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596-4597
探究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4月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82例,依据入院时间不同分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血液透析护理干预,于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团体认知行为干预。统计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团队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显著提高生活质量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10月经确诊为恶性肿瘤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号顺序,随机分为单号干预组60例,双号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再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状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未给予认知行为干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认知行为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负性情绪,利于患者的治疗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作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的发作及负性情绪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心绞痛的发作情况(AF)和心绞痛的稳定状态(AS)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负性心理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缓解心肌梗死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其应对技巧,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肝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74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肝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后1个月,干预组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生存质量评分( SF-3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在肝癌患者治疗期发挥重要作用,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同时增强患者治疗期间的舒适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增强疗效,是一种科学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认知行为干预与白血病患者负性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与白血病患者负性情绪的相关性.方法 12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号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在白血病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通过SAS和SDS评分比较2组的焦虑、抑郁症状.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SAS、SDS分值改变显著,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SAS、SDS分值无显著改变.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白血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探讨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and negative emotion of leukaemia patients. Methods According to hospital dual order, 12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adopted routine treatment and nursing, upon this basis,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SAS and SDS scale. Results SAS and SDS score changed significantl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SAS, SDS score did not changed statistically. Conclusions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leukaemia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deserves further clinical promotion.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认知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对74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认知干预,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后对患者进行抑郁量表评分及焦虑量表评分。结果认知干预后,患者的抑郁量表评分及焦虑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干预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干预能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干预对狂犬疫苗接种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行狂犬疫苗接种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狂犬疫苗接种期间行常规性护理干预,而观察组狂犬疫苗接种期间对患者行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完成全程接种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接种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完成全程接种率、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减轻狂犬疫苗接种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疫苗接种知识的认知及治疗依从性,降低患者接种期间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高中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体检的高中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的方法进行宣教;观察组在常规的宣教方法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6周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干预后2组对象SAS、SDS评分较干预前下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改善高中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负性情绪,帮助其矫正不良认知,重塑健康行为,保持乐观自信的良好个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护理对皮肌炎病人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2例皮肌炎病人按照住院号的奇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皮肌炎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案。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进行团体认知护理干预。入院初和12周后分别应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质量量表(SF-36)、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病人干预前后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病人12周后SCL-90得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认知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皮肌炎病人的负性情绪水平,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有助于病人疾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11.
许瑞芹  李旭  胡庆秀 《全科护理》2012,10(19):1740-1741
[目的]观察强迫障碍病人的认知行为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强迫障碍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精神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干预8周后,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CL-90、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减轻强迫障碍病人强迫症状,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性别对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符合DSM-IV及CCMD-III强迫症诊断标准的52例强迫症患者(男33例,女19例)按性别分组,在用药前或停药5个半衰期以上采用神经心理测验(包括知识、算术、数字符号、木块拼图、数字广度、逻辑记忆、视觉记忆、Strooptest、词汇流畅、划痕测验A、B,汉诺塔、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改良版)进行评定。53例健康人在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与研究组匹配后作为对照组,按性别分组后在同期做相同项目的神经心理测验。结果:强迫症组女性仅stroop-c时间犤(161.90±37.43)s犦一项指标优于男性犤(121.99±33.07)s犦(t=3.86,P<0.01),但逻辑即时记忆,stroop-cw时间,stroop-cw错误数,划痕A错误结果未显示出正常女性的优越性(t=-2.11~3.16,P<0.05~0.01)。结论:女性强迫症患者的语言工作记忆、干扰抑制能力、注意转移及选择性注意的损害重于男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接纳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住院的15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进组的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研究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照组采用抑郁症常规护理,使用自我接纳量表(SAQ)、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表(HAMA),观察整个治疗过程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接纳功能的改善和抑郁症治疗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相对于本组干预前,自我接纳因子评分和总评分升高(P0.05)。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在采用不同方法护理后,自我接纳总分和自我接纳因子升高(P0.05);2组较干预前,HAMD和HAMA评分降低(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护理能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接纳的能力,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对于抑郁症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认知行为干预疗法对改善强迫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强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认知行为干预,利用健康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利用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后强迫症得分情况。结果 2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以及强迫症得分都较干预前有所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干预后生活质量都有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较为显著(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强迫症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认知功能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定义、双相情感障碍认知功能损害特点;从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和社会节律治疗、家庭治疗、心理教育方面论述了非药物认知干预措施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宋晓红  李建明  杨文丽 《护理研究》2012,26(32):3030-3031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CBT)强迫症的效果。[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强迫症诊断标准的强迫症病人81例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采用药物治疗+团体CBT,对照组41例给予单纯药物治疗。采用Yale-Brown强迫评定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服药依从性调查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4周后,两组Yale-Brown强迫量表得分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HAMD、HAMA量表评分明显下降(P<0.01),服药依从性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均能改善强迫症状,团体CBT能有效改善强迫症病人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曹永军  刘纯艳 《护理研究》2007,21(11):2875-2877
[目的]了解心理行为干预对晚期癌症病人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206例晚期癌症病人分成干预组(n=102)和对照组(n=104)。两组病人均接受常规护理并按照处方服用止痛药物,另外干预组还给予个体化教育性干预3次,并要求每天练习渐进性肌肉放松(PMR)两次,持续1个月。干预前后均采用简明心境量表(POMS)对两组病人进行测评。[结果]206例晚期癌症病人干预前POMS总分比正常人高(P〈0.01);干预1个月后两组在抑郁-沮丧、愤怒-敌意和总体情绪方面存在差异(P〈0.05)。[结论]教育性干预和PMR对改善晚期癌症病人的抑郁、愤怒和总体情绪有效。  相似文献   

18.
曹永军  刘纯艳 《护理研究》2007,21(31):2875-2877
[目的]了解心理行为干预对晚期癌症病人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206例晚期癌症病人分成干预组(n=102)和对照组(n=104).两组病人均接受常规护理并按照处方服用止痛药物,另外干预组还给予个体化教育性干预3次,并要求每天练习渐进性肌肉放松(PMR)两次,持续1个月.干预前后均采用简明心境量表(POMS)对两组病人进行测评.[结果]206例晚期癌症病人干预前POMS总分比正常人高(P<0.01);干预1个月后两组在抑郁-沮丧、愤怒-敌意和总体情绪方面存在差异(P<0.05).[结论]教育性干预和PMR对改善晚期癌症病人的抑郁、愤怒和总体情绪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强迫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强迫症患者52例,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6例,两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B组患者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在就诊时及治疗后(治疗第4周和第8周),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治疗第4周和第8周,两组患者Y-BOCS总评分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强迫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