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低聚果糖体外对双歧杆菌的增殖效果,及体内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在厌氧菌液体 培养基中加入低聚果糖,观察双歧杆菌的增殖情况;用培养方法检测肠道菌群。结果 在厌氧菌液体培养基中 加入低聚果糖前后双歧杆菌菌数分别为1.5亿/ml和3亿/ml;服用低聚果糖后,35~50患者肠道内肠杆菌及类 杆菌显著减少,50岁以上者肠道内双歧杆菌显著增多。结论 低聚果糖对双歧杆菌有增殖效果,对人体肠道菌 群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烧伤早期大面积切痂术后肠道菌群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定量和微生物分析法对大面积切痂术后29例患者(手术组)的血浆内毒素和肠道6种常见菌群(肠杆菌、葡萄球菌、双歧杆菌、类杆菌、梭杆菌和酵母菌)进行检测,并与20名正常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手术组的肠杆菌、酵母菌数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厌氧菌中类杆菌、梭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及双歧杆菌/肠杆菌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或P<0.01),血浆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29例患者中24例出现不成形软便或稀便等肠道菌群失调症状。结论:肠道菌群失调存在于大面积切痂术后早期,主要是以双歧杆菌为代表的厌氧菌群失调,这是大面积切痂术后肠道感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国内目前厌氧菌的培养多采用焦性没食子酸培养法,此法虽较简便,但阳性率放低,且易受污染,使用厌氧培养箱(罐)价格昂贵,难以推广。近来我们参考有关资料,制备了一种厌氧菌的简易快速培养基,临床应用效果较佳,现将配法介绍如下:①常规配制厌氧菌液体培养基,其中加入硫乙醇酸钠,使其最终浓度为1g/L,加入500ml输液瓶内,橡皮塞塞好,铝盖压口,高压灭菌后备用。②常规配制厌氧菌基础培养基,溶化后加入硫乙醇酸钠,使其最终浓度为1.5g/L,同时加入美蓝(每100ml培养基内加0.2g/L美蓝水溶液1ml)。若用刃天青(resazrin)则…  相似文献   

4.
补充双歧杆菌能调节婴幼儿的肠道菌群,使条件致病菌的生长受到抑制,研究表明,在含双歧杆菌的食品中,当双歧杆菌活菌数达到10^6CFU/ml以上,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保健功能。本研究运用厌氧培养技术,定量分析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的数量,对奶粉中益生菌的分析,了解冲奶粉的水温及存放时间对牛奶中厌氧益生菌存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粪便标本中双歧杆菌的定量培养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定量检测双歧杆菌的途径。方法自行研制双歧杆菌选择性培养基并进行性能检测。以同龄健康者为对照,定量培养60例便秘、腹泻等患者粪便标本中双歧杆菌。结果自制培养基与对照培养基选择培养双歧杆菌的性能相当。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消化道患者粪便标本中的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减少,肠杆菌数量显著增多,肠道定植抗力(CR)均值小于1,健康者CR均值大于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该方法能定量检测粪便标本中的双歧杆菌且可用CR>1作为人体肠道菌群正常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乳果糖对肠道菌群及SIg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31名血液病患儿服用乳果糖前后肠道菌群及SIgA含量。方法 用培养方法检测肠道菌群,用单向琼脂免疫扩散法测定粪便中SIgA。结果 服用乳果糖后,血液病患儿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增加,分泌SIgA水平上升。结论 乳果糖刺激机体肠道内双杆菌生长以及免疫系统分泌SIgA,增加肠道局部免疫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31名血液病患儿服用乳果糖前后肠道菌群及SIgA含量.方法用培养方法检测肠道菌群,用单向琼脂免疫扩散法测定粪便中SIgA.结果服用乳果糖后,血液病患儿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增加,分泌SIgA水平上升.结论乳果糖刺激机体肠道内双歧杆菌生长以及免疫系统分泌SIgA,增加肠道局部免疫力.  相似文献   

8.
肾移植术后肠道菌群分析与腹泻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肾移植术后患者、正常人及腹泻患者的肠道菌群进行分析。结果为肾移植组肠杆菌、双歧杆菌明显高于腹泻组,双歧杆菌、小梭苗、拟杆菌显著低于正常组。认为肠道菌群失调在肾移植早期出现是引发肠道感染的直接原因之一,肠杆菌和双歧杆菌是致苗群失调后出现临床症状优势菌。提出去除病因,对症治疗,增强肠道活跃菌群及保护肾功能,以迅速恢复肠道菌群,减少并发症,提高移植肾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春双歧杆菌双元蛋白酸奶对小鼠和人群志愿者肠道正常菌群以及实验性便秘小鼠排便功能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01在齐齐哈尔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完成。选择昆明小鼠80只,雌雄各半。另选择志愿者20名,男女各半,均自愿参加观察。①青春双歧杆菌双元蛋白酸奶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将20只小鼠随机分成两组,正常对照组和样品组各10只。采用自身对照,样品组小鼠采用青春双歧杆菌双元蛋白酸奶25mL/kg连续灌胃21d,正常对照组用等量市售酸奶灌胃连续21d。在给受试物之前及最后1次给受试物后24h,无菌采取粪便,培养后以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等鉴定计数每克湿便菌落数,以检查正常菌群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②青春双歧杆菌双元蛋白酸奶对人肠道菌群的影响:将健康志愿者20名随机分成2组,正常对照组和样品组各10名。标准数据对照,样品组服青春双歧杆菌双元蛋白酸奶300mL/d,正常对照组服市售酸奶300mL/d,均连续饮用15d。最后给受试物之后24h无菌采取粪便,培养后观察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等鉴定计数每克湿便菌落数。③青春双歧杆菌双元蛋白酸奶对小鼠肠推进运动的影响:取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样品组、模型组、正常组各10只。样品组灌胃青春双歧杆菌双元蛋白酸奶25mL/kg/d,模型组、正常对照组灌胃等容量市售酸奶,连续15d。第15天禁食12h,样品组、模型组灌胃地芬诺酯50mg/kg,正常组除外。10min后各组用墨汁溶液灌胃,麻醉脱颈致死后取小肠,测量墨汁推进长度及小肠全长,计算墨汁推进移动率(墨汁推进率=墨汁推进长度/小肠总长度×100%)。④青春双歧杆菌双元蛋白酸奶对抗药物性便秘实验:取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样品组、模型组、正常组各10只。样品组按25mL/kg/d灌胃青春双歧杆菌双元蛋白酸奶,连续15d;模型组、正常组灌等容量市售酸奶15d,实验前模型组和样品组分别灌胃地芬诺酯50mg/kg,正常组除外,30min后各组灌胃含受试物的墨汁,各小鼠均放入单笼,记录各小鼠排首粒黑便时间和8h内排便总量。 结果:参与者及实验动物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数据。①小鼠和受试人群粪便中肠杆菌、肠球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青春双歧杆菌双元蛋白酸奶导致小鼠及受试人群肠道内双歧杆菌、乳杆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6.742~32.570,P<0.01)。②地芬诺酯致小鼠便秘后首次排黑便时间、排便总量和墨汁推进移动率:实验性便秘小鼠首次排便时间缩短,排便量增加,墨汁推进率加快(F=7.196~111.642,P<0.01)。 结论:青春双歧杆菌双元蛋白酸奶可以通过增加有益菌双歧杆菌、乳杆菌的数量,降低肠杆菌、肠球菌数量而提高肠道的抗病能力,同时可以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具有明显改善肠道功能和润肠通便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取常规综合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58),加用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者设为研究组(n=58),观察2组患者肝硬化疗效、肠道菌群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肝硬化整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研究组需氧菌、厌氧菌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酵母样真菌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可优化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纠正肠道菌群紊乱。  相似文献   

11.
12.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14.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调查,探讨家属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采用自拟问卷对参加系列教育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和家属接受教育次数越多,对疾病知识了解越多;在患者的亲属中患者的父母参加教育比率较大。结论:家属教育对治疗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应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注意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