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全髋翻修及非骨水泥假体的应用:5年同一机构41例41髋资料回顾。[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非骨水泥假体;翻修;并发症;髋关节假体  相似文献   

2.
背景: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出现感染、假体松动、假体磨损断裂、骨溶解、复发性脱位等并发症的数量逐渐增多,最终导致行全髋关节翻修。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进行翻修的原因和治疗措施。 方法:对33例患者全髋关节翻修的原因、假体选择、骨缺损处理及康复进行分析研究。其中髋臼有21例行普通金属杯加内衬置换、8例行大头臼杯置换、4例行聚乙烯臼杯置换。股骨柄有15例行普通柄(11例应用骨水泥固定)置换、18例行加长柄置换(9例应用骨水泥、6例为组合型柄)。 结果与结论:33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翻修后随访24-60个月,平均随访36.5个月;翻修后伤口愈合良好,假体固定可靠,未再次出现感染脱位患者;髋关节功能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Harris评分:翻修前平均为37.1分,翻修后平均为91.3分。中短期临床随访结果示,若翻修手术指征正确,骨缺损处理得当,翻修假体选择正确,行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翻修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人工股骨头置换后翻修2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2000-02/2007-05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进行髋关节翻修患者21例(21髋),均为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其中男6例,女15例;年龄65~85岁,平均74岁.11例髋臼磨损、4例假体松动、2例松动合并髋臼磨损行全髋关节翻修,髋臼缺损部位行松质骨颗粒充填植骨,2例假体周围骨折患者行复位内固定植入长柄假体加周围植骨,2例感染患者行旷置后二期全髋关节翻修.翻修假体的选择:非骨水泥型假体7例,骨水泥型假体3例,混合型假体7例,2例保留假体柄,2例假体周围骨折仅行股骨侧翻修.平均随访32个月,Harris评分平均79分,翻修采用骨水泥假体比非骨水泥假体效果差.结果提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翻修最常见的原因是髋臼磨损,翻修手术尽量采用非骨水泥假体.  相似文献   

4.
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手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重建髋关节功能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置换假体技术的改进及水平的提高 ,髋关节置换的疗效明显提高。假体松动下沉 ,髋臼磨损 ,脱位仍无法避免 ,必须进行翻修手术[1] 。我院自 1994~ 2 0 0 1年共行全髋关节翻修术 2 5例 ,我们在护理中加强并发症的预防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1994~ 2 0 0 1年我院共行全髋关节翻修术 2 5例 ,男 14例 ,女 11例 ,年龄 5 6~ 6 4岁 ,平均 6 2岁。翻修原因 :假体松动 9例 ,假体下沉 2例 ,髋臼磨损 11例 ,假体脱位 3例 ;翻修时间为术后 6~ 16年 ,平均 7.8年 ;翻修手术为人工股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原因及疗效。方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患者50例、术后感染15例、假体周围骨折15例、脱位5例,85例(85髋)均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手术;比较手术前、后Harris评分及VA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患者关节疼痛症状均较术前改善,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0~60(39.93±2.57)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1.32±0.17)较术前(6.92±0.23)明显降低,Harris评分(87.53±2.00)较术前(34.82±1.40)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示假体位置良好,髋臼侧植骨明显增厚,未见假体周围透亮线及骨溶解,治疗优良率90.59%。结论假体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骨折和感染是引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主要原因,髋关节翻修术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高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关节外科2000-08/2006-08共收治人工髋关节及人工股骨头置换后髋关节疼痛而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患者4_4例,获得随访41例.翻修施术者为第一作者,副主任医师,从事人工关节专业工作9年,完成人工关节置换620余例.①人工股骨头置换后疼痛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67~79岁,平均72.3岁.因假体柄松动12例,髋臼磨损8例,人工股骨头脱位3例,关节周围骨化2例.假体柄断裂1例.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疼痛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66~80岁,平均73.4岁.因假体柄松动6例,髋臼假体松动2例,髋臼假体磨损2例,人工股骨头脱位2例,切口感染1例,迟发性感染1例,假体柄断裂l例.③随访41例翻修后材料反应:4例患者出现骨水泥反应综合征,表现为急性低血压、低血氧、心律失常,均无人工关节的排斥反应.随访期内X射线片复查关节假体未见金属腐蚀现象.髋臼聚乙烯假体无降解.④随访41例翻修后宿主反应;人工全髋关节翻修后第2天复查血常规,患者自细胞计数普遍升高,术后第7天复查白细胞计数,除个别伤口感染者外绝大多数患者恢复正常.3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疼痛缓解率达90.2%.41例随访1-7年结果提示假体松动、髋臼磨损、人工股骨头脱位、关节周围骨化等并发症是造成人工髋关节置换后髓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全髋关节翻修能明显改善疼痛状况.  相似文献   

7.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家让  肖晟  李晓声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1):1833-1835
【目的】回顾分析80例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病因,并探讨相关翻修技术。【方法】1992年6月至2005年6月共进行了80例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对前次手术翻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翻修术的技术问题作了讨论。【结果】翻修原因占第一位的为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溶解共48例,人工股骨头引起髋臼磨损18例,医源性因素如适应证选择不当、假体位置不良、手术操作失误等共10例,术后感染4例。随访时间2-10年,平均随访3.8年,按Harris评分,优46髋,良20髋,可14髋,优良率为82.5%。【结论】引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休的主要原因是假体无菌性松动,翻修术中应合理地选择髋臼的修复、重建方法,但也应重视提高首次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8.
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治疗严重髋关节疾病最有效的方法,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是人工髋关节置换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研究的文献资料趋势进行多层次探讨分析。方法:以电子检索方式对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2002-01/2011-12收录的有关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采用检索词为"髋关节置换;人工假体;周围骨折",运用数据库的分析功能和Excel软件图表的功能分析数据特征。结果与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主要原因是创伤,翻修治疗、患者老龄化、假体类型、假体固定方式和关节活动量的增加等,也与骨折发生有关。Vancouver分型方法主要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Vancouver分型包含患者骨折的部位、骨折的类型、假体固定情况、假体松动情况以及股骨近端的骨量丢失等因素,对临床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具有良好的指导价值。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微创内固定系统、锁定加压钢板、异体皮质骨板、碳纤维板、打压植骨及翻修等固定。  相似文献   

9.
袁美娟  周高玲 《天津护理》2002,10(3):115-116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与首次髋关节置换术相比,手术更为复杂、困难。通过对11例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患者的护理,指出术前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术后低血压、引流管的有效处置及对神经损伤、假体脱位的预防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背景:非骨水泥假体在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中已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在翻修术特别是在失败的骨水泥型假体翻修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仍有待观察。
  目的:观察以非骨水泥假体翻修失败的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的中期效果。
  方法:对1997年11月至2013年2月以非骨水泥假体对失败的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翻修的41例(47髋)患者进行随访,其中翻修骨水泥柄24髋、骨水泥臼23髋。随访X射线片上的假体变化情况,对髋关节行Harris功能评定并分析假体生存率。
  结果与结论:共33例38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14.8年,患者的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4分(11-66分)增加到末次随访时的85分(55-94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1)。36髋(95%)假体获得良好稳定性;2髋发生骨溶解并假体移位(股骨1髋,髋臼1髋)需要再翻修;9髋发生异位骨化(24%)。聚乙烯衬垫年平均磨损量为0.08 mm(0-0.25 mm),磨损率仅与外展角变化存在相关性(P <0.01)。以影像学证明假体松动作为失败标准,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非骨水泥假体7年总体存活率为89%,其中髋臼假体和股骨假体的存活率分别为93%及92%。提示用非骨水泥假体对失败的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能有效地修复骨缺损并达到令人满意的中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背景:髋关节初次置换后假体无菌性或感染性松动下沉、髋臼磨损、疼痛、骨溶解等诸多因素导致假体稳定性丧失、关节功能丢失是髋关节翻修的常见原因,其中髋臼侧的翻修至关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翻修手术的成败。
  目的:探讨目前国内外人工髋关节翻修髋臼侧重建的现状。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8年1月至2014年3月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2003年1月至2014年3月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http://www.cnki.net/)有关人工髋关节翻修髋臼侧重建方面的文献,以“reconstructed acetabulum, total hip arthroplasty”为英文检索词,“人工髋关节,翻修,髋臼侧重建,研究现状”为中文检索词。所选文章所述内容与髋关节翻修、髋臼旋转中心重建、髋臼骨缺损重建、假体的选择与重建、软组织平衡相关。排除重复研究。
  结果与结论:最终选取符合标准的26篇文献。较完美的髋臼翻修应该是:翻修后的髋臼能够稳定髋臼假体;恢复髋关节的旋转中心和生物力学特性;修复髋臼的骨质缺损,增大髋骨骨量。充分的术前准备是翻修顺利进行并获得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无菌及感染性松动下沉、髋臼磨损是髋关节翻修的常见原因。术中对髋臼前倾角及外倾角的重建、髋臼旋转中心重建、髋臼骨缺损的重建、髋臼假体的选择与重建、软组织平衡的重建是人工关节髋臼侧翻修的技术核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经验与体会.方法:2003年3月至2009年7月共收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需翻修病例21例,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52~78岁,平均63.3岁,其中全髋关节置换15例,股骨头置换6例;生物型固定9例,骨水泥固定7例,5例为混合型.翻修原因;21例术前均有站立或行走时疼痛症状,11例同时伴有髋关节屈伸及外展功能受限.术前X线检查;1例股骨上段骨折,3例股骨柄松动,1例髋臼窝内侧壁出现骨质缺损,5例髋臼假体周围出现透亮区或硬化带,1例髋臼假体明显移位.结果:经过9个月~7年的随访,无术后感染、假体周围骨折或神经损伤的发生,1例术后6个月发生脱位,给予手法复位.按照Harris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0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0%,疗效满意.结论:髋关节翻修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疼痛的有效方式,手术的重点在于人工假体的取出,掌握好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技巧可减少髋关节翻修的数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开展及假体设计和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适应证也不断扩大,由此使实施人工髋关节翻修术者逐步增加。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侧及股骨侧因骨溶解引起的骨缺损是常见且难处理的问题,如何预防决定手术的成败。我们2004年1月~2005年10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治疗因摔伤导致股骨上段骨折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工全髋关节、股骨头置换术的广泛开展,术后因假体使用时限、质量或手术技术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假体松动、断裂、局部感染等并发症也日趋增多,全髋关节翻修术也随之产生.我院自1999年1月~2001年1月共行全髋关节翻修术11例,术后病人疗效满意.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由于某些髋关节疾病造成关节严重破坏、疼痛、功能障碍和畸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日见增多。尽管有柄髋关节假体设计与生产日趋完善,但做这种手术患者仍面临着应用年龄谨慎和假体翻修缺陷的问题。无柄式人工全髋关节的设计与应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6.
无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某些髋关节疾病造成关节严重破坏、疼痛、功能障碍和畸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日见增多。尽管有柄髋关节假体设计与生产日趋完善,但做这种手术患者仍面临着应用年龄谨慎和假体翻修缺陷的问题。无柄式人工全髋关节的设计与应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7.
大转子延长截骨结合生物型加长柄翻修人工髋关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在髋关节翻修过程中移除固定良好的生物型假体柄及骨水泥柄很困难,应用大转子延长截骨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结合生物型加长柄能降低翻修后并发症。 目的:回顾性分析大转子延长截骨结合生物型加长柄翻修人工髋关节的近期效果。 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骨病科进行人工髋关节翻修的25例患者,其中17例应用单切口双入路行大转子延长截骨,术中股骨重建均采用生物型翻修加长柄。随访12-60个月,记录翻修前后Harris髋关节评分、翻修后并发症,记录截骨长度、假体柄在股骨髓腔内远端固定的长度和截骨处远端至假体末端的长度。 结果与结论:17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截骨长度17 cm(15-23 cm),平均假体柄和髓腔接触面长度为6.4 cm (4-11 cm),截骨处远端至假体末端的平均长度为11.5 cm(8-18.5 cm)。至随访结束,患者髋关节Hariss评分从治疗前(39.0±13.6)分提高到治疗后(75.0±14.9)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例患者发生假体柄下沉,17例患者大转子延长截骨处均固定良好。提示大转子延长截骨结合生物型加长柄翻修人工髋关节过程中,单切口双入路法松解髋关节周围瘢痕并使髋关节前脱位能保护后关节囊和外旋肌,加强髋关节后侧稳定性,减少翻修后脱位率,近期效果满意,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前评估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9年5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21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14例,中位年龄62岁,共21髋,包括假体松动13髋,假体脱位2髋,假体周围骨折2髋,旷置术后4髋,均于翻修术前行多排螺旋CT检查。由2名放射科医师阅读CT图像,分析假体失败的CT征象及为翻修术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参考。结果假体松动13髋,包括髋臼侧假体松动10髋,CT上均可见假体向上向内移位,4髋假体旁见明显透亮线,2髋髋臼内充填大量软组织,2髋髋臼周围有明显的骨质缺损;股骨侧人工假体松动6髋,5髋可见假体移位,2髋可见假体旁明显透亮线,1髋未见明显放射学异常。合并髋臼侧假体内衬磨损1髋,其髋臼侧及股骨侧假体正常间隙消失。假体脱位2髋,表现为股骨头明显向髋关节外上后方移位,髋臼骨质缺损。假体周围骨折2髋,表现为股骨侧假体(股骨柄)末端或中段旁骨质断裂,2髋均合并假体松动。旷置术后4髋,CT上可见存留的假体及间置器、髋臼内填充软组织等,3髋可见髋臼较明显的骨质缺损。结论多排螺旋CT可检测人工髋关节失败的原因,协助翻修术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9.
背景:人工髋关节翻修中髋臼骨质缺损常常是难以定位及定量的,因而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加工技术进行置换前准备可减少髋臼重建的难度及风险。目的:探讨Mimics软件在个体化全髋关节假体翻修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将全髋关节翻修患者髋关节CT扫描图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重建髋关节三维模型。测量髋关节假体前倾角、外翻角、颈干角、股骨头直径、髋臼壁厚度/直径以及假体松动破碎情况,对髋臼骨质缺损范围进行定位以及定量,同时通过模拟翻修,设计植骨范围,拟植入全髋关节假体规格。结果与结论:通过Mimics三维窗口,精确定位该破碎假体,碎片最大纵径预测33.68mm,距离股骨头假体距离48.93mm,距离髋臼假体20.14mm。髋臼选取130.47mm2可视区域平均阈值339.98,骨质缺损区130.47mm2可视区域平均阈值-481.25,缺损面积21.41mm×21.38mm,根据三维模型评估骨质缺损并分类:AAOS分类ⅠB型,Gross分类ⅡA型,Engh分类Ⅰ型。结果证实,在髋关节翻修中借助Mimics软件可优化置换方案及方式,减少并发症,降低置换风险。  相似文献   

20.
人工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 , THA)通过外科技术,将已磨损破坏的股骨头关节面切除、髋臼软骨面打磨,在关节表面装入人工关节。有 T HA 就有翻修,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假体松动、人工关节脱位、骨折、假体断裂及感染等,必须施行翻修术(Revisio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 RT HA )。全髋关节翻修术与首次髋关节置换术相比,手术更为复杂、困难,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并发症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更高。我科于2012年1月-2013年10月对6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翻修术,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