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们采用颞颌关节腔内注药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 (SGB)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 1 8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 5例 ,女 1 3例 ,年龄 2 0~ 32岁 ,平均 2 8.3± 1 .5 8岁 ,病程 1 0天~ 5年。其中 ,1 1例患者表现为耳前深部即颞颌关节处疼痛  相似文献   

2.
肿瘤型假体置换治疗近关节部位骨巨细胞瘤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肿瘤型假体置换治疗近关节部位骨巨细胞瘤(GCT)的疗效.方法 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近关节部位GCT 37例.股骨远端23例,胫骨近端10例,肱骨近端3例,股骨近端1例.Companacci分级,Ⅱ级9例,Ⅲ级28例.所有患者行瘤段切除、肿瘤型假体置换治疗.术后采用MsTS 93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随访2~9年,1例术后2年3个月肿瘤局部复发,1例接受截肢手术.1例假体感染,2例假体松动.术后3年MSTS 93评分系统评分平均为(22.49±5.16)分.肢体功能评估优良率为89.2%(33/37).结论 肿瘤型假体置换是近关节部位GCT减少复发、重建功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2003年4月~2009年12月,我们共实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65例,并给予密切护理配合,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65例,男8例,女57例;平均68岁.老年性严重骨性关节炎35例,膝类风湿关节炎18例,膝关节滑膜炎3例,创伤性关节炎9例.同期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19例,患者均有难以忍受的疼痛,关节面破坏严重,X线片提示有明显关节间隙改变,经系统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无明显好转且患者有强烈治疗愿望.本组术前均经X线、CT以及病理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4.
自1994年开始对341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应用联合药物免疫调节疗法配合康复护理,收到了满意的疗效,体会如下。1 对象与资料1.1 对象本组341例患者中,男105例,女236例,男女比例为1:2.25,年龄16~30岁108例,31~50岁157例,>51岁76例,中青年发病占77.71%。病情分期:早期75例,中期144例,晚期22例。诊断标准根据1985年全国类风湿病会议采用诊断标准确诊,关节受累情况:双踝、双腕、指(趾)关节肿痛204例,合并膝、肘关节肿痛95例,全身关节肿痛(腰、膝关节)伴有明显活动受限42例,晨僵< 1h,102例,大于1h者216例。功能分…  相似文献   

5.
2003年12月~2007年12月,我们共行138例197个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其中4例(8个膝)合并糖尿病的双膝骨关节炎患者同时完成双膝关节置换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例(8膝),男2例,女2例;平均年龄54.7岁;平均体重73.3 kg;平均随访2.5年.原发病为双膝类风湿关节炎2例,双膝骨性关节炎2例.9例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病史2~5年,活动受限2~4年.所有患者经饮食和口服降糖药物控制.1例有严重骨质疏松,1例髋、膝4关节置换.骨质疏松患者,主要与患者长期卧床失用性骨萎缩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全裸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3年5月至2010年5月共实施人工裸关节置换术18例,男2例,女16例;年龄52至66岁,平均61岁;病程9个月至18年.患者均经过保守治疗未取得疗效,踝关节疼痛,影响活动.术后对患者定期随访,并进行临床及影像学评估.结果 取得患者随访,时间为2~9年,平均5.4年;18例患者中16例对疗效满意.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分,从手术前27~53分,平均(41.5±6.8)分,提高到手术后60~91分,平均(74.6±9.7)分,视觉模拟评分(VAS)从手术前5-10分,平均(8.4±2.1)分提高到手术后1~4分,平均(2.3±0.9)分.无患者需行踝关节融合术或踝关节翻修术.根据影像学评估,16例假体位置稳定且没有下沉迹象,2例胫骨假体和骨质接触发生气球状骨溶解,但无症状.结论 采用TAR术进行踝关节置换是治疗踝关节炎的有效手段,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特制人工假体置换治疗骨巨细胞瘤术后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对20例骨巨细胞瘤特制人工假体置换术患者术后实施系统化康复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平衡功能、本体感觉及步态训练,并强调早期的肌肉主动性收缩训练.结果 根据Enneking的骨骼肌肉肿瘤术后功能评分,本组5例患者术后患侧上肢功能评分20~28分,平均26.6分;评分在24分以上者4例,优良率80.0%.下肢功能评分15例为14~27分,平均为21.5分,优良率86.7%.结论 采用特制人工假体置换治疗骨巨细胞瘤进行早期分阶段关节功能康复训练可防止关节僵硬,减少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粘连,最大限度恢复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方法,评价2001年7月至2005年7月在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29例患者的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术前髋关节功能的Harris评分为:34~36分3例、31~33分15例,≤30分11例,平均(32.7±6.3)分;术后髋关节功能的Harris评分为:90~97分10例、81~89分13例,≤80分6例,平均(86.9±6.8)分。术后和术前髋关节功能Harris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出院后1年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为患者提供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改善预后.方法 选取骨科老年髋部骨折患者50例,固定1~2名护士于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进行上门随访,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3例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内死亡,1例患者在出院后6个月内死亡.其余46例患者出院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27.56±3.14)分;出院后1个月(43.02±5.56)分;3个月(67.91±4.97)分;6个月(87.44±2.74)分;1年(92.56±3.96)分.发生压疮5例,肺部感染3例,深静脉血栓1例,脑血管意外1例,再次跌倒致对侧骨折1例,关节僵硬3例.结论 本组患者出院后1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明显提高,并发症及意外的发生率为36%.加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出院的持续性护理和康复指导,提高家庭支持力度,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并发症及意外发生,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 10月,我们对3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8例,女25例,男13例;年龄28~65岁.沿用美国风湿病学学会1985年诊断标准,于1987年修订,其诊断标准:①晨僵至少1 h(≥6周);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6周);③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6 周);⑤皮下结节;⑥手X线改变;⑦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2).以上7项符合4项或4项以上的,即可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其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90%.本组经上述症状、体征、X线射片、类风湿因子测定等确诊.以药物治疗为首选,非甾体类抗炎药、改变和阻止病情进展的药和激素等,配合适当的护理,本组获随访18~26个月,38例患者无内脏损害、无致残及关节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1.
田有粮  李月  李茜  金鑫鑫  王媛  朱宏 《中国康复》2010,25(6):444-446
目的:观察长圆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以探讨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法。方法: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长圆针组和传统针组各30例。长圆针组根据经筋自四肢末端向心性循行分布规律,以足三阳、三阴经筋受损的筋结点用长圆针进行刮拔,每周1次。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方法治疗,每日1次。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VAS疼痛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法进行评定和比较2组疗效。结果:长圆针组治疗3次,传统针组治疗30次后,VAS和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长圆针组明显低于传统针组(P〈0.05);临床疗效比较,长圆针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传统针组(46.7%、100.0%与23.3%、86.7%,P〈0.05)。结论:长圆针不仅能对KOA关节局部神经络穴位发挥针刺治疗作用,还能对病变组织进行松解、剥离及减压,阻断骨关节炎形成的病因,使关节内外应力平衡,达到解除疼痛、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郭乐斌  卓小为  周志宏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7):1246-1248,1251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7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随机采用锁定钢板固定25例,人工肱骨头置换22例,术后评估肩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6~43个月,平均18.5个月,按美国肩肘关节医师协会肩关节功能评估表评分,锁定钢板固定组优15例,良5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0.0%;肱骨头...  相似文献   

13.
背景:肩胛颈骨折治疗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保守治疗即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需要钢板置入治疗。目的:比较重建钢板置入治疗与保守治疗不稳定肩胛颈骨折的疗效。方法:于2005-07/2009-12收治25例不稳定肩胛颈骨折患者,其中保守治疗13例,重建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12例。结果与结论:25例获随访3~24个月。植入物组和非植入物组骨折愈合时间均为2~4个月,无明显区别。非植入物组Herscovici功能评分(8.46±3.20)分;优2例,良3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38.5%;正位X射线片上测量为盂极角(21.7±4.6)°。植入物组Herscovici功能评分(11.75±2.60)分;优5例,良6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1.7%;盂极角(38.8±2.9)°,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重建钢板置入治疗不稳定肩胛颈骨折可以重建肩关节稳定性,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创伤性踝关节疼痛关节镜下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初步探讨。方法43例病程半年以上创伤性踝关节疼痛患者行关节镜检查,并进行治疗。结果镜检下与关节疼痛有关病理类型:(1)关节不稳定征(外侧和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2)撞击征(前踝骨赘和前外侧软组织损伤);(3)软骨和骨软骨骨折;(4)非特异性骨关节炎和(或)滑膜炎。作镜下关节内清理、关节软骨面修整、骨赘切除、纤维束带切除等,术后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和关节功能锻炼。术后随访25例,优10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92.0%。结论踝关节镜对诊断和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疼痛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易敏  钟刚  岑石强 《华西医学》2009,(5):1092-1093
目的:回顾性研究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肩关节的情况,以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对我院2004年至2007年27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肱骨头置换术治疗,术中修复关节囊和肩袖,术后随访5~38月,评价其肩关节功能。结果:采用半关节成形改良评分系统SSMH综合评分,优:5例,良:17例,可:5例,优良率:81.5%。肩关节活动:平均前屈上举:96°,外旋:36°,内旋至L2水平。X片示假体无松动断裂,位置良好。结论:对于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人工肱骨头置换是有效治疗手段,能够最大限度恢复期肩关节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 2 3例髋臼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患者采用早期手术复位内固定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治疗 ,并对术后X线片复查情况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 3例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0 .5~ 7.5年 ,平均 3.5年。术后X线片复查示骶髂关节脱位及髋臼骨折复位满意 ,骶髂关节均获融合 ,关节功能优 14例 ,良 5例 ,可 3例 ,差 1例 ,优良率82 .6 %。无一例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髋臼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患者采用早期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2006年,5月至2008年6月LCP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15例。结果15例均获得随访,平均11.8d(5~16个月)。术后均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3周(3~5月)。无感染、骨不连、畸形愈合,无内固定物断裂、松动。根据Mazur等提出的踝关节功能评分:优11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3.3%。结论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手术创伤小,对骨折处生物学完整性影响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外髁骨折的外科治疗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月我科收治的38例胫骨平台后、外髁骨折患者,患者平均年龄42.3岁(20~58岁),按AO分型:41-B2型22例,41-B3型11例,41-C5例,所有病例采用后外侧入路钢板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1、3、6、12、24个月随访患者,行摄片及关节活动度检查,测定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胫骨平台后倾角(PA)。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24个月,平均18.4个月。患膝关节功能评定按Hohl评分标准:优28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9.5%。所有病例无感染、内固定失败情况。结论:膝关节的后外侧入路较前外侧入路能更充分暴露后关节间隙及胫骨平台后、外髁,为骨折的直视复位和植骨内固定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空间[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不稳定型桡骨远端C型骨折43例,结合腕关节螺旋CT三维重建制定手术方案,完成手术治疗,术后定期指导患者功能锻炼,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4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改良的Gartland—Werley标准评定:优29例,良8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6%。结论:结合腕关节螺旋CT三维重建制定不稳定型桡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方案,术后定期指导患者腕部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关节镜微创技术对手外伤患者掌指、指间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例10个掌指、指间关节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近指间关节6个,掌指关节4个,在小关节镜监视下进一步了解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病变,同时清理关节面增生的骨质、损伤的软骨、关节腔内的滑膜,松解关节囊、侧副韧带、掌板和肌腱,被动活动掌指或指间关节,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8例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和疼痛不适等症状,关节屈伸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按手指屈伸功能总主动活动度(TAM)测定标准,主动活动范围优2例,良4例,中3例,差1例;被动活动范围优、良各4例,中2例。结论小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掌指、指间关节疾病创伤小,治疗的准确性和针对性较高,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