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积液标本肿瘤细胞进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 R)基因突变检测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1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积液及对应的17例手术或肺部穿刺组织标本EGFR基因18~21外显子基因突变,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胸腔积液标本17例共检出5例突变,检出率29.41%。手术或穿刺组织标本17例共检出7例突变,检出率41.18%。胸腔积液标本EGFR基因突变检出率略低于手术或穿刺组织标本。结论:采用Sanger测序法进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积液中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可行,尤其适用于无法获取手术或肺部穿刺组织标本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胸水细胞块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基因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突变扩增系统PCR(AR MS-PCR)法检测215例NSCLC细胞块和404例NSCLC组织块中A LK基因的三类融合类型,并检测细胞块同时送检组织块的患者74例的一致性。结果:细胞块ALK基因融合阳性26例,阳性率12.09%(26/215);组织块ALK基因融合阳性25例,阳性率6.19%(25/404);74例有组织块对照的细胞块ALK融合基因结果一致性有67例,一致率达90.54%(67/74),其中细胞块ALK融合基因的阳性率14.86%(11/74),组织块阳性率18.92%(14/74)。结论:NSCLC胸水细胞块ALK融合基因的阳性率略高于组织块;有恶性胸水的NSCLC患者原发灶组织发生ALK融合基因阳性的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肺耐药蛋白基因检测临床意义.方法 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114例肺癌患者胸腔积液标本(腺癌80例,鳞癌17例,差分化癌10例,小细胞癌7例)肺耐药蛋白基因表达,并进行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测.结果 腺癌、鳞癌、差分化癌及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LRP mRNA阳性率及中位拷贝数分别为72.94%(62/85),45.45%(5/11),40.00%(4/10),28.57%(2/7);23.58,19.22,20.15,8.36 copies/ml.非小细胞肺癌各种病理类型标本中LRP mRNA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小细胞肺癌(P均<0.05),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各种病理类型中,以腺癌LRP mRNA阳性率最高;非小细胞肺癌各种病理类型胸腔积液标本LRP mRNA中位拷贝数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胸腔积液LRP mRNA检出,不仅明确了肺癌的诊断,也表明该肺癌细胞具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dylla~(TM)全自动PCR法在专用离心管制备恶性胸腔积液细胞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检测中的应用,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专用离心管制备细胞蜡块,分别行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 ICH)及应用Idylla~(TM)全自动PCR法检测细胞蜡块中EGFR基因突变情况,统计分析各类突变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23例患者经病理医师诊断为恶性肿瘤。结合免疫组化辅助诊断,其中腺癌19例(82.6%),鳞状细胞癌1例(4.3%),小细胞肺癌3例(13.0%)。23例恶性胸腔积液细胞块中EGFR基因总突变率为34.8%(8/23),其中EGFR19 Del占17.4%(4/23),EGFR21 L858R占13.0%(3/23),1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3%(1/23)存在19 Del、T790 M双突变。EGFR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组织学类型及是否吸烟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专用离心管制备的细胞块具有形状规范,分布规律,镜下细胞数量多等优点,不仅明确肿瘤类型,且可作为实体瘤EGFR基因检测的良好替代品;Idylla~(TM)全自动PCR法操作简单,自动化强,整合了从样本处理到分析的全过程,采用该方法检测专用离心管制备细胞块中EGFR基因突变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胸腔积液细胞抑癌基因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 基因突变高发区外显子5,7,8突变率与肺癌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和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组为52例伴有胸腔积液的肺癌患者,对照组为40例伴有胸腔积液的结核性胸膜炎和其他胸膜炎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法,对胸腔积液细胞PTEN基因外显子5,7,8进行突变分析.结果 52例肺癌胸腔积液细胞中检测到PTEN基因突变7例,均为外显子5突变,突变率为13.5%(7/52);40例良性胸腔积液中未检测到PTEN基因突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例肺癌患者不同临床分期中,Ⅲ期突变率为3.4%(1/29),Ⅳ期突变率为26%(6/2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组织学分级中,低分化癌突变率为31%(5/16),中、高分化癌突变率为5.6%(2/3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型中,腺癌突变率为10.7%(3/28)、鳞癌突变率为14%(2/14)、小细胞肺癌突变率为20%(2/10),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胸腔积液细胞中存在PTEN基因突变,临床分期越晚、病理组织学分级越低,PTEN基因突变率越高,但与肺癌病理类型无关.PTEN基因突变可以作为有价值的肿瘤标记物用于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可作为判断肺癌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传统制片、液基薄层制片及细胞蜡块三者联合对不明原因胸腔渗出性积液的检查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126例不明原因渗出性胸腔积液,采用传统制片、液基薄层制片及细胞蜡块三种方法联合检查,并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传统制片、液基薄层制片以及细胞蜡块分别检出癌性胸腔积液28例、31例及63例,细胞蜡块癌性积液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及液基薄层制片(50%:22.2%:24.6%),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细胞蜡块切片法的癌性胸腔积液检出率明显升高,加做免疫组化还有助于明确癌细胞的分化方向和原发部位,与其他筛查方法联合使用既可提高确诊率,还可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MUC1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非肿瘤患者胸腔积液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30例肺癌患者、20例非肿瘤患者的胸腔积液中的MUC1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非肿瘤患者的胸腔积液中未检测到MUC1mRNA的表达。肺癌患者胸腔积液中MUC1mRNA的敏感性为30%(9/30),特异性为100%。胸腔积液中MUC1mRNA的表达与肺癌组织类型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与否,肿瘤生长部位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应用RT-PCR法检测肺癌患者胸腔积液中MUC1mRNA的表达,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蜡块免疫组化及基因检测对于老年患者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85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所获得标本行细胞学涂片检查,同时制作成细胞蜡块行免疫组织化学和基因检测。结合随访结果,对单纯细胞学涂片检查与细胞蜡块免疫组化联合应用的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对比。结果 本研究中8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2.68岁,共穿刺95个淋巴结,穿刺取材成功率为97.9%(93/95),其中21个淋巴结阴性。单纯细胞学形态基础上肺癌组织学正确分类比例为37.3%(25/67),在联合细胞蜡块免疫组化的基础上,其组织学正确分类比例为59.1%(55/93),两者间具有显著差异性。37例肺腺癌细胞蜡块样本中22例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16例突变阳性,突变率为72.7%。结论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联合细胞蜡块免疫组化诊断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简单实用,可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并且为肺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细胞块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实施诊治处理的60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全部入选患者通过检测方式划分为两组,每组30例。参照组采取常规细胞涂片法进行病理检查,观察组采取细胞块免疫组化染色法进行病理检查。比较常规细胞涂片法、细胞块免疫组化染色法对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腔积液、化脓性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参照组胸腔积液的阳性检出率为76. 67%(23/30),观察组为100. 00%(30/30),与常规细胞涂片法比较,细胞块免疫组化染色法对胸腔积液的阳性检出率明显提升(P 0. 05)。结论 细胞块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细胞块病理检测中的应用价值较为理想,有助于提升胸腔积液的临床检出率,可准确鉴别诊断胸腔积液的病理类型,能够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联合细胞蜡块免疫组化及基因检测对老年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5例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共95个淋巴结),采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获得标本,行细胞学涂片检查,同时制作细胞蜡块行免疫组织化学和基因检测。结合随访结果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85例患者共穿刺95个淋巴结,超声引导细针穿刺诊断淋巴结阳性率为44.8%(30/67),组织学正确分类比例为37.3%(25/67),淋巴结阴性率为55.2%(37/67),穿刺成功率为70.5%(67/95)。联合细胞蜡块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后,淋巴结阳性率为77.4%(72/93),组织学正确分类比例为59.1%(55/93),淋巴结阴性率为22.6%(21/93),穿刺成功率为97.9%(93/95)。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例肺腺癌细胞蜡块样本中22例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检测,16例突变阳性,突变率72.7%。结论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联合细胞蜡块免疫组化诊断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简单实用,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胸水细胞块在ROS1(c-ros oncogene 1,receptor tyrosine kinase)融合基因突变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ARMS-PCR法检测215例非小细胞肺癌胸水细胞块和40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块中ROS1基因融合的四种类型,并检测细胞块同时送检组织块的患者74例的一致性。结果:细胞块ROS1融合基因阳性7例,阳性率3.26%(7/215);组织块ROS1融合基因阳性8例,阳性率1.98%(8/404);74例有组织块对照的细胞块ROS1融合基因结果一致性有71例,一致率达9 5.9 5%(7 1/7 4),其中细胞块RO S 1融合基因的阳性率2.7 0%(2/7 4),组织块阳性率6.7 6%(5/7 4)。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胸水细胞块ROS1融合基因的阳性率略高于组织块;有恶性胸水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原发灶组织发生ROS1融合基因阳性的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胸水细胞块在间充质上皮转化因子受体(c-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c-M ET)基因扩增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215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块和40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块中c-MET基因扩增,并检测细胞块同时送检组织块的患者74例的一致性。结果:细胞块c-MET基因扩增31例,扩增率14.42%(31/215);组织块c-MET基因扩增3 5例,扩增率8.6 6%(3 5/4 0 4);7 4例有组织块对照的细胞块c-M ET结果一致性有6 8例,一致率达9 1.8 9%(6 8/7 4),其中细胞块c-M ET基因扩增率1 2.1 6%(9/7 4),组织块扩增率1 7.5 7%(1 3/7 4)。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胸水细胞块c-MET的扩增率略高于组织块;有恶性胸水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原发灶组织发生c-MET扩增的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和间皮细胞(mesothelial cell,MC)在胸腔积液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原发性肺癌和10例继发性肺癌胸腔积液中的癌细胞及20例肺良性疾病胸腔积液中反应性间皮细胞的表达。结果 TTF-1在原发性肺癌胸腔积液中的阳性率74.2%(26/35),而在继发性肺癌患者和肺良性疾病患者的胸腔积液中未见阳性表达。MC在肺良性疾病胸腔积液中的阳性率95.0%(19/20),明显高于原发性肺癌胸腔积液中的22.8%(8/35)和继发性肺癌胸腔积液的阳性率20.0%(2/10)。在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肺癌胸腔积液中,TTF-1的阳性率在腺癌组95.7%(22/23),明显高于鳞癌组12.5%(1/8)。当TTF-1和MC联合应用时为最佳选择,其检测肺癌患者胸腔积液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高达96.7%和95.5%。结论胸腔积液中TTF-1和MC联合检测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原发性肺癌、继发性肺癌有重要意义,同时对肺癌临床分期的判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法、痰涂片法、胸腔积液细胞涂片法诊断原发性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60例的原发性肺癌患者。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分别行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法、痰涂片法和胸腔积液细胞涂片法检查,对比三种方法的阳性率、分型符合率。结果 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法、痰涂片法、胸腔积液细胞涂片法的阳性率分别为76.67%(46/60)、30.00%(18/60)、48.33%(29/60)。在中心型肺癌当中,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法的阳性检出率最高(85.29%),而在周围型肺癌中,胸腔积液涂片法(61.54%)、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法(65.38%)均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在与组织病理学的分型符合率上,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法符合率最高(70.00%),胸腔积液细胞涂片法位居其次(41.67%),而痰涂片法居于最后(26.67%)。结论 与支气管镜刷检法、痰涂片法相比,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涂片法有着最高的阳性检出率,与支气管镜刷检法符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患者采用细胞块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90例,所有患者先后行细胞块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常规细胞学涂片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胸腔积液的诊断情况。结果细胞块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对胸腔积液阳性检出率为100.00%,明显优于常规细胞学涂片检测检出率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表达检测结果显示,CK5/6、Calretinin、WT-1、Desmin是间皮性肿瘤的特异性抗体,CEA、CD15、TTF-1、CK7、Ber EP4、MOC-31是肺腺癌的特异性抗体,各类抗体在间皮性肿瘤细胞、腺癌细胞上交叉表达。结论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胸腔积液检出率高,能准确鉴别积液的良恶性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具有简单、易行、可重复等优点,然而传统的细胞学涂片技术普遍存在细胞堆积重叠,背景染色深而不易观察、样本无法长期保存等缺点,而细胞蜡块不仅能解决上述问题,更能在后期进行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等,弥补常规涂片的不足。细胞蜡块有明显的临床病理诊断价值,而恶性胸腔积液的细胞蜡块价值更大。本文旨在探讨细胞蜡块制作成功率与胸腔积液性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238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不同类型样本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的突变情况,探讨不同类型样本在EGFR基因突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扩增阻碍突变系统(ARMS)检测238例NSCLC中EGFR基因18~21外显子的突变情况,探讨不同样本类型、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病理分型和不同临床分期的EGFR突变频率的差异及临床意义。结果 238例NSCLC患者EGFR总的突变率为44.5%(106/238),其中组织、血浆和胸腔积液样本分别为105例,115例和18例,其突变率分别为52.4%(55/105),34.8%(40/115)和61.1%(11/18),与组织样本相比,血浆样本的EGFR突变检出率明显低于组织样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3,P<0.05),但组织与胸腔积液样本相比其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1,P>0.05)。女性NSCLC患者的EGFR突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3% vs 36.3%,χ2=8.58,P<0.01)。>65岁患者与≤65岁患者的突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4% vs 44.6%,χ2=0,P>0.05)。肺腺癌的EGFR突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NSC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7% vs 29.3%,χ2=4.68,P<0.05)。临床I~II期患者的EGFR突变检出率与III~IV期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0% vs 45.7%,χ2=0.79,P>0.05)。结论 组织样本EGFR基因突变的检出率与胸腔积液样本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明显高于血浆样本,提示临床选择送检的样本类型时,可优先选择组织和胸腔积液样本。EGFR基因突变的检出率与性别和肿瘤的病理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18.
李永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963-3964
目的探讨紫杉醇静脉化疗联合顺铂、甘露聚糖肽胸腔灌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2例晚期NSCLC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引流干净胸腔积液后胸腔内灌注顺铂和甘露聚糖肽,第2天予以紫杉醇静脉化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及毒性。结果 62例患者,PR 49例,NC 9例,PD 4例,总有效率为79.0%。不良反应以Ⅰ、Ⅱ级为主。结论紫杉醇静脉化疗联合顺铂、甘露聚糖肽胸腔灌注治疗晚期NSCLC合并胸腔积液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中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对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及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胸腔积液患者79例,其中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43例(鳞癌12例、腺癌20例、小细胞肺癌11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3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胸腔积液中Ang-2和VEGF的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CEA的水平,并比较各指标在肺癌不同病理类型中表达的差异。结果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中Ang-2、VEGF、CEA的水平高于良性胸腔积液患者(P0.05)。腺癌患者胸腔积液中CEA的阳性率高于鳞癌及小细胞肺癌患者(P0.05),Ang-2、VEGF的阳性率与鳞癌及小细胞肺癌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胸腔积液中Ang-2、VEGF、CEA的水平对诊断肺癌合并胸腔积液具有临床意义,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CEA对腺癌诊断价值较高,未发现Ang-2和VEGF与肺癌病理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和肺部肿瘤标志物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76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患者,采用内科胸腔镜进行胸膜活检送病理,且在入院时即采集患者静脉血10 ml送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 GRP)、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进行测定。结果 76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患者中有良性病变32例(肺结核14例,炎性病变9例,肉芽肿性炎6例,脓胸2例,错构瘤1例);恶性病变44例(腺癌18例,鳞癌13例,小细胞肺癌6例,腺鳞癌3例,间皮瘤2例,大细胞癌1例,胸腺瘤1例)。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发现,血清中CEA、SCC-Ag、Pro GRP、CYFRA21-1水平在恶性胸腔积液组与良性胸腔积液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06、P=0.003和P=0.010),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各项肿瘤标记物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的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将44例恶性胸腔积液中非肺癌所致胸腔积液的患者剔除(即2例间皮瘤及1例胸腺瘤患者),将剩下的41例肺癌所致胸腔积液患者,根据病理类型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小细胞肺癌(SCLC)。分析结果显示CEA、Pro GRP和CYFRA21-1水平在NSCLC与SCLC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P=0.005,P=0.008),而SCC-A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1)。结论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具有检出率高、准确性高的特点,尤其是对胸膜转移瘤的恶性胸积液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血清学指标可以在病理结果出来之前为医师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临床诊断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