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本研究对白血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分析,筛选新的生物标记物并建立白血病的蛋白质指纹图谱诊断模型.应用SELDI-TOF-MS技术检测40例白血病标本及37例健康对照标本,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分析筛选新的生物标记物,使用Biomarker Patterns 5.0软件进行标记物的比较判别,建立白血病决策树诊断模型.结果表明,蛋白质指纹图谱分析发现有22个差异显著的蛋白峰(P<0.05);由m/z为4650,8609及11660建立的决策树诊断模型对白血病的诊断灵敏度为97.5% (39/40),特异性为91.9% (34/37).结论:由3个蛋白标记物构成的白血病蛋白质指纹图谱诊断模型为白血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白血病典型的4种分型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建立白血病分型的蛋白质指纹图谱诊断模型。方法应用蛋白质指纹图谱技术检测16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a、1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16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3,采用Biomarker Wizard及Biomarker Patterns 5.0软件进行标记物的比较判别,建立决策树诊断模型。结果由m/z 3 376、8 055及9 421建立决策树诊断模型,其中16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a检出率为75.0%(12/16)、9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检出率为100.0%(18/18)、1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检出率71.4%(10/14)、16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3检出率为87.5%(12/14)。结论由3个蛋白标记峰构成的蛋白质指纹图谱诊断模型为白血病4种分型的诊断提供了新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肺癌蛋白质指纹图谱诊断模型,探讨用于肺癌早期诊断及手术疗效评估的血清蛋白标志物。方法收集38例肺癌患者、12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及32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标本,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联合磁珠技术,获得蛋白质指纹图谱,采用BPS分析软件对数据分组及相关性进行分析,初步建立肺癌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诊断模型,并验证其诊断效率;同时对比肺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差异蛋白质谱,结合肺癌的诊断模型,选取合适的蛋白作为肺癌手术疗效的观察指标。结果在质荷比为1000~50 000范围内,肺癌患者、肺部良性肿瘤患者和正常对照者之间共检测到215个蛋白质峰。其中,质荷比为1115.37、1929.70、3217.57、3246.34、3318.57、11 508.90的6个蛋白质峰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决策树模型对肺癌的原始判别敏感性为92.11%(35/38),特异性为90.91%(40/44);交叉验证敏感性为86.67%(13/15),特异性为86.67%(13/15)。其中质荷比为1115.37、1929.70、3246.34和11 508.90的蛋白质峰在肺癌患者中明显升高(P0.05),当肺癌患者手术治疗后表达量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表明这4个蛋白质峰对肺癌的诊断及疗效判定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结论应用SELDI-TOF-MS技术建立的肺癌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诊断模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发现肺癌早期生物标志物并判断疗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T2DM)肾病和对照人群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的差异,建立T2DM肾病诊断模型,探讨此技术对该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51例T2DM肾病患者和66例对照人群血清,获得蛋白质指纹图谱。结合人工神经网络软件建立诊断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在相对分子量2 000~30 000范围内共检测到175个蛋白峰,其中有17个蛋白峰明显表达差异(P<0.01)。筛选其中质荷比(m/z)分别为5 420、5 782、6 472、6 666、10 277和11 770的6个蛋白峰作为标志蛋白建立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利用该模型对T2DM肾病进行盲法预测,结果表明其对该病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0%和96.2%。结论利用SELDI-TOF-MS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建立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T2DM肾病诊断模型,为该病诊断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血清蛋白指纹图,通过差异蛋白组学筛选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特有的蛋白标记物,找出最佳的标志蛋白组合模式建立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模型。方法:用Ciphergen公司生产的PBSII/C型蛋白质指纹图谱仪和AuChpi金芯片采集50例NHL患者(NHI。组)、50例淋巴结炎患者(淋巴结炎组)、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采用BiomakerWizard3.1版分析软件筛选差异蛋白,建立NHL诊断模型。结果:NHL患者、淋巴结炎患者、健康志愿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之间有4个标志蛋白在NHL患者血清中高表达,3个标志蛋白在NHL血清中低表达。分析系统筛选出质荷比(M/Z)4966、9278、6633、4222、9216、9237和7714标志蛋白建立NHL诊断模型,该模型对NHL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2%和98%。结论:NHL与淋巴结炎组、对照组比较血清蛋白质表达具有显著差异,筛选其中差异蛋白质可用于建立NHL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6.
蛋白芯片技术筛选肝癌血清标志蛋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从肝癌患者血清中筛选标志蛋白,找出最佳的标志蛋白组合模式作为临床诊断指标。方法采用WCX2芯片及SELDI—TOF—MS技术对34例肝癌患者及34例健康对照组血清进行蛋白质指纹图谱检测分析,所得到的结果采用Biomarker Wizard和Biomarker Pattems System软件分析。结果发现肝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之间有17个稳定的标志蛋白,其中有6个标志蛋白在肝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11个标志蛋白在肝癌患者血清中低表达。分析系统筛选出13752Da及11472Da标志蛋白建立起一个肝癌的诊断模型,对肝癌的诊断特异性为97.06%,敏感度为91.18%,及阳性预测率为96.88%。结论SELDI-TOF—MS技术的特异性及敏感度远远高于目前所采用的某一单独的标志物的血清学诊断,其结果对进一步研究肝癌的蛋白质组学改变及其临床应用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目的:全面综述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与蛋白质组学相关的研究。方法:检索万方、清华同方等中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2001-01/2010-12的相关文章,中文检索词为"中医证型、蛋白质组学、腰椎间盘突出症",英文检索词为"syndrome type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rotcomics,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k protrusion"。纳入腰椎间盘突出症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及蛋白质组学、中医分型与中医药3者关联的研究,排除重复研究及Meta分析类文章。结果与结论:计算机检索得到361篇文献,中文79篇,英文282篇,阅读标题与摘要进行筛选,排除与此文无关的文献。对29个符合要求的研究进行综述。研究认为,部分疾病的中医分型与血清蛋白质组学有关,机体某些特异性标志蛋白表达可能与椎间盘退变相关。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中医血瘀证、湿热证、寒湿证等证型的关联性得到了部分实验及临床的验证,但缺乏蛋白质组学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肺癌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诊断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肺癌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诊断模型,探讨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27例肺癌患者、108例正常人血清标本,随机分成训练组(肺癌89例、正常人68例)与测试组(肺癌38例、正常人40例),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检测其蛋白质指纹图谱。用BioMarker Pattern软件分析训练组中肺癌与正常人血清中的差异蛋白后,建立肺癌诊断的最优分类树模型,然后用测试组血清标本盲法验证该模型的诊断效率。结果分类树诊断模型由质荷比分别为5 808、5 971和7 780的3种蛋白质组成。盲法验证显示,该模型诊断肺癌的准确率为92.3%,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2.1%(35/38)和92.5%(37/40)。结论肺癌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诊断模型较以往的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目的:全面综述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与蛋白质组学相关的研究.方法:检索万方、清华同方等中文数据库及Pubmed 数据库2001-01/2010-12 的相关文章,中文检索词为"中医证型、蛋白质组学、腰椎间盘突出症",英文检索词为"syndrome type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rotcomics,lumbarintervertebral disk protrusion".纳入腰椎间盘突出症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及蛋白质组学、中医分型与中医药3 者关联的研究,排除重复研究及Meta 分析类文章.结果与结论:计算机检索得到361 篇文献,中文79 篇,英文282 篇,阅读标题与摘要进行筛选,排除与此文无关的文献.对29 个符合要求的研究进行综述.研究认为,部分疾病的中医分型与血清蛋白质组学有关,机体某些特异性标志蛋白表达可能与椎间盘退变相关.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中医血瘀证、湿热证、寒湿证等证型的关联性得到了部分实验及临床的验证,但缺乏蛋白质组学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胃癌早期患者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诊断模型,构建用于胃癌早期诊断的敏感和特异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PBSⅡ/C 型蛋白质指纹图谱仪及金芯片检测45例早期胃癌患者及80例健康对照人群血清蛋白质图谱,用Biomarker Wizard 3.1 软件分析所得数据,筛选胃癌差异表达蛋白.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数学模型(ANN)选择最佳差异表达组合建立并验证胃癌的诊断模型.内标物质加入血清样本,校准和消除操作条件波动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的准确度.最后,应用SPSS13.0软件绘制胃癌诊断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curve),评价诊断模型的准确度.结果 在质荷比为2 000~20 000范围内共检测到有显著差异的蛋白质峰(t检验,P<0.01)28个.经ANN反复训练筛选其中5个差异蛋白(质荷比分别为2 545.3±3.6,2 942.7±4.3,3 135.5±2.8,4 130.6±2.1,8 691.4±1.3)组成胃癌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对胃癌的诊断灵敏度为95.0%,特异度97.5%,阳性预测值为95.0%,阴性预测值97.5%,诊断准确度为96.67%.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72,表明该诊断模型准确性较高.结论 该研究建立的诊断模型对胃癌的诊断准确度较高.SELDI-TOF-MS蛋白芯片技术在胃癌的早期诊断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筛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背景:基质金属蛋白酶在椎间盘退变中通过影响基质合成及降解导致基质成分紊乱及功能的改变。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1在人类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获取经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标本30份,突出型、脱出型、游离型各10份,分离髓核与纤维环,设为实验组;腰椎损伤致椎体骨折切除椎间盘10份设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在椎间盘中髓核与纤维环细胞中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对照组椎间盘标本纤维环仍保持着致密的板层结构,实验组椎间盘组织多呈纤维化样改变。②两组髓核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均高于纤维环细胞中的表达。③实验组突出型椎间盘标本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脱出型和游离型椎间盘标本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明显高于突出型(P〈0.0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轴位扫描应用于腰椎间盘扫描以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正常BMI的60例志愿者行CT腰椎间盘检查,在其他参数均相同情况下分别进行常规剂量(270 mA)和低剂量(180 mA、135 mA)扫描,比较两种不同低剂量CT扫描所得图像与常规剂量的图像质量差异,以及发现椎间盘病变的差异。结果在扫描图像质量方面,两种不同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诊断疾病方面,两种不同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满足诊断需要的同时,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分别降低36.5%及54.0%。结论轴位扫描应用于腰椎间盘CT扫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并可大幅度降低患者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3.
王姝南  高远  黄颖  刘巧兰 《护理研究》2008,22(11):2925-2926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病人疼痛进行监测,找出疼痛的规律,制订应对措施。[方法]通过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49例腰椎间盘病人术后10d内疼痛进行测量。[结果]腰椎间盘术后疼痛,以术后第1天最高,然后依次递减。术后3d内固定组与非内固定组病人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间盘术后病人疼痛程度、持续时间与手术方式有关,应针对性地给予术后疼痛护理。  相似文献   

14.
背景: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类型,目前的治疗方法多样,但治疗效果和复发率报道不一。 目的:探讨应用腰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置入椎间融合修复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9年1月行腰椎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椎间融合器置入椎间融合治疗的19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目测类比评分标准及Macnab评价标准进行疗效判定,观察治疗后腰椎稳定性,通过数据库文献检索方法评估腰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置入椎间融合修复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结果与结论:19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3年。所有患者治疗后即有下肢及腰部疼痛不同程度的缓解,治疗前目测类比评分为(7.3±1.3)分,治疗后为(2.1±0.8)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根据Macnab评价标准,优15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断钉、断棒及松动现象,所有椎间融合器均达到融合,未发生继发性腰椎管狭窄。提示腰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置入椎间融合修复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缓解快,内固定牢固,可获得良好的腰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背景:目前,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椎间盘突出症常用方法是经后正中入路髓核摘除、神经根管减压和刚性融合内固定,由此引起相邻节段的退变和腰椎生理活动受限是临床所面对的问题;而非融合固定的传统后正中入路则由于存在切口大、剥离广、腰背肌的失神经支配等缺点。 目的:观察经Wiltse入路腰椎动态稳定植入物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与传统后方入路的疗效进行比较。 方法:纳入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于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分别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腰椎间盘摘除+腰椎动态稳定系统固定的患者46例,其中经传统后方入路25例,Wiltse入路21例。 结果与结论: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31个月,平均(13.8±2.4)个月。Wilste入路组患者切口长度、内固定中失血和内固定后引流均低于传统后方入路组(P〈0.05);但2组患者内固定后1周和6个月目测类比评分与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X射线显示所有患者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无松动或断裂。提示Wiltse入路腰椎动态植入物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早期疗效与传统后方入路接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柏散敷药联合特定电池波谱(TDP)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1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推拿、电针理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双柏散敷药联合TDP照射。观察两组患者两个疗程后疼痛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及治疗效果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推拿、针灸等理疗基础上,加双柏散敷药联合TDP照射可提高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和缓解腰患者疼痛程度。护理方面应做好敷药及TDP照射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背景:脊柱的刚性固定融合是修复腰椎退变和不稳的传统方法,但是还存在相应的并发症,临床满意率不高。Waveflex是一种非融合椎弓根螺钉半刚性固定系统,它能适当的维持节段间正常运动,保留及恢复受损髓核的功能,而且对临近节段无不利影响。目的:对后路Waveflex非融合椎弓根螺钉弹性固定结合小开窗髓核摘除修复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短期疗效评价。方法:纳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其中弹性固定组34例行腰椎后路小开窗髓核摘除结合Waveflex弹性固定,髓核摘除组30例行单纯髓核摘除。随访分析患者疗效和并发症,定期进行腰痛目测类比评分、下腰痛日本骨科协会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并复查腰椎正侧位X射线片及MRI,测量相关指标。结果与结论:患者术后随访12-22个月。两组末次随访腰痛目测类比评分、下腰痛日本骨科协会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动态固定组末次随访腰痛的缓解率优于较髓核摘除组(P〈0.05)。末次随访弹性固定组手术节段的活动范围小于治疗前,而椎间盘高度及MRI T1值大于治疗前(P〈0.05)。髓核摘除组末次随访和治疗前相比未发生明显变化。末次随访两组间比较,弹性固定组在控制手术节段过度随意移动、椎间高度及髓核修复上要优于髓核摘除组,而对邻近节段的影响与髓核摘除组无明显差异。提示与单纯髓核摘除相比,Waveflex系统结合小开窗髓核摘除修复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满意的近期疗效,且对手术节段稳定性及髓核修复有积极作用,近期不会导致邻近节段退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MSCT重建腰神经根受累分级与cT表现临床定位体征不相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意义。方法42例cT表现(IA/5椎间盘突出)与临床定位体征不相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组)及40例正常人(对照组)均行腰椎间盘常规MSCT检查,选择观察中央和旁中央矢状重组图上影像学突出节段及临床症状责任节段(侧)椎I'~-J隙高度、椎间孔大小及神经根受累情况。结果两组均获得了对应节段椎间盘、椎间孔及神经根的清晰图像。两组椎间隙高度、椎间孔大小及神经根受累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SCT重建图像能够充分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累及椎间孔区病例的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cKenzie法结合运动疗法及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力学效应。方法:90例确诊患有该病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A组采用McKenzie法结合运动疗法及牵引,B组采用中医推拿配合中频电疗及牵引治疗。治疗前后均使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下背痛评分标准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JOA下背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0d后2组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P〈0.01),2组间比较,A组明显高于B组(P<0.05)。临床疗效比较,A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McKenzie法结合运动疗法及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显著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