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检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CD23的表达血清IgE水平,探讨CD23、IgE在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及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0例过敏性紫癜肾脏受损(HSPN)患儿和30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CD23阳性(CD23+)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和血清IgE水平。并与3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分析。结果HSP组CD23+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和血清IgE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SPN组CD23+细胞的百分率和血清IgE水平均高于HSP组(P〈0.01)。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HSP患儿外周血CD23+淋巴细胞百分率与血清IgE呈正相关(r=0.322,P〈0.05)。结论CD23及IgE可能共同参与了过敏性紫癜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柯萨奇B组病毒、风疹病毒与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4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研究组)及5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对照组)血清中柯萨奇B组病毒特异性抗体(CBV-IgM)及风疹病毒特异性抗体(RV-IgM)的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CBV-IgM阳性23例(48.94%),对照组血清CBV-IgM阳性5例(1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87,P<0.01);研究组血清RV-IgM阳性5例(10.64%),对照组血清RV-IgM阳性1例(2.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69,P>0.05).结论: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可能是过敏性紫癜的病因之一,而风疹病毒感染与过敏性紫癜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武汉地区过敏性紫癜患儿与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的关系.方法 采用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检测21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结果 194例患儿血清总IgE阳性,阳性率为89.4%,特异性IgE阳性患儿181例,阳性率83.4%,其中吸入组过敏原阳性率较高是猫毛狗毛皮屑(26.3%)、户尘螨粉尘螨(25.3%);食入组阳性率较高是牛羊肉(13.4%)、牛奶(11.9%).结论 武汉地区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生与吸入性过敏原和食物性过敏原都有密切关系,猫毛狗毛皮屑、户尘螨粉尘螨、牛羊肉和牛奶为武汉地区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主要过敏原.  相似文献   

4.
陈冯秀  叶红  王世彪  刘光华 《临床荟萃》2020,35(10):931-934
目的 分析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腹型过敏性紫癜共168例,根据是否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分为病例组55例和对照组113例,病例组为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对照组为皮疹先于腹痛出现的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探讨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在168例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中,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占比高达32.7%(55/168),皮疹滞后于腹痛出现的时间范围为1~20天。两组间粪便隐血试验、入院体重、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总蛋白、白蛋白、D二聚体差别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D二聚体是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对于腹痛合并D二聚体升高的儿童,需警惕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可能。D二聚体对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常州地区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和总IgE水平。方法采用德国敏筛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9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和总IgE水平。结果 9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阳性者52例,占57.1%,其中2项及2项以上阳性者26例,占28.6%;血清总IgE阳性者41例,占45.1%。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最高的是屋尘和户尘螨;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最高的是羊肉。结论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诱导的变态反应是导致过敏性紫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血清中是否存在IgA1的异常糖基化.方法 对20例健康患儿(对照组)和20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组),分别进行蚕豆凝集素(VVL)亲和ELIsA检测,观察VVL与血清IgA1的结合力,间接反映血清IgA1糖基化程度,结合力增高说明IgA1存在异常糖基化.结果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组异常糖基化的IgA1为(0.35±0.06)U,对照组异常糖基化的IgA1为(0.12±0.07)U,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组异常糖基化的IgA1明显高于正常组(t=3.658,P<0.05).结论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存在异常IgA1糖基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与溶血链球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对2004-01-2006-07本院儿科住院的5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观察组一,11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为观察组二,28例门诊体检儿童为对照组,进行血抗溶血素O(ASO)检测。结果:观察组一中51例有13例ASO阳性,组二中有2例ASO阳性,对照组中有1例ASO阳性,组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55,P〈0.05),组二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0.76,P〉0.05)。结论:(1)溶血链球菌感染是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诱发因素之一,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2)链球菌感染与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发病无相关性,提示链球菌并非是过敏性紫癜肾炎免疫损伤的感染性抗原。  相似文献   

8.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王蓓  曾华松  熊小燕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7):2035-2036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过敏原特异性lgE抗体及血清总IgE的水平,了解过敏性紫癜过敏原的组成,为临床寻找病因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13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及血清总IgE水平进行检测,其中皮肤型46例、腹型48例、关节型29例、肾型11例.结果:134例中血清总IgE阳性(>50IU/mL)81例,占60.4%.34种过敏原中最多见的是屋尘螨(9/134)、粉尘螨(9/134)、蟑螂(4/134)、家尘(3/134)、牛肉(3/134)、棉花(3/134)、混合豚科(3/134)、蛤(2/134)、蟹(2/134)、牛奶(2/134)、鸡肉(2/134)、狗毛(2/134)、芝士(1/134)、虾(1/134)、贝类(1/134)、蘑菇(1/134)、猫毛(1/134).结论:酶联免疫分析法对过敏性紫癜进行血清过敏原检测,发现尘螨为过敏性紫癜较为常见的过敏原,食物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关系不大,为临床寻找相关过敏原以防反复发作提供试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该院的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122例作为观察组,根据有无消化道出血症状分为消化道出血组43例,消化道无出血组79例。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儿童122例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FN-γ、IL-4、I-FAB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IFN-γ、IL-4、I-FABP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IFN-γ、IL-4、I-FABP单独检测及三者联合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IFN-γ水平较对照组低,IL-4、I-FABP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出血组IFN-γ水平较消化道无出血组低,IL-4、I-FABP水平均较消化道无出血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IFN-γ与IL-4、I-FABP均呈负相关(r=-0.618、-0.531,P0.05),IL-4与I-FABP呈正相关(r=0.605,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FN-γ、IL-4、I-FABP单独检测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786、0.829、0.810,三者联合检测腹型过敏性紫癜AUC为0.937,显著高于三者单独检测(P0.05)。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IFN-γ低表达,IL-4、I-FABP高表达,三者联合检测对腹型过敏性紫癜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能为临床上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发病机制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94例(PNS组)和其它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1(疾病对照组)134例,入院48h内采集血标本,同时选取1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总IgE、白蛋白(Alb)、肌酐(Cr)、血尿素氮(Bun)水平并比较其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及疾病对照组比较,PNS组Alb水平均较低(Z=-13.594,P〈0.001;Z=-13.608,P〈0.001),而总IgE水平均较高(Z=-3.155,P=0.002)。PNS组Cr、Bun水平均比健康对照组高(P均〈0.05),而与疾病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此外,PNS患者血清总IgE水平虽远高于肾小球肾炎患者(Z=-3.393,P=0.001),但与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差异不大(Z=-1.276,P=0.205;Z=-1.480,P:0.139)。结论早期血清总IgE可能与成人PNS发病机制有关,但它不能用于PNS的筛查或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96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早期肾损伤(确诊至90d内)分为肾损伤组与无肾损伤组,比较2组血清免疫球蛋白、尿微量清蛋白及相关临床资料的差异,筛选影响儿童HSP早期肾损伤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肾损伤组年龄、关节症状、紫癜反复发作、持续皮疹、消化道出血、腹痛与无肾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或t值分别为11.345、16.223、11.275、43.211、12.592、17.771,P0.05);肾损伤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尿微量清蛋白水平与无肾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50、60.442、9.451、8.458,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703)、紫癜反复发作(OR=2.721)、持续皮疹(OR=1.782)、消化道出血(OR=11.472)、腹痛(OR=2.046)、IgA水平(OR=1.221)、尿微量清蛋白(OR=3.214)均为儿童HSP早期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紫癜反复发作、持续皮疹、消化道出血、腹痛、IgA水平、尿微量清蛋白均与儿童HSP早期肾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初发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56例HSP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3^+CD4^+、CD3^+CD8^+、CD3^+CD4^+CD8^+,B淋巴细胞CD3^-CD19^+及NK细胞CD3^+CD16^+CD56^+的表达水平,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以及补体C3、C4的水平,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IgE水平,并与25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结果HSP患儿CD3^+、CD3^+CD4^+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下降,CD3^-CD19^+百分比显著上升,与健康儿童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D3^+CD4^+CD8^+百分比上升(P〈0.05),CD16^+CD56^+百分比下降(P〈0.05)。HSP患儿的IgA、IgE、IgG、C3水平升高,与健康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水平失调造成的免疫功能紊乱,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对于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角度了解患儿的免疫功能,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辅助诊断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饮食干预的方法和效果,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方法将2000--2005年78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2006~2011年111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主动饮食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无急腹症发生,紫癜持续时间、紫癜复发次数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71±1.29)d,(1.38±0.19)次,(16.70±7.79)d,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0.89±3.56)d,(3.72±1.13)次,(36.70±9.1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1.36,21.41,16.18;P〈0.05);观察组患儿腹痛再发率为9.0%,低于对照组的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9,P〈0.05);观察组患儿复发腹痛持续时间为(6.12±1.69)d,低于对照组的(12.70±2.9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5,P〈0.05)。结论主动预防的饮食干预,可减少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急腹症的发生,皮疹、胃肠道症状持续的天数及反复次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损伤发病率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入选我院自2012年6至12月收治的拟施行ERCP患者72例。患者随机分为马来酸曲美布汀组(n=36)和对照组(n=36)。术前60 min两组患者分别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200 mg及安慰剂(维生素C0.2 g)。观察ERCP术后血清淀粉酶水平及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情况,观察术后腹痛黄疸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马来酸曲美布汀组血清淀粉酶低于对照组,术后2 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72例中,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PEP)发生率为6.94%(5例),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为26.4%(19例)。其中,胰腺炎的发生率,马来酸曲美布汀组低于对照组(5.6%vs.8.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87,P=0.134)。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马来酸曲美布汀组低于对照组(19.4%vs.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6,P=0.025)。马来酸曲美布汀组ERCP术后腹痛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8)。马来酸曲美布汀组ERCP术后直接胆红素(DBIL)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但ERCP术后胆管炎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8)。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ERCP术前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对降低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有益;并能辅助减轻腹痛。马来酸曲美布汀药物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肠外营养(PN)在腹型过敏性紫癜(HS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科收治的腹型HSP患儿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均给予禁食及常规治疗。对照组PN给予葡萄糖及小儿氨基酸静滴,观察组PN给予全营养混合液(TNA)静滴;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d测静脉定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治疗前及出院前测定IgA、C3、C4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测量其体重、记录住院天数,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RBP、PA、TRF及体重增长值有显著差异(P〈O.01),住院天数有明显差异(P〈0.05);但ALB、IgA、C3、C4及hsCRP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型HSP在禁食期间应用TNA支持治疗可改善营养状态,对机体的促炎作用及免疫功能影响不明显,减少患儿体重的消耗,利于患儿康复,缩短了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6.
罗光涛 《华西医学》2009,24(1):112-114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并高脂血症(HL)性急性胰腺炎(AP)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9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均为青年男性,年龄30.78±5.56岁;(2)病前均无糖尿病史及相关症状,均无高脂血症史;(3)病前均无暴饮、暴食和胆石症史;(4)均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均有腹压痛;(5)均为肥胖体型,体质指数28.33±1.54kg/m2;(6)均达到DKA诊断标准;(7)入院时有7例血淀粉酶升高,其中6例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2例正常(其中1例入院后升高达正常值3倍以上);(8)入院时均有高脂血症,其中3例脂血,6例TG均〉11.3mmol/L,DKA纠正后(入院后第3天)TG降至1.1~1.8mmol/L,TC降至3.6~4.6mmol/L;(9)B超或cT均有胰腺炎改变;(10)治愈后症状解除,血TG、TC均正常或稍高,血尿淀粉酶均正常。结论:(1)以腹痛就诊的DKA患者,应常规查TG、TC、血尿淀粉酶、胰腺B超或CT,以排除高脂血症性胰腺炎;(2)青年肥胖型2型糖尿病可能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为首发表现入院。  相似文献   

17.
过敏性紫癜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发病季节性、诱因、内脏损害等临床表现及其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予以统计分析。结果冬春季节发病者65%;40%患者发病前有明显上呼吸道感染;所有患者均有紫癜,腹痛者占55%,关节痛者占28%,肉眼血尿者占6.8%。ALB降低者占28%;ALT升高者占12%。结论过敏性紫癜好发于冬各季节,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紫癜是诊断的重要线索;腹痛者应与急腹症鉴别;关节痛主要累及膝、躁关节;紫癜性肾炎(HSPN)决定患者的病程及预后,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成人HSP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和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治疗结束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情况,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HPS复发率、紫癜性肾炎(Henoch-Sch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清IgA、补体C3、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变化。结果皮疹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分别为(6.0±2.1)d、(12.0±3.3)d,对照组分别为(7.0±2.3)d、(13.0±3.5)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HSP复发率和HSPN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23.3%(7/30)、20.0%(6/30),对照组分别为50.0%(15/30)、83.3%(25/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血清IgA、补体C3水平基本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SP效果良好,且可减少HSP复发率及HSPN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过敏性紫癜(HSP)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40例HSP患儿不同时期的血清MMP-9水平。结果HSP急性发作组血清MMP-9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和缓解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2-30、8.42、6.37、8.13,P均〈0.05);HSP缓解组血清MMP-9仍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L(t=9.92,P〈0.051:HSP急性期并发肾损害组及有胃肠道症状组患儿血清MMP-9水平升高。与无肾损害组及无胃肠道症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75、3.17,P均〈0.05),而血清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96、0.56,P均〉0.05)。HSP急性期患儿血MMP-9水平与CRP浓度之间成直线正相关(r=0.68,P〈0.05)。结论MMP-9参与了HSP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清MMP-9测定对HSP.尤其是紫癜性肾炎及胃肠道并发症的临床诊断、病情评估及指导治疗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