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研究分析bcr—abl阳性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实时定量PCR检测的转录本水平与临床状态的关系,以便为根据bcr—abl转录本水平的绝对值合理预测患者状态提供一些基础。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30例初诊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前骨髓标本的bcr—abl/abl比值(%),分析获得bcr—abl阳性患者bcr—abl/abl的基线值;再检测82例患者不同时间点161份骨髓标本,比较各标本的bcr—abl/abl值相对于基线值的水平以及与该时间点患者的临床状态的关系。结果表明,初诊患者治疗前bcr—abl/abl(%)值呈正偏态分布,变异范围较大:中位值13.5631(1.0206—98.3159),算术平均值21.1491(95%CI:12.3532—29.9450),为严格判断治疗后的相对变化,因此用以参比的bcr—abl/abl(%)基线值确定为低限值,即1。在161例次标本中,bcr—abl/abl(%)高于基线值(≥1)的有33例次,其中耐药/复发/病情进展的13例次(39.4%,13/33),治疗后未缓解/尚未缓解的17例次(51.5%,17/33),完全血液学缓解的3例次(9.1%,3/33);较基线值下降0-1数量级(0.1≤bcr—abl/abl%〈1)的有26例次,其中耐药/复发/病情进展的6例次(23.1%,6/26),治疗后未缓解/尚未缓解的7例次(26.9%,7/26),完全血液学缓解的7例次(26.9%,7/26),遗传学缓解的6例次(23.1%,6/26);较基线值下降1—2数量级(0.01≤bcr—abl/abl%〈0.1)的19例次,其中治疗后未缓解/尚未缓解的2例次(10.5%,2/19),完全血液学缓解的3例次(15.8%,3/19),遗传学缓解(CyR)的14例次(73.7%,14/19);较基线值下降2—3数量级(0.001≤bcr—abl/abl%〈0.01)的7例次,其中主要遗传学缓解(MCyR)的2例次(28.6%,2/7),完全遗传学缓解(CCyR)的5例次(71.4%,5/7);较基线值下降3个数量级以上(bcr—abL/abl%〈0.001)的76例次,均为CCyR。结论:利用单次检测值较基线值下降的程度能较好判断患者该时点的临床状态;bcr—abl/abl%〈0.01能可靠地反映患者获得CyR,而bcr—abL/abl%〈0.001能反映患者获得CCyR。然而,患者疾病状态的判断仍以动态连续检测为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中bcr/abl融合基因的情况,探讨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反转录一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PCR)检测5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骨髓标本ber—abl融合基因。结果52例ALL患者bcr/abl融合基因阳性18例,其中ber—abl融合基因阳性者7例缓解,CR率为38.9%;阴性者27例缓解,CR率为79.4%。对34例缓解患者进行短期随访,共有13例复发。7倒诊断时ber/abl(+)的缓解期患者,证实仍有6例存在bcr/abl残余克隆。此6例CR期有MRD存在的患者在随访时间内全部复发。而27例缓解期不存在MRD的患者有7例复发。MRD阴性者复发率为25.9%,MRD阳性者复发率为100%,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过程中检测bcr—abl融合基因有助于ALL病情观察;对于缓解期患者MRD的检测,增加了预后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Ph阳性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不同时期bcr/abl融合基因水平变化的实时定量PCR监测及其意义,对21例CML患者骨髓移植后不同时期bcr/abl融合基因水平用实时定量PCR技术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21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CML患者移植后7例未检测出融合基因,14例移植后1—6月仍可检出不同水平bcr/ab/融合基因。动态观察发现,9例bcr/abl融合基因处于较低水平,相对数在0.0074%~0.088%,于移植后第3—7月转为阴性。5例符合分子生物学复发标准,融合基因相对数在0.077%-75%。其中1例在骨髓移植后1、2、3个月融合基因相对数分别为0.95%、1.5%、0.16%,于移植后4个月自行转阴性;2例接受同一供者单个核细胞输注后bcr/abl转为阴性;2例发展为临床血液学复发,其中1例经化疗及同供者单个核细胞输注再次缓解,但bcr/abl阳性,另1例不治死亡。结论:对于ph阳性CML患者骨髓移植后连续定量监测bcr/abl融合基因水平可以了解疾病残留状态,预测分子学生物学复发,指导临床治疗,并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4.
bcr/abl mRNA融合转录本水平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演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不同病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bcr/abl mRNA融合转录本表达水平.评价其在推断CML病情演变价值。方法利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患者不同病期骨髓单个核细胞bcr/abl mRNA融合转录本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0,CML慢性期0.34±0.03.慢性期治疗后0.10±0.(33,加速期0.35±0.02,急变期为0.35±0.03,慢性期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期明显低于加速期和急变期。结论bcr/abl 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与疾病演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自身淬灭探针技术建立一种能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bcr/abl融合基因mRN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为CML的诊断、疗效观察以及微量残留白血病(MRD)的监测提供有效手段。方法用逆转录PCR方法(RT—PCR)扩增K562细胞的bcr/abl融合基因,A-T克隆法构建定量标准模板;设计自身淬灭荧光引物(探针),建立自身淬灭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FQ—RT—PCR),并对该方法的线性检测范围、灵敏度、重复性、稳定性进行检测;然后检测临床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bcr/abl mRNA。结果建立的FQ—RT—PCR方法可检测10copies/μl的bcr/abl重组质粒,并能从10^5个正常细胞中检出1个白血病细胞,该方法的批内、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2.1%、6.1%,线性检测范围为10^2-10^9copies/μl。25例CML患者bcr/abl融合基因mRNA表达量中位数为4.50×10^4[(0.45—89.00)×10^4]copies/μg RNA,其中11例慢性期初诊患者bcr/abl mRNA表达量中位数为5.45×10^4[(2.95—19.30)×10^4]copies/μg RNA,6例急变期患者bcr/abl mRNA表达量中位数为13.00×10^4[(4.10~89.00)×10^4]copies/μg RNA,8例慢性期治疗后复查患者bcr/abl mRNA表达量中位数为2.35×10^4[(0.45—5.12)×10^4]copies/μg RNA,CML急变期患者bcr/abl融合基因表达水平与慢性期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41,P〈0.05)。PCR产物经电泳分析,其中21例CML患者为b3a2型,4例CML患者为b2a2型;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1例有bcr/abl mRNA表达,为b2a2型。结论所建立的基于自身淬灭探针技术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灵敏、特异、重复性好,结果用拷贝数表示,准确可靠,利于标准统一。可广泛用于CML的诊断、疗效观察以及MRD的监测。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慢性髓性白血病 (C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SCT)后M bcr/abl及m bcr/abl融合转录子表达特征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测定 72例CML患者SCT后不同时间骨髓M bcr/abl及m bcr/abl融合转录子的表达。结果显示 ,CML患者移植后 <6个月M bcr/abl阳性率 (79.2 % ,4 2 /5 3)显著高于 6 - 12个月(34.3% ,11/32 )及≥ 12个月 (35 .1% ,13/37) (P <0 .0 0 1) ,各时间段M bcr/abl阳性患者的临床复发率分别为1 9% (1/5 3) ,0 (0 /32 )及 16 .2 % (6 /37) ;6例临床复发患者中有 5例复发时M bcr/abl与m bcr/abl同时阳性。 14例遗传学缓解患者移植 6个月后M bcr/abl阳性的 17份标本无 1例m bcr/abl阳性。结论 :多数CML患者移植后M bcr/abl仍为阳性 ,一般在 6个月内转阴 ,移植后M bcr/abl阳性的患者不一定复发 ,同时追踪观察M bcr/abl及m bcr/abl融合转录子可能会有助于监测残存白血病。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STR PCR联合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RT PCR定性检测技术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对接受allo HSCT的 2 4例CML患者进行微小残留病变(MRD)的动态检测 ,对供体细胞嵌合率 (DC)采用复合扩增荧光标记STR PCR结合毛细管电泳方法进行定量检测 ,对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采用巢式RT 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 :移植后长期处于完全供体细胞嵌合状态(FDC)即DC≥ 95 %的患者bcr/abl均转为阴性 ,MRD消失 ;稳定混合嵌合状态 (MC)即 90 %≤DC <95 % ,并且bcr/abl阴性的患者 ,也可达到分子水平的缓解并长期生存 ;但是bcr/abl的阳性结果并不总是与复发相关 ,只有当DC进行性下降 (DC <90 % ) ,而同时bcr/abl阳性时 ,才有复发或植入失败的可能 ,对该类患者应尽早实施临床干预性治疗。本研究中有 5例患者出现DC下降和MRD阳性 ,其中 3例为分子水平复发 ,1例为细胞遗传学水平复发 ,1例为植入失败。结论 :STR PCR在敏感范围内 ,其结果与RT PCR的结果符合率高 ,两种技术的结合是一种检测MRD高度敏感的手段 ,可检出allo HSCT后发生分子生物学或细胞遗传学复发的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8.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为一种起源于骨髓内异常多能干细胞的骨髓增殖性疾病,以持续表达bcr—abl融合基因为特征,这段融合基因的翻译产物bcr—abl蛋白具有较高的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可激活一系列下游信号传导通路而导致CML的发生,因而成为CML治疗的明确靶向。伊马替尼(IM)可竞争性结合abl酪氨酸激酶催化部位的ATP结合位点,使该激酶不能与ATP结合,从而失去催化活性。应用IM治疗的几乎所有CML急变期患者和近15%~20%的CML慢性期患者在IM治疗开始2~3年后复发。产生IM耐药的主要原因是bcr—abl发生点突变,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PY20抗酪氨酸磷酸单克隆抗体检测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ML)诊断中的特异性及其临床应用的可能性。采用抗PY20和CD45抗体标记,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28倒初诊CML患者治疗前后PY20阳性率,比较其与bcr—abl融合基因及Ph染色体结果的符合率。另外,随访监测7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ML患者的PY20阳性率、bcr—abl融合基因及Ph染色体的变化。结果表明:@28例初诊CML患者PY20在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表达率分别为(40.31±1.22)%、(77.28±1.14)%,(78.12±1.32)%。CML慢性期PY20袁达率低于加速期或急变期(P〈0.05),加速期和急变期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②28例初诊CML患者经治疗后获得CR、PR、NR患者的PY20阳性率分别为(15.56±1.51)%、(38.73±2.31)%、(60.43%±2.04)%。CR患者PY20阳性率明显低于PR及NR的患者(P〈0.05)。PR患者低于NR患者(P〈0.05)。③初诊患者PY20与RT—PCRbcr-abl检测的阳性符合率为92.31%,阴性符合率为95.45%;PY20与Ph染色体检测的阳性符合率为88.46%,阴性符合率为95.46%。④7例患者移植后Ph染色体均为阴性,移植后bcr—abl融合基因持续阴性5例,持续阳性2例。此7例PY20细胞表达均为阴性。结论:①流式细胞术检测CML细胞酪氨酸磷酸化水平阳性率有较好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可应用于CML的早期、快速辅助诊断。②PY20阳性率对CML分期、病情监测及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⑧流式细胞术、RT—PCIR及染色体核型分析能相互补充提高CML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白血病常见融合基因M—bcr—abl(表达产物为P210^bcr-abl)、m—bcr—abl(表达产物为P190^bcr-abl)、TEL—AML1、AML1-ETO、PML—RARα、CBFβ-MYH11在初治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采用基于TaqMan探针的实时定量RT—PCR(RQ—PCR)技术检测195例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融合基因转录子水平,其中M—bcr—ab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50例、M—bcr—ab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0例、m—bcr—abl^+ALL19例、TEL—AML1^+ALL11例、AML1-ETO^+急性髓系白血病(AML)30例、PML—RAR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58例、CBFβ-MYH11^+AML患者17例,并检测13例M—bcr-abl^+CML-CP患者的外周血细胞融合基因转录子水平。以abl作为内参基因,融合基因转录子水平以融合基因转录子拷贝数/abl基因转录子拷贝数×100%表示。结果CML—CP患者骨髓及外周血M-bcr—abl转录子水平相似(中位值分别为30%和35%,P〉0.05)、ALL患者M—bcr—abl及m-bcr-abl转录子水平相似(中位值分别为64%和54%,P〉0.05),ALL患者M—bet—abl转录子水平明显高于CML—CP患者(P〈0.001)。ALL患者TEL—AML1转录子中位水平为228%。表达特异性融合基因的AML患者中,AML1-ETO转录子水平明显高于CBFβ-MYH11及PML—RARα(中位值分别为388%,145%和47%,P值均〈0.001),CBFβ-MYH11转录子明显高于PML—RARα(P〈0.001)。L型、V型及S型PML—RARα转录子中位水平分别为45%、44%及55%,L型明显低于S型(P=0.04)。结论 不同类型融合基因转录子在初治白血病患者中的水平不同,并有个体差异。初治患者融合基因转录子水平的测定不仅为检测微量残留病、评价疗效提供基准值,而且是不同实验室间数据比较、实现标准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实时定量RT-PCR(Q-PCR)方法监测AML1-ETO(+)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AML1-ETO mRNA水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基于TagMan探针的Q-PCR技术检测17例AML1-ETO(+)AML患者allo-HSCT后不同时间骨髓标本AML1-ETO mRNA的表达.AML1-ETO mRNA水平以内参基因abl进行归一化.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评估HSCT后是否达到细胞遗传学完全缓解(CCyR).结果 Q-PCR实验可重复敏感度为5个拷贝.在16例CCyR患者中,1例死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1例死于感染,其余14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68(70~811)d,HSCT后1个月(+1月)AML1-ETO中位水平0(0~0.740),+2月为0.026(0~2.900),+3月为0.039(0~3.300).移植时间超过12个月的5例患者中,中位随访685(385~811)d,4例仍呈AML1-ETO阳性,中位值0.078(0.003~0.120).1例复发患者+1月为0,+2月为9.800,+3月为5.600,+110 d血液学复发,AML1-ETO mRNA为390.000,+382 d死亡.结论 1年内AML1-ETO持续低水平阳性不一定预示复发;对AML1-ETO(+)AML患者HSCT后定期动态监测AML1-ETO水平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寻找慢性粒细胞自血病(C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早期bcr-abl的动态变化规律,以识别不需要十预的低复发患者.方法 2004年11月至2006年11月在我院接受allo-HSCT的CML患者149例.移植前后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定期监测骨髓bcr-abl转录本的水平,计算未干预组患者各时间点的bcr-abl中位值,并采用Mann-Whitney U比较同一时间点不同移植模式下的bcr-abl水平.采用Kaplan-Meier曲线计算复发率、生存率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结果 149例患者2年总生存率为86.0%(CI:82.9%~89.1%),累积血液学复发率为3.5%(CI:1.7%~5.3%).未干预组患者102例,bcr-abl水平中位值:移植前25.800%(0.067%~96.100%),+1个月0.025%(0~3.583%),+2个月0.011%(0~0.425%),+3个月0.002%(0~0.610%),+4个月为0(0~0.056%).本组患者至随访结束无一例复发.未干预组患者HLA配型不合组、配型相合组和非血缘关系移植组分别于移植后3、4和5个月bcr-abl下降至不能检测出其水平.结论 CML患者allo-HSCT后bcr-abl的动态监测有助于筛选出无须干预的CML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甲磺酸伊马替尼(简称伊马替尼)治疗Ph+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bcr/ablmRNA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ealtimequantitative)RTPCR(RQPCR)技术连续监测34例α干扰素治疗无效Ph+CML患者在伊马替尼治疗前后不同时间120份骨髓标本bcr/ablmRNA水平。治疗前骨髓Ph+细胞百分率均≥95%。结果RQPCR的敏感度为10pgRNA,标准品日间差及日内差均<5%。10例伊马替尼治疗前标本中位bcr/ablmRNA水平为5.79%,各例之间差异甚大(0.24%~60.90%)。72份Ph+细胞百分率为0%~94%的治疗后标本bcr/ablmRNA水平与Ph+细胞百分率显著相关(r=0.82,P<0.001)。7例治疗12个月内达到完全遗传学缓解(CCyR)的患者bcr/ablmRNA水平随治疗时间延长而迅速降低,可供分析的6例患者治疗3个月时较治疗前下降65.9%~98.8%。达到CCyR后,bcr/ablmRNA水平随治疗时间延长继续下降,直至为0。4例治疗12个月后获得显著遗传学缓解患者(Ph+细胞百分率均<35%)bcr/ablmRNA水平缓慢下降,可供分析的3例患者治疗3个月时的bcr/ablmRNA水平分别比治疗前下降2.5%、18.5%及61.6%。5例持续遗传学无效,并且维持在慢性期的患者bcr/ablmRNA水平1例缓慢下降,2例缓慢上升,2例基本不变。4例治疗中发生急变的患者bcr/ablmRNA水平均逐步升高。结论对于伊马替尼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确切了解C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cr-abl mRNA的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断早期复发提供实验依据。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1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78份外周血和骨髓标本的bcr-abl mRNA水平。结果表明,移植前患者的bcr-ablmRNA水平较高,中位数为29.303%;移植后1个月时检测bcr-abl mRNA水平较移植前大幅度降低,中位数为0;移植后1年内,连续多次检测bcr-abl mRNA水平,变化模式不一致,但6个月后的总体水平较6个月前明显降低,移植1年以上的受者绝大多数bcr-abl mRNA检测不到,或偶可检测到,但水平极低(0.007%、0.004%和0.021%),所检测受者的骨髓和外周血像均正常;同期骨髓与外周血bcr-abl水平无明显差异,且变化趋势一致。结论:CML患者移植后早期bcr-abl水平变化起伏较大,连续动态检测可明确其变化趋势,有助于判断移植效果、指导临床治疗,但6个月前检测到bcr-abl存在并不提示疾病复发;检测外周血bcr-abl或许更适于临床上对患者的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bcr/abl反义寡核苷酸 (AS ODN)净化后自体骨髓移植 (ABMT)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的疗效。方法  5例CML中慢性期 2例 ,加速期 1例 ,急变期 2例 ,均具b3a2型bcr/ablmRNA。骨髓采集前患者均经 2个疗程大剂量联合化疗的体内净化 ,自体骨髓经CS30 0 0plus浓集后加入 18bp的硫代bcr/ablAS ODN(40~ 6 0 μg/ml,48~ 6 0h)体外净化Ph 细胞。预处理方案为全身照射 环磷酰胺 (TBI CTX)或马法兰、阿糖胞苷、CTX和环己亚硝脲 (MAC CCNU)。结果 体内净化后骨髓Ph 细胞减至 34 % (2 4%~ 46 % ) ,bcr/ablmRNA( )的CFU GM减至 45 .6 % (33%~ 5 8% )。经bcr/ablAS ODN净化后 ,2例骨髓bcr/ablmRNA(- ) ,3例bcr/ablmRNA( ) ,但bcr/ablmRNA( )的CFU GM明显减少。 5例ABMT后造血重建有延迟现象。经 2年以上随访观察 ,3例移植后持续 9~ 12个月主要遗传学缓解 (MCR) ,且移植后慢性期明显延长 ,其中 1例急变期患者至今无须治疗 ,现已无病生存 37个月 ,bcr/ablmRNA(- )。 1例急变期患者仅获短暂MCR ,移植后 7个月急变期复发 ,1例移植后第 74天因造血重建延迟而感染、出血死亡。结论 bcr/ablAS ODN净化后ABMT可使部分患者取得相当一段时期的MCR及延长慢性期。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评价实时定量PCR(RQ-PCR)技术检测IgH水平对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残留肿瘤细胞监测的意义.采用家族一致性TaqMan探针联合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ASO)上游引物技术检测22例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HSCT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的IgH水平动态变化.IgH水平以内参基因GAPDH进行归一化.结果表明,RQ-PCR实验可重复灵敏度为1个拷贝.9例IgH单克隆重排患者,在HSCT后1个月骨髓中IgH的拷贝数较初治时明显降低(6.67×103/106 GAPDH vs 29/106 GAPDH,p<0.01).3例移植后15个月IgH的拷贝数持续小于102/106 GAPDH,18个月后IgH水平为0的患者获得了完全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缓解(CCyR);5例移植后3个月以内IgH拷贝数持续小于102/106 GAPDH,随后IgH拷贝数持续小于103/106 GAPDH的患者临床获得完全缓解(CR).1例患者移植后近3个月时IgH拷贝数为4.5×103/106 GAPDH,4个月时临床复发.RQ-PCR检测8例干细胞采集物的肿瘤污染水平为3.68×102(0-1720)/106 GAPDH,外周血采集物中的肿瘤污染小于骨髓[75(0-890)/106 GAPDH vs 1.1×103(527-1720)/106 GAPDH,p<0.05].采集物可用于RQ-PCR检测的8例患者无论肿瘤污染程度如何,临床均无复发.采集物中肿瘤污染的水平与初治及移植后1个月的IgH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10、0.708,p<0.05).结论RQ PCR能够有效监测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移植后IgH水平动态变化.移植后3个月内IgH拷贝数大于103/106 GAPDH可能是预测患者复发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18.
本研究利用STR—PCR结合RT—PCR定量和定性检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嵌合体和融合基因的表达,分析其植入和微小残留病变情况,评价其对复发的预测价值。采用STR—PCR结合毛细管电泳进行定量检测嵌合体供体细胞嵌合率,采用RT—PCR方法检测融合基因转录本bcr/abl mRNA。结果表明:4例患者在移植后28天均为100%供者型嵌合,融合基因bcr/abl mRNA均为阴性。但在以后的随访过程中发现4例患者在不同时间出现不稳定混合嵌合(MC)状态(DC为0%-80.4%),融合基因bcr/abl mRNA阳性;其中2例复发后一直处于混合嵌合状态,另外2例在临床干预治疗后又转变为完全嵌合状态,目前处于分子生物学缓解状态。上述4例复发患者均在出现临床症状前发生供体细胞嵌合率(DC)下降;融合基因表达阳性。结论:STR—PCR在敏感范围内,其结果与RT—PCR的结果符合率高,两种技术的结合是一种检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体是否植入的有效手段,对判断疾病复发及GVHD均有预警作用,对实施临床干预治疗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