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学军教授针对脾胃病的病机特点,结合自身近三十年临床经验,提出了“调平归源法”治疗脾胃病。“调平归源法”旨在通过“调阴阳,调脏腑,调气血,调虚实,调寒热,调升降”而取得“后天之本得固,气血生化有源”之疗效目的,广泛应用于脾胃病临床治疗。论文从调平归源法的理论依据、内涵与临证心悟等方面来阐述李教授运用调平归源法治疗呃逆病之临床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2.
子宫脱垂与尿瘘(简称“两病”)是妇女最痛苦的疾病。根据今年五月份全国部份省、市自治区“两病”防治科研协作组扩大会议精神及河南省的实际情况,今后“两病”防治任务应由突击性的治疗,转向预防为主、继续治疗的经常性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止新发病人这几年“两病”仍不断有新病人发生。因此不能只注意现症病人治疗,忽视预防工作。今后“两  相似文献   

3.
药物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16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夏季“三伏”天,运用药物穴位贴敷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咳喘病,称“冬病夏治”。遵循《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认为“伏天”治疗药物吸收快,疗效高,预防效果也好。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160例患儿连续观察3年(2000 ̄2003年),取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认为冠心病属于“胸痹”范畴,病机要点为心脉痹阻。刘中勇教授从人体最基本的组成物质气血相关理论出发,认为人体气血不和导致心脉痹阻是冠心病发生的主要病机。根据冠心病不同阶段气血之间的虚实变化,临床总结“气滞血瘀”“气虚血瘀”以及“气虚血弱”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在冠心病的治疗中,遵《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的治疗原则,倡导“气血并治”,以“理气活血”“益气活血”“补气生血”为冠心病基本治法,在冠心病的治疗和病人预后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效果,其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新医学》1976,(12)
查阅本索引请注意下列几点:一、政治性文章按性质分类排列,业务性文章按主题笔划顺序排列。二、“某药治某病”、“某法治某病”为题的文章,均以病名为主题。为节约篇幅,药名、疗法不作主题交叉列人。例如:“氯喹治疗支气管哮喘近期疗效观察”应查“哮喘”,“火烫治疗宫颈糜烂”应查“宫颈糜烂”。三、说明疾病类型的名称,均不列入主题中,如中毒性肝炎、传染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性肝是均查“肝炎”;各种贫血均查“贫血”,各种癌、瘸均查“癌”,“瘤”……。这样便于了解一年中读类病发表过那些文章。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运动员颈神经根病的现状、评估、鉴别诊断、治疗和重返赛场标准的综合性认识。对运动员颈神经根病评估和治疗方面资料尚有限,许多研究报告年青运动员中具有颈神经根病代表性的“烧灼痛”和“刺痛”的评估及治疗情况,合理的渐进性非手术治疗对绝大多数病人有效。通过病史,详细体检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可以正确诊断颈神经根病,明确诊断后,便可以通过系统的治疗和康复训练使运动员安全重返赛场。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陈怀珍教授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长期随诊及验案的收集与整理,学习和总结出陈怀珍教授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学术观点和临证经验。结果:陈怀珍教授认为,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机多属本虚标实,辨证着眼于“虚”“痰”“瘀”“郁”4字,并结合辨病位遣方用药,治疗上扶正与祛邪并举。结论:陈怀珍教授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显著,其临证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培土生金是以五行相生关系,制定的一种治疗法则,“培土”有补脾、健脾、运脾之意,即通过补脾间接的达到治肺的目的。笔者根据祖国医学“异病同治”的精神,运用培土生金法治疗小儿肺脾同病或病后肺脾两虚的各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伤寒论》中“心下痞硬”的方药规律及其原文字词内涵,归纳出“心下痞硬”的病机为“胃中空虚,寒气上逆”,进一步探索出“心下痞”“心下痞硬”及“结胸”在病机上表现为正气渐衰、邪气渐盛的一个动态过程,指出三者的共同病机为“胃中空虚,寒逆热陷”,从而对脾胃病的传变及治疗预后给予启发。  相似文献   

10.
头痛是指由于外感邪气或内伤杂病致使头部经脉拘急,气血失和,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自觉头痛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其基本病机往往被归纳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治疗大法不外“通”与“塞”。但陈新宇教授认为通法是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塞法只是疾病过程中某些阶段的权宜之法,对于头痛的治疗贵在“通”。  相似文献   

11.
从恶性肿瘤高凝状态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出发,认为恶性肿瘤高凝状态的病因与外感淫邪、脉络损伤、情志失常、久病卧床、年老等有关,并根据恶性肿瘤高凝状态的病机特点,分别从“因虚致瘀”和“因实致瘀”两大方面进行分析,以及临床预防和治疗肿瘤高凝状态思路的探讨。结论:恶性肿瘤高凝状态的治疗,充分认识中医病因病机是前题,中医药整体观念和病因病机相结合是思路,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病一品”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2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200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一病一品”护理干预,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健康调查简表(SF-36)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一病一品”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病一品”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足病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鉴于该病危害极大,人们对其关注提高,相关的治疗理论和新治疗技术不断涌现,诸如“湿性愈合理论”和“创面床准备理论”、创面负压治疗、蛆清创、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技术、高压氧治疗及干细胞移植术等。同时,糖尿病足病处理和预防必须体现多学科协作理念,以提高其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与截肢率。本文就糖尿病足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成为一种“现代病”、多发病,严重地影响中青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子宫腺肌病,即子宫肌层内的异病症,先前名日“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但近年的研究表明,其在病因、流行病学、症状及治疗方面均有特殊性,故成内异症的“单列式”,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经典的治疗为手术子宫切除。子宫腺肌病在手术前  相似文献   

15.
陈树芬 《全科护理》2010,(12):1088-1089
“医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让人不生病”,这与两千多年前中医学提出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防患于未然的“治未病”思想不谋而合。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层面的含义。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方面的预防,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已经发生,则应力求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和转变。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功能衰竭以血中氮质贮留、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为特征,临床表现为中毒、贫血、高血压等一系列合并症,属祖国医学“关格”、“癃闭”、“水肿”、“虚劳”、“呕吐”、“眩晕”、“腰痛”等病范畴。本病基本病机在于脾肾两虚,湿浊贮留,日久形成虚实夹杂、寒热互见之错综复杂证候,治疗较困难。经多年临床  相似文献   

17.
围绝经期综合征即更年期综合征(menopausal syndrome,MPS),现代医学认为,女性在围绝经期前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会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进而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伴神经心理症状。西医主要通过激素替代和精神心理等对症治疗,病情多反复,且多发生并发症。本病在中医学上归于“脏躁”“百合病”“经断前后诸症”等病的范畴。仲景之方被后世誉为经方,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虽没有专门对这一病名进行论述,但在妇人产后病、妇人杂病、百合狐惑阴阳毒脉证并治等章节中的某些方药,对治疗现在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将结合临床案例来具体谈谈经方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中的临床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8.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祖国医学“休息痢”、“久痢”的范畴。笔者运用中药治疗本病,获得一定疗效。现就50例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马骏教授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特点,结合自身近五十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和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法”是两种对立治法的合用,通过“调寒热,调虚实,调肝脾,调升降,调润燥,调气血”而恢复脾胃正常的生理功能。该文从“和法”的内涵与治疗特色等方面来阐述马骏教授运用“和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之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20.
“益气清毒法”是当代名老中医熊墨年教授集百家之所长,总结临床治疗肿瘤40余年经验所创立。益气强调从脾胃入手,以清补为主;清毒旨在清癌毒,祛六邪。对肿瘤的治疗辨证论治,提出“辨脏腑定病位,辨虚实定攻补,辨病因病机定治法”,用之肿瘤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本文以晚期结肠癌为例,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遣方用药等方面来探析益气清毒法治疗结肠癌经验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旨在为临床上中医治疗结肠癌提供思路与研究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