状况问卷、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女性下尿路症状问卷(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female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questionnaire,ICIQ-FLUTS)中文版及排尿行为量表,先后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OAB的不良排尿行为。结果 19.2%的护士患有OAB,其中尿急和夜尿是护士OAB最常见的两种症状。单因素分析显示,月经状况和个人尿路感染史及不良排尿行为中的憋尿、排尿地点选择倾向、无尿意排尿、用力排尿对OAB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良排尿行为中的憋尿和无尿意排尿是OAB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护士的OAB发病率高于普通女性群体,护士的不良排尿行为(尤其是憋尿和无尿意排尿)可能是OAB的危险因素,应向护士群体普及OAB和正确排尿行为的相关知识,以加强其重视维护自身膀胱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