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中最常见的骨折,而肘内翻是其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采用何种方法行髁上截骨和内固定有不同的报道。近年来作者用形状记忆合金钉在肘内翻截骨矫正术作内固定9例,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1986年10月~1989年9月共作9例,均为肱骨髁上骨折后并发肘内翻畸形,测量角度20°~35°之间,伤后出现畸形半年~3年就诊而行手术,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3~12岁,8例为学龄前儿童。术后用石膏托外固定3周后,开始肘关节功能锻炼。定期随访12~36个月,  相似文献   

2.
詹宏钢  何春 《浙江临床医学》2006,8(12):1295-1295
正常人肘关节有轻度外翻角称为携带角,若这一角度减少,甚至成反向角,即称肘内翻。肘内翻其病因有肱骨髁上骨折、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等。以肱骨髁上骨折多见,文献报告最高可达57%,平均发生率30%[1]。肘内翻影响功能及外观,肘内翻>10°有手术指征,作者自2000至2004年对因肱骨髁上骨折所致肘内翻23例采用截骨矫正克氏针交叉固定加功能位石膏固定,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3例中男16例,女7例;年龄4~10岁,平均6.5岁;肘内翻角度均>20°,骨折后7~9个月,骨折牢固愈合,畸形未加重。行截骨矫正克氏针交叉内固定加石膏固定。1·2…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改进的内外三点压垫法手法复位肱骨髁上骨折 ,从而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方法 :3 7例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采用手法复位 ,改传统的内外二点压垫法为内外三点压垫法 ,以纠正尺偏成角 ,并以患肘Bau mann角与健肘作比较 ,恢复Baumann角或矫枉过正。结果 :3 7例患儿 ,正常肘关节Baumann角的平均值为 ( 70 .45± 5 .3 1 )° ,健肘C角为 ( 1 0 .47± 4.5 8)°;初诊时患肘Baumnn角平均值为 ( 87.2 9± 6.65 )° ,C角为 ( 4 .5 1± 3 .72 )°;复位后Baumann角平均值为 ( 70 .75± 5 .2 5 )°,拆除外固定时B角为 ( 71 .1 3± 7.1 4)°,C角为 ( 1 1 .3 5± 5 .1 6)°。复位以后均使B角恢复到正常或矫枉过正 ,随访发现C角为 ( 1 0 .78± 4.1 9)°,复位后及拆除外固定后的B角与健肘B角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随访时的C角与健肘C角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仅 1例 (占 2 .70 %)出现了肘内翻。结论 :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的主要原因是尺偏成角 ,成角移位用三点压垫法 ,从这个角度设计治疗方案 ,既能在复位的早期有效恢复肱骨干的正常轴线 ,也能在固定过程中防止再发生尺偏成角 ,从而有效地防止肘内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肘关节僵硬症常见于肘关节脱位或肘部骨折外固定解。除后遗症,本文对24例肘关节僵硬症采用手法按摩及中药熏洗治疗,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24例中男18例,女6例,年龄10~56岁;发病时间1周~8周。本组肘关节僵硬症发生于肘关节脱位后6例,肱骨髁上骨折外固定解除后12例,尺骨鹰咀骨折外固定解除后4例,肱骨内上髁骨折外固定解除后2例。24例中伸肘达到140°屈肘达到90°14例;伸肘达到100°,屈肘达到70°10例,24例中有20例伴有肘关节旋转功能障碍。治疗方法采用(1)推揉:患者取坐…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随访1~5a,平均2.5a。结果 43例患者全部随访,均获骨性愈合,2例轻度肘内翻〈5度(4.65%),无手术并发症发生,肘关节功能优良 率达95.35%。结论 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能达到解剖复位,固定牢固,早期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能有效防止肘内翻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肘后外侧小切口有序骨折复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2007年,对76例手法复位失败、无合并神经、血管损伤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肘后外侧小切口手术,术中采取有序的骨折复位方法,先复位固定肱骨远端外侧柱,后复位固定肱骨远端内侧柱。术后患肢石膏托外固定2~3周并进行功能锻炼。【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年(1~6年)。按Flynn标准对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其中优61例,良15例,优良率为100%,无肘内翻发生。【结论】肘后外侧小切口及有序骨折复位固定适用于闭合复位不满意但不伴有明显神经、血管损伤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本术式具有解剖关系简单,对组织损伤小,出血少等优点;便于骨折复位、固定,能有效防止骨折远端内移、内旋、内倾及预防肘内翻畸形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与常规的石膏托固定比较,探讨、分析弹力外固定夹固定在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愈合时间,肘内翻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的意义,为临床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寻找简便、安全、有效的新外固定方法。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60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弹力外固定夹固定,对照组采用石膏托外固定方法。结果试验组的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21.6±8.35d,对照组为23.3±9.51d,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试验组的肘内翻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3.3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弹力外固定夹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在减少肘内翻的发生率方面,较传统的石膏托固定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疗效观察,探讨儿童髁上骨折的较为合理治疗方法。方法:本组25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肘外侧或肘后正中切口,处理骨折断端,清除折断间血凝块及嵌入之软组织,用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1根钢丝“8”字缠绕形成张力带固定。结果:25例患儿骨折均一期愈合,随访6~15个月,优良率96%,无肘内翻发生,无神经损伤发生。结论: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固定可靠,能有效防止肘内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Gartland 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29例,手术均采用牵引直视下复位骨折,自肱骨内、外髁向骨折近端以克氏针交叉固定的方法.术后石膏固定3~4周,8~12周拔除克氏针.随访并按照Jupiter肘关节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解剖复位26例,随访6个月~4 a,平均2.5 a.Jupiter肘关节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为优21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9.7%.3例肱骨远端前倾角较小(<30°);2例轻度肘内翻畸形,1例肘关节伸直受限20°.结论:切开复位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可迭较好的复位及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关节损伤 ,约占肘部骨折的 6 0 %~ 70 % ,其并发症除血管神经损伤外 ,肘内翻畸形发生率相当高 [1~ 3 ]。手法复位是常规的首选方法 ,但常因复位方法不当而致复位失败。我科近 1 0年来共收治因门诊手法复位失败或伴有肘内翻畸形患儿 30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就手法复位失败的原因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在 4~ 14岁。跌伤 2 1例 ,坠落伤 7例 ,交通事故伤 2例。伤后就诊时间为半小时~ 4天。左侧 2 0例 ,右侧 1 0例。伸直型 2 4例 ,其中尺偏型 1 9例 ,桡偏型 5…  相似文献   

11.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见 ,约占小儿骨折的 2 6 7% ,占儿童肘部损伤的 6 0 %~ 70 % [1] ,易发生肘内翻畸形。本文总结我院 1990~ 1998年肘外侧切口复位术并经远期随访的 5 2例患儿 ,着重探讨早期手术解剖复位对术后功能及与肘内翻畸形发生的关系。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 2例中 ,男 33例 ,女 19例 ,年龄 1~ 12岁 ,平均 8岁 ,左侧 36例 ,右侧 16例。1 2 损伤情况 伸直型 5 0例 ,屈曲型 2例 ,有血循环障碍 8例 ,出现正中神经受压症状 11例。1 3 治疗方法 本组均有明显移位或粉碎性骨折 ,其中 8例在当地医院经手法复位后疗效不佳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效果及方法。方法对2001年8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98例明显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诊患者82例,时间为1个月~4年,肘关节屈伸功能正常,无血管神经损伤,肘内翻2例。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可有效复位固定,减少再发移位及肘内翻的发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分次复位改良小夹板固定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遗肘内翻畸形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国内外学者就其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作了众多探讨,仍难以将其降到最低限度。我院自2004年6月 ̄2006年2月使用分次复位改良小夹板外固定方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23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3例中,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最大12岁,最小3岁,平均6岁;左侧13例,右侧10例;均为严重移位伸直尺偏型,无开放性损伤及合并血管、神经损伤。3d后并发中度肿胀、大量张力性水泡形成者5例。治疗时间均为伤后1 ̄3d。2治疗方法23例均采用分次复位改良小夹板外固定。首次复位:患…  相似文献   

14.
自 1992年 2月~ 1997年 2月用手法治疗肱骨外髁翻转性骨折,康复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 本组 48例中,男 33例、女 15例,年龄 5~ 8岁,受伤在 3 d以内 15例, 3~ 7 d27例, 7 d以上 6例,其骨折块均翻转移位在 90°以上。 方法:( 1)整复手法:患儿仰卧位或坐位,伤肢外展,一助手将伤肢上臂固定,另一助手握住腕部,并使腕背伸、前臂置旋后位、肘关节屈曲 130°,术者用拇指按摩外髁部使瘀肿散开,摸清骨折块的形状和位置;将骨折块推向肘后,前臂内收扩大肱桡关节间歇;术者一拇指置骨折块上缘向关节内加压,另一拇指…  相似文献   

15.
回顾性分析 1996~ 2 0 0 1年手术治疗 45例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病例资料。结果骨折于 4~ 8周全部骨性愈合 ,并发尺神经症状者 2例 ,经治疗后痊愈 ,最终遗留肘内翻 4例 ,轻度肘关节活动障碍 5例。手术治疗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严格掌握适应证 ,精湛的手术技巧及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 ,可以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君 《浙江临床医学》2014,(11):1793-1794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5例,从肘关节的功能和外观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随访7-30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骨折均获临床骨性愈合,并肘关节的功能和外观满意,术后无肘内翻等严重并发症。优23例,良2例。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移位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创伤小,维持复位确切,固定可靠,可以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和外形,减少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2005年3月至2008年6月,本科以闭合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尺骨鹰嘴骨牵引加石膏托外固定、经皮穿针内固定及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86例。结果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21个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33例,疗效优26例;经皮穿针交叉固定治疗12例,疗效优12例;骨牵引配合手法复位加石膏托外固定治疗20例,疗效优14例;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19例,疗效优16例;截骨矫正肘内翻治疗2例,疗效优2例。结论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首选方法,如能灵活掌握适应症,其他几种治疗方法亦可达到理想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保留伸肘装置的手术方式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并评价28例采用保留伸肘装置的手术方式治疗儿童Gan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经过和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年,平均8.6个月,参照Flynn标准,优50.0%,良28.6%,可14.3%,差7.1%;优良率78.6%,满意率929%:术后未见创口深部感染,无一例肘内翻及骨化性肌炎并发症,也无其他神经血管并发症。结论:开放复位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保留伸肘装置手术方式有利于减少术中损伤以及提高术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肱骨下端内侧柱的复位可降低肘内翻畸形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1.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8~68岁.平均33.5岁.部位:肱骨髁上骨折1例.前臂10例.手2例.小腿13例,伤后至入院治疗时间:最短2h,最长94h,平均10.5h。2.病因胫、腓骨骨折石膏或小夹板不恰当固定后10例;尺、桡骨闭合性骨折不恰当处理后7例;前臂、小腿软组织挤压伤各3例;手掌挤压伤伴掌骨多发骨折2例;肱骨髁上骨折1例。其中开放性骨折6例,闭合性骨折14例.  相似文献   

20.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骨折,易遗留肘关节功能障碍及肘内翻畸形。1998年4月~1999年2月我院对56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进行康复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2~14岁,平均8岁。高处坠落伤4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