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化痰方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气阴两虚夹痰型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某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140例老年气阴两虚夹痰型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干预前均合并轻度肺部感染,对照组在内科治疗基础上予以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益气养阴化痰方。14 d后,观察两组患者吞咽障碍改善效果、肺部功能及治疗期间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较对照组低,吞咽X线荧光透视(VFS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01);观察组体温恢复、咳嗽缓解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01);观察组治疗期间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0.00%较对照组的22.86%低(P0.05)。结论益气养阴化痰方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气阴两虚夹痰型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效果确切,可改善吞咽障碍,缓解肺功能水平,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康复医学Rood技术治疗假性球麻痹的疗效.方法:按摩双风池、翳风、廉泉等结合Rood技术训练吞咽功能.结果:治疗组21例,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21例,总有效率52.3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按摩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假性球麻痹导致的吞咽障碍,操作简便,值得康复医学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9例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27例和康复护理组32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康复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结果:4周后康复护理组和常规组吞咽障碍分别为81.25%、51.8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吞咽训练能明显促进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史嵘  王韵  刘月珍 《临床荟萃》2014,29(10):1162-1164
目的 分析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对假性球麻痹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脑卒中后发生假性球麻痹而未实施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患者73例作为传统组,另选取我院脑卒中后发生假性球麻痹实施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患者肺部感染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的相关性,并记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不良反应.结果 传统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率57.5%(42/73),观察组则22.0%(11/50),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传统组(P<0.01);患者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肺部感染情况与患者的昏迷程度密切关系(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r=0.435,P<0.01).结论 对于假性球麻痹患者实施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可有效减少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恢复,相对于其不良反应事件,临床的预防效应影响更大,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2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1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应用针灸、康复功能训练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单纯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VF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自主吞咽所需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和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新方法。方法:将50例吞咽功能障碍的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及留置胃管护理,观察组25例除上述护理外,另加指导性吞咽功能训练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及摄食情况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指导性吞咽功能训练护理对于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冰刺激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 将150例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加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常规疗法加康复训练加冰刺激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吞咽障碍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吸人性肺炎发生率降低、病程缩短.结论 冰刺激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综合康复治疗,包括吞咽功能训练、摄食训练、屏气-发声运动、低频电刺激、心理治疗等,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可显著促进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真性球麻痹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患者325例。对比入选脑卒中患者及其中真性球麻痹患者的营养状况;对脑卒中真性球麻痹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真性球麻痹患者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结果 与入选脑卒中患者整体比较,脑卒中真性球麻痹患者其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升高(66.3% vs 52.0%,P<0.05)。营养正常与营养不良的真性球麻痹患者在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红蛋白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肺部感染方面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肺部感染、高NIHSS评分、低血红蛋白水平为脑卒中真性球麻痹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3项指标建立脑卒中真性球麻痹患者营养不良的风险预测模型,发现该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0(95%CI:0.778-0.943,P<0.05),灵敏度为0.789,特异度为0.828,Hosmer-Lemeshow检验提示模型校准良好,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结论 在康复医学科治疗的脑卒中真性球麻痹患者其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肺部感染、高NIHSS评分、低血红蛋白水平是脑卒中真性球麻痹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重视真性球麻痹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管理。  相似文献   

10.
任督通调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任督通调针刺法与康复训练法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任督通调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法治疗。2组常规药物治疗相同。观察2组治疗前后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评分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5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任督通调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具有可行性,为临床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将46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康复组24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和鼻饲插管,康复组除常规治疗与护理及鼻饲插管外,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进行评价及吞咽功能、摄食功能的康复训练.结果:两组4周后进行吞咽功能评价,康复组有效率95.8%,对照组有效率69.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患者接受吞咽功能和摄食训练治疗能明显改善吞咽障碍,可减少并发症,并减轻护士及家属的负担.  相似文献   

12.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功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吞咽功能训练对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0例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功能训练和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脑卒中并发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作用。方法:64例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阻滞组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结果:治疗前2组意识状态和吞咽功能评分相近,治疗20d后吞咽功能评分2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阻滞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并发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深针刺廉泉穴配合康复训练治疗重度假性球麻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深针刺廉泉穴配合康复训练对重度假性球麻痹的疗效。方法60例假性球麻痹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加鼻饲饮食、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深针刺廉泉穴配合康复训练,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7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廉泉穴配合康复训练可提高假性球麻痹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舌三针配合康复疗法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脑卒中常规内科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康复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舌三针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和治愈时间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三针配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对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脑梗死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电刺激组及联合高压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吸入性肺炎、吞咽困难恢复情况。结果联合高压氧组吞咽困难康复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和电刺激组(P<0.05);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对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任督通调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障碍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并为探讨针刺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障碍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任督通调针刺组(治疗组)和康复训练法组(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任督通调针刺法治疗,取穴:天突穴,廉泉穴,承浆穴,百会穴,脑户穴,哑门穴。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法治疗,包括直接训练和间接训练。以上2组每日治疗1次,每周6次,每周休息1d,4周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接受洼田饮水试验、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和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三项量表进行评定。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吞咽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1组内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洼田饮水试验、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和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间比较:治疗后2组洼田饮水试验的评分比较:治疗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的评分比较:治疗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的评分比较:治疗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任督通调法与康复训练法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障碍均有效。2任督通调针刺法在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障碍优于康复训练法。3任督通调针刺法在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障碍更具有可行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脑梗塞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1月经我院治疗的脑梗塞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予以综合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治疗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5.41±4.32 d)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1.91±0.53万元)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44%)显著高于对照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脑梗塞合并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缩短住院时间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369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6例和观察组83例。对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分析结果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与年龄、意识障碍、卧床时间、假性延髓性麻痹、心肺功能等因素有关。观察组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显著降低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对性早期康复护理对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95例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吞咽功能分级分为轻度组32例、中度组33例、重度组30例,给予有针对性的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三组患者护理1、2、3、4周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针对性早期康复护理,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