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松动术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49例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神经松动术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定踝关节痉挛,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MA)中下肢部分评定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患侧CSS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均P〈0.01);2组患者FMA、BBS及ADL能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神经松动术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的踝关节痉挛,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Buerger运动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肿胀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Buerger运动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患肢肿胀、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术后前2 d两组均用传统方法进行康复训练.从术后第3天拔除引流管后,试验组改用Buerger运动进行康复锻炼,对照组继续应用传统康复锻炼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后第3、第7、第14、第21、第28天患肢肿胀和疼痛情况.结果 术后第7、第14、第21、第28天,试验组患肢肿胀和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Buerger运动康复训练方法较传统康复锻炼方法更能有效预防或减轻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肿胀、疼痛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后加压冷敷缓解疼痛和肿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1年9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肘关节镜下行神经松解术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20例患者。其中,对实验组的20例患者在术后第二天开始采取对患肢进行冰袋加压冷敷;对对照组的20例患者在术后进行常规的手外科护理。将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及肿胀消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不同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术后使用加压冷敷与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手外科护理相比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肘关节镜下关节松解术后及时对患肢进行加压冷敷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肢疼痛及肿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冷加压自动循环系统对下肢骨折后肿胀和疼痛的疗效,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1年9月本科室收治的86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术前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冷加压自动循环系统对患肢持续冷敷48h,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后不同时段患肢的肿胀和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冷敷后不同时段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均P< 0.05).入院后24h,两组患者肿胀程度比较,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h后比较,观察组肿胀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均能在入院后48h顺利手术,镇静止痛剂的使用少于对照组.结论 对下肢骨折患处采取持续冷敷,具有良好的消肿和止痛效果,可降低患者对镇静止痛剂的依赖性,为按时手术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芒硝冰袋冷敷对踝关节骨折患者疼痛与肿胀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20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在入院检查确诊后使用普通冰袋进行冷敷处理,观察组患者使用自制芒硝冰袋进行冷敷处理.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关节肿胀程度、疼痛程度,比较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踝关节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功能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 2组患者冷敷前患侧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敷后手术前,2组患者的肿胀程度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2组患者的肿胀程度增加,术后3、5 d肿胀程度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冷敷前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敷后手术前、术后1、3、5、7 d,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踝关节AOFAS评分均随着术后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但观察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术后功能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芒硝冰袋冷敷可显著缓解踝关节骨折患者疼痛与肿胀程度,有利于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并可增强患者治疗后的踝关节功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运动再学习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是偏瘫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为探讨运动再学习训练方法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本文对20例偏瘫患者进行了运动再学习的训练及临床观察,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对象偏瘫患者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7~74岁,...  相似文献   

7.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是偏瘫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为探讨运动再学习训练方法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本文对 1999~ 2000年收治的 20例偏瘫患者进行了运动再学习的训练及临床观察,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本组偏瘫患者 20例,男 15例,女 5例;年龄 40~ 75岁,平均 55岁;病程 2周~ 15个月,平均 3个月;其中脑梗死 6例,脑出血 7例,脑外伤 6例,脑肿瘤术后 1例;左侧偏瘫 7例,右侧偏瘫 13例。 1.2方法主要运动再学习训练项目包括:( 1)桥式运动:患者取仰卧位,上肢放于体侧,或双手十指交叉,双上肢上…  相似文献   

8.
运动再学习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梅香  李环 《现代康复》2001,5(7):69-69
  相似文献   

9.
<正>脑卒中是世界上导致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全世界每年有脑卒中患者1500万人,其中500万人永久性残疾~[1]。上肢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大约有55%—75%的患者在脑卒中后3—6个月遗留上肢功能障碍~[2],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怎样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一直是脑卒中康复技术研究领域的热点与难点。本文采用神经松动术联合简易上肢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  相似文献   

10.
恢复患者步行能力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步态训练集中于步态各阶段的分解训练,导致开始步行训练的时间相对较晚。运动再学习提倡早期开展任务导向性的步行训练,启动行走训练的时机比以往大幅前提。我们在临床中以运动再学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改良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脑卒中偏瘫合并踝阵挛患者下肢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将脑卒中偏瘫合并踝阵挛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PNF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改良PNF技术,即主要利用对踝关节牵伸、背伸和外翻肌群的主动力量的训练,加强患者的主动踝背伸和外翻,加强胫前肌、腓骨长短肌力量,从而有效改变踝阵挛。结果:训练20d后,2组患者综合痉挛量表(CSS)、下肢Fugl-Meyer评定(FMA)、Berg平衡功能评分(BBS)及10m最大步行速度(10m MWS)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改善幅度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下肢PNF技术能更有效地提高偏瘫恢复前期踝阵挛的控制,促进下肢运动分离,提高步行能力及速度,适用于国内脑卒中患者踝阵挛的痉挛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松动术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偏瘫患者随机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下肢周围神经松动技术。治疗前后测定10m最大步行速度、患肢运动功能(FMA)及胭绳肌、胫前肌最大等长收缩时的肌电信号值(iEMG)。结果:治疗12周后,2组10m最大步行速度、FMA及胭绳肌、胫骨前肌iEMG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神经松动术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下肢矫形器疗法对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研究下肢矫形器疗法对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 6 5例随机分为下肢矫形器疗法康复组 34例和常规方法康复组 31例 ,下肢矫形器疗法康复组采用膝踝足矫形器 (KAFO)与运动疗法紧密结合的治疗方法 ,常规康复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治疗。在康复治疗前后分别用Fugl-Meyer评测法(FMA)和功能独立性评定法 (FIM )来评测患者的残损水平和残疾水平。结果 :两组在康复治疗前评测的各主要指标间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康复治疗后评测的下肢FMA、平衡FAM、与运动功能有关的FIM、FIM总分、每周FIM增加值和步行自立度的结果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下肢长矫形器疗法可以促进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早期主动性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在两所二级医院选择符合研究条件的脑卒中患者61例 ,分为康复组37例 ,对照组24例。比较发病4周后两组的下肢功能。结果 :初次评测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 ;末次评测下肢瘫痪程度(用FMA的下肢评分表示)康复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0.68±8.92和11.42±8.20 ,P值为0.000。步行功能恢复和上下楼梯的功能 ,康复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期主动性的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和下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和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96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同时强调躯干控制能力训练,治疗后两组患者分别采用躯干控制能力(Shekih)评分、FMA平衡功能评分和下肢FMA评分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变化均数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1)。躯干控制能力分别与平衡功能和下肢功能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值分别是0.783和0.746(P〈0.01)。结论: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和下肢功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关节松动术在下肢骨折后功能受限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120例下肢骨折患者分别接受常规疗法和关节松动术,测量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 (ROM)和大腿周径,并据此确定疗效。结果 两组膝关节 ROM和大腿周径的改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 (P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以偏瘫肢体训练为常规康复,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测定患者偏瘫侧踝关节主动背屈活动范围(AROM),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下肢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踝关节AROM平均差值(0.21±0.09)、下肢FMA平均差值(0.66±0.28)、BI平均差值(0.73±1.27),评分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踝关节AROM平均差值(3.19±0.78)、下肢FMA平均差值(7.36±0.64)、Barthel平均差值(19.54±2.07),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以进一步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康复,显著提高偏瘫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惠兰  缪鸿石 《中国康复》1993,8(3):122-124
观察了10项因素对偏瘫病人下肢功能康复的影响,其结果表明:①下肢功能水平;②平衡功能障碍;③足下垂内翻;④髋关节屈曲外旋挛缩;⑤深感觉障碍;⑥疼痛等几项因素对偏瘫病人下肢功能康复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