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载脂蛋白、血糖的变化及与该疾病的相互关系,探讨AP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检测60例AP患者(实验组)与3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血脂、载脂蛋白、血糖的各项参数。结果60例AP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甘油三酯、血糖均高于健康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与血液流变学、血脂、载脂蛋白、血糖的改变存在相百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心脑血管病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血流变指标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浆ox-LDL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关关系。方法:用ELISA法测20例冠心病、30例脑梗死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ox-LDL;平行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OX-LDL与血流变指标进行两者的相关分析。结果: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浆ox-LDL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有较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浆ox-LDL浓度与血流变异常指标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血浆ox-LDL与血液流变学可能与心脑血管病发病有关;血浆ox-LDL与血液流变学检测有助于心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2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及30例正常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试验组血液流变学八项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急性胰腺炎存在高血凝状态。另外,出血坏死型全血比粘度低切值及红细胞压积较急性水肿型升高明显。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素E1对急性胰腺炎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对急性胰腺炎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国产前列腺素E1——前列地尔结合传统治疗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36例,设立传统治疗组对照共36例,检测两组血液流变性指标的变化。结果:前列腺素E1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结果显示PGE4,组用药后除纤维蛋白原外,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降低,用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的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前列腺素E1能有效改善症状,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进行检测分析,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指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预防,治疗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6.
50例糖尿病患者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主要参数相比较、全血粘度高、中、低切,血液屈服应力、卡森粘度等均显著增大(P〈0.01);血浆粘度、红细胞聚积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中切还原粘度等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7.
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 观察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方法 对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 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全血还原粘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刚性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可引起机体代谢和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潜海渔民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70名健康男性及68例潜海渔民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潜海渔民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浆粘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潜海渔民血液具有较高粘滞性。  相似文献   

9.
脂肪肝的血液流变学特征及血脂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肪肝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异常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脂肪肝患者52例和正常对照43例,空腹抽静脉血,肝素抗凝,测定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沉、血沉K值、压积和纤维蛋白原及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指标,计算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脂肪肝患者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及血脂指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和0.001)。血沉和血沉K值较正常对照组低(分别为P〈0.01和0.02)。结论:脂肪肝患者血液流变性及血脂明显异常,高血脂及血液黏度增加促使脂肪肝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魏换娣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8):1472-1472,1475
目的 通过分析血液流变性的变化探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并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血脂的改变.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32例(试验组)进行血液流变性分析并检测其血脂的变化,并与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清甘油三酯及血浆总胆固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流变性的异常变化、高血脂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发病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加重患者的病情,严重地损害患者的机体机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al-Basilar Insufficiency,VBI)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29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参数及血脂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作了对比分析.结果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发病与血液高黏度、早期发生血小板变化及高血脂密切相关,在该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脂增加及血液流变性损害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流变学指标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0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SDM)组和糖尿病肾病(DN)组,48名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HCY及血流变学指标。结果正常对照组HCY、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显著低于SDM组和DN组(P〈0.05)DN组HCY、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SDM组(P〈0.05)。HCY、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与UAER呈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HCY、血液流变性异常,并随着UAER的增高而增高。检测糖尿病患者HCY、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有助于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血液流变特性和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5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分析其血液流变性改变和危险因素.结果 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全血黏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吸烟、酗酒、高甘油三酯血症.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血液流变性异常密切相关,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液流变性改变起着重要作用,血液流变学指标是TIA的有效观察指标;短暂性脑缺血易发生致死性脑卒中,公众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联合银杏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和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意义的探讨。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高脂喂养组(16只),高脂血症组通过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8周后,高脂喂养组又随机分为高脂血症组和给药组,给药组继续给予高脂饮食的同时予以三七总皂苷(100mg/kg/d)和银杏黄酮(48mg/kg/d)灌胃8周;之后分别检测各组动物体重、血脂水平、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变形、红细胞聚集、红细胞压积以及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PT)的变化并进行全血细胞分析。结果高脂血症组大鼠体重、血浆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聚集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O.01),而红细胞变形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给药组与高脂血症组比较显示:三七总皂苷联合银杏黄酮能够有效降低高脂大鼠血浆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血浆Fib的含量(P〈0.05或P〈O.01),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联合银杏黄酮给药能有效地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性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8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诊断标准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稳定心肌细胞膜、扩冠及营养心肌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1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沉降率的变化,并与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相对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14天,治疗组红细胞沉降率、全血高、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全血低、高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值,红细胞聚集指数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特性,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容量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家兔复苏即刻重要器官体系数、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27只健康实验家兔随机均分3组,颈总动脉放血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休克20min后将放出的全血加等倍生理盐水(1:1复苏组)或放出的全血加2倍生理盐水(1:2复苏组)行液体复苏,并设对照组。液体复苏后,观察重要器官体系数、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经不同容量液体复苏后,两组动物血压基本恢复正常;1:1复苏组复苏即刻的肝系数小于对照组与1:2复苏组(P〈0.01),三组间的心、肾、肺系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1与1:2复苏组各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三组间的血浆粘度与相对粘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失血性休克行液体复苏后.能较好地恢复血容量,但全血粘度及肝系数下降;休克早期的低粘血症,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7.
血脂增高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脂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对5,135例体检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脂增高组与血脂正常组比较,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异常(P〈0.01,0.05)。结论血脂增高可引起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康复疗养对于高原官兵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刚下4,000 m以上高原赴临潼疗养院的31名高原官兵分为疗养+高压氧疗组和正常疗养组,分别于入院时、疗养15 d,疗养30 d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原官兵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中切还原黏度随着疗养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疗养+高压氧疗组和正常疗养组疗养30 d、15 d较入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养+高压氧疗组较正常疗养组效果好。结论刚下高原官兵通过康复疗养,血液黏度显著降低,对提高高原守防部队官兵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进一步增强部队连续作战能力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9.
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1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液流变性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作了对照。结果糖尿病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等和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液粘度等血液流变性检测指标增高,导致微循环、微血管血流减慢或瘀积,出现微循环障碍。红细胞变形性降低,聚集性增加可能是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