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用于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评价的方法很多,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尚未形成一种统一的评价方法,由此造成不同地区儿童青少年肥胖及超重发病率缺乏可比性。近年来,WHO肥胖工作组的专家建议在儿童肥胖的常规评价中应采用体质指数(BMI)的年龄别百分位数。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BMI的年龄别百分位数报道。本文提供了陕西省0-18岁儿童的BMI的年龄别百分位数曲线。方法采用LMS法拟合曲线;所有分析均采用由TJCole教授提供的LMS法的特殊软件,分性别和地区进行分析。结果BMI中位数曲线由生命早期的12.70kg/m2迅速增加,8个月达高峰,为17.02kg/m2,然后下降,达6岁左右的14.61kg/m2最低点后平稳变化。城市儿童脂肪重聚比乡村儿童早2年,男生比女生早1年,脂肪重聚后,女生的BMI增加比男生快,城市儿童的增加比乡村儿童的快,随着青春期的开始,女生BMI逐渐大于男生,乡村男女生之间的差别大于城市的。陕西省儿童青少年超重百分位数所在曲线男女生分别为P95.3和P94.5,肥胖所在百分位数曲线男女生分别为P99.5和P99.8,明显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标准。结论通过LMS法,建立了陕西省儿童青少年BMI的年龄别百分位数曲线,百分位数曲线、超重与肥胖的界值可用于陕西省0-18岁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的评价,不同性别、地区间的差别可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福州市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与血压的相关性,为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随机抽取福州市2个城区中等水平的小学和中学各一所,从各年级每个年龄段随机抽取至少20人,男女各半,共调查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与血压的相关性,为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随机抽取福州市2个城区中等水平的小学和中学各一所,从各年级每个年龄段随机抽取至少20人,男女各半,共调查718岁儿童青少年590人并进行身高、体重和血压的测量。依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将学生分为正常、超重和肥胖3类,比较3类学生的收缩压及舒张压。结果 718岁儿童青少年590人并进行身高、体重和血压的测量。依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将学生分为正常、超重和肥胖3类,比较3类学生的收缩压及舒张压。结果 712岁男生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1312岁男生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1318岁的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体重组比较,718岁的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体重组比较,712岁、1312岁、1318岁和718岁和718岁男生超重肥胖组的SBP和DBP均值以及1318岁男生超重肥胖组的SBP和DBP均值以及1318岁和718岁和718岁女生超重肥胖组SBP均值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18岁女生超重肥胖组SBP均值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12岁男生的BMI与SBP、DBP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1312岁男生的BMI与SBP、DBP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1318岁男生和女生的BMI与SBP、DBP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因素后,718岁男生和女生的BMI与SBP、DBP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因素后,712岁男生及1312岁男生及1318岁男生、女生BMI与SBP仍呈独立正相关(P<0.05),1318岁男生、女生BMI与SBP仍呈独立正相关(P<0.05),1318岁男生BMI与DBP也呈独立正相关(P<0.05)。结论福州市718岁男生BMI与DBP也呈独立正相关(P<0.05)。结论福州市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男生比女生高、低年龄组比高年龄组高;BMI与血压呈独立正相关,BMI与SBP的相关性比BMI与DBP相关性强,年龄越大BMI与SBP的相关性也越强,男生的BMI与SBP、DBP的相关性较女生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用腰围筛选超重和肥胖儿童的实用价值.方法: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和体重指数(BMI)法同时筛选出超重/肥胖儿童,用腰围进行对比分析,应用同年龄同性别的P85和P95作为超重和肥胖的指标.结果:(1)各年龄组中同年龄的男生的身高、体重、BMI和腰围均高于女生(P=0.000).(2)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该人群的超重率为11.83%.肥胖率为11.26%,BMI法评价该人群的超重率为10.50%,肥胖率为5.41%,采用配对资料的x2检验,两种方法诊断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0);金标准评价该人群的超重率为10.45%.肥胖率为5.35%.(3)腰围方法与金标准相比,评价该人群的营养状况时有很好的特异度.结论:腰围方法诊断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超重和肥胖具有很高的特异度,因其在腹型肥胖诊断中的独到作用,值得在儿童青少年肥胖的诊断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苏州市小学生超重及肥胖现状,为儿童超重、肥胖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GOC推荐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人体质量指数值分类标准”,对苏州市沧浪区13822名6~12岁在校小学生进行超重、肥胖状况分析。结果13822名小学生中,男生7654人,女生6168人。男生超重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χ2=26.62,P<0.01),女生肥胖率的变化趋势与年龄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7,P<0.01)。7~12岁女学生随年龄增长肥胖率呈下降趋势。6~11岁各年龄组男学生超重率、肥胖率均高于女生。结论苏州小学生超重肥胖率呈快速增长趋势,建议心理膳食运动相结合,以学校为平台,以家庭为中心,并借助家长参与,学校老师、保健医生支持使儿童肥胖趋势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围身高比值(WHtR)作为肥胖筛查指标在小学体检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秦皇岛市7~12岁学生1 507人(男763人,女744人)作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和腰围(WC),计算体质指数(BMI)和WHtR.[结果]WHtR与年龄无相关(男生r=-0.008,女生r=0.005,P>0.05).男生WHtR与BMI(r=0.879)和WC(r=0.892)呈正相关(P<0.01).女生WHtR与BMI(r=0.779)和WC(r=0.837)呈正相关(P<0.01).WHtR识别儿童超重肥胖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在 0.9以上(P<0.01),准确性高.[结论]WHtR作为相对简单的测量方法,可有效识别儿童超重肥胖,便于校医操作,应列为学生体检的常规测量项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学龄期青少年积极、消极感情变化与发展特点。方法:于2004—04/05以771名8~19岁济南市区学龄期儿童青少年为被试进行调查,以积极感情与消极感情量表为研究工具,考察了儿童青少年积极和消极感情发展的特点。结果:①城市儿童青少年积极感情体验明显地多于消极感情体验(1.6480&;#177;0.3943,1.0150&;#177;0.3826,t=29.640,P〈0.001)。②城市儿童青少年积极感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而消极感情变化的年龄趋势不明显。③男女儿童青少年的积极感情变化存在着性别差异,男生的积极感情显著地多于女生(1.6778&;#177;0.3922,1.6196&;#177;0.3948,t=2.052,P〈0.05);消极感情变化的性别差异不明显(P〉0.05)。④男女生积极感情变化的趋势不同,男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积极感情体验逐渐下降,高中阶段为迅速下降的转折期;而女生积极感情变化呈“之”型,初中阶段是其急剧下降的转折期。结论:与消极感情相比,学龄期青少年积极感情占主导地位.男生的积极感情显著地多于女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及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调查某地区3所幼儿园儿童的超重肥胖情况,比较超重肥胖儿童(实验组)和正常儿童(对照组)肠道菌群的区别,分析肠道菌群和BMI的相关性。结果 3所幼儿园的调查结果发现超重肥胖的儿童有31人,占总数的9.69%,其中男17人,女14人,年龄3~6岁,平均年龄(3.57±1.76)岁,平均BMI(22.13±0.95)。分析超重肥胖儿童的肠道菌群发现,乳酸杆菌属和梭菌属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儿童中的拷贝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乳酸杆菌属拷贝数比对照组儿童的多,而梭菌属拷贝数比对照组儿童的少;两组的埃希氏杆菌属、双歧杆菌属拷贝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超重肥胖和四种肠道菌群的相关性发现,埃希氏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与儿童的BMI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乳酸杆菌属与儿童的BMI呈现正相关性,且有显著性意义(r=0.064,P0.05),而梭菌属和与儿童的BMI呈现负相关性,且有显著性意义(r=-0.173,P0.05)。结论在研究所选范围内调查的超重肥胖比例为9.69%,且超重肥胖和肠道菌种的变化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20多年中。肥胖症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迅速增长。全球体重超标者[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体重指数(BMI)≥25kg/m。为超重,BMI≥30kg/m^2为肥胖。中国定义BMI≥24kg/m^2为超重.BMI≥28kg/m^2为肥胖]超过10亿。与肥胖症密切相关的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和癌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皮褶厚度计算体脂含量的方法,了解大连学生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和流行趋势,为青少年生长发育研究、改善学生营养状况和制定学生肥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①2005-05/06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原则,抽取大连市区的出生并生长的7-18岁汉族学生2474名,其中男生1244名,女生1230名。采用国际通用的人体测量学方法测量纳入学生的肱三头肌和肩胛下角部的皮褶厚度,并通过皮褶厚度推算体密度,计算全身体脂含量,再利用体脂含量判断肥胖并计算发生率。并将上述结果与1995年大连市内7-17岁汉族学生1190名和2000年大连市内7~18岁汉族学生1275名肥胖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②性别差异比较使用大样本的u检验。结果:2005年参与调查的2474名学生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学生体脂含量女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生则在11岁时达高峰后呈逐渐下降趋势,生长曲线男女无交叉现象。而且相同年龄段的体脂含量均是女生高于男生,并且除10-13岁年龄组外,其他年龄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u〉1.96,2.58,P〈0.05~0.01)。②与1995年调查结果比较,学生体脂含量10年来有较大程度增长,10年平均增长男女生分别为6.31%和4.47%。③学生2000年超重、轻度肥胖和中重度肥胖的发生率男生分别为14.3%,11.1%和7.9%,女生分别为11.0%,7.2%和2.8%。2005年超重、轻度肥胖和中重度肥胖的发生率男生分别为18.0%、11.6%和19.9%,女生分别为15.0%,10.2%和11.7%。结论:①2005年青春期后学生体脂含量有性别差异。②大连学生10年来体脂含量有较大程度的增长,并有继续增加的趋势。③大连学生5年间超重、轻度肥胖和中重度肥胖的发生率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2000年美国全国健康与营养检测调查显示15%的儿童和青少年超重和肥胖。这一数据是1963~1970年的4倍,更令人忧虑的是有20%的人从4岁超重和肥胖持续到成年,而从儿童期到青少年超重的则占70%~80%。12~19岁非裔女性美国人超重和肥胖最多,其次是12~19岁西班牙裔男性美国人。儿童超重的定义是体质指数(BMI)为55%~94%,而肥胖则是BMI〉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