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鼻空肠管进行幽门后喂养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ICU内62例危重症患者,其中32例采用空肠内留置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为研究组,30例行常规胃内留置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肠内营养治疗过程中,胃潴留、食物反流、恶心、腹泻、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住ICU时间及患者的营养状况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并发症和病死率方面:胃潴留、食物反流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患者恶心的发生率、住ICU时间、病死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状况指标方面: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清前白蛋白水平、血清尿素氮水平,研究组治疗3及7d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治疗3及7d后,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空肠管进行幽门后喂养是危重症患者安全、并发症少、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床边徒手幽门后喂养管置管法对重症患者治疗的效果,并对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2009年2月至7月对需幽门后喂养者实施幽门后喂养管置管.使用130 cm长、带导丝的普通鼻胃肠管,操作前静脉给予10 mg甲氧氯普胺.置管过程中依气过水声、真空试验、回抽液pH值以及导丝来综合判断导管位置.开始肠内营养前拍腹部X线平片证实导管头端位置.记录置管时间、成功率、从决定肠内营养到开始喂养的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入选28例患者,主要适应证为:有误吸高风险者18例,胃瘫3例,急性胰腺炎7例.28例患者幽门后置管成功26例,成功率为92.9%;其中21例(占75.0%)到达空肠近段;平均置管时间(20.36±6.41)min;从决定肠内营养到开始喂养时间(4.15±1.68)h.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使用普通带导丝鼻胃肠管床边幽门后喂养管置管,一人即可完成操作,是一种安全、简便、性价比高的喂养管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3.
总结对98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者实施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是术前做好对患儿的营养支持及对家长的健康宣教,术后加强监护,做好体温、喂养管理及胃肠减压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98例患儿手术效果良好,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鼻空肠营养管在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患儿术后肠内营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8例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有无留置鼻空肠营养管并在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两组术后开始喂养时间,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护时间,达到全肠内营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7 d体重增长量,入院当日及术后7 d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开始喂养时间、达到全肠内营养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1)。观察组患儿术后7 d体重增长量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儿ICU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入院当日及术后7 d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新生儿术后使用鼻空肠营养管可以达到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目的,术后体重增长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手术指标方面,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术后恢复喂养时间(6.37±1.43 h)、住院时间(4.42±0.74 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2.42±2.62 h,8.48±0.82 d),术中出血量(4.19±0.42 ml)明显少于对照组(10.26±1.36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整体疗效评估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术后1个月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针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行腹腔镜手术,能够减轻创伤,并预防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留置鼻空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 将30例COPD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15例,A组留置鼻空肠管,B组留置鼻胃管,观察两组肠内营养可以耐受的起始时间、达目标喂养量所需时间、并发症情况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A组肠内营养耐受起始时间、达目标喂养量所需时间、机械通气分别(62.2±9.8)h、(92.6±9.2)h、(8±3.5)d,B组为(144.4±7.2)h、(188.5±7.6)h、(12±6.1)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并发症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A组少于B组(P<0.05).结论 COPD患者留置鼻空肠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比鼻胃管有效、安全,并能减少VAP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超声观察行胃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前后幽门管组织各层黏膜的改变,以及胃内液体通过幽门管的情况。方法对65例CHPS患儿行超声检查,观察其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幽门管各层黏膜厚度的改变,以及幽门管内径变化。经胃管向胃内注入浓稠奶液作为胃肠对比造影剂,观察造影剂通过幽门管的情况。结果 65例CHPS患儿术前肌层厚度为(4.85±0.82)mm,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厚度为(2.14±0.33)mm,幽门管长径为(18.53±0.91)mm,幽门直径为(15.82±0.66)mm。经胃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后1 d,黏膜及黏膜下层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幽门管长径、直径、内径及幽门肌层厚度均较术前减小(均P0.05),黏膜及黏膜下层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幽门管长径、直径、内径、幽门肌层厚度、黏膜及黏膜下层厚度均较术前减小(均P0.05)。术后1周,38例患儿幽门呈现瞬时全开放状态;术后1个月,48例患儿幽门呈现瞬时全开放状态;术后6个月,56例患儿幽门可呈现瞬时全开放状态。结论超声在评估胃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CHPS后幽门肌层、黏膜及黏膜下层厚度变化及幽门管狭窄程度的改善方面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小儿空肠营养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空肠营养管对改善小儿消化道大手术后病人营养状况的作用和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31例小儿消化道疾病在术中穿刺置空肠营养管,术后早期经空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常规营养组进行对比。结果使用空肠营养管的患儿在术后体重平均增长(20.0±25.6)g/d,对照组为(1.8±31.9)g/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肠营养管组患儿甲级伤口愈合率为80.6%,对照组53.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9%和20%,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小儿消化道疾病在手术中放置空肠营养管,在手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具有改善患儿营养不良,有利伤口愈合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67例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空肠内管饲的护理经验。[方法]67例食管癌患者在术前插胃管的同时,插入空肠营养管保留,于术后第1天开始从空肠营养管管饲营养液,持续7~10d,术前术后密切护理配合。[结果167例患者均能很好耐受鼻空肠营养管的留置,无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营养相关性并发症以及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空肠内管饲操作简便,易为患者及家属接受。  相似文献   

10.
徐建仙  童家维  诸纪华   《护理与康复》2017,16(8):855-857
目的观察经鼻空肠管和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效果,以寻求安全有效的护理方式。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例急性胰腺炎患儿分为鼻空肠管组24例和鼻胃管组24例。两组在常规胰腺炎治疗基础上分别通过鼻胃管和鼻空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患儿肠内营养治疗的耐受性(腹痛、腹胀、呕吐、胃潴留等症状)、管道相关并发症、代谢异常、拔管时间、恢复经口喂养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在胃潴留、反流误吸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消化道症状、管道并发症、代谢异常、拔管时间、恢复经口喂养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空肠管营养治疗在减少胃潴留、反流误吸方面优于鼻胃管营养治疗法,但在护理中仍要注意防止管道堵塞、非计划拔管等相关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