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殷文良  李书 《中国临床研究》2011,(7):623-624,548
目的研究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特征性表现及检查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8例新生儿的腹部X线平片及钡灌肠影像资料。结果 8例腹部X线平片均显示异常,均有全腹小肠胀气,伴气液平面6例,无1例结肠充气扩张;钡灌肠表现为结肠细小,宽径0.4~1.0cm,结肠袋消失,肠腔狭窄,肠管呈细绳状。钡灌肠正确诊断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6例,3/4诊断准确。结论腹部X线平片异常可提示巨结肠,钡灌肠可正确诊断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正确合理使用检查方法及掌握其影像学特征,对早期诊断新生儿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X线诊断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1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X线对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2例经手术或病理活检证实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对其腹平片和钡灌肠结果复习分析。结果:腹平片示结肠低位梗阻或肠淤张9例(占75%),1例表现为小肠梗阻,1例表现为平片阴性征象。钡剂灌肠出现典型征象者为狭窄段(11例)、移行段(8例)、扩张段(11例);非典型征象者为直肠下端局限性切迹(4例)、直肠或乙状结肠下段螺旋征(5例)、24h随访钡潴留(6例)、钡粪混杂(7例)、结肠空肠化(2例)、肝脾曲钝化(1例)、结肠炎(4例)。结论:腹平片表现为结肠低位梗阻和肠淤张者,如钡剂灌肠出现明确的狭窄段、扩张段及其间的移行段则先天性巨结肠诊断成立;如征象不典型者出现直肠下端局限性切迹、直肠或乙状结肠远端螺旋征、24h随访钡剂潴留则对先天性巨结肠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表现,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1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表现和腹部平片、钡灌肠的X线表现。结果21例腹部平片均表现为肠腔充气扩张,其中有16例低位结肠梗阻;钡灌肠检查18例见典型X线征象:痉挛段,移行段,扩张段;3例不典型X线征象:直肠下段局限性切迹,24h随访均有钡剂潴留。结论钡灌肠检查是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直观的方法,对病变的定位及程度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消化道钡餐及钡滞留拍片在便秘、以肠神经元异常为代表的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部分临床表现不典型,钡灌肠、肛门直肠测压、直肠黏膜乙酰胆碱酯酶测定不能明确诊断的先天性巨结肠,或疑合并巨结肠同源病等肠神经元异常便秘性疾病,全消化道钡餐及钡滞留拍片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为手术、手术后病检确诊为先天性巨结肠、巨结肠同源病及先天性巨结肠并巨结肠同源病提供了证据.结论:全消化道钡餐及钡分时段滞留拍片,可为肠神经元异常便秘性疾病提供重要诊断参考,并具有胃肠传输功能与胃肠生理、病理形态兼顾优势.至少是对该类疾病诊断困难的一个补充.  相似文献   

5.
结肠气钡造影检查方法国内外报道甚多,因其需用闭路电视系统和遥控X线机监视来完成造影全过程,故基层医院难以应用。本文通过720例使用一般X线机作结肠气钡造影,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 灌肠用具.除常规法钡灌肠用具外,加血压计气囊1个,2尺长橡胶管和止血钳2把。2 造影程序.根据结肠长度、曲度和生理走行,采用旋转体位360°涂钡充气法(下简称一次旋转法)。此法按流体动力学原理,利用空气升力的推动和钡液向低处流的重力作用使气和钡液逆进到右半结肠。为摄片方便和次序不乱,将结肠分成两大段,第一大段(先摄段)有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和升结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根据国外文献报道[1 ,2 ] ,作者在结肠梗阻的X线诊断中采用CT检查 ,现将我院 3年来 46例经手术证实的结肠梗阻病例作一回顾 ,评价CT在诊断结肠梗阻中的作用。1 临床资料我院 1 996年 1月~ 1 998年 1 2月经手术证实为结肠梗组的病例共 46例 ,男 38例 ,女 8例 ,年龄 1 9~ 85岁 ,平均 47岁。术前均有X线平片检查 ,部份术前作了钡灌肠 ,其中 1 2例术前作了CT检查。将术前采用CT检查的 1 2例为CT组 ,其余 34例为普放组 ,从诊断符合率和确诊时间方面进行比较。诊断标准 :①普放组 :(A)结肠积气扩张 ;(B)扩张的结肠肠袢不随…  相似文献   

7.
腹部X线平片1.急性胰腺炎:30~50%病例,出现:①局部肠麻痹而致左上腹有扩张的肠袢;②横结肠扩张,降结肠萎陷无气(结肠阻断征colon cut-off sign);③十二指肠扩张,偶有液平及胆囊肿大,甚至压迫扩张的十二指肠呈半月形压迹;④偶见胰腺区有增大的阴  相似文献   

8.
结肠脂肪瘤并肠梗阻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宇民  苏鸣 《中国内镜杂志》2002,8(11):F003-F003
1 病例资料患者 女 ,5 4岁 ,因反复发作腹痛、腹胀、便秘 1月 ,停止排便排气 3d ,于 2 0 0 1年 4月 8日入院。体检 :腹部膨隆 ,未见明显肠型 ,全腹压痛尤以左中腹为甚 ,无肌紧张及反跳痛 ,肠鸣音亢进。腹部X线平片示结肠肠袢充气、扩张。临床诊断 :低位肠梗阻 ,考虑结肠肿瘤可能。急诊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降结肠近脾曲处见一约 5cm× 6cm的黏膜下包块 ,表面有浅溃疡及粪便 ,肠镜不能通过肠腔 ,取材时触压有弹性。病理报告黏膜慢性炎症。考虑结肠黏膜下肿瘤并肠梗阻转外科手术。手术切除后测量包块5 .4cm× 6 .8cm× 4 .6cm。病…  相似文献   

9.
肠结形成是一种罕见病,为回肠和乙状结肠相互缠绕形成扭结[2]。我院近年来遇见两例,现报告如下。回病例报告病例1,男,48岁,腹胀,腹痛12小时。患者于发病前晚上食生洋美后突然腹痛,持续阵发加剧,伴恶心呕吐,无屁。查体见腹部膨隆,里娃状,全腹压痛,但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弱。X线检查:腹部立位片见升、横、降结肠充气,内无液平,右上腹可见小肠局限性充气扩张,内有短小液平。仰卧位片见升、磺、降结肠、乙状结肠内有大量烂糊状粪便,乙状结肠明显扩张,右移。直肠内少许充气。右上腹局限性小肠扩张,与立位片相比位置无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期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临床资料及X线表现。结果:40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X线表现以动力性肠梗阻为主,肠曲扩张30例,肠曲充气不良6例,肠曲内小液平面8例;肠壁增厚、内壁模糊20例,肠壁积气5例;胃腔扩大32例;结肠内无气体或仅有少量气体37例。结论: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临床上出现早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症状,首次或多次复查X线片发现胃泡影增大且内有网格状、条索状影;或肠管轻度扩张、紊乱、僵直,肠道充气分布不均匀,部分呈管状扩张、部分细小痉挛且肠壁有增厚、模糊,尤其在右下腹;或肠腔内有液平等动力性肠梗阻改变,即应提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告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的X线表现,探索其X线诊断方法。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13例。结果:腹部平片(13例)显示:普遍性小肠胀气13例,并有液平的9例,无1例结肠或直肠充气。钡灌肠(13例)显示:结肠细小10例,3例结肠近似正常,有1例表现结肠缩短,1例合并多处穿孔,6例钡延迟。结论:钡灌肠检查仍是目前X线诊断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钡灌肠联合消化道钡餐及钡滞留x线片在先天性巨结肠及其同源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先天性巨结肠或巨结肠同源病患儿的消化道钡餐、钡灌肠及钡滞留X线片影像资料。结果30例患儿中先天性巨结肠19例,先天性巨结肠同源病11例;钡灌肠显示,先天性巨结肠同源病组较先天性巨结肠组患儿狭窄段发生率少,直肠扩张发生率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钡餐检查结果显示,病变部位钡剂传输时间明显延长。结论消化道钡餐联合钡灌肠及钡滞留X线片检查对先天性巨结肠及其同源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个体化充气扩张肠管在CT结肠成像(CTC)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CTC固定充气量和充气流速方法扩张肠管,实验组采用个体化设置充气量和流速调节方法扩张肠管,比较两组结肠扩张依从性、扩张程度、图像质量和检查成功率。结果:实验组肠管扩张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各段肠管间扩张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图像质量评分和检查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灌肠机个体化肠管扩张的方法,排除了不同体型或身体状况之间的差异,各段肠管扩张效果好,利于肠壁观察。  相似文献   

14.
<正> 自1923年Fischer首倡双对比造影以来,经不断改进,已渐趋完善。该造影是在被扩张肠管的粘膜面均匀涂布薄钡层,借此显示肠壁轮廓,肠帖膜面微细结构,以提高结肠疾病诊断率,尤其对结肠占位性病变(息肉、良恶性肿瘤),效果颇佳。作者复习有关资料并结合自身实践,扎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清洁灌肠致肠穿孔一例教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70年以来,收治先天性巨结肠140例,年龄在5天~10岁,由于医疗护理技术的提高,治愈率较高。139例获得满意效果,但有一例因清洁灌肠不当致肠穿孔。病例介绍患儿××男性,3月,因腹胀不能自行排便,经钡灌肠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入院。查体:腹部极度膨胀,可见肠型,腹壁静脉显露,肠鸣音亢进;腹部平片示:肠管明显扩张。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中肠扭转影像及临床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中肠扭转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诊断意义。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手术证实的新生儿中肠扭转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摄胸腹部正立卧位片和腹部侧位片,45例行上消化道造影,7例行钡灌肠;2007年1月后有20例同时做超声检查,1例行CT检查。结果:53例患儿首先摄腹部平片,8例显示双泡征,8例见局限性右中上腹及中上腹管状、狭细、小跨度充气小肠肠管伴肠壁增厚,下腹部肠管内充气量少;28例(其中18例连续复查)见充气肠管少且分布不均,9例示广泛充气扩张壁厚肠段,腔内有浅液平。45例行上消化道造影均见造影剂通过受阻十二指肠与空肠交界处的狭窄由鸟喙状过渡为呈螺旋形向下行走。7例行钡灌肠,盲肠移位5例。超声检查诊断率约60%。1例做CT检查见肠系膜漩涡征。结论:腹部平片简便易行且能迅速提供肠道气体的异常信息,配合上消化道造影是临床诊断本病的首诊检查方法,但腹部X线表现须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表现和动力性肠梗阻相鉴别,钡灌肠、超声、CT可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细小结肠症1例报告刘实,贾洪升先天性细小结肠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我们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患儿,女,出生后2天,呕吐、腹胀就诊,肛门无胎粪排出。查体,发育营养略差,腹胀,可见肠形。x线平片可见肠管扩张并多个液平面;钡灌肠检查,自直肠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全结肠型巨结肠,立位腹平片及钡剂灌肠影像学表现。结果:立位腹平片表现为低位小肠不全梗阻10例;肠淤张2例;钡灌肠表现“?”征、细小结肠、结肠框缩短、盲肠离位、结肠僵直、无袋形、结肠异常收缩、排钡延迟等。结论:X线钡灌肠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渗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89例已确诊因泌尿系结石导致结肠郁积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程、结石分布与形态及疗效与结肠郁积程度的相关性,并探讨结肠郁积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按结肠郁积标准对447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筛选,其中有89例患者伴随结肠郁积表现。对该89例患者的腹部X线平片(KUB)和CT进行盲法分析,将全结肠分为5个部分,记录结肠郁积累及肠段数和结肠最大横径,分析内容如下:①发病和疼痛缓解后结肠郁积程度差异;②结石部位、最大径、形态与结肠郁积程度的相关性;③发病至就诊间隔时间、治疗效果与结肠郁积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结石治疗前、后患者的结肠扩张肠段数和结肠最大横径有显著差异(F扩张肠段=168.064,P=0.027;F结肠最大横径=245.23,P=0.015);而患者的发病至就诊间隔时间、结石部位、最大径、形态与结肠郁积程度间无关治疗效果与结肠郁积累及肠段数和结肠最大横径间均呈负相关(P最大径=0.031,r最大径=-0.573;P肠段=0.022,r肠段=-0.704)。结论:泌尿系结石致结肠郁积的最显著影响因素是结石治疗效果,结石分布与形态、发病至就诊间隔时间对结肠郁积程度无显著影响。结肠郁积的影像表现有助于隐匿型泌尿系结石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胆囊演结肠痪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现将近来遇到的1例类似结肠肿瘤的胆囊横结肠疼报告如下:患者男性,56岁,因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及大便次数增多一月而前来检查,在此期间有过黑便,患者曾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病人一般情况好,无发热,心肺听诊阴性,腹部手软,无明显压痛,末们及肿块,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纤维结肠镜发现根结肠近肝曲段有一约ZXIcm大小新生物,故予以收庄人院。x线检查:经肛管注入钡剂及气体后见钡头通过结肠各段顺利,所见肠曲扩张良好,肝曲和牌曲段结肠较冗长,在横结肠近肝曲段上线可见一直径约3Cm的不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