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邓雪娟  戴玉  朱江南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2):2328-2330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05年6月~2009年11月本院神经科收治的脑卒中首次发病偏瘫者100例为观察对象,按患者意愿分为康复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一般护理,康复组病人在此基础上,病情稳定48h后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当天和治疗后1个月采用简试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法和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明显改善,康复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与对照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2组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事件和副作用。【结论】早期系统康复护理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2.
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分为康复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康复组在病情稳定时(一般为5~7d)开展除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外的康复护理,治疗前后采用功能独立性评价(FIM),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平衡功能评价采用三级平衡评价。经过两个月的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FIM,FMA评分、平衡功能均有所恢复,康复组恢复最快。结果显示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实验早期康复可以预防并发症,并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卒中三级康复方案的应用与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康复中心/综合医院康复科-社区医疗机构/家庭康复组成的三级医疗方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同时做成本-效果的经济学分析。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02—04/2003—08收治的经CT或MRI确诊的脑卒中患者70例,区组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5例。①康复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由康复治疗师进行为期6个月一对一康复训练:病程前1个月在病房进行,1次/d,45min/次;病程第2,3个月的第2阶段及病程第4~6个月,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功能恢复情况决定将患者转至综合医院康复科继续康复治疗(二级康复),每周两三次,45min/次,或转至家中由治疗师2次/周上门指导,帮助患者进行必要的功能训练,直至随访结束(三级康复)。对照组不进行正规康复训练。②人选病例均于人选时及病程1,3,6个月时由同一医生分别采用V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运动、认知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评定效果(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越高表示病残程度越严重,其余评分升高表示功能好转);比较两组在6个月病程中的相关费用,包括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间接费用等费用组成,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7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康复组在病程6个月时V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运动、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砻康复组和对照组所花费的药费,总住院费,直接医疗费用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康复组规范康复费用均值为962.18元,占直接医疗费用的6%左右。③康复组患者V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运动功能评分每提高1分,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每减少1分,花费的直接医疗费用分别是人民币322.12,288.51,399.39,1166.88元,而对照组则需分别花费637.49,453.35,715.14,1911.22元。结论:三级康复方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且有更好的经济学效应。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康复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神经康复对脑卒中患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减少卒中后继发性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脑卒中患分为两组,康复组在临床用药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非正规性随意锻炼。结果 康复组上下肢运动功能明显提高,步行恢复达89.1%,坐位和站位平衡有明显改善,BI积分60分以上达71.5%,预防或减少了并发症。结论 早期神经康复对脑卒中患有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0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治疗,康复组加以运动疗法,对每例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临床运动功能评分BI(Ba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早期康复组与对照组临床运动功能评分及B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出院时两组上述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早期康复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病程〈30d的100例脑卒中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康复组和砖照组,康复组按康复方案于指导下行康复训练,对照组自行功能训练。治疗前及治疗40d后分别进行改良巴氏(Barthel)指数评定表评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康复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为28.75±13.55,对照组为29.33±14.07,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0d后,康复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为69.50±16.67,对照组为52.33±19.08,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康复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指导下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两阶段康复训练(早期基础康复+减重步行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为1999-02/2002-12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共68例,按患者意愿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在神经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由家属进行被动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康复组患者进行两段康复训练:第1阶段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早期基础康复训练,包括体位训练、按摩和被动运动、关节活动和坐位平衡训练;当患者恢复部分坐位、站位平衡后进行第2阶段减重步行训练,包括减重坐位平衡、减重站立及减重平板步行训练。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评估患者的步行能力(0-Ⅳ级,评级越高,步行能力越好),采用Banhel指数(共10项,每项10分.评分越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强)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首次评定在发病1周病情稳定后进行,再次评定于治疗后10周进行。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68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功能性步行量表分级:康复组治疗前0级6例,Ⅰ级11例,Ⅱ级9例,Ⅲ级5例,Ⅳ级3例;治疗后Ⅰ级2例,Ⅱ级3例,Ⅲ级10例,Ⅳ级10例,Ⅴ级9例。对照组治疗前0级6例,Ⅰ级9例,Ⅱ级10例,Ⅲ级5例,Ⅳ级4例;治疗后0级1例,Ⅰ级7例,Ⅱ级8例,Ⅲ级13例,Ⅳ级5例。康复组治疗后步行能力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lt;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差异(P&;gt;0.05)。②Banhel指数:康复组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lt;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差异(P&;gt;0.05)。结论:第l阶段早期康复训练,促进了患肢和躯干的肌力及运动功能的恢复,第2阶段减重步行训练,将步行中负重、迈步、平衡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正常步态模式的建立,从而有利于行走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和低频脉冲等综合治疗后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方法将4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均接受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病情稳定后即开始以易化技术为主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和出院前两天用Barthel指数法平衡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康复组的平衡功能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8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成康复组43例,对照组39例,两组均常规使用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康复组加以早期康复治疗,并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采用Rivermead运动指数评定患者偏瘫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测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两组治疗前Rivermead和Barthel指数测评无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2周Rivermead和Barthel指数测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4周Rivermead和Barthel指数测评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肢运动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恢复自信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生活能力状态的促进作用。方法将9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58例与对照组40例,均按照常规护理操作执行,且康复组采用以运动为主的康复程序,并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及生活能力状态分级进行评测。结果康复组与对照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能力状态改善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在脑血管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脑血管血液动力学(cerebralvascularhemodynamic,CVHD)检测是一种主要用于脑血管疾病诊断的无创伤性检测方法。其主要检测指标包括脑血管最大流速(Vmax)、最小流速(Vmin)、平均流速(Vmean)、平均血流量(Qmean)等运动学指标和外周阻力(RV)、特性阻抗(Zcv)、脉搏波波速(WV)、动态阻力(RV)、临界压(CP)、舒张压与临界压差值(DP)等动力学指标。CVHD检测指标能够从不同角度反映脑血管的功能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在脑血管疾病的病因研究、早期诊断、卒中高危人群筛检、预防和治疗效果观察以及预后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流体力学的研究进展和CVHD检测临床应用研究的深入,CVHD在脑血管病防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早期临床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临床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实验组患者生命体征稳定48h后进行早期临床护理、康复训练,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早期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效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早期进行临床护理、康复训练,可使患者尽早改善吞咽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50例脑卒中言语障碍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指导制定相应护理对策以协助患者达到最佳康复效果。方法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和自制调查问卷对50例脑卒中言语障碍患者进行心理特点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制定相应护理对策。结果本组焦虑情绪占46%,抑郁情绪占38%。因病导致性格改变的比例表现出随年龄增长而增大的趋势。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运动迟滞和动作不协调。男性患者有行为异常表现的比例高于女性患者(89.5%>58.1%)。结论卒中后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易产生焦虑和抑郁;60岁以上患者易出现抑郁情绪和情绪波动,60岁以上男性患者易出现性格改变和行为异常。应及时准确掌握患者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毕家香  周利民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6):1140-1141,1146
【目的】探讨脑卒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神经心理及神经影像学特点。[方法]328例脑卒中患者,符合2005年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提出的标准者193例,从中筛检出31例脑卒中后合并MCl的患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对其评估。根据头颅CT或MRI确定病灶部位,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脑卒中MCI的神经心理特点及影像学改变。【结果】193例脑卒中患者,MCI为31例,发生率16.06%。MCI患者临床表现为计算力下降,注意力受损,并以延迟记忆障碍和空间执行能力损害尤为明显,MCI与脑卒中的部位有关系。【结论】脑卒中患者MCI存在较高的发病率,且与病灶部位有一定的关系,脑叶卒中病灶更易引起MCI。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2006年6月至2008年10月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24例,根据有无行早期心理干预分为早期心理干预组(干预组)108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116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神经功能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价(BI)等临床指标。【结果】干预组神经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治疗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6.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价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软硬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评价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软硬度.[方法]53例脑卒中患者中以常规灰阶超声检测出低回声斑块、混合回声斑块及强回声斑块及其颈动脉狭窄,同时应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计算颈动脉管壁与各种回声类型斑块的硬度比值.[结果]①常规超声可检测出低回声斑块31处、混合回声斑块37处及钙化斑块13处;② 实时超...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4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按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加用早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心卒中及心脑卒中的临床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脑卒中与心卒同时发生A组,脑心卒中B组及心脑卒中C组,并对其临床特征,病变部位,转归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脑卒中与心卒中同时发生愈后最差.[结论]通过对脑心卒中与心脑卒中的临床分析比较,可总结其预后及治疗最佳方案等.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不仅会造成机体营养代谢失调,还会因进食不当引起吸入性肺炎,重者危及生命。2006年1月-2008年3月我院康复中心对3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实施早期的康复护理,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常德市脑卒中危险因素,以期为脑卒中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总结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常德市多中心卒中登记的5338例脑卒中患者的人口学、病因学、临床特点等资料,对患者各项临床和辅助资料进行收集并录入数据库。【结果]5338例患者中,男性脑卒中患者(58.94%)较女性多,脑梗死患者(60.21%)较脑出血(25.65%)多;本地区脑卒中的年发病率为93.60/10万人口,年病死率为55.02/10万人口。土家族脑卒中年发病率与年病死率明显高于汉族等其他民族。【结论】本研究可以较好反映湘西北地区脑卒中的发病特征及现状。土家族和习惯等可能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