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验证人文关怀护理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入住脑病科的95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周期为3周.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抑郁评分及5-HT水平变化情况来验证其应用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后抑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瑞妍  邢诒刚 《新医学》2007,38(7):424-426
1 引言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以心境低落、兴趣下降等为特征的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从大量的临床报道可见脑卒中患者PSD的发生率很高,约40%~50%.大部分PSD是发生在脑卒中后2年内,尤其在前半年内.PSD不仅使脑卒中患者康复时间延长、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而且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本文对PSD作一简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症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疗的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对护理前后患者抑郁状况进行评定,采用Spitzer生存质量指数量表(QLI)对护理前后生存质量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RS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活动能力、健康感觉、社会支持、日常生活以及对前景的认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患者抑郁情况,提升患者的健康感觉,对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人类三大死因,成为当代卫生工作中的防治重点。脑卒中后抑郁继发于脑器质性病变之后,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较高。由于样本选择,诊断标准,评定工具和评定时间不同,文献报道脑卒中抑郁(PSD)发病率有一定差异,一般在20%~60%,PSD可降低康复治疗效果,对躯体残损,认知功能和言语功能有消极影响,使患者和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增加死亡率,脑卒中患者心理反应比其他许多疾病的心理反应更为严重,因为脑卒中患者身体功能的丧失是突发的,缺少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极易导致卒中后抑郁。对于脑卒中并发抑郁的患者,我们采取了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8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价,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实验组)和普通护理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支持性心理护理、行为护理、认知疗法等项目,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观察、比较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HAMD测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BI测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127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4例),分别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并在干预前及干预后1、3、5、9个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组患者抑郁状态于护理后3、5、9个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状态,减轻和缩短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病情和病程,提高其生存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中医情志疗法在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收治的70例PS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以中医情志疗法干预。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国神经功能缺损量表(MSSS)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MBI)评估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抑郁症状、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4周后,2组HAMD评分和MS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HAMD评分和MS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结合中医情志疗法可以有效地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提升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治疗效果较单纯使用醒脑开窍针法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于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住院期间抑郁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PSD患者10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使用叙事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状态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Hamition抑郁量表(HMAD)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两个量表的得分明显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住院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叙事护理可以显著缓解PSD患者抑郁情绪,促进患者克服心理障碍,有利于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n,PSD)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脑卒中后约60%的患者可发生抑郁,抑郁情绪对脑卒中的预后产生着明显的负面效应,可延缓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生活质量,增加死亡率。为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PS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我们在脑血管疾病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1]是指脑卒中后引发的抑郁症,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PSD不但增加脑卒中患的住院天数和病死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等各方面的恢复^[1,2],影响患的生活质量。近年来PSD已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现就PSD的临床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某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抑郁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r指数(B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FMA、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HAMD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BI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情绪低落、意志活动减退、思维迟缓[1],这严重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是临床护理的重点、难点。为探索解决方法,2000年2月-2005年3月,我们对63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了特殊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  相似文献   

13.
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ISS)对2011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21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分,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不同亚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50岁年龄组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其它年龄组高,女性患者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有显著性差异。脑卒中后抑郁组与非抑郁组NIHSS评分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对于40~50岁年龄组的卒中患者、女性卒中患者及NIHSS评分较高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卒中后抑郁。  相似文献   

14.
朱建中  王百灵  王瑛  俞皎 《中国康复》2012,27(4):266-267
目的:探讨辅助生物反馈训练联合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康复效果。方法: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6例,分为生物反馈联合米氮平组(联合组)及单用米氮平组(米氮平组)。2组均服用米氮平,联合组加用生物反馈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第1周末联合组HAMD及SD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米氮平组(P<0.05),米氮平组在治疗第2周末HAMD及SD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第6周末,2组HAMD及SD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均P<0.01)。联合组显效率较米氮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29%,84.37%)。结论:辅助生物反馈训练可加快改善脑卒中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相似文献   

16.
2003年7月~2007年12月,我们对6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红英 《天津护理》2011,19(4):210-211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60%患者发生抑郁或恶劣心境〔1〕,同时伴有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本文就35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脑卒中的临床表现除有各种躯体症状,还伴有情感障碍,其中以抑郁较多见,如症状持续2周以上称为脑卒中后抑郁症(PDS),PDS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在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卒中发病后出现的以情绪低落、情趣减退、睡眠障碍为特征的情绪障碍性疾病,是一种继发性抑郁[1]。近年来,对PDS研究较多,其发病率各学者报道不一,最高达97%[2,3]。为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康复中的作用,我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是当前危害我国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重要疾病,国内每年新发病例超过200万,年发病率高达217/10万[1],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意外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高达30%[2],且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康复及生存质量[3].为了提高PSD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有效康复,我们对86例PSD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干预,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减轻脑卒中后患者抑郁情绪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是一种患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的疾病,不仅导致患者躯体残疾,还常伴有心理障碍,如卒中后抑郁。卒中后抑郁是指以情绪低落、心境悲观、愉快感丧失、兴趣减退、自我感觉不良为主的病症。有文献报道,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在30%~50%,它能影响脑卒中预后,已成为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功能康复的重要因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