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目的】寻求有助于骨肉瘤临床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方法】甲基化特异性 PCR 法检测30例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和血浆及15例健康志愿者骨组织和血浆中 RASSF1A 启动子甲基化情况。统计分析RASSF1A 甲基化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分化、肿瘤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正常骨组织及血浆中均未检测到 RASSF1A 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骨肉瘤组织中 RASSF1A 甲基化阳性率为40%(12/30),血浆甲基化阳性率为26.7%(8/30)。12例肿瘤组织甲基化阳性患者其血浆甲基化阳性共8例,癌组织和血浆 RASSF1A 甲基化一致率为66.7%(8/12),18例癌组织甲基化阴性其血浆甲基化也为阴性,Kappa 一致性检验显示骨肉瘤组织和血浆中 RASSF1A 甲基化水平具有一致性(κ=0.133,P <0.05)。骨肉瘤组织及血浆中 RASSF1A 甲基化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骨组织及血浆的甲基化阳性率( P <0.05),且骨肉瘤组织和血浆中 RASSF1A 甲基化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无关( P >0.05),而与肿瘤的分化及有无远处转移有关( P <0.05)。【结论】骨肉瘤患者血浆中 RASSF1A 启动子甲基化与骨肉瘤组织中变化具有一致性,可作为骨肉瘤患者临床诊断的一个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镜活检组织RAS相关结构域蛋白1(RASS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胃癌患者胃镜活检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健康者正常胃组织RASS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比较其差异;分析胃癌患者RASS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不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癌组织RASS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为62.7%,癌旁组织甲基化率为4.0%,健康者正常胃组织甲基化率为2.7%,癌组织RASS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P<0.05)。胃癌患者癌组织RASS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在不同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 TNM 分期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胃镜活检癌组织RASS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且甲基化率与癌组织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有关,可反映胃癌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东亚人群中MDM2SNP309与胃癌风险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和CBM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1990.1.1至2012.12.23,搜集研究东亚人群中MDM2SNP309与胃癌风险的病例一对照研究。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病例一对照研究,包括l621例胃癌患者,2639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纯合子(309TT)基因型个体相比,变异纯合子(309GG)基因型个体与胃癌风险增高相关[OR=1.54,95%CI(1.04,2.29),P=0.02],然而杂合子(309TG)基因型个体与胃癌风险增高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OR--1.03,95%CI(0.75,1.42),P=0.006]。在隐形遗传模式中(GGw.TG/TT)胃癌风险增高且有统计学意义[OR=I.49,95%CI(1.20,1.84),P=0.07],但在显性遗传模式中(GG/TGvs.TT)这种风险增高无统计学意义[OR=I.18,95%CI(0.84,1.65),P=0.001]。结论在东亚人群中,MDM2309GG基因型个体可能存在较高的胃癌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抑癌基因超甲基化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收集2011~2013年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32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29例萎缩性胃炎为萎缩性胃炎组和30例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测定血清Ras相关区域家族基因1a(RASSFA1)基因、人类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基因、错配修复蛋白MutL同源物1(hmLH1)基因、多肿瘤抑制基因1(MTS1)也称P16基因、上皮E钙粘蛋白(E-Cadherin)基因、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胃癌组血清RASSF1A、RUNX3、hmLH1、P16、E-Cadherin、TFPI-2基因超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21.9%,40.6%,21.9%,34.4%,28.1%,28.1%;萎缩性胃炎组分别为3.5%,13.8%,0.0%,6.9%,3.5%,6.9%;对照组仅检出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3.5%;胃癌组血清6种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萎缩性胃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联合血清中6种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对胃癌诊断灵敏度为76.7%,较单独一个基因明显升高(P<0.05);特异性为86.5%,与RUNX3基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5个基因单独测定特异性降低(P<0.05)。结论 MSP检测能检测到血清中RASSF1A、RUNX3、hmLH1、P16、E-Cadherin、TFPI-2基因启动子超甲基化。6个基因启动子联合测定对胃癌诊断的灵敏度更高,可为胃癌的诊断、治疗以及判断预后提供新方法或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2008年第1期)、OVID(1950~2008.04)、VIP(1989—2008.04)、CNKI(1979~2008.04)、CBM(1978~2008.04)等数据库。由3名评价者共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采用RevMan4.2.9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个RCT,包括1287例患者。仅2个研究描述了具体的随机方法、分配隐藏和盲法,其余研究均未完整描述。按定位方法和测量指标进行亚组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阻滞绝对成功率:神经刺激器定位法成功率高于异感定位法[OR=4.36,95%CI(1.97,9.67),P=0.0003]和解剖定位法[OR=30.3,95%CI(1.73,532.74),P=0.02],但低于超声定位法[OR=O.27,95%CI(0.06,1.21),P=0.09]。②阻滞起效时间:神经刺激器法与异感法相似[WMD=-.78,95%CI(-4.50,0.95),P=0.20],比动脉搏动法快[WMD=-6.00,95%CI(-11.71,-0.29),P=0.04],但慢于超声定位法[WMD=8.38,95%CI(0.72,16.04),P=0.04]。③阻滞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神经刺激器定位法与异感定位法[OR=0.98,95%CI(0.33,2.93),P=0.97]、解剖定位法[OR=0.06,95%CI(0.00,1.21),P=0.07]和动脉搏动法[OR=0.65,95%CI(0.10,4.11),P=0.65]相似,但高于超声定位法[OR=4.87,95%CI(1.68,14.15),P=0.00430④阻滞实施时间:神经刺激器法与异感法相似[WMD=-0.62,95%CI(-3.09,1.86),P=0.63],比动脉搏动法短[WMD=-4.00,95%CI(-5.58,-2.42),P〈0.00001],但长于超声定位法[WMD=1.90,95%CI(0.47,3.33),P=0.00910⑤患者接受率:神经刺激器法比异感法具有更高的接受率[OR=2.32,95%CI(1.02,5.30),P=0.05],但与动脉搏动法相似[OR=8.14,95%CI(0.88,75.48),P=0.0630结论现有研究显示,神经刺激器定位法进行神经阻滞是一种定位准确、阻滞效果好,安全性高,患者易接受的定位方法。但鉴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存在选择性偏倚和测量性偏倚的中度可能性,以上结论仅供参考。并期待有更多高质量的随机、盲法测定的试验提供质量更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粪便基因异常甲基化诊断结直肠肿瘤的准确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CBM、WebofScience、CNKI和WanFangData,收集粪便基因甲基化诊断结直肠肿瘤的研究,检索时限为1990年1月至2012年2月,同时依据QUADAS条目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Meta—Discl.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32个研究,395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粪便基因甲基化对于检测结直肠肿瘤的合并敏感度(Sen)、特异度(Spe)、诊断比值比(DOR)、SROC曲线下面积(AUC)及Q木值分别为92%195%CI(91%,93%)]、63%[95%CI(61%,65%)]、20.79[95%CI(15.13,28.57)]、O.8619(SE=0.0204圾0.7926(SE=0.0198);对于检测结直肠癌的合并Sen、Spe及SROCAUC分别为91呱95%CI(89%,92%)]、75%[95%CI(73%,77%)圾0.9007;而对于结直肠腺瘤的合并Sen、Spe及SROCAUC分别为79%[95%CI(76%,83%)]、7596[95%CI(73%,77%)]及0.8457。结论粪便基因异常甲基化对于诊断结直肠肿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92%)和中度特异性(63%),可作为诊断结直肠肿瘤的无创性初筛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亚砷酸(arsenictrioxide,ATO)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初发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枪索PubMed、TheCochraneLibrary(2012年12期)、CNKI、WanFangData、VIP等数据库,全面收集ATO治疗APL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榆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2年12月,并追溯纳人研究的参考文献。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讧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0.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58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渺示:ATO同全反式维甲酸(ATRA)卡H比,往CR率[OR=0.85,95%CI(O.54,1.35),P=0.50J、达CR时侧lOR=一8.14,95%CI(一16.42,O.13).P:0.05]、复发牢[OR=0.14,95%CI(O.02,1.21),P=O.07]、早期死产率lOR=0.82,95%CI(0.32,2.06),P=0.67j和5年总生存率[OR:1.19,95%CI(0.54,2.60),P=0.66]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TO在离h细胞综合征[OR:0.32.95%CI(0.18,O.58),P=0.0001]和维甲酸综合征发生率[OR=0.05,95%CI(O.02,O.14),P〈O.00001]方面,低于ATRA组。结论ATO在CR率、达CR时间、复发牢、早期死亡率和5年总生存牢方叫,均勺ATRA相当,且不良反应更少,但受纳入研究质量与数量限制,在临床上使用ATO时应结合患者情况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RUNX3蛋白表达与胃癌及其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VIP、WanFangData和CBM,查找国内外公开发表关于RUNX3蛋白表达与胃癌及其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的病例一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3年2月28日,同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6个病例一对照研究,其中胃癌组405例,正常胃黏膜组18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组的RUNX3表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07,95%CI(0.04,0.12),P〈0.00001];胃癌伴淋巴结转移组的RUNX3表达低于胃癌无淋巴结转移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7,95%CI(0.23,0.61),P〈0.0001];胃癌浆膜以内浸润组的RUNX3高于胃癌浆膜及其外浸润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92,95%CI(2.29,6.71),P〈0.00001];胃癌高分化组的RUNX3表达高于胃癌中低分化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6,95%CI(0.22,0.58),P〈0.0001]。结论RUNX3蛋白的表达与胃癌及其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有显著相关性。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强化血糖控制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数据库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维普数据库、中同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文献检索起至时间均从建库至2009年6月。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纳入强化血糖控制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或微血管并发症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37004例2型糖尿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强化血糖控制可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9%[OR=0.91,95%CI(0.85,0.98),P=0.007];使微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26%[OR=0.74,95%CI(0.60,0.91),P=0.005];对周围血管事件,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4,95%CI(0.83,1.07),P=0.35]。在所有原因导致的死亡[OR=1.00,95%CI(0.92,1.08),P=0.98l及心血管事件导致的死亡[OR=1.03,95%CI(0.83,1.28),P=0.77]中,两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强化血糖控制能使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增加超过1.1倍[OR=2.12,95%CI(1.24,3.60),P=0.006]。结论强化血糖控制较标准治疗能显著降低心血管,及微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性,但会增加低血糖事件发生的危险陛:在死亡事件方面,两者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公开发表与研究目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2人独立进行筛选及资料提取,根据Cochrane Handbook5.0.2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用RevMan5.1.1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9个随机对照试验(875例患者)纳入分析。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替比夫定在第12、24周HBeAg转阴率[OR=0.16,95%CI(0.08,0.30)]、EOR=0.64,95%CI(0.44,0.92)],第12、24周HBeAg血清学转换率[OR=0.25,95%CI(0.13,0.49)]、[OR=0.54,95%CI(0.37,0.81)],肌酸激酶(CK)升高[-OR:0.12,95%CI(0.05,0.27)]方面高于恩替卡韦;在第12、24周HBVDNA转阴率EOR=1.08,95%CI(0.81,1.43)]、VOR=0.80,95%CI(0.60,1.07)],第12、24周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OR=1.08,95%CI(0.75,1.56)]、[OR=0.90,95%CI(0.62,1.32)],胃肠道反应[-OR=2.42,95%CI(0.61,9.53)]、疲劳[OR=1.46,95%CI(0.42,5.04)]方面与恩替卡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的证据显示,在治疗的第12周及第24周,替比夫定在HBeAg转阴率及血清学转换率中疗效优于恩替卡韦,在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胃肠道反应、疲劳与恩替卡韦相似,替比夫定有升高CK的风险。由于纳入研究的随访时间较短,样本量较小,两者的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比较。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15.
16.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调查,探讨家属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采用自拟问卷对参加系列教育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和家属接受教育次数越多,对疾病知识了解越多;在患者的亲属中患者的父母参加教育比率较大。结论:家属教育对治疗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应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注意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The characteristics (period, mesor, amplitude) of the rhythms of urinary excretion of sodium, potassium, chlorine, calcium, magnesium, and phosphorus were examined in normal women during various seasons. The urine was collected for 5 days with 4-hour intervals. The rhythms were detected and their parameters established with the use of mathematical methods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tested curve fragments repetitions and by the least squares nonlinear method. The rhythms of renal urinary and electrolyte excretion were found very smooth, particularly so in the fall and winter. The circadian rhythms have been found the most stable during all the seasons. Examinations of individual electrolyte excretion have shown that Na and K excretion is more stable all the year round and therefore this parameter is the most informative for the detection of disorders in renal electrolyte excre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