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复方红景天对中等运动强度造成疲劳大鼠的运动能力、部分免疫指标及皮质酮的影响,探讨红景天复方对部分亚健康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非训练对照组(n=10)、疲劳组(n=25)和中药组(n=25),后两组动物进行4周的游泳训练。3组动物于第4周末测试运动成绩、免疫指标、皮质酮等的变化。结果4周游泳训练后,疲劳组大鼠与非训练对照组相比,体重较低、脾细胞抗体形成能力下降、白细胞移动抑制指数升高,血浆皮质酮水平明显提高。训练4周同时服用复方红景天的大鼠体重较疲劳组有明显改善,游泳试验时间明显延长,免疫指标有显著改善,但对血浆皮质酮水平无影响。结论表明重组后的小复方具有抗疲劳、提高免疫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力竭性运动对大鼠血浆心钠素及心肌血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训练程度大鼠力竭性运动后血浆心钠素含量及心肌缺血情况,探讨力竭性运动对大鼠心脏内分泌以及心肌血供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10/12在武汉体育学院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选择SD大鼠1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安静对照组(n=4)笼内生活,自由饮食;游泳力竭组(n=6)适应性喂养1周后进行一定的适应性游泳训练;长期耐力训练游泳力竭组(n=6)训练8周,6次/周。8周后,后两组大鼠进行力竭性运动,运动后取大鼠血浆,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心钠素含量;取心肌组织,制作光镜切片,采用Nagar-Olsen特殊染色法检测心肌缺血情况。结果:16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在经过8周的运动训练后,游泳力竭组、长期耐力训练游泳力竭组大鼠血浆心钠素含量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5,〈0.01);长期耐力训练游泳力竭组大鼠血浆心钠素含量显著高于游泳力竭组(P〈0.05)。②游泳力竭组大鼠心肌组织缺血较为严重;而长期耐力训练游泳力竭组大鼠心肌组织与安静对照组相比,也有缺血现象发生,但没有游泳力竭组严重。结论:力竭性运动会造成大鼠心血管内分泌活性物质心钠素的失调,并造成心肌组织缺血;长期耐力游泳训练可以使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产生一定的适应性改变。  相似文献   

3.
不同程度的持续规律运动训练对大鼠摄食及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轻中度规律体力运动与过度体力运动对大鼠摄食,体重的变化及对血中瘦素(1eptin)和NPY的影响。方法:21只大鼠连续做程度不同的无负重游泳训练,按照训练程度不同分为对照组(N组)、适量运动组(GE组)及疲劳运动组(EE组)。观察训练期间3组大鼠的摄食量及体重变化;5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小肠推进率,血清、血浆中NPY及leptin水平。结果:运动5周后GE组与N组比较摄食量显著增多,但体重无明显下降,血清leptin水平下降伴血浆NPY水平升高;EE组与N组及GE组比较,摄食量显著减少,体重明显减轻,血清leptin水平下降伴NPY水平下降,小肠推进率明显升高。结论:适量运动可以增进食欲而不引起体重的增加,且不伴有小肠排空加速;长期疲劳运动可以导致肠道平滑肌紊乱,小肠排空加速,并打破下丘脑对摄食-能耗平衡调节的维持,使机体能量处于负摄人状态。  相似文献   

4.
耐力运动增加糖尿病大鼠血清瘦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耐力运动与体重调节密切相关的血清瘦素水平的关系,观察耐力运动对正常大鼠和糖尿病大鼠体重、血糖、血清胰岛素和血清瘦素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分成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正常耐力运动组、糖尿病组、糖尿病耐力运动组。所有运动组按Ploug方法进行游泳训练。结果:正常耐力运动组大鼠8周游泳训练后的血清瘦素浓度较运动前显著降低。糖尿病耐力运动组大鼠8周游泳训练后的血糖浓度较运动前降低35%,血清胰岛素浓度较运动前升高38%,血清瘦素浓度较运动前升高40%,8周期间每周体重增加数明显回升。结论:正常生理状态耐力运动能降低血清瘦素水平,这是机体为维持自身体重稳定和能量平衡的一种适应性反应;而在STZ糖尿病状态下,瘦素似乎与胰岛素关系更密切,耐力运动在降低血糖、改善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同时,似乎也改善了对瘦素的敏感性,耐力运动可增加糖尿病大鼠血清瘦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运动训练对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及胰岛素分泌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及胰岛素分泌功能的改变及运动训练对其影响,探讨运动训练改善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紊乱的作用。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糖尿病非运动组、糖尿病运动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运动组大鼠进行水温34~36℃,每次40~90分钟,每周5次,共6~7周的游泳训练,训练后处死取血测试血液生化指标;其他两组不进行游泳训练6~7周后与运动组处理相同。结果: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明显升高,血胰岛素及血C肽浓度明显降低;糖尿病运动组大鼠经运动训练后,与非运动组相比,血糖浓度下降,日摄水量减少,日体重量增加,血C肽浓度升高。结论:运动训练能增强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分泌功能,从而改善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6.
不同运动量对糖尿病大鼠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运动与体重调节密切相关的血清瘦素水平的关系,观察不同运动量对糖尿病大鼠体重、血糖、血清胰岛素和血清瘦素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分成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正常运动组、糖尿病组、糖尿病小运动量组、糖尿病中运动量组和糖尿病大运动量组。运动组按Ploug方法进行游泳训练。结果:正常运动组大鼠游泳8周后的血清瘦素浓度较运动前显著降低。运动前4组糖尿病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体重、血清胰岛素和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降低.血糖浓度显著升高。8周后只有糖尿病中运动量组大鼠的每周体重增加数明显回升.血糖浓度较运动前降低35%,血清胰岛素浓度较运动前升高38%,血清瘦素浓度较运动前升高40%。而糖尿病小运动量组和糖尿病大运动量组大鼠运动8周后的上述指标较运动前均无显著性差异。多元相关回归分析.仅提示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岛素是血清瘦素有意义的影响因素。结论:正常生理状态下运动降低血清瘦素水平是机体为维持自身体重稳定和能量平衡的一种适应性反应;而在链脲佐菌素糖尿病状态下,瘦素似乎与胰岛素关系更密切,中等强度运动在降低血糖、改善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同时,似乎也改善了对瘦素的敏感性;运动量不足或运动量过大对糖尿病均无明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冬泳和游泳运动对糖尿病大鼠病情影响的实验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冬泳运动和游泳运动对糖尿病病情影响的差别,为糖尿病患者选择科学的健身手段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实验于2003—03/06在华北煤炭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用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非运动组、糖尿病冬泳组和糖尿病游泳组,每组12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40mg/kg的剂量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第4天开始,对糖尿病冬泳组和糖尿病游泳组动物进行适应性运动训练,每周训练5天,水温(34&;#177;2)℃,水深50cm。糖尿病游泳组大鼠第1,2周每天游泳40min,从第3周开始每天游泳60min。糖尿病冬泳组起始运动时水温及单次运动时间与糖尿病游泳组相同,从第2天开始水温每天降低2℃,运动时间每天缩短3min,持续2周。从第3周起保持水温在(6&;#177;2)℃,时间为7min的水平,训练6周。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非运动组大鼠为正常笼内生活,不进行任何专门的训练。各组动物饲养条件完全相同,每周对所有实验动物检测体质量,并测量日摄水量,记录所得数据。最后一次运动训练结束24h后,所有实验动物禁食过夜,将除正常对照组以外的各组大鼠麻醉后断颈处死取血,离心、制备血清,测量血糖、胰岛素、C肽值。 结果:48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糖尿病非运动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大鼠日体质量增加量降低57.20%;糖尿病冬泳组、糖尿病游泳组与糖尿病非运动组比较,大鼠的日体质量增加量是65.42%和80.37%。②糖尿病非运动组大鼠的日摄水量比正常对照组增加196.32%;经过训练后,糖尿病冬泳组和糖尿病游泳组大鼠的日摄水量比糖尿病非运动组分别降低29.76%和37.13%。③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非运动组大鼠血糖水平显著增加274.82%,胰岛素的浓度和血清C肽的浓度显著降低49.97%和37.50%,三项指标差异均非常显著,出现了典型的糖尿病症状。训练以后,与糖尿病非运动组大鼠相比,糖尿病冬泳组和糖尿病游泳组大鼠的血糖水平分别降低19.45%和22.67%,血清C肽的浓度升高15.00%和30.00%。胰岛素水平在糖尿病非运动组和糖尿病冬泳组实验动物中未出现显著性变化(P〉0.05),但在糖尿病非运动组和糖尿病游泳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④糖尿病冬泳组与糖尿病游泳组比较,除日摄水量以外,其他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游泳运动在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病情上效果优于冬泳运动。 结论:通过对糖尿病大鼠进行冬泳和游泳训练,糖尿病冬泳组和糖尿病游泳组大鼠的病情均得到了有效控制,游泳运动在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病情上效果优于冬泳运动。  相似文献   

8.
背景:已有的研究显示低氧训练能够通过改善血液学指标提高有氧运动能力,但对于不同间歇低氧训练模式对血液学指标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研究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4组:低氧组和运动组分别进行间歇性低氧训练和游泳训练;低氧+运动组间歇性低氧训练和游泳训练同时进行;对照组自由活动和摄食.各组进行正式训练4周,分别了正式训练1,2,3,4周训练结束后24 h,取尾静脉血,检测大鼠血红蛋白、红细胞、及红细胞压积水平.结果与结论:经过4周训练后,3种干预模式对大鼠血常规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低氧+运动组大鼠血红蛋白、红细胞、及红细胞压积指标改善最为显著.提示间歇性低氧训练复合运动训练在改善大鼠造血功能方面优于单独间歇性低氧训练或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9.
运动训练对糖尿病大鼠尾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糖尿病大鼠尾神经传导速度(CNCV)的影响。方法:链脲霉素(STZ,55mg/kg)诱导的21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平均分配到糖尿病运动8周组(A)、糖尿病运动4周组(B)和糖尿病对照组(C),实验结束时17只糖尿病大鼠存活,其中A组6只、B组6只和C组5只;12只正常血糖大鼠随机分为正常运动8周组(D,n=6)和正常对照组(E,n=6)。运动组大鼠游泳60min/d,5d/周。实验过程中分别于基线、第4周、第8周时测定大鼠血糖、体重和CNCV。结果:糖尿病大鼠基线时血糖显著高于正常血糖大鼠  相似文献   

10.
背景日益增多的研究证实,适度的运动训练能够有效的应对机体心理生理应激,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目的观察运动锻炼对心理神经免疫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江苏淮阴师范学院和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材料实验于2002-09/11在扬州大学体育学院运动生化实验室完成,将5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心理应激组、应激+30 min运动组,应激+60min运动组、30min运动组、60min运动组,电击组(除30 min运动组和应激+30 min运动组每组7只以外,其余每组8只).方法安静对照组平时不运动也不应激;电击组平时不运动,采用电击作为应激组的刺激源;心理应激组应激大鼠不受电击,而是旁观电击组大鼠遭受电击的过程,通过视觉、听觉等产生心理应激.每次应激持续30 min,隔天1次连续2周;30 min运动组前1周每天适应训练10 min,然后每天无负重游泳1次,30 min/次,共8周;60 min运动组前1周每天适应训练30 min,然后每天无负重游泳1次,60min/次,共8周;30 min运动组+应激组运动方式与30 min运动组相同,应激方式与心理应激组相同;60 min运动组+应激组运动方式与60 min运动组相同,应激方式与心理应激组相同.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皮质酮和白细胞介素2含量,采用酶标法测T细胞亚群数目.主要观察指标①中小强度运动训练对应激大鼠血清皮质酮、血清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②中小强度运动训练对应激大鼠T细胞亚群CD3+,CD4+及CD8+的影响.结果①中小强度运动训练对应激大鼠血清皮质酮、血清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应激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皮质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30 min和60 min运动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皮质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应激组相比,应激+30 min训练组和应激+60 min训练组的白细胞介素2显著高于应激组,皮质酮含量显著低于心理应激组.②中小强度运动训练对应激大鼠T细胞亚群CD3+,CD4+及CD8+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30min和60min运动组T细胞亚群数目都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应激组相比,应激+60 min运动组的CD3+,CD4+水平显著高于应激组;应激+30 min运动组CD4+/CD8+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但并不低于应激组.结论反复的心理应激引起大鼠较强的心理反应并使大鼠免疫功能产生抑制,中小强度运动对在心理应激下的大鼠免疫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中等强度运动更能提高大鼠抗应激能力,其可能机制在于中小强度运动使得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产生较好的适应性,改变了应激激素在体内的分泌,从而维持了机体免疫功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