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静脉输液滴注药物时,输液反应已普遍引起重视,但关于静脉用药中微粒的危害,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1微粒的来源所谓微粒是指静脉给药过程中,进入人体的非代谢的颗粒杂质。直径一般为1~300um或更大,50um以上的微粒肉眼可看见。微粒污染的途径主要有环境污染、配液操作污染和输液器具污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输液过程中微粒的来源及相关因素,探索减少输液过程中微粒污染的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了一次性侧孔针注射器、一次性斜面针注射器在治疗室环境及净化操作台上,在加药与不加药条件下逐瓶检验计数微粒数,每组各30例比较产生的微粒数,观察何种情况可减少微粒的产生。结果在治疗室环境下穿刺瓶塞可明显增加液体中微粒数(P〈0.01),同时加药可导致微粒数激增(P〈0.01)。而在净化操作台操作产生的微粒数明显低于治疗室环境(P〈0.05)。在相同情况下,侧孔针注射器穿刺瓶塞可减少橡胶塞微粒的产生(P〈0.01)。结论采用侧孔针注射器溶药、加药产生的不溶性微粒数明显少于斜面针注射器,同时穿刺本身、粉针剂药物及空气中所含微粒数也对液体中微粒数产生重要影响,在日常操作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3例不溶性微粒相关输液反应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液体治疗是以静脉输入各种药液为手段的治疗方法。但在输液过程中 ,输液反应时有发生 ,除了被人们所熟知的细菌污染反应、热原反应外 ,由不溶性微粒引起的微粒污染反应[1] 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将我院发生的 3例与不溶性微粒相关输液反应报道如下 ,以引起医护人员对微粒污染反应的重视。1 病例介绍   [例 1 ]  男 ,5 8岁 ,肝癌。 1999年 2月 5日静脉输入 5 %葡萄糖盐水 5 0 0ml、维生素B60 .2 g、门冬氨酸钾镁 2 0ml、氯化钾 10ml ,输入 45 0ml左右时 ,病人出现寒战 ,测体温 39℃。药检结果 :热原 (-) ,1ml液体含直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静脉用药的广泛应用,输液中微粒污染的机会越来越多,但尚未被人门所重视。因微粒对人类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对微粒的来源进行阐述认为微粒是可以最大程度的预防的。  相似文献   

5.
为防止微粒污染,提高静脉用药安全性,我们通过实验改进了现有的一次性注射器,在注射器的乳头端安装了过滤装置,并对加药后液体中的微粒数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减少输液微粒污染的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 ,也是医院治疗抢救病人的一个重要手段 ,如何将治疗药物输注到病人体内又不起反应是护理研究的重要技术操作内容。输液微粒如随静脉输液进入人体 ,其危害是严重而持久的 ,包括血管栓塞、肉芽肿、过敏反应、癌反应、热原反应、静脉炎、血小板减少等。我国 1990年药典规定每毫升输液剂中直径 >10 μm的不溶微粒不能超过 2 0个 ,直径 >2 5 μm的不溶微粒不能超过 2个 ,输液剂中的微粒来源有橡胶塞屑、炭粒、碳酸钙、氧化锌、粘土、纸屑、纤维素、玻璃屑、细菌、药物微粒等。为减少微粒产生 ,防止微粒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输液过程中微粒的来源及相关因素,探索减少输液过程中微粒污染的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了一次性侧孔针注射器、一次性斜面针注射器在治疗室环境及净化操作台上,在加药与不加药条件下逐瓶检验计数微粒数,每组各30例比较产生的微粒数,观察何种情况可减少微粒的产生. 结果在治疗室环境下穿刺瓶塞可明显增加液体中微粒数(P<0.01),同时加药可导致微粒数激增(P<0.01).而在净化操作台操作产生的微粒数明显低于治疗室环境(P<0.05).在相同情况下,侧孔针注射器穿刺瓶塞可减少橡胶塞微粒的产生(P<0.01). 结论采用侧孔针注射器溶药、加药产生的不溶性微粒数明显少于斜面针注射器,同时穿刺本身、粉针剂药物及空气中所含微粒数也对液体中微粒数产生重要影响,在日常操作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静脉输液质量,护理人员不仅要对病人的安全高度负责,同时要强化无菌观念、了解药物配伍方面的知识,做到现配现用,以防止微粒污染,提高病人的用药效果。  相似文献   

10.
微粒污染与净化台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