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加拿大作业活动测量表》(COPM)在地震伤员康复中的应用。方法51例住院地震伤员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分别应用COPM进行评测。首先通过治疗前评测,确认地震伤员亟待解决的作业活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评测他们在治疗前后的作业活动的表现和满意度。结果地震伤员亟待解决的作业活动问题中,自理活动明显多于生产活动和休闲活动(P〈0.01);治疗前后地震伤员对自己的作业活动表现总分和作业活动满意度总分均有明显的提高(P〈0.01,P〈0.01)。结论应用COPM进行评测,可以帮助确认地震伤员亟待解决的作业活动,有助于制定首要的康复目标和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2.
唐木得 《中国康复》2009,24(5):323-325
目的:分析120例地震伤员的作业活动需求,并给予治疗,观察疗效。方法:120例地震伤员在入院和出院时均应用加拿大作业活动测量表(COPM)进行作业活动测评,包括自理、生产及休闲三大类。根据测评结果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及假肢的安装,并对伤员作业活动的表现和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入院时伤员自认为重要并需要亟待解决的作业活动中,自理活动需求频数明显多于生产活动和休闲活动(P〈0.01);经过平均55.2d的康复治疗后,出院时伤员对自己的作业活动表现总分和作业活动满意度总分明显高于入院时(P〈0.01)。结论:COPM能确认地震伤员亟待解决的作业活动,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同时能评价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3.
背景:全面测评地震后骨折伤员在作业活动中的真正需求,实施以伤员为中心的作业治疗模式,能提高康复治疗效果。目的:分析玉树地区地震后上肢骨骨折的功能恢复情况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阐明伤后控制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方法: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玉树地区地震中上肢骨骨折已愈合的伤员74例进行随访。运用加拿大作业活动测量表(COPM)确认伤员亟待解决的作业活动问题,评测其治疗前后的作业活动表现和满意度。对可能影响上肢骨折伤员功能恢复的因素,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与结论: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肢骨骨折伤员作业活动表现与居住环境、社交活动、社区活动、语言、家务活动呈正相关(P〈0.05),与居住地与康复点的距离呈负相关(P〈0.05)。因此,培养藏族康复治疗师、改善居住环境、减少群居环境的依赖性、缩短居住地和康复点的距离以及增强自理、生产、休闲3个方面能力,有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基于加拿大作业表现量表(COPM)评估结果开展的作业治疗对偏瘫患者作业活动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2组患者均接受为期3个月的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常规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辅以COPM评估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生产活动和休闲活动方面的功能障碍,并以COPM评估结果为依据实施针对性的作业活动康复。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和COPM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MBI评分、WHOQOL前28项得分和第103项得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MBI评分、WHOQOL前28项得分和第103项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COPM表现得分和满意度得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1,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OPM表现得分和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常规康复中辅以加拿大作业表现量表应用(评估和康复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提升患者的住院期间作业活动恢复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基于作业分析的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的功能效果。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住院治疗6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正规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康治疗,其中包括传统的作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到作业治疗部门接受传统作业治疗后完成以任务导向为基础的作业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加拿大作业表现量表(Canadian Occupational Performance Measure, COPM)、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Upper Extremities, FMA-UE)和九孔插板测试对患者患侧上肢作业表现、运动功能、手指灵活度及协调性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COPM满意度评分、COPM表现评分、FMA-UE、九孔插板测试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COPM表现评分差值、COPM满意度评分差值、FMA-UE评分差值、九孔插板测试差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作业分析的任务导向性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手指灵活性,提高患者作业活动的表现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手部损伤患者的作业需求以及基于活动分析的作业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因腕手部损伤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进行作业治疗的患者212例,使用加拿大作业表现量表(COPM)进行面谈,收集患者“想做”“需要做”“被期望去做”但目前因损伤无法完成的作业需求,由2名高年资作业治疗师对作业需求进行活动分析,找出影响作业需求的作业成分,设计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干预前后采用COPM对表现和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累计收集到84项作业需求,涉及工作、基本日常生活活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休闲娱乐和睡眠5大领域,累及率较高的作业活动是使用电脑(8.28%)、用筷子吃饭(6.42%)、拧毛巾(6.25%)、骑行交通工具出行(4.90%)和提重物(4.73%)等。治疗后,COPM表现分和满意度显著提高(t> 16.572, P <0.001)。结论 手部损伤患者作业需求具有当地文化特点;采用基于活动分析的作业干预能有效满足患者的作业需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作业疗法和道家认知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情绪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36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伴情绪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一般组)、认知治疗组(认知组)、作业治疗组(作业组)及综合治疗组(综合组),标准治疗期8周,跟踪随访半年。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随访期末,采用Fugl—Meyer评定法的上肢主动运动功能积分、加拿大作业活动量表(COPM)、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患者偏瘫上肢运动功能、13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Fugl—Meyer、COPM评分逐渐升高,升高幅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综合组、作业组、认知组、一般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作业组SCL-90的3次评分依次为(100,36±26.41)分、(53.89±12.45)分及(63.65±16.23)分,与一般组的(98.22±25,38)分、(62.72±13,90)分及(80.36±21.79)分呈相同变化趋势,但治疗后及随访期末评分均低于一般组(P〈0.01);认知组治疗结束时的SCL-90评分为(58.63±12.27)分,略高于作业组(P〈0.01),随访期末为(44.72±10.54)分,明显低于作业组(P〈0.01);综合组治疗结束时及随访期末SCL-90评分分别为(49.15±11.84)和(39.26±10.47)分,低于认知组及作业组(P〈0.01)。结论作业疗法或道家认知疗法能不同程度地减轻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的情绪障碍,改善其偏瘫上肢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二者结合,可以取长补短,有利于患者身心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了解健康调查简表(SF-36)和脑卒中影响量表(SIS)在我国脑卒中康复临床的使用情况以及被认可程度。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网络问卷对国内三甲医院中从事脑卒中康复临床工作且具有一定资历的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进行调查。 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51份。SF-36和SIS在脑卒中康复中的临床使用率分别为31.13%和22.52%。同一量表在不同工作岗位的康复医师和(或)治疗师之间的使用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对SIS的总体认可度高于SF-36(P<0.05),主要表现在量表的测试结果对诊断疾病及制定临床方案和出院计划的帮助三个方面。 结论:SF-36和SIS在我国脑卒中康复临床的生存质量评定中尚未获得普及应用,需增强患者的全面康复意识,加强对康复医师及治疗师的规范化培训,适时对量表进行修订使其更适用于我国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定。  相似文献   

9.
顾琦  孙莹  施加加 《中国康复》2019,34(4):207-210
目的:观察加拿大作业表现量表在T12~L4平面脊髓损伤(C~D级)患者作业活动康复中的应用。方法:招募T12~L4平面外伤性脊髓损伤(C~D级)患者64例,随机区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每组患者均接受为期6个月的脊髓损伤常规康复治疗,其中观察组辅以加拿大作业表现量表为指导的作业活动康复,主要是对患者自身提出的作业活动问题和康复需求进行相应的分析与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使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加拿大作业表现量表(COPM)和脊髓功能独立性评估量表Ⅲ(SCIM-Ⅲ)分别对2组患者的作业活动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的COPM的表现和满意度得分、MBI和SCIM-Ⅲ得分均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各项得分均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T12~L4平面脊髓损伤(C~D级)患者的常规康复中辅以加拿大作业表现量表应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完成作业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康复督导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康复督导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对照组,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在生命体征稳定后,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每丑由治疗师行运动和作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康复督导,即对患者日常生活运用康复治疗技能进行督促和评定指导,并和治疗师建立有效的反馈。在患者人组时和3月后采用WHOQOL--BREF中文版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WHOQOL--BREF3个指标的评分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总分差值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督导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刘若伟 《华西医学》2009,(9):2232-2233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治疗,康复组加以运动疗法,对每例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分别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康复组与对照组在入院时临床神经缺损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院时两组上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配合康复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松动术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49例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神经松动术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定踝关节痉挛,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MA)中下肢部分评定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患侧CSS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均P〈0.01);2组患者FMA、BBS及ADL能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神经松动术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的踝关节痉挛,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卒中早期核心稳定性训练介入时机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组各20例,3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及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作业疗法、平衡训练等康复干预。在此基础上A组于入组后第2周介入核心稳定性训练,B组于入组后第4周介入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前后采用 Holden功能步行分类(FAC)及平均步长、步宽及步速等步态分析参数评定步行功能。结果:治疗3个月后,3组FAC评分及步长、步宽、步速等步态分析参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A、B组更高于C组(P<0.05),A组更高于B组(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功能,且介入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四肢联动对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脑出血、脑梗死、颅脑损伤所致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四肢联动康复加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为单纯常规康复治疗,采用Fugl-Meyer(FMA)积分法、Barthel指数(MBI)评分法、国际通用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S)评定患者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CNS评分较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MA及MBI评分较前明显提高,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起了重要作用,联合四肢联动康复训练器训练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起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E-LINK评估与训练系统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增加作业疗法训练,观察组增加E-LINK评估与训练系统辅助上肢和手的训练。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 E-LINK评估与训练系统对患侧手最大握力和捏力、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TEF)和改良Barthel(MBI)指数进行评价。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患手最大握力、捏力及STEF、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LINK评估与训练系统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手部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间歇性气压治疗联合热冷水交替浸浴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患者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运动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间歇性气压治疗联合热冷水交替浸浴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评定(VAs)、手部肿胀测量、运动功能评定(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BI)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VAS评分及手部肿胀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FMA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间歇性气压治疗联合热冷水交替浸浴可明显减轻肩手疼痛、肿胀,提高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