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影响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临床因素。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共58例,根据复苏成功与否分成心肺复苏成功组(成功组)22例和心肺复苏失败组(失败组)3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与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比和发病种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患者的年龄和入院时间明显低于失败组,院前给予抢救的比例明显高于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患者的心脏停搏时间、抢救时间、心肺复苏循环平均次数、肾上腺素剂量和电除颤次数明显低于失败组,应用辅助机械通气的比例明显高于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可能与发病年龄、入院时间、院前给予抢救的比例、心脏停搏时间、抢救时间、心肺复苏循环次数、肾上腺素剂量、平均电除颤次数和应用辅助机械通气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诊分级分区分流对救治多发性创伤病人的影响。[方法]选择多发性创伤病人66例,采用急诊分级分区分流模式进行干预,随访1个月,对比临床救治效果。[结果]救治成功52例(78.79%),救治成功组和失败组病人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创伤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急诊分流等待时间、检查结果回示时间、专科医师访视时间明显缩短,转入专科正确率和急诊手术开展率较高(P0.05);影响救治成功的危险因素为分诊时疾病级别、急诊分流等待时间、专科医师访视时间和转入专科正确率。[结论]急诊分级分区分流模式对提高多发性创伤病人的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2003~2006年心内科行急诊经皮冠脉血运重建术43例,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41~76(58±2)岁。本组从发病到介入手术开始的时间<12 h。1.2方法术前2 h口服氯吡格雷300 m g,阿斯匹林300 m g,所有患者均先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梗塞相关血管病变为,左主干病变5例,左前降支病变23例、右冠主干病变9例、左旋支病变6例。按指南标准方法行急诊经皮冠脉血运重建术[1],成功标准:术后残余狭窄≤20%,T IM I(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实验)达3级血流,无介入血管相关并发症(包括主要分支、受压或闭塞、严重夹层,血栓…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经桡动脉入径与经股动脉入径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对比研究,来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经桡动脉人径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2008-01-2010-03我院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52例,随机分组,经桡动脉介入组为24例,经股动脉介入组为28例,行急诊PCI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鞘管置人时间、手术耗时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PCI成功率均为100%;手术耗时桡动脉组为(54.7±18.3) min,股动脉组为(51.5±17.2)min,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鞘管置人时间股动脉组少于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预后没有造成明显影响.术后并发症桡动脉组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迷走反射发生低于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人径急诊PCI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与经股动脉人径比较,经桡动脉入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作为AMI患者行急诊PCI的常规途径.  相似文献   

5.
李然  郭学苹  田丽 《护理研究》2014,(10):1237-1239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流程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病人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的影响及其实施价值,规范急诊护理流程。[方法]入选由急诊进入,发病12h之内的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病人240例,分为优化组131例及常规组109例,主要的研究指标为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次要指标为急诊停留时间。[结果]优化组病人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P0.01)。[结论]优化的急诊流程可显著缩短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为STEMI病人的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抽吸导管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62例,入选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内血栓形成。对其中32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然后进行支架置入治疗。另外30例未抽吸患者常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即刻造影观察两组患者冠状动脉扩张效果及梗死相关血管血流及心肌灌注,并记录住院期间及术后30 d心血管事件。结果血管造影显示介入治疗前抽吸组的TIMI 3级血流、慢血流或无复流与常规PCI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抽吸组的TIMI 3级血流高于常规组(87.5%vs.53.3%,P<0.05),TIMI 0级血流发生较常规PCI组低。两组患者介入手术成功率、介入手术时间均无差异,但是抽吸组的直接支架置入率显著高于常规PCI组(68.7%vs.3.3%,P<0.05)。两组住院期间及术后30 d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经导管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可改善冠状动脉内血流,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失去早期静脉溶栓时机后延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与瑞替普酶溶栓成功后择期PCI对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延迟急诊PCI的应用价值。方法共109例STEMI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分为A组:急诊PCI开始距发病时间12~24h,入院后立即给予PCI治疗;B组:溶栓距发病时间≤6h,给予瑞替普酶溶栓和择期PCI。结果 PCI术后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分级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3个月时A组与B组比较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射血分数(LVEF)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严重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较B组高,轻度出血则较B组低(P<0.05),梗死后心绞痛、心源性死亡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延迟急诊PCI通过避开延迟静脉溶栓失败风险,及时开通IRA,可能使得延迟急诊PCI和早期溶栓成功后择期PCI具有相似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急诊冠脉介入(EPCI)在缩短患者入急诊室至球囊扩张(门-球)时间的作用。方法通过医护一体化将符合要求的180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患者。对照组按传统方式收治病人,完善术前检查后再行介入治疗。观察组通过CCU、急诊、导管室的联动与衔接完成患者的救治。分别比较患者入急诊室至CCU院内转运时间;CCU至导管室术前准备时间;以及入导管室至球囊扩张时间。最后总体计算两组病人的门-球时间。结果两组病人院内转运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尽管观察组病人在CCU进行完善的术前准备,但两组病人从入住CCU至导管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入导管室进行冠脉检查至接受球囊扩张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体比较两组患者门-球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程优化后大大缩短了患者院内就诊及院内转运时间,从而使STEMI病人从发病至医疗改造的时间减少,使门-球时间达到标准,进而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再灌注中获益。  相似文献   

9.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60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基础上送入ZEEK血栓抽吸装置至病变部位行负压抽吸;对照组仅给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操作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发病至血管再次通畅时间、支架直接介入人数及无复流或慢血流的比较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Tnt峰值、CK-MB峰值、ST段回落、LVEF、心力衰竭、再次复发人数、死亡人数的比较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血栓抽吸临床效果好,安全可靠,临床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急诊术前评估时通过创面照片拍摄,减少创面敷料反复多次打开的现象,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将来我院急诊的存在四肢开放性骨折的创伤患者共47例分为两组,观察组(n=25)在创面敷料首次打开或未包扎前拍摄创面照片,并提供给手术医生参考,对照组(n=22)不拍摄创面照片.比较两组从急诊入院至送手术期间创面敷料打开次数、单次创面敷料打开暴露时间、创面敷料打开暴露总时间,以及术后两组手术医生的反馈意见.结果 观察组创面敷料单次打开暴露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创面敷料打开次数和创面敷料打开暴露总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手术医生在术中均未遇到因在术前创面评估中没有预料到而影响手术进程的问题.结论 对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创面在急诊术前评估过程中进行照片拍摄,可以有效地减少创面敷料的打开次数及创面敷料打开暴露总时间,且对手术的进程并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