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基因突变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伴随铜代谢障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发病率为1:35000~100000。临床症状系由铜在体内蓄积所致,主要表现为肝硬化、神经精神系统功能障碍、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cher ring,KF环)及肾功能异常等。WD基因已被克隆并定位于13 q14.3,基因全长约80kb,含有21个外显子和20个内含子,其cD  相似文献   

2.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s病(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铜代谢障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基因定位于13q14.3,它含有21个外显子及20个内含子,其基因表达产物为参与铜转运的三磷酸腺苷酶(ATP)7B,故该基因又称为ATP7B基因,ATP7B酶分为三个区,第一区为金属离子结合区,第二区为磷酸化区,第三区为跨膜区。基因突变方式多种,但以点突变为主。因基因突变导致ATP7B酶发生改变,从而不能有效地运输铜而形成铜蓝蛋白,因此使铜在组织器官存积,发生脑、肝、肾等多脏器受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豆状核变性患儿ATP7B基因全长外显子基因突变类型及其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对7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的ATP7B基因进行全外显子检测.结果 7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中1例ATP7B基因未检测出突变,6例检测出6种突变,分别为R778L、G711W、N1270S、A887LfsX14、de1930I、V1121A,R778L和V1121A检出率为28.6%,其他突变检出率均为14.2%.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患儿ATP7B基因突变呈多样性,R778L突变与临床表型不存在明确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家系易感基因位点的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13是目前与瘢痕关系最为密切的细胞因子,而SMAD蛋白介导的信号通路是转化生长因子B下游信号传递的主要途径。人SMAD蛋白基因在15q22.31-q23及18q21.1染色体区域。实验假定Smad基因为选择的瘢痕疙瘩家系易感基因位点。目的:定位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家系的易感基因位点。设计、时间及地点:两个家系、大样本的微卫星扫描连锁分析实验,于2007-02/06在上海基康公司实验室完成。材料:选择6个国内不同地区的瘢痕疙瘩家系2个4代发病的NM、LN家系中32位和19位成员,严格遵照赫尔辛基宣言规定的准则采集血样和病理组织标本。方法:采集2个家系51名成员的外周静脉血样,提取基因组DNA;选取位于15q22.31-q23及18q21.1染色体区域的7个微卫星标记位点D15S108、D15S216、D15S534、D18S363、D18S460、D18S467、D18S846,对这些微卫星位点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片断基因分型,再进行连锁分析。主要观察指标:NM和LN瘢痕疙瘩家系外显率为90%时各位点LOD值。结果:NM、LN两个瘢痕疙瘩家系在外显率分别为90%条件下,重组率0=0-~0.5时,这些微卫星标记的两点LOD值绝大部分都小于1,排除连锁关系存在。结论: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家系易感基因位点不在染色体15q22.31-q23及18q21.1区域。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中国人群与欧美人群在强直性脊柱炎(AS)易感基因定位方面的异同点。方法:采用全基因组扫描法对中国9个AS家系101份DNA样本进行基因分型和连锁分析:采用比较分析法对国外3个课题组的基因定位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群均在HLA区域尤其是D6S276附近存在连锁遗传标记:除HLA区域外.中国人群在D3S1292(3q)、D4S1535(4q)和D18S64(18q)处可能存在与AS相连锁的标记,而欧美人群在D1S255(1p)、D3S1300(3p)、D6S441(6q)、D9S1862(9q)、D11S4094(11q)、D16S515(16q)和D19S420(19q)等处存存与AS相连锁的标记。结论:中国人群与欧美人群在HLA区域肯定存在1个或1个以上易感基因或标记;此外,不同人群在非HLA区域的不同部位还存在多个AS易感基因或标记。总之,多个易感基因的协同作用是AS发生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SV40T抗原基因转染构建的永生化黑素细胞的遗传稳定性。方法 体外培养黑素细胞,对第20代的永生化黑素细胞进行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增殖情况,同时分析染色体核型,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DNA倍体;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分析第20代细胞hMLHl、hMSH2错配修复基因表达,并提取细胞基因组,微卫星位点PCR产物进行变性聚丙烯酰胺电泳分析微卫星不稳定性。结果 经过连续培养的第20代转染的黑素细胞左旋多巴染色阳性,增殖速度较原代培养黑素细胞明显增快,细胞周期S+G2期细胞比例较原代黑素细胞增多,同时未见异常DNA倍体,染色体仍为2倍体,转染细胞的hMLHl、hMSH2错配修复基因表达较正常黑素细胞上调;在1p22(D1S187)、5q14(D5S107)、18q12.2—12.3(D18S34)3个位点未出现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v,MI)。结论SV40T抗原基因转染的黑素细胞体外培养不出现遗传稳定性的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定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杂合性缺失(LOH)的集中区域,探索新的肿瘤抑制基因.方法取6q16.3的15个微卫星标记,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凝胶电泳-银染技术对165例ALL患儿等位基因LOH的情况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分析其与临床预后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至少1个位点的LOH率为32.7%,D6S1709-D6S1028及D6S2160-D6S1580是高频率集中缺失的区域,早期复发患儿的LOH率高于无早期复发患儿;谷氨酸受体6基因(GRIK2)可能为抑癌基因,2个区域存在可能代表新基因的表达序列标签12个.微卫星LOH与白细胞计数、病态细胞数、核型分析、早期复发均有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D6S1709-D6S1028和D6S2160-D6S1580为目前国内外所确定的最精确缺失区,该区域可能存在1个或数个肿瘤抑制基因,6q16.3的LOH的发生与ALL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先天性髋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CDH)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但迄今为止,从基因水平研究其发生机制报道较少。同源盒(homeobox,HOX)基因是胚胎发育和脊椎动物肢体发育的重要凋控基因,因此推测HOX基因可能与CDH的发病有关。目的:探讨CDH与HOX基因是否存在相关性。设计:核心家系内对照关联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发育儿科、遗传研究室及小儿外科。对象:101个CDH核心家系303名成员均为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小儿骨科病房1999—12/2001—01间全部住院CDH患者及其父母,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经X射线检查及手术确诊。方法:在胚胎肢体发育调控相关基因-HOX基因A簇、B簇、C簇和D簇所存的染仁体区域7P14—15.17q21,12q13和2q31内选择4个微卫星DNA标记D7S1808,D17S1820,D12S1686和Hox4EP,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101个先天性髋脱位核心家系的303名成员进行基因型分析,并进行传递小平衡检验(TDT)。主要观察指标:确定101个CDH核心家系303名成员4个微卫星DNA标记D7S1808,D17S1820,D12S1686和Hox4EP的基因型.对父母传递和不传递给患者的等位基因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结果:在D12S1686多态性标记位点上共检测到16个等位基因.TDT分析显示,CDH与D12S1686遗传标记他点不存在传递不平衡(x^2=6.171,P=0965)。在D7S1808多态性标记位点上共检测到10个等位基因.CDH与D7S1808遗传标记位点的第7个等位基因存在传递不平衡(x^2=6.045,P=0.014)。在D17S1820多态性标记位点上共检测到12个等位基因,CDH与D17S1820遗传标记位点的第4个等位基因存在传递不平衡(x^2=6.025,P=0.014)在Hox4EP多态性标记位点上共检测到16个等位基因,CDH与Hox4EP遗传标记位点的第4个等位基因存在传递不平衡(x^2=6.461,P=0.011)。结论:CDH与HOX基因A簇、B簇和D簇可能有关联.HOX A簇、B簇和D簇基因可能是先天性髋脱位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9.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致病基因ATP7B定位于染色体13q14.3,编码一种铜转运P型ATP酶。ATP7B基因突变导致ATP酶功能减弱或丧失,导致血清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P)合成减少以及胆道排铜障碍,蓄积于体内的铜离子在肝、脑、肾、角膜等处沉积,引起进行性加重的肝硬化、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肾损害及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cher ring,K-F)等[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病学组.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8,41(8):566-569. ]。目前,肝豆状核变性有肝型、脑型、其他类型和混合型四种临床分型。其中,以肝损害为首发症状者称为肝型,其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血清转氨酶增高;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或失代偿);暴发性肝衰竭(伴或不伴溶血性贫血 )。对于此类患者,良好的治疗、观察与护理将对其预后产生重要的影响。现将我院2007年11月—2012年10月收治16例以肝损害为主要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性疾病,致病基因(ATP7B基因)定位并克隆于13号染色体长臂染色体(13q14-q21)[1],ATP7B基因突变导致机体铜代谢异常,过量的铜沉积在肝脏和脑等组织中,引起不同程度的肝脏损伤和神经功能障碍。由于本病发病隐匿,侵及多组织器官,临床症状多样、不典型,不易早期诊断,易造成误诊、漏诊。现将我院2001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45例W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