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2例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频组和高频组各46例。低频组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高频组给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比较两组患者语言功能评分、失语商评分及日常生活交流活动能力检查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语言功能评分、失语商评分、日常生活交流活动能力检查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语言功能评分、失语商评分、日常生活交流活动能力检查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低频组显著高于高频组(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F-rTMS)联合旋律语调疗法治疗脑卒中恢复期非流畅性失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治疗的124例脑卒中恢复期非流畅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2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LF-rTMS治疗,观察组给予LF-rTMS联合旋律语调疗法治疗,连续治疗4周。采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失语商(AQ)及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CRRCAE)评估治疗前后2组患者语言功能及失语症状改善情况;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采用诱发电位仪检测事件相关电位P300(ERP-P300)评估脑组织高级思维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WAB中自发言语、复述、命名及听理解4项及CRRCAE中动作说明和画面说明2项、AQ、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且观察组各项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ERP-P300的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均P<0.05),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ERP-P300的波幅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低频和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刺激右侧大脑半球Broca区镜像区对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北京博爱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假刺激组(n=20)、低频组(n=20)和高频组(n=20)。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语言训练,在此基础上,后两组分别采用1 Hz和10 Hz rTMS刺激右侧大脑半球Broca区镜像区,假手术组接受假刺激,每天1次,每周5 d,共2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2个月后,分别采用中文版西方失语症成套检验(WAB)进行语言评估。结果 治疗前,4组WAB各项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2个月,4组WAB测试各项评分均改善(P <0.05)。与治疗结束时比较,治疗结束2个月低频组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命名和失语商(AQ)均改善(P <0.05),高频组复述、命名和AQ改善(P <0.05)。治疗结束时,低频组自发言语、听理解、AQ评分高于高频组(P <0.05)。治疗结束2个月,低频组自...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强制性诱导语言治疗(CILT)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非流畅性失语的语言功能和交流能力的影响。方法:40例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10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常规组)、常规治疗+CIL T (CILT组)、常规治疗+1Hz rTMS(rTMS组)及常规治疗+CILT+1Hz rTMS(联合组)治疗10d ,治疗前后进行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的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及命名前4项及日常生活交流活动检查(CADL )评定语言功能和交流能力。结果:治疗10d后,联合组WAB各项功能评分及CADL评分均较治疗前、CILT 组及常规组明显提高(P<0.05),联合组WAB评分自发言语、听理解和命名3项及CADL评分均较rTMS组明显提高(P<0.05), WAB评分复述项联合组与rTMS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TMS组WAB各项功能评分及C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常规组提高更明显(P<0.05);CILT组WAB评分自发言语、听理解和命名3项及C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常规组明显提高(P<0.05);常规组WAB评分仅自发言语较治疗前有提高(P<0.05),CADL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制性诱导疗法和低频重复性经颅磁刺激对非流畅型失语疗效优于常规治疗,两者联合运用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5.
赵勇勇  吴松  刘思  李晓雯 《中国康复》2022,37(6):341-345
目的:探讨反应扩充疗法(RET)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语言训练和低频rTMS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反应扩充疗法训练,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评分、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工具(CRRCAE)中动作说明评分、画面说明评分和日常生活交流能力量表(CADL)评分及波士顿失语诊断测验(BDAE)分级。结果:治疗后,2组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命名及AQ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1),CRRCAE动作说明评分、画面说明评分和C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均P<0.01),BDAE分级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联合组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命名及A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CRRCAE动作说明评分、画面说明评分和C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BDAE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是非流畅性失语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RET联合rTMS有利于增加WAB评分、RRCAE动作说明、画面说明评分和CADL评分,改善BDAE分级,治疗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rTMS组(n=20)和对照组(n=20)。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言语治疗,rTMS组在右侧大脑半球Broca镜像区给予0.5Hz的rTMS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3周。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采用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和日常生活交流能力检查(CADL)评定2组患者的语言功能和交流能力。 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WAB评分中,仅自发言语较组内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MS组患者WAB各项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听理解、复述、命名以及AQ评分分别为(153.90±31.79)分、(82.65±15.14)分、(81.28±22.12)分和(63.66±13.64)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0.5Hz的rTMS作用于右侧大脑半球Broca镜像区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恢复早期非流畅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言语训练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康复效果。方法:采用 随机数字表法将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在脑卒中常规药物治 疗的基础上,2组均进行常规言语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低频rTMS。于治疗前、后,采用西方失 语成套测验(WAB)量表评估患者语言功能,计算AQ指数;运用功能独立性量表(FIM)的交流亚项评估患 者的语言交流能力;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根据AQ指数的变化判断 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的WAB各项评分、AQ指数、FIM量表的理解和表达评分、MMSE评分均高于同组 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均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3.02%,高于对照组的 66.04%(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频rTMS联合言语训练能够帮助脑卒中 运动性失语患者快速重建语言功能,改善失语程度,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10 Hz、1 Hz)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刺激右侧大脑半球Broca区镜像区对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对2例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分别进行低频rTMS治疗(1 Hz)和高频rTMS治疗(10 Hz),2例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治疗后)行西方失语症成套检查量表(WAB)测试及fMRI检查.结果 治疗后,2例患者的语言功能均治疗前均明显改善,病例1的AQ评分由治疗前37.2分提升至66.6分,病例2的AQ评分由36.2分提升至60.8分.治疗前,病例1词汇朗读任务主要激活脑区有左侧中央前回,左侧额中回,此外左侧的枕叶下部也有少量激活;治疗后,词汇朗读任务主要激活脑区有左侧额叶内侧面,左侧额下回,左侧额前区,左侧岛叶前部,左侧顶下小叶,左侧颞叶中下回前中部.治疗前,病例2词汇朗读任务主要激活脑区有双侧颞叶内侧面,双侧中央前回;治疗后,词汇朗读任务主要激活脑区有双侧额中回和额叶内侧面,右侧额下回,左侧额前区,双侧顶上小叶,右侧颞上、中回.结论 rTMS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左侧半球语言区病灶较小的患者可能发生同侧半球功能重组,左侧半球病灶语言区较大的患者则可能发生双侧半球功能重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动作观察疗法(AOT)治疗卒中后非流利性失语的疗效。方法:随机将32例脑卒中后非流利性失语患者分为低频rTMS刺激组(简称rTMS组)和联合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药物治疗、言语训练),rTMS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低频rTMS治疗,联合组在rTMS组的基础上辅以AOT治疗。经颅磁刺激部位为右侧大脑半球Broca镜像区,磁刺激频率为1Hz。AOT为患者佩戴VR眼镜,观察180个词汇的口型以及动作视频,同时进行复述。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使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CRRCAE)评估患者的语言功能及改善情况,采用实用语言交流能力检查表(CADL)评价治疗前后失语症的严重程度分级,并计算显效率和有效率。结果:经过4周治疗,2组CRRCAE各项评分均明显提高(均P<0.01),联合组各项分值均更高于rTMS组(均P<0.01),联合组有效率显著高于rTMS组(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动作观察疗法可显著改善卒中后非流利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研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ow 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LF-rTMS)对脑卒中后失语症(post stroke aphasia,PSA)患者语言功能的干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关于rTMS治疗PSA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限限定为从建库至2020年11月。由2名研究员独立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完成提取数据,核对数据和质量评价等过程,最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及相关结果展示。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篇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301例PSA患者。试验组干预措施为:常规言语康复训练结合LF-rTMS,对照组干预措施为:常规言语康复训练结合LF-rTMS假刺激。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经LF-rTMS治疗后,试验组听理解评分(SMD=0.37,95%CI(0.07,0.67),P=0.02)、复述评分(SMD=0.36,95%CI(0.09,0.64),P=0.01)、命名评分(SMD=0.40,95%CI(0.17,0.63),P=0.00007)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总结已有相关研究,LF-rTMS治疗对改善PSA患者的语言功能具有明显的效果,对于听理解、复述、命名能力均有显著改善效果。但总体样本量较小,仍需大样本、多中心、以及科学规范化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完善LF-rTMS治疗PSA患者语言功能的疗效验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词联导航训练法(word association navigation training,WANT)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改善慢性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言语功能的治疗方案。方法:16例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真刺激组(8例)和伪刺激组(8例)。真刺激组tDCS阳极置于左侧Broca区,阴极置于对侧肩部,电流强度为1.0mA,2次/天,20min/次,连续10d。伪刺激组每次tDCS刺激30s后停止。两组同时实施WANT训练。治疗前后进行西方失语症成套测试(WAB)、训练图片和未训练图片命名测试。结果:治疗前后两组WAB失语商(WAB-AQ)和图片命名测试得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真刺激组训练图片命名得分和WAB中言语流畅度得分显著提高(P0.01)。未训练图片命名测试得分和WAB-AQ较伪刺激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词联导航训练法结合tDCS能更显著地改善慢性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的言语流畅度和命名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基于语义特征分析的叙事句法训练对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6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接受常规言语康复训练、干预组34例接受基于语义特征分析的叙事句法训练。使用汉语失语症评定表(ABC)、日常生活交流能力评定法(CADL)、非语言性认知功能评估量表(NLCA)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评估比较2组训练前后语言功能、一般认知功能及心理状态变化。结果:训练后2组ABC量表中言语流利性、听理解、命名、复述、阅读及总评分较训练前提高(P<0.05),训练后干预组ABC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训练后CADL评分较训练前评分提高(P<0.05),且干预组训练后记忆力、视空间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2组非语言性认知功能评分高于训练前(P<0.05),且训练后干预组注意力、记忆力及视空间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训练后焦虑量表评分较训练前评分降低,且干预组训练后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语义特征分析的叙事句法训练能有效改善卒...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流利性失语(non-fluent aphasia)患者语义系统的基础表征形式,为非流利性失语康复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基于句图再认范式的单因素被试内两水平设计,通过E-Prime心理学实验软件呈现任务,对10例非流利性失语患者进行检测,收集患者的任务正确率以及不同变量水平下的任务反应时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对任务反应时间数据进行有效清洗后,非流利性失语患者语境匹配条件下句图再认任务反应时间为(2119.34±731.69)ms,非语境匹配条件下任务反应时间为(2391.90±962.34)ms,不同条件下反应时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96,P=0.029)。结论:非流利性失语患者进行语义加工时会自动提取形状知觉信息,表明非流利性失语患者语义系统的基础表征形式为知觉符号。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非流畅性失语患者大脑在图片命名过程中神经网络活动特征及与受损语言功能的关系.方法:非流畅性失语患者及年龄、性别、学历相匹配的健康成年人各5例,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评估受试者的言语功能,应用脑磁图(MEG)对受试者图片命名过程中大脑语言加工活动进行检测.结果:比较两组受试者在图片命名过程中相关大脑感兴趣区域(ROIs)在不同时间窗内的激活强度后发现:在图片命名的400-600ms时间窗内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左脑Broca区的激活强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右脑的Broca同源区、Wemicke同源区、顶下小叶激活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右Broca同源区的激活强度与患者的失语商(AQ)正相关(r=0.886,n=5,P=-0.045).结论:慢性非流畅性失语患者存在右脑神经网络活动广泛上调,这种泛化在言语输出准备时期最为明显,提示与受损后大脑自发低水平的言语代偿有关.  相似文献   

15.
语义语音治疗对重度失语症命名和朗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语义和语音治疗对汉语重度非流利型失语症患者命名和朗读能力的影响.并观察语义和语音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单病例实验设计,对1例重度非流利型失语症患者发病后12个月,进行语义治疗(2周,每天2次,共19次)、语音治疗(2周,共19次)、随访(语音治疗后8周)。语义治疗采用图画上位范畴判断、同范畴判断、特征判断、功能判断和命名;语音治疗采用汉字声调判断、同音字判断和朗读。结果:语义治疗后,语义检查分测验,如听觉词一图匹配、视觉词一图匹配,以及治疗项命名和朗读得到改善(P〈0.05),而语音检查分测验成绩无明显改变。语音治疗后,语音检查分测验,如同音字判断、双字、三字非词复述,以及治疗项命名和朗读得到显著改善(P〈0.05)。语音治疗后8周随访,语音训练项的命名成绩下降(P〈0.05)。结论:对慢性重度非流利型失语症患者进行语义和语音治疗均可改善患者的命名和朗读能力,但语义治疗较语音治疗对维持命名能力有更长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头电针配合言语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取语言康复训练配合头电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言语训练治疗,言语训练采用Schuell刺激法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训练,对不同类型的失语症患者训练类型有所侧重。每次30min,每周5次,2周为1个疗程。针灸治疗选取头部穴位,运动性失语取运动区,感觉性失语取感觉区,完全性失语取语言三区,并且配合百会、风府、哑门等穴位。每周治疗5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语言功能评分采用《汉语失语成套测验》,就自发说话、语言理解、复述和命名四方面内容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进行比较。失语程度采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oston diagnostic aphasia examination,BDAE)分级标准进行评价,总疗效比较采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自发说话、言语理解、复述及命名的评分及失语程度评分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分别为0.01、0.03、0.02、0.02、0.02,P均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自发说话、言语理解、复述及命名的评分及失语程度评分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分别为0.02、0.03、0.01、0.02、0.03,P均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自发说话、言语理解、复述及命名的评分及失语程度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03、0.03、0.03、0.02、0.03,P均0.05)。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为0.03,P0.05)。结论:头电针配合言语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自发说话、言语理解、复述及命名的评分及失语程度,疗效优于单纯言语训练。  相似文献   

17.
钱红  郝又国 《中国康复》2016,31(5):349-351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结合言语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言语恢复的影响。方法:失语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2组均进行听、说、读、写常规言语训练,观察组同时予以听音乐、哼曲调、跟唱歌曲、旋律语调等音乐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CRRCAE)进行评估。结果:治疗2个月后,2组患者CRRCAE评分在听理解、复述、说、出声读、阅读及计算方面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提高(P0.05,0.01),但在句子层面的复述、出声读、阅读、主动说能力方面及书写能力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听理解、说、出声读、阅读及计算方面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1,0.05)。结论:音乐疗法结合言语训练,可以明显改善失语患者的听理解、说、阅读、计算能力,优于单纯的言语训练。  相似文献   

18.
背景由于丘脑与认知功能有关,如何对丘脑性失语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是很多康复工作者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目的探讨认知功能训练对丘脑失语患者的治疗作用.设计病例分析.单位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取1999-06/2002-08在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均经头颅CT、MRI证实为丘脑卒中的患者30例,这些患者均伴有失语及认知功能障碍,均为高中毕业,其中男16例,女14例;脑出血13例,脑梗死1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方法所选病例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抗炎、限液、脱水、支持等治疗.两组均接受语言训练,包括听理解训练、口语表达训练、阅读训练、书写训练(一对一方式,1次/d,30 min/次),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认知神经心理法训练(一对一方式,1次/d,45 min/次),共治疗2个月.治疗前后语言能力的评估选用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标准化汉语失语检查法中有代表性的7个项目(信息量、流利性、复述、是非题、听辨认、口头指令、选词填空)进行评估.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估认知功能.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信息量、流利性、是非题、复述、听辨认、口头指令、选词填空、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得分.结果3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在语言及认知功能评分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语言功能及认知功能恢复程度均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复述、听理解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2.6±24.5),(41.2±16.1)分;(63.7±17.8),(35.8±14.9)分,P<0.01].结论丘脑性失语患者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进行认知训练可提高语言恢复能力,在进行语言训练时,应将认知训练纳入失语患者常规治疗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