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性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阳性HBV感染者血清HBVDNA与丙氨酸转氨酶(ALT)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08例HBeAg阴性HBVDNA阳性(10^3~10^8copies/mL)HBV感染者血清进行ALT测定。结果乙型肝炎“小三阳”(HBsAg+/HBeAb+/HBcAb+)患者血清ALT增高率:10^3~10^4copies/mL组为56.7%,10^5~10^6copies/mL组为80.5%,10^7~10^8copies/mL组为94.7%;HBsAg+/抗-HBc+患者血清ALT增高率:10^3~10^4 copies/mL组为64.3%,10^5~10^6copies/mL组为83.0%,10^7~10^8 copies/mL组为100.0%。结论HBeAg阴性HBVDNA阳性HBV感染者血清HBVDNA与ALT之间有显著相关性,因此HBVDNA可以作为HBeAg阴性HBV感染者肝细胞损害程度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人群中隐匿性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71例重庆黔江区HBsAg阴性住院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结果271例HBsAg阴性人群血清HBV—DNA阳性率为10.7%,HBV-DNA含量均低于10^3 copy/mL。HBV—DNA检出率与性别、年龄无关。在HBV-DNA阳性人群中抗-HBc抗体出现率较高,抗-HBs阳性或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全阴性也可检出HBV-DNA。结论血清HBsAg阴性者存在一定比例的隐匿性感染,对不明原因的肝损害、输血、器官移植等应结合灵敏度高的HBV-DNA检测结果再作判断。  相似文献   

3.
中职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调查及标志物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某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及血清中HBV感染模式。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1294名在校学生进行血清HBV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检测。结果1294名在校学生的HBsAg总阳性率为6.57%,抗-HBs总阳性率为32.38%,HBeAg总阳性率为4.17%;单项抗-HBs阳性率为27.20%。HBsAg阳性的感染模式共6种,HBsAg阴性的恢复期模式共7种,以“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大二阳”[HB-sAg(+)、HBeAg(+)]、“抗-HBs(+)”、“抗-HBs(+)、抗-HBc(+)”、“抗-HBs(+)、抗-HBe(+)、抗-HBc(+)”模式为主,约占93.29%。结论HBsAg和HBeAg同时阳性的比例较高,易感者多;重视在校学生HBV感染情况及感染模式的检测,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免疫,对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在中等职业学校流行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产妇能否进行母乳喂养。方法选择住院分娩时HBsAg阳性的产妇146例,其中血清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为大三阳组;HBs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抗-HBc阳性为小三阳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乳汁中乙型肝炎标志物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结果大三阳组乳汁中HBsAg、HBeAg、抗-HBc、HBV—DNA阳性率分别为71.2%(37/52)、75%(39/52)、32.6%(17/52)、90.4%(47/52);小三阳组乳汁中HBsAg、HBeAg、抗-HBc、HBV—DNA阳性率分别为20.2%(19/94)、0.0%、19.1%(18/94)、21.3%(20/94)。结论产妇乳汁中HBV—DNA阳性及产妇血清中大三阳者(HBsAg、HBeAg、抗-HBc阳性)不提倡哺乳;乳汁中单纯HBsAg阳性或单纯抗-HBc阳性,而HBV—DNA阴性的产妇可以哺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同时阳性的血清学模式与HBVDNA的关系,并探究其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分析法筛选出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的标本,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确认,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HBV DNA含量。结果在选取的HBsAg和抗-HBs双阳性的56人中,共出现4种HBV血清学模式:(1)HBsAg、抗-HBs、抗-HBe、抗-HBc阳性模式占42.8%,HBV DNA阳性率41.6%;(2)HBsAg、抗-HBs、HBeAg、抗-HBc阳性模式占30.4%,HBV DNA阳性率70.5%;(3)HBsAg、抗-HBs、HBcAb阳性模式占25%,HBV DNA阳性率21.4%。(4)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阳性模式占1.8%,HBV DNA阳性率100%。56例样本中,有27例血清HBV DNA检测阳性,阳性率为48.2%。结论 HBsAg和抗-HBs双阳性伴HBeAg阳性者,血清中有较高水平的HBV DNA。HBsAg和抗-HBs双阳性并不代表疾病好转。  相似文献   

6.
张悦  王惠萱  李云  陈忠明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4):2440-2442
目的:调查本区域HBV感染血清模式的分布及病情活动状况特征,探求其免疫相关机制。方法:调查我科2000年以来血清“两对半”检测标本,选取涵盖了全部HBV感染模式血清426份,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以速率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以50份HBV血清标志全部阴性血清为对照。结果:HBV感染血清模式12种,其中5种模式:“HBeAg(+)”,“HBeAg(+),抗-HBe(+),抗-HBc(+)”和“HBeAg(+)、抗-HBc(+)”以及“HBsAg(+)、HBeAg(+)、抗-HBe(+)、抗-HBc(+)”,和“HBsAg(+)”模式检出率亦显著较低(P〈0.05),属于本室的少见模式。在12种模式中,“大三阳”模式、“HBsAg(+)、抗-HBc(+)”模式及4种少见模式均伴有显著较高的HBV-DNA阳性率及复制水平(P〈0.05):且血清ALT及AST活性异常增高率也显著较高(P〈0.05);发现“抗-HBs(+),抗-HBe(+),抗-HBc(+)”模式组及“抗-HBe(+)、抗-HBc(+)”模式组亦有6.0%(3/50)及8.0%(4/50)的HBV-DNA阳性率,HBV-DNA平均含量为8.74×10^2copy/mL,同时伴有2/6及2/8的血清ALT或AST异常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区域内HBV感染血清模式丰富,以7种模式较常见;随着近年来临床少见模式的出现,临床应注意对患者血清HBV复制及肝功能指标的观察以监测病情的活动性;一些被认为仅是既往感染而非“乙肝”标志的血清模式也可能伴随出现血清中HBV的复制和肝功能异常的“乙肝”实质现象.此应引起相关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cccDNA与血清AST、ALT及血清HBV—DNA之间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cccDNA及HBV—DNA水平。结果91例乙肝患者中血清ALT、AST异常的分别有79例、59例,检出HBV cccDNA阳性的分别有53例、41例,检出率分别为67.09%、69.49%,检出率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P=0.015〈0.05);血清HBV cccDNA在HBV-DNA复制水平〈10^4 copies/mL时检出率为11.11%,HBV-DNA复制水平10^4-6 copies/mL时检出率为53.33%,HBV—DNA复制水平〉10^6 copies/mL时检出率为86.05%,以上不同的HBV—DNA复制水平血清HBV cccDNA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结论血清HBV cccDNA检出率与血清HBV—DNA水平及血清ALT、AST水平有明显正相关性,血清HBV cccDNA的动态检测可以作为临床治疗及监测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cAg与肝细胞内HBsAg、HBcAg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血清中HBcAg检测方法系RIA法。同时行肝组织活检,对肝组织进行炎症活动度分级(G)和纤维化程度分期(S),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肝细胞内HBsAg、HBcAg表达。【结果】437例患者血清HBcAg阳性率为86.72%(379/437),肝细胞内HBsAg和HBcAg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82%(410/437)和65.45%(286/437)。血清HBcAg/抗-HBc(-/+)分别与HBcAg/抗-HBc(+/+)和HBcAg/抗-HBc(-/-)组比较,肝细胞内HBcAg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26/50)、66.5%(252/379)、100%(8/8),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BcAg/抗-HBc(+/+)、HBcAg/抗-HBc(-/+)、HBcAg/抗-HBc(-/-)组肝细胞内HBsAg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2%(357/379)、90%(45/50)和100%(8/8)。在G1、G2,G3和G4组中血清HBcAg阳性率分别为75.4%(52/69),83.2%(119/143)、91.3%(136/149)和94.7%(357/379),G1、G2分别与G3、G4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05)。在S1、S2,S3和S4组中血清HBcAg阳性率分别为76.2%、87.3%、93.6%和90.0%,S1与S2、S3、S4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5-0.005)。【结论】结果提示,HBcAg/抗-HBc(-/+)组肝细胞内HBsAg、HBcAg表达阳性率低。随着HBcAg阳性率的增加,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均加重。血清中HBcAg与肝细胞内HBsAg、HBcAg的表达,与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相关,可作为抗病毒治疗期间观察血清转换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阳性与HBV前S1抗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洋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5):1250-125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简称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携带者与乙肝病毒(HBV)前S1(PreS1)抗原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检测563例HBV携带者乙肝5项血清标志物和PreS1抗原水平。结果在563例HBV携带者中,大三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阳性281例,其中PreS1抗原阳性63例,阳性率为22.4%;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阳性192例,其中PreS1抗原阳性33例,阳性率为17.2%;HBsAg、抗-HBc阳性90例,其中PreS1抗原阳性8例,阳性率为8.9%,各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1,P〈0.05)。结论PreS1抗原是HBV感染和复制的标志,为HBV存在和复制较为直接的一种标志物,对临床上判断HBV复制和疾病的预后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了解两种结果的相互关系及HBV定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660例乙肝患者血清标本用ELISA法进行定性检测,并依据乙肝两对半定性结果进行归类分组,再用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结果2151例HBsAg(+)、HBeAg(+)、抗-HBc(+)组中有2018例HBVDNA定量拷贝数大于1.00×10^3copy/mL,阳性率为93.82%;1026例HBsAg(+)、抗-HBe(+)、抗-HBc(+)组中有352例HBVDNA定量拷贝数大于1.00×10^3copy/mL,阳性率达到34.3%;483例HBsAg(+)、抗-HBc(+)组中有19例HBVDNA定量拷贝数大于1.00×10^3copy/mL,阳性率为3.9%。结论HBV感染者在定性检测"两对半"的同时,检测HBV定量对临床诊断治疗和疗效观测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中HBV DNA定量与乙肝标志物(HBV-M)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FQ-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535例门诊病人的血清HBV DNA含量和HBV-M,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BsAg(+)、HBeAg(+)、HBcAb(+)组血清HBV DNA检出率为88.8%(207/233),平均拷贝数为1.0*10^8/ml;HBsAg(+)、HBeAb(+)、HBcAb(+)组血清HBV DNA检出率为31.6%(50/158),平均拷贝数为6.2*106/ml;HBsAg(+)、HBcAb(+)组血清HBV DNA检出率为21.7%(15/69),平均拷贝数为1.8*106/ml;HBeAb(+)、HBcAb(+)组血清HBV DNA检出率为6.2%(1/16),平均拷贝数3.2*103/ml;全阴性组血清HBV DNA检出率为5.0%,平均拷贝数为2.0*103/ml;其他组合,HBV DNA检出率为0.结论 对临床HBV感染、复制及传染性的判断,除乙肝标志物ELISA检测外,加做HBV DNA FQ-PCR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BV—DNA的检测结果与乙肝两对半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25例疑似乙肝患者血清中的HBV—DNA含量,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标志物,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BsAg(+)HBeAg(+)HBcAb(+)组(大三阳组)患者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85%(51/60),平均拷贝数为2.24×10^7 copies/mt;HBsAg(+)HBeAb(+)HBcAb(+)组(小三阳组)患者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31%(31/98),平均拷贝数为3.86×10^5copies/ml;HBsAg(+)HBcAb(+)组患者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38%(5/13),平均拷贝数为6.93×10^5copies/ml。[结论]大三阳组和小三阳组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458,P〈0.005);大三阳组和HBsAg(+)HBcAb(+)组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954,P〈0.005);HBVDNA病毒含量检测更能准确反映患者HBV感染情况,因此在检测中应该联合使用两种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指导临床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指导治疗和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甘肃省陇东地区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常见模式与HBVDNA拷贝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1 006例血清标本同时进行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HBVm)测定和HBV DNA荧光定量测定(FQ-PCR),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368例大三阳的标本中,检出HBV DNA阳性326例,检出率88...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BV—DNA和乙型肝炎五项(HBV—M)定量检测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乙型肝炎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363例乙型肝炎和既往感染HBV患者血清,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同时以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技术(TRFIA)定量检测HBV-M,用统计软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乙型肝炎大三阳(HBsAg、HBeAg、HBcAb阳性)患者外周血HBV—DNA阳性率为92.9%(79/85),平均DNA含量(4.31±1.64)×10^6Copies/ml。乙型肝炎小三阳患者(HBsAg、HBeAb、HBcAb阳性)外周血HBV.DNA阳性率为47.7%(105/220),平均DNA含量(2.47±2.21)×10^4Copies/ml。HBsAg、HBcAb阳性3例,HBV-DNA均阳性,HBV—DNA为(5.73±1.14)×10。Copies/ml。余人群外周血HBV—DNA均阴性。HBV—DNA拷贝量与HBeAg载量呈正相关(r=0.59,P=0.041);HBV。DNA拷贝量与HBsAg含量相关一致性不明显(r=0.221,P=0.077)。结论HBV—M与HBV—DNA之间既有联系又有不同,临床上可以多项检测来估计病情,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DNA定量与HBV血清学标志物(HBVM)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225例乙肝感染者血清的HBV DNA含量,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其血清学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在不同HBV M模式中,HBV DNA与HBV前S1抗原(preS1Ag)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模式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和抗核心抗原抗体(+)中血清HBV DNA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模式。在139例HBV DNA阳性的标本中,HBV DNA与preS1Ag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与HBeAg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preS1Ag阳性组HBV DNA定量值显著高于preS1Ag阴性组。结论HBV DNA或preS1Ag与HBV复制密切相关,preS1Ag较HBeAg更能敏感反应HBV复制,联合检测HBV DNA与HBVM在乙肝的诊断治疗中更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与HBV血清免疫学标志(HBVM)模式,preS1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801例血清的HBVDNA,用ELISA方法对其免疫学标志,preS1同时进行检测。结果HBVDNA的总检出率为67·0%,preS1的总检出率为74·9%。其中,在模式HBsAg( ),HBeAg( ),HBcAb( )中血清HBVDNA含量明显高于HBsAg( ),HBeAb( ),HcAb( )及HBsAg( ),HBcAb( )组。在HBsAg(-)模式中HBVDNA亦有检出。在HBsAg( ),HBeAb( ),HcAb( )组,HBVDNA的检出率为55·8%,而preS1的检出率为69·8%,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其余HBVM模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BVM和preS1提供了HBV感染的间接证据,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准确灵敏,是HBV感染及复制的直接证据,HBVM,preS1和HBVDNA的检测各有其独特的临床检测意义,在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乙肝血清学两种常见模式与相应乙肝核酸定量及两种模式的危险性.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60例乙肝患者的血清标志物与相应乙肝核酸定量检测,分别记为模式1与模式2.结果 ①两种模式阳性率与相应乙肝核酸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模式1乙肝核酸阳性率与乙肝核酸载量对数值均明显大于模式2(P<0.01),但二者阳性检测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两种模式下HBsAg、HBeAg、HBcAb组合与HBsAb、HBeAb、HBcAb组合阳性检测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种模式下HBsAg、HBeAb、HBcAb组合阳性检测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模式1HBsAg、HBcAb组合与HBeAb阳性检测率均明显大于模式2(P<0.05),但两种模式下全阴性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两种模式下HBsAg、HBeAb、HBcAb组合及HBsAb、HBeAb、HBcAb组合HBV DNA阳性率、HBV DNA含量与HBsAg、HBeAg、HBcAb组合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具有高敏感度与高特异度等特点,在乙肝早期诊断、传染性水平及病毒复制水平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HBV M阳性率与HBV DNA含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V-M)结果与HBV-DNA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该院2011年1~12月437例门诊和住院患者血清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37例标本中,其中有136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其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98.5%,含量为7.07±1.31;有175例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抗-HBc阳性,其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72.0%,含量为5.27±1.46;有67例HBsAg、抗-HBc阳性,其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58.2%,含量为5.11±1.60.结论 两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标志物有密切的相关性.荧光定量PCR是检测HBV-DNA含量较精确的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正确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水平和活跃程度;HBeAg前S1蛋白(PreS1)等血清学标志和HBV-DNA定量测定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 PCR 法(FQ-PCR)检测乙肝病毒 DNA(HBV-DNA)和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ELISA 法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12月在该院检测的653例乙肝患者,先采用 ELISA 法对其血液标本进行 HBV-M 模式定性检测,检测顺序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乙型肝炎 E 抗体(Hbe-Ab)、乙肝表面核心抗体(HbcAb);再采用 FQ-PCR 法进行 HBV-DNA 定量检测,观察不同 HBV-M 模式检测结果。结果 HB-sAg、HbeAg、HbcAb 检测同时阳性简称“大三阳”。大三阳[1(+)、3(+)、5(+)模式]和[1(+)、3(+)模式]的 HBV-DNA 阳性率分别为97.97%、94.74%,显著高于其他模式的 HBV-DNA 阳性率(P <0.05)。大三阳的 HBV-DNA 表达水平(5.59×10^6±2.42×10^5)copies/mL,明显高于其他模式(P <0.05)。结论联合 HBV-M 定性及 HBV-DNA 定量检测,对临床早期诊断及用药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金标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五项血清标志物的敏感性、特异性.方法 采用ELISA法和金标法对256例血清样本同时进行HBV五项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并且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56例样本中:ELISA法“全阴性”(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均阴性)结果模式,金标法结果相同;ELISA法HBsAg、HBeAb、HBcAb阳性,HBsAb、HBeAg阴性(简称模式1);HBsAg、HBeAg、HBcAb阳性,HBeAb、HBsAb阴性(简称模式2)结果模式,金标法检测样本的结果模式发生改变.256例样本两法各单项指标检测结果经x2检验:HBsAb和HBeAg两项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HBeAb,HBcAb三项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ELISA法阳性或OD为临界值的样本金标法检测结果为阴性;无ELISA法阴性而金标法为阳性的标本.结论 两种方法对HBV五项血清标志物测定的特异性相近,但是金标法敏感性不如ELISA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