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前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为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的二级预防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28例,男17例,女11例。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对2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服用缬沙坦前后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进行检测。结果:2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服用缬沙坦治疗12周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t=13.7,7.8,P&;lt;0.05),同时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4.68&;#177;3.22)%]较治疗前[(2.50&;#177;4.00)%]明显改善(P&;lt;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管内皮损害,缬沙坦在降压同时能有效改善其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糖尿病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26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22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组)和25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血流介导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功能。结果:高血压组、糖尿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的变化较对照明显减弱[分别为(4.21&;#177;2.24)%,(3.98&;#177;1.85)%,(2.66&;#177;2.0)%,(14.85&;#177;7.94)%,F=13.12,P&;lt;0.01,P&;lt;0.0011,以高血压+糖尿病组下降更为显著。含服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3组较对照组均减弱,但在高血压组[(9.69&;#177;4.12)%]、糖尿病组[(10.01&;#177;3.2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而两种病并存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6.54&;#177;2、54)%,F=9.64,P&;lt;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明显受损,两种病并存时时对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损害呈叠加作用,且内皮非依赖的舒张功能亦明显受损;两种病并存时可能会使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3.
复方丹参滴丸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患者35例(具有冠心病危险因素)口服复方丹参滴丸(20粒/次,2次/d,)3个月后,利用高分辨力超声检测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肱动脉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犤(10.38±3.04)%和(3.50±1.28)%,t=6.826,P<0.01犦。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血流量增长百分率亦明显升高犤(370±247)%和(203.2±134)%,t=15.31,P<0.05犦。结论:具有冠心病危险因素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伤是可逆性的,中药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明显改善损伤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o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和β受体阻断剂对其的影响。方法:经2周导入期后,将48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27例)和卡维地洛组(21例),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采静脉血测定空腹胰岛素及空腹血糖,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治疗前后血流介导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贝那普利和卡维地洛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P&;lt;0.01);空腹胰岛素水平较前降低及胰岛素敏感指数均较前显著升高(P&;lt;0.05~0.01)。肱动脉内径的基础值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反应性充血后内径变化率[[(10.53&;#177;8.01)%,(10.90&;#177;7.96)%]及含服硝酸甘油后内径变化率[(13.89&;#177;2.74)%,(14.12&;#177;2.99)%]较治疗前[(2.67&;#177;1.90)%,(2.70&;#177;1.80)%,(6.52&;#177;2.51)%,(5.98&;#177;2.49)%]均明显改善(P&;lt;0.05~0.01)。结论:贝那普利和卡维地洛均能有效降低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及其非内皮依赖性的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超声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并探讨其血管内皮功能及两者的相关性,为早期干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有力证据。方法:高血压组:选择山东省泰山疗养院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64&;#177;8)岁。另选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测定126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及反应性充血时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各指标相关性。结果:高血压患者IMT[(1.06&;#177;0.05)mm]明显比正常对照组[(0.73&;#177;0.02)mm]增厚(t=57.29,P&;lt;0.001)。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的扩张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t=25.8P&;lt;0.001)。颈动脉内膜厚度与反应性充血时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r=-0.538,-0.46,P&;lt;0.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血管内皮依赖性及非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损伤;内皮功能紊乱引起血管重构、肥厚、斑块形成。原发性高血压的内皮功能损伤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并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探讨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及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血管内科2004-03/2004-10住院的冠心病患者45例,年龄39~70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5例(男13例,女1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20例(男11例,女9例)为对照组,年龄30~64)岁。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测反应性充血肱动脉内径变化率和含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测定血浆中一氧化氮、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用Logistic回归做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反应性充血内径变化率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关系。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两组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内径变化率: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2&;#177;1.42)%,(7.6&;#177;1.12)%,(15.46&;#177;1.2)%,t=2.357,P&;lt;0.05]。而两型心绞痛患者变化率基本相似(P&;gt;0.05)。②血浆一氧化氮水平: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52.18&;#177;16.55),(77.72&;#177;21.05)μmol/LP&;lt;0.05]。⑧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425.8&;#177;108.2),(225.3&;#177;103.8)μg/L,P&;lt;0.05]。④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和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60.70&;#177;11.45)μmol/L,(322.4&;#177;110.2)μg/L,P&;lt;0.05]。⑤Logistic回归法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时,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的OR值大于1,反应性充血肱动脉内径变化率的OR值小于1;用回归模型时.偏回归系数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发病过程中,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和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均可成为冠心病心绞痛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其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冠状动脉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29,自引:11,他引:29  
目的评定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306例怀疑冠心病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行超声扫描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其中男195例,女111例,平均年龄(57&;#177;12)岁。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成3组,A组172例,有明显的血管狭窄,即血管内径狭窄≥50%;B组8l例,血管内径狭窄&;lt;50%;C组53例,无血管狭窄。所有患者均于冠状动脉造影后3d内行肱动脉内皮功能检测。结果3组间基础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02;P&;gt;0.05)。反应性充血内径变化值A组与B组(t=4.78;P&;lt;0.05)、C组(t=16.92;P&;lt;0.001)以及B、C两组间(t=6.89;P&;lt;0.0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反应性充血血流速度变化值A组与B组(t=5.57:P&;lt;0.05)、C组(t=12.08;P&;lt;0.001),以及B、C两组间(t=8.56;P&;lt;0.01)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肱动脉内皮功能不良可间接反应冠状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与冠状动脉狭窄密切相关,是冠状动脉病变良好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50例无血管并发症且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组)和25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个体(对照组)。测定研究对象的血脂、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分别测量每位受试者其休息时、反应性充血后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测定基础值(D0)、肱动脉内径(D1)、肱动脉最大内径(D2)。反应性充血后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以第一次测量基础值的百分比表示,(D1-D0)/D0&;#215;100%和(D2-Do)/Do&;#215;100%分别代表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硝酸甘油介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空腹血糖明显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t=1.999—2.313,P&;lt;0.05)。②2型糖尿病组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3.62&;#177;0.41)%】明显低于对照组【(4.68&;#177;0.31)%】【t=2.306,P&;lt;0.05)。基础血管内径、基础血流、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在2组间无明显差异(P&;gt;0.05)。结论: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9.
吸烟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1:1配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吸烟及其吸烟量不同对中老年吸烟人群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05/2004—10在鞍山市中心医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格检查者167人。纳入自愿参加实验的吸烟健康体检者85人为吸烟组。排除戒烟已超过2年者和确诊为肺心病和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按相同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职业1:1配对为不吸烟组(n=85),不吸烟是指一生中从未吸烟。共配成85对,其中男67对,女18对。根据吸烟者的吸烟指数将其分为大量吸烟组(吸烟指数≥100年支,n=39)和小量吸烟组(吸烟指数&;lt;100年支,n=46)。使用HP2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同时记录肢体导联心电图,判断心动周期的舒张末期,测定3个心动周期肱动脉前后内膜之间的距离,取其均值。每位受试者分别测定安静时肱动脉内径,之后进行反应性充血试验,测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休息10min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3.5~4.0min再次测定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反应性充血及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内径的变化分别代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非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吸烟组安静时肱动脉内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血流量增长百分比均明显低于不吸烟组[(4.38&;#177;0.79)mm,(4.50&;#177;1.09)%,(217.8&;#177;99.6)%;(4.5l&;#177;0.83)mm,(10.51&;#177;3,17)%,(375.6&;#177;197.4)%,t=3.173~4.539,P&;lt;0.01]。大量吸烟组的各项肱动脉血管内皮指标与小量吸烟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gt;0.05)。结论:中老年吸烟者较不吸烟者伴有更明显的血管功能损害,但与吸烟量并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oppler tissue imaging,DTI)比较正常人及冠心病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右室舒张功能。方法:实验于2003-02/08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完成。符合冠心病标准患者81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36例)和心绞痛组(45例)。同期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自愿者能与心绞痛组年龄、性别相匹配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行DTI,测定其左、右心室舒张功能指数,比较各组间DTI变化情况。结果:①心绞痛组左室舒张早晚期运动速度比(0.9&;#177;0.2)及右室舒张早期的峰值速度Em峰值[(4.8&;#177;1.5)cm/s]较对照组[(1.3&;#177;0.4),(5.6&;#177;1.1)cm/s]低(t=4.2,2,9,P&;lt;0.05),等容舒张时间(isovolumic relaxation time,IVRT)[(141&;#177;35)ms]显著长于对照组[(89&;#177;38)ms](t=3.3,P&;lt;0.05)。②急性心肌梗死组左、右心室:Em峰值、Em/Am比值较对照组低,Em峰减速时间、等容舒张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7,3.3,P&;lt;0.05)。③急性心肌梗死组左、右心室Em峰值、Em/Am比值较心绞痛组低,等容舒张时间较心绞痛组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9~3.6,P&;lt;0.05)。同时左室舒张功能也明显降低,左、右心室舒张功能有显著的相关性(r=0.36~0.62,P&;lt;0.01)。结论:右室舒张功能障碍在冠心病早期即可出现,DTI对评估冠心病患者心室舒张功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