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能否预防乙型肝炎,取决于疫苗能否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以及所产生抗体的水平。一般认为,非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的婴儿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滴度≥10U/L,具有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作用。而对于母亲为HBsAg阳性的婴儿,  相似文献   

2.
白淑芬  杨立新  唐迅  王艳 《临床荟萃》2011,26(14):1244-1245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状态可以通过免疫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即乙型肝炎"两对半"的不同组合形式反映出来,称为HBV标志物(HBV M),对于成人HBV感染者主要表现为2种模式,即HBsAg、HBeAg、HBcAb阳性模式,被称为"大三阳"和HBsAg、HBeAb、HBcAb阳性模式,被称为"小三阳".本研究对这2种模式的孕妇的新生儿出生时HBV M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10年在北京市居住的、不同职业类型、北京户籍和外地来京人员、不同年龄段育龄妇女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检测阳性情况,根据育龄妇女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携带率,探讨进一步强化该群体乙型肝炎防控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提高该群体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北京市上地医院和海淀区妇幼保健院符合条件的育龄妇女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检测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以城市人口为主的育龄期职业妇女,其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携带率显著高于流动人口中从事家庭及体力服务行业的同龄女性(χ2=11.70,P=0.001).且在不同年龄段,特别是25~35岁,两组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携带率有明显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逐渐降低.结论 育龄妇女在乙型肝炎方面的计划免疫政策效果显著,但一些特殊人群的免疫效果仍有一定提升空间,如果对她们进行乙型肝炎疫苗强化免疫,对从源头上控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降低全民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陕西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自然史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变化情况。方法 153名患者分为免疫耐受期组(IT)、免疫清除期组(IC)、非/低水平复制期组(LR)、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肝炎组(ENH)、HBeAg阳性肝硬化组、HBeAg阴性肝硬化组。HBsAg滴度采用Abbott免疫化学发光检测仪(AXSYM)测定。分析每个阶段HBsAg滴度与HBVDNA、ALT的相关性。结果慢性HBV感染不同阶段HBsAg滴度的中位数不同,分别为IT131.67S/N,IC91.43S/N,LR70.92S/N,ENH82.61S/N,HBeAg阳性肝硬化组78.46S/N,HBeAg阴性肝硬化组65.93S/N。HBsAg滴度在IT组最高,HBeAg阴性肝硬化组最低。HBsAg滴度水平仅在IC组中与HBVDNA相关,不同阶段HBsAg滴度水平与ALT均无相关性。结论在慢性HBV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HBsAg水平有明显差异。但仅在IC期HBsAg滴度水平与HBVDNA定量有相关性。HBsAg滴度是否能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反应的预测因子尚需更多的纵向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同时阳性与肝癌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门诊及住院患者标本,收集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的检测结果,分析其模式.结果 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患者中肝癌患者所占比例较高(33.33%).结论肝癌患者中HBsAg和抗-...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秦皇岛市健康体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流行现状及流行特征,为疫情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ELISA法为体检者进行乙型肝炎五项指标检测,分析血清学指标。结果调查对象HBsAb阳性率34.16%,易感率60.96%,感染率4.88%,HBsAg阳性率为1.15%(其中大三阳7例、小三阳29例、HBsAg和抗-HBc阳性12例)。不同性别间HBsAg阳性率、易感率、感染率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96,P=0.150)。结论秦皇岛体检人群乙型肝炎感染率较低,但60.96%的易感率提示做好乙型肝炎预防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某院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职工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为降低乙型肝炎发病率,加强全院职工的防预意识提供科学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我院746例职工测定乙型肝炎两对半(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然后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科统计和总计,调查乙型肝炎在全院的分布状况。结果乙肝携带率为9.79%,感染率为87.00%,其中男性携带率为12.00%,女性携带率为7.46%,男女相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感染共发现11种感染模式,其中以HBsAb(+)HBcAb(+)最为多见(57.94%)。HBsAg阳性的人群中发现有6种感染模式,其中以小三阳组~HBsAg(+)HBeAb(+)HBcAb(+)]所占比率最高(72.60%)。不同组别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及未感染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最高的组别是实验检验组(19.05%),其次是设备信息组(17.39%)、大外科组(12.50%),最低的是行政院办组(2.17%)。主要集中在下列科室:实验室、呼吸内科、血净肺功能、设备科、麻醉科、普外科、胸外科、信息科、肾内科等。结论医务人员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全院职工都应加强防预意识,定期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提高其免疫力。  相似文献   

8.
陆伟  张占卿 《临床荟萃》2013,28(10):1185-1190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的发现显著提高了乙型肝炎的诊断水平。早期开展的血清HBsAg检测属于定性检测,HBsAg阳性表示存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但不能判断HBV感染状态。血清HBsAg定量检测始于增敏化学发光技术的引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核酸检测在入院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筛查中的应用。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 国内10家医疗机构入院患者血浆样本, 采用血清学免疫法和核酸筛查的方法, 分别检测乙型肝炎标记性指标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及HBV DNA, 对不同方法学检测结果阳性数及患者临床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 655例患者样本中, 血清学免疫法检出HBsAg阳性者216例(2.50%), 核酸筛查出HBV DNA阳性者238例(2.7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 HBsAg、HBV DNA均阳性者210例(2.43%), HBsAg阴性、HBV DNA阳性者28例(0.32%), HBsAg阳性、HBV DNA阴性者6例(0.07%)。结论对入院需行乙型肝炎病毒筛查患者开展HBV DNA检测, 可与现行的血清学免疫法同样有效且能提高HBV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感染模式。方法选择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13 241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五项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 13 241例体检人员中HBsAg阳性率7.58%,男性HBsAg阳性率9.42%,显著高于女性的6.22%;组合分析发现19种感染模式,常见模式10种,占99.56%,罕见模式9种,占0.44%。主要模式为全阴性和HBsAb阳性模式,占体检人群的76.61%。结论温州地区男性的HBV携带率高于女性,感染模式呈多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