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 目的:针对目前康复辅助器具服务过程中服务内容不完整、不规范问题,通过创建康复辅助器具服务云平台,规范辅具服务,实现流程一体化的康复辅助器具服务模式。 方法:提出一种新型全体系康复辅助器具服务模式,包含两个维度:一是整合民政、残联、医疗卫生等现有资源建立康复辅助器具服务体系;二是针对辅具需求、评估、配置、辅具供应、训练、使用、反馈等全链条流程,建立覆盖全流程技术层面的康复辅助器具服务体系。云平台采用工作流模型驱动技术将相关服务部门的业务逻辑进行整合,利用人工智能规则引擎技术对患者进行康复辅助器具的智能化评估和配置。 结果:建立面向患者、医疗卫生、民政、残联、辅具厂商的辅具服务云平台,可有效支持各机构部门的协同工作。功能覆盖从辅具申请、评估、到配置的各类康复辅助器具服务。 结论:该平台具有流程、辅具配置规则可配置等特点,可使不同部门间实现资源共享、服务协同、供需互动,提高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工作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减轻工作人员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功能障碍者特别是严重功能障碍者对康复辅助器具的需求及使用情况。方法:预先设计调奄表,通过调阅病历、查询治疗记录、查询辅助器具配备记录等方法,统计400例脑外伤、脑卒中、脊髓损伤、截肢、烧伤等病种患者辅助器具配备和应用情况。结果:严重功能障者中,146例(36.5%)在入院前配备了辅助器具,但其中102例(53.68%)不符合要求;住院后共336例(84%)配备了辅助器具,配备辅助器具数量由高到低分别为压力农(1517件)、矫形器(381件)、生活辅具(286件)、轮椅(157台)、助行器具(76件)和假肢(51件)。配备后各类患者巴氏指数(MBI)均较配备前显著提高(P〈O.01)。结论:目前国内辅具服务不能满足功能障碍者的需要,建议通过健全辅具服务网络、规范辅具服务流程、加强人才培养等措施,提高辅具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具有一定覆盖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体系,但受限于辅助器具服务专业人员与专业水平的缺乏、功能化产品的缺乏,对于重度功能障碍患者的个性化服务能力与经验不足~([1]),使这些患者只能长期居于家中,导致社会隔离。本文报告了1例为社区中全身关节受限伴重度畸形患者进行的定制化辅助器具配置服务,试图为此类患者的全面康复提供可借鉴的方法。1病历资料患者,男,36岁,6岁时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经药物  相似文献   

4.
师昉  王龙  李鹏征  赵芳杰 《中国康复》2013,28(3):234-237
辅助器具是残疾人使用的,可以预防、补偿或代偿、减轻或消除损伤、活动限制和参与限制,提高、维持或改善残疾人功能的任何产品、器械、设备或技术系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辅助器具所适用的人群在不断扩大,老年人和某些疾病患者(如:骨折,脑卒中,帕金森病等)也需要辅助器具的帮助。尤其在康复医学领域,辅助器具评估适配越来越受到重视,康复从业者已经开始转变思想,由原来对患者进行单纯的机能训练转变为机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成年肢体残疾人的康复需求状况,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67例残疾人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表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残疾类别、致残时间、生活自理程度及对医疗康复、功能训练、辅助器具、教育培训、社会生活信息资讯等的需求。结果:67例残疾人中,截瘫偏瘫占调查类型的首位,致残时间1~3年及生活可部分自理的患者占大多数;67例患者以手术、药物治疗、运动功能训练、行动辅助器具、职业培训、家庭成员支持及残疾人相关优惠政策等的需求为主。结论:重视肢体残疾人的康复需求,针对康复需求的多样性,提供有针对性康复服务,是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为残疾人提供的康复辅助器具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内容之一~([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60号)明确提出要打造新型服务模式,增强服务能力,扩大市场有效供给。探讨康复辅助器具服务模式是为了不断改进和提升康复辅助器具服务,从而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与水平。一般认为,康复辅助器具服务是指全社会直接帮助残疾人选择、获取和利用康复辅助器具的服务。对此表述的不同理解,导致产生了不同的服务模式。康复辅助器具服务模式反映了政府所提供的康复辅助器具服务的范围、内容、方式等特征,反映了服务能力与水平。正确认识现有康复辅助器具服务模式、积极探索新型康复辅助器具服务模式,是不断提升我国康复辅助器具服务能力、水平、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康复辅助器具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服务模式的推行、发展和优化最终需要通过人才队伍来实现。人才队伍的建设必须适应服务模式的变化,进而推动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进行性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DMD)患者康复情况与需求。 方法 对2018年10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武警总医院DMD门诊患者进行基本信息和康复情况问卷调查。 结果 共发放问卷963份,回收有效问卷944份(98.0%)。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27岁,平均(9.24±0.184)岁;710例可独立行走;140例定期到专业机构进行康复训练,618例规律进行有氧运动,416例规律进行关节拉伸训练,292例规律使用辅助器具。538例对康复效果不满意,658例存在康复知识获取困难。Logistic回归显示,规律进行康复锻炼的患者丧失独立行走能力的风险下降(OR < 0.61, P < 0.05)。 结论 DMD患者有较为广泛的康复需求,但有氧运动锻炼率、关节拉伸训练率和辅助器具使用率较低,可能影响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肢体残疾人的康复需求特点和康复服务发展状况。方法以1512438名肢体残疾人康复需求和康复服务实名制数据为样本,对肢体残疾人康复需求特点、康复服务发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肢体残疾人报告的康复需求中,从高至低依次为辅助器具55.9%、护理27.0%、药物26.3%、功能训练23.9%和手术2.3%。在肢体残疾人报告获得的康复服务中,从高至低依次为辅助器具48.2%、护理26.4%、功能训练24.3%、药物19.5%和手术1.4%。Logistic回归结果发现年龄和残疾等级对肢体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与康复服务报告率有显著影响(P<0.001)。结论肢体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主要集中于辅助器具、护理、药物和康复训练领域。所获得的康复服务主要在辅助器具、护理和功能训练领域。提高肢体残疾的康复服务的可及性仍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根据ICF功能理论,推广个别化的精准康复服务是提升康复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住院患者康复辅助器具的需求及使用情况。 方法:预先设计调查表,通过调阅病历、查询辅助器具配备记录等方法,统计辅助器具配备和应用情况。 结果:73例脊髓损伤住院患者中,40例(54.79%)在入院前配备了辅助器具,但其中61.54%不符合要求;住院后共71例(97.26%)配备了辅助器具,配备辅助器具数量由高到低分别为生活辅具(224件)、矫形器(101件)、轮椅(64台)、压力衣(49件)、助行器具(37件)。与配备前相比,配备后颈、胸、腰段损伤患者MBI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 结论:绝大部分脊髓损伤患者有辅助器具需求,辅助器具可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目前辅助器具配备工作存在不足,需在今后工作中加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广东省各类残疾人的社会参与状况与康复需求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各类残疾人不同程度社会参与状况与康复需求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康复对策。 方法采用广东省第2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残疾人社会参与评定的分项目,以及个人主要需求的调查数据进行等级资料比较的统计处理。 结果听力、视力、肢体、智力残疾人不同社会参与状况在本人主要需求上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言语、精神残疾人不同社会参与状况在本人主要需求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类残疾人不同社会参与状况相对应的康复需求以医疗服务及救助、辅助器具配送和康复功能训练及服务为主。 结论各类残疾人不同社会参与状况与康复需求的差异不尽相同,主要集中在医疗服务及救助、辅助器具配送和康复功能训练及服务等基本医疗和社会的需求方面,可为采取相应的康复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