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闫彦  高雪  任保燕 《妇幼护理》2022,2(4):745-747
目的 调查健康体检中心女性乳腺疾病的筛查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5 月期间在我 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女性受检者 400 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受检者乳腺疾病筛查情况。并通过单因素、Logistic 多因素 分析,分析乳腺疾病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400 例女性受检者中,乳腺正常者 60 例,占比 15.00%;乳腺异常者 340 例,占比 85.00%。 其中乳腺增生者 210 例,占比 52.50%;乳腺结节者 130 例,占比 32.50%。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初潮时间、 饮食结构、哺乳方式、流产史、睡眠质量、以及体质量,均为女性乳腺疾病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 女性健康体检中, 筛查出乳腺疾病的几率较高。乳腺疾病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初潮时间、饮食结构、哺乳方式、流产史、睡眠质量以及体质 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老年乳腺增生症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陕西省宁陕县医院收治的139例中老年乳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于陕西省宁陕县医院体检健康的139例女性志愿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收集两组基础资料[年龄、体重指数(BMI)、居住地区、民族、婚姻情况、纹胸佩戴时间、纹胸佩戴松紧程度、睡眠时间、哺乳方式、止乳方式、饮食习惯],分析乳腺增生症组患者病理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老年乳腺增生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中老年乳腺增生症患者的病理特征表现为导管上皮增生、囊肿形成、小叶增生、大汗腺化生、纤维腺瘤形成、不典型增生。观察组年龄≥65岁、BMI≥25 kg/m^(2)、纹胸佩戴时间≥8 h、纹胸佩戴紧、睡眠时间<5 h、非母乳喂养、药物止乳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BMI≥25 kg/m^(2)、纹胸佩戴时间≥8 h、纹胸佩戴紧、睡眠时间<5 h、非母乳喂养、药物止乳为中老年腺增生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老年乳腺增生症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BMI、纹胸佩戴时间、纹胸佩戴松紧程度、睡眠时间、哺乳方式、止乳方式,临床医师在此类患者的诊疗工作中应当对上述因素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回顾性调查乳腺病患者的自然状况与乳腺癌发病关系的内在联系,分析其危险因素,找出差异性,提出控制对策。材料与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将2006年6月~2012年6月我院及新疆伊犁州友谊医院乳腺病就诊病例1986例,设置统一表格进行调查,利用数据库进行筛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86例乳腺就诊妇女人群中,患各类乳腺疾病943例(47.5%),其中增生患者845例(42.54%),乳腺纤维腺瘤32例(1.61%),乳管系统疾病22例(1.11%),乳腺癌44例(2.22%)。分析结果分为文化程度高,体重指数高,精神心理压抑,性格内向,有女性生殖系统病史,摄入高脂高糖饮食为主要因素,可增加发病危险性。而常年清淡饮食及避孕年数多,哺乳超过6个月为保护因子。结论:高危人群中文化程度高、体重指数高、长期精神压抑、性格内向、患女性生殖系统疾病者内在联系密切,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3123例妇女乳腺疾病普查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玲  楼丽华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0):1382-1383
根据受普查对象乳腺增生病发病相关因素调查分析,结果文化程度高、饮食偏荤、体型肥胖、行经年龄长和晚婚晚育、无哺乳史的女性乳腺增生病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调查乳腺疾病患者的自然状况与乳腺癌发病关系的内在联系,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1981-01/2001-12在茂名市人民医院以乳腺疾病来求治的36000例患者作为对象,采用统一设计的回顾性调查表,用存档的病例资料填写,然后录入电脑,利用数据库进行筛选,并运用SAS6.1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乳腺疾病15100例(41.944%)。其中乳腺增生14400例(40.000%);纤维瘤692例1.922%);乳腺癌8例0.022%)。分析结((果为:文化程度高、体质量指数大、精神心理压抑、有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史、摄入乳类食品多,为主要危险因数,可增加发病危险性。而常吃葱等食物及避孕年数多为保护性因子。结论:高危人群中文化程度高、体质量指数大、长期精神压抑、患女性生殖系统疾病者,长期高脂饮食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及乳腺癌发生的内在联系较密切,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发现一般风险女性当乳腺筛查BI-RADS 4类时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为获取BI-RADS 4类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提高乳腺癌的筛查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乳腺筛查评级为BI-RADS 4类的一般风险女性648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乳腺癌组(282例)与良性病理组(366例),在两组之间对纳入的乳腺癌影响因素进行描述及卡方检验;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放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分析其对乳腺癌的影响;分析乳腺癌危险因素在绝闭经前、后女性中的差别(所用分析的检验水准α=0.05)。结果根据自变量类型,给予合理变量赋值,此次研究纳入的乳腺癌影响因素中,乳腺癌组与良性病理组间年龄、体质量指数、月经是否规律、有无绝闭经者、乳腺良性肿瘤史、乳头溢液、乳腺密度、流产次数均有统计学差异(χ~2=24.771,P<0.001;χ~2=98.900,P<0.001;χ~2=7.822,P=0.005;χ~2=8.290,P=0.004;χ~2=5.174,P=0.023;χ~2=36.222,P<0.001;χ~2=17.966,P<0.001;χ~2=16.530,P<0.001)。在初潮年龄、哺乳、生育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χ~2=3.370,P=0.186;χ~2=0.254,P=0.614;χ~2=4.431,P=0.109)。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乳腺密度、体质量指数、乳头溢液、流产次数、绝闭经是乳腺癌危险因素。对648例患者按照是否发生绝闭经进行分层,发现对于BI-RADS 4类的绝闭经前患者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分别是:乳腺密度、乳头溢液和流产次数。绝闭经后患者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分别是:体质量指数、乳头溢液、乳腺密度和流产次数。绝闭经前患者乳腺癌危险因素中乳腺密度的危险系数较高;绝闭经后患者乳腺癌危险因素中体质量指数的危险系数较高。结论对于乳腺筛查BI-RADS4类女性,年龄≥45岁、乳腺密度≥75%、流产次数≥1次、有色乳头溢液、体质量指数(≥24 kg/m2)、未绝闭经是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合并上述危险因素的女性应给予更积极的干预治疗及随访;其中绝闭经前、绝闭经后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确山县健康体检人群已婚妇女乳腺疾病发生情况。方法:对2007-01/2007-12到某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1 286例已婚妇女,调查乳腺疾病发生情况。结果:乳腺增生检出率26.91%,纤维腺瘤检出率0.62%,乳腺炎检出率0.47%,乳腺癌检出率0.39%,而且乳腺增生与不同职业、月经、不同生育等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已婚女性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最为常见,乳腺纤维瘤在23~44岁间发病率高,乳腺炎多发于哺乳期妇女,乳腺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疾病发病的相关因素,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降低乳腺疾病发生率。方法:应用近红外线乳腺诊断仪、B超,病理检查并结合触诊对1300例妇女进行乳腺体检。结果:乳腺患病732例,患病率为56.31%,乳腺增生580例,患病率为44.62%,乳腺癌2例,患病率为0.15%。结论:乳腺疾病与年龄、职业有相关性,加强宣教,及时体检,指导妇女健康饮食、生活习惯,降低乳腺疾病,及早发现乳腺癌。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番禺地区部分职业女性在健康体检中行乳腺疾病检查情况分析,以了解本区内职业女性中乳腺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 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对番禺区6 708名20~70岁职业女性前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常规进行生活史咨询,乳腺检查及临床触诊,钼靶照片及彩色B超检查,建议肿块明确者进行病理活检.结果 此次标本中20~70岁职业女性中乳腺增生发病率35.51%,乳腺纤维瘤患病率0.89%,其他良性乳腺疾病0.33%,乳腺癌患病率59.63%,本地区30~59岁组年龄阶段乳腺癌高发.结论 番禺区职业女性乳腺疾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及早通过体检能早期发现病变.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河南地区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按照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变迁全国调查法则,在河南地区对抽样人群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逐户运人进行登记,填写统一表格并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河南地区糖尿病、糖调节受损及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13.5%,20.1%,23.8%.对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年收入、吸烟、运动、饮食、家族史、体质量指数、腰臀比、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与糖代谢障碍相关.结论:河南地区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发病率高.性别、年龄、年收入、吸烟、家族史、体质量指数、腰臀比、总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而低盐低脂饮食及运动锻炼是糖尿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超声检查对女性乳腺进行分型,并探讨女性乳腺的超声分型与病灶良恶性间的相关性。方法:观察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因乳腺肿块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32例患者(498个病灶),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恶性病灶162个,良性病灶336个。根据超声图像上病灶侧乳腺腺体组织厚度和结构将乳腺分为腺体型、腺纤维型和脂肪型,并采用χ2检验分析乳腺类型与病灶良恶性间的相关性。结果:腺体型与腺纤维型患者间的病灶良恶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3),而腺体型与脂肪型间、腺纤维型与脂肪型间的良恶性病灶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女性乳腺的超声分型与乳腺癌间存在相关性,其中脂肪型乳腺患者的恶性肿瘤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超声检查对乳腺原位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超声诊断乳腺原位癌的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乳腺原位癌患者(原位癌组)和30例乳腺增生(腺病)患者(良性组)的声像图特征,包括边界、内部回声、微钙化、后方回声、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等,并与钼钯检查结果、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乳腺原位癌的声像图特征表现为肿块型、片状低回声型、导管扩张型、单纯微钙化型,分别占55.81%(24/43)、30.23%(13/43)、9.30%(4/43)、4.65%(2/43).7例(16.28%)伴有微浸润,均为导管原位癌,其中1例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前超声正确诊断原位癌34例,乳腺增生 24例,其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79.45%、80.00%和79.07%.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00%和72.73%.原位癌组与良性组的微钙化数、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原位癌的声像图特点具有一定特征性,高频超声检查对诊断乳腺原位癌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中成药合用(加味逍遥丸+小金胶囊)、西药(他莫昔芬)、心理疏导三种方法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A组中成药合用(加味逍遥丸+小金胶囊)治疗,B组西药(他莫昔芬)治疗,C组心理疏导治疗。治疗21d后比较三组疗效。结果:根据乳房疼痛及乳腺结节大小的分级变化确定疗效。A组总有效率为92.5%,B组总有效率为77.5%,C组总有效率为57.5%。三组比较,P值均<0.01,差异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成药合用(加味逍遥丸+小金胶囊)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症,比他莫昔芬、单纯心理疏导起效快,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年度体检了解本院职工健康状况,找出影响医务人员健康的不利因素,依情制定有效的预防保健措施。方法:对我院2300名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查体,并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300名体检者中。检出疾病或异常人数为1700人,总患病率达73.91%,其中男性600人,患病率69.85%,女性1100人,患病率76.3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患病率较高的前5位疾病分别是是高脂血症(14.87%,342/2300)、脂肪肝(12.30%,283/2300)、高血压(9.17%,211/2300)、子宫肌瘤(8.09%,186/2300)、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囊肿、甲减、甲亢)(7.57%,174/2300)、乳腺增生(6.34%,148/2300)、糖尿病及糖代谢异常(5.17%,119/2300)、冠心病(4.13%,95/2300)、肝囊肿(3.35%,77/2300)和肾脏疾病(肾囊肿、肾结石)(2.83%,65/2300)等,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年龄差异显著(P〈0.01)。结论: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堪忧,对危险因素需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预防,可有助于提高医院工作人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实质x线分型与乳腺癌相关性,对乳腺癌高危人群实行干预性治疗和定期追查,达到降低乳腺癌发生率和死亡率的目的。方法对500例乳腺癌和1000例对照组病例进行乳腺x线分型,将对照组不同亚型组织切片与乳腺癌组癌周组织切片对照研究,分析乳腺不同亚型乳腺癌的危险度,同时分析乳腺不同亚型在各年龄段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度。并通过统计学方法作类型分析和乳腺癌发生统计。结果①最低危险组OR〈0.3,癌发生率在2%以下的亚型有Ⅰa,Ⅱa,Ⅲa,Ⅳa。②低危险组OR〈0.3,癌发生率在2%~5%以下的亚型是Ⅰb型。③危险组OR〉0.3癌发生率在5~10%的亚型:Ⅰb,Ⅱb,Ⅲb,Ⅳb。④高危险组OR〉I,癌发生率超过10%以上的亚型Ⅲc,Ⅳc。乳腺癌高危险年龄段:Ⅳc型和Ⅲc型35~55岁,Ⅲc型可延长至60岁,IVb型31—50岁,Ⅲb和Ⅱb型50~60岁。结论Ⅲc和Ⅳc型属于高危险型,其人群约占癌数的67.4%。是乳腺普查追踪的主要对象,其中35—55岁必须每年复查一次。必要时进行干预性治疗,达到预防乳腺癌,降低乳腺癌发生率及早发现早治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卒中急性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判睡眠障碍。分析1 200例卒中急性期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结果:卒中者急性期睡眠障碍(PSQI总分>7分)的发生率为18.75%。睡眠障碍患者与非睡眠障碍患者在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精神状况、卒中部位、卒中性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发生与患者年龄<50岁、焦虑抑郁、脑出血、皮质下卒中、左半球卒中、神经功能缺损重显著相关(P<0.01)。结论:卒中急性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与卒中部位、性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年龄及社会心理等因素有关,早期进行心理干预、配合药物综合治疗者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乳腺癌患者患者血清中垂体激素FSH(促卵泡激素)及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变化及其与疾病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采用放射免疫(RIA)法检测119例乳腺癌患者(其中73例滤泡期,46例绝经期)、139例乳腺增生患者(其中83例滤泡期,56例绝经期)和66例同期健康人群(对照组)血清FSH和ACTH。结果乳腺增生、乳腺癌患者患者血清中FSH和ACTH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滤泡期乳腺癌组FSH高于乳腺增生组,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TH对比组问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绝经期乳腺癌组ACTH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组,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SH对比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组、乳腺增生组和对照组的FSH、ACTH相比较含量均明显增高,且乳腺癌组和乳腺增生组的FSH、ACTH相比较含量显著增高,激素含量变化与病理改变过程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乳腺增生症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和需求,以便提出相应的健康教育对策。方法:对门诊368例乳腺增生症病人相关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需求内容及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人对乳腺增生知识认知率均低于48.37%,其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和职业与认知程度密切相关(P〈0.01);而对相关知识需求率为54.62%~100%。结论:乳腺增生症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低而需求率高,健康教育亟待加强,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可满足病人需求,达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王文双  孙晓东  刘丽梅  夏洪波  丁梅 《临床荟萃》2012,27(7):568-570,573
目的 探讨俯卧位超低剂量7.5 mAs多层螺旋CT扫描在肺及乳腺联合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女性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100 mAs及超低剂量7.5 mAs俯卧位肺及乳腺联合扫描.记录两组扫描方式肺组织及乳腺结构的显示情况,CT容积剂量指数(CTD)、剂量长度乘积(DLP)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肺组织及乳腺结构显示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低剂量组CT容积剂量指数(CTD)及剂量长度乘积(DLP)仅为常规组的7.5%.结论 俯卧位超低剂量7.5 mAs多层螺旋CT扫描在肺及乳腺联合体检中能清晰显示肺及乳腺的各部结构,并且辐射剂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0.
方茜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0):1328-1330
目的:分析健康妇女月经不同时期乳腺超声影像特点,进而探讨其与血清雌、孕激素水平的关系,以期为行性激素补充治疗(HRT )妇女的乳腺检测提供参考。方法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征集正常月经且无乳腺疾病的健康女性98例,确定其黄体期与晚卵泡期,通过乳腺超声检测,观察月经不同时期乳腺体层厚度和导管宽度及与雌、孕激素水平的关系,乳腺腺体声像图改变与雌二醇与孕酮的关系,乳房胀疼与乳腺结构改变以及雌、孕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在月经不同时期,乳腺体层厚度与导管宽度有周期性变化,与黄体期比较,晚卵泡期的乳腺体层厚度与雌二醇水平均减少,而导管宽度则增加,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酮值则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在98例健康女性之中,乳腺腺体结构改变者有43例(43.88%),与乳腺结构改变者比较,乳腺结构未改变者黄体期的雌二醇、孕酮值均明显降低,雌二醇/孕酮则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卵泡期的雌二醇、雌二醇/孕酮明显降低,孕酮值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超声检查中20例乳腺增生样改变者均存在明显的乳房胀疼,26例无乳房胀疼者中有8例(30.77%)存在乳腺结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与乳房胀疼者比较,未有乳房胀疼者黄体期的雌二醇、孕酮值均明显降低,雌二醇/孕酮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卵泡期的雌二醇、雌二醇/孕酮明显降低,孕酮值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乳腺腺体声像图表现亦随之变化,乳房胀疼与乳腺腺体结构改变相关;而乳腺腺体结构改变和乳房胀疼与黄体期雌、孕激素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