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余国珮,字振行,号春山,清代婺源沱川人。中年弃儒就医,悟《参同契》而得岐黄三昧,著有《医理》、《婺源余先生医案》《痘疹辨证》等医书。余氏学术思想核心内容是将燥、湿理论完备的贯穿于理、法、方、药之中,发明了独具特色的"燥湿为纲"学说。《婺源余先生医案》载案70余则,所列诸病,多从"燥湿"论治,而案中燥证之条又占十之八九,辨治思想独到。现撷取医案三则,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2.
《东垣医集》丁光迪等编著估价:27.00元本书是金代著名医家李东垣一生著述的编辑、点校本,为金元四大医家医集之一。本医集收录了李氏《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治法机要》、《东垣先生试效方》六部著作,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本书是研究其学术思想、金元时期学术争鸣特点的必读之书,也是研究中医药学的难得的参考书。  相似文献   

3.
把《五十二病方》所载280个方子及247味药物同古代方书,本草比较一下,可以发现古代方书中,有很多药物及其主治的病证,与《五十二病方》是相同或相似的。例如;《病方》以甘草治诸外伤及痈疽等症。和《淮南子》所言“甘草主生肌肉”义合。也和《本草经》所言“长肌肉、倍力、金疮肿”义同。又如:赤小豆,《本草经》谓赤小豆主排痈肿脓血,《药性论》谓赤小豆消热毒痈肿。《小品方》谓赤小豆治诸肿毒,欲作痈疽者,  相似文献   

4.
已故老中医朱锡九先生,曾介绍二陈二妙合方治疗湿热带下的经验,近几年笔者学习朱老经验,并在此方基础上加减,治疗湿热带下患者40余例,获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一、方剂组成与方解: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5~30克苍术15~30克黄柏15~30克甘草10克本方由二陈汤与二妙散合成。二陈汤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实由《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  相似文献   

5.
尹硕淼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2):1196-1197
正笔者从师于全国第四批、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胡国俊先生已两载有余,耳濡目染之间对尊师运用对药治疗肺系疾病受益匪浅,今偶举几例列于其下以飨同仁。麻黄、杏仁麻黄配杏仁在诸多方中均有体现,首创者当属仲景《伤寒论》之麻黄汤,方中两者配伍用意在于治疗风寒犯  相似文献   

6.
尚志钧先生系皖南医学院教授,是我国著名本草文献学家。40余年来,他在本草文献学这一园地里辛勤耕耘硕果累累,为中医学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本文仅将尚志钧先生辑选的医药书籍进行简介,供同仁参考。一、尚志钧先生辑校的古本草尚志钧先生辑校的古本草:《名医别录》、《新修本草》、《本草图经》、《吴普本草》、  相似文献   

7.
我国食疗学是中医学的一部分,其在防病祛疾、养生颐年中的作用已为全球所瞩目。能至于此,历史上贡献最甚者首推唐代医家孙思邈。他在《千金要方》、《干金翼方》(以下简称《千要》,《千翼》)中首立食疗专篇,阐发食疗理论,填补了唐以前食疗理论空白,为我国食疗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撰食疗专篇病食疗专科先河食疗古籍,东汉前有《汤液经方》、《食经》、《刘休食方》、《太官食经》、《黄面杂饮食忌》等数十种。但经汉后史代饥荒战乱,造成“文籍焚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千金方》中食治规律,为中医食治学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整理《千金方》中有关“食治方”的食物出现频数、性味、功效以及食治方所涉病证,并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千金方》食治方出现频数排名前五的食物为生姜、干姜、白蜜、羊肉、大枣,四性依次为温、平、寒、热、凉;五味依次为甘、辛、苦、酸、咸;所涉病证依次为内科、妇科、儿科、五官科、外科。结论《千金方》食治方中所载食物主要以甘温为主,辛平苦寒次之,各科病证中均有涉及,尤以内科、妇科为多,其食治思想对现代药膳食疗学发展与文献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医方之一,记录了我国远古时代的医疗水平,其相关研究也促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五十二病方》所含内容之广博令人惊叹,而笔者就其涉及到的中医美容知识予以总结概括,汲取精华以望对现代医学美容的研究有所帮助。《五十二病方》中直接涉及到医学美容皮肤学的病方达十七种之多,也记载了如齿牙充填术等口腔美容的方子,此外《五十二病方》中也包含了丰富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正当归芍药散一方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古今医家对其论述较多:《金匮要略》原文对其描述仅短短数语,"妇人怀娠,腹中痛"及"妇人腹中诸疾痛",专言其与"妇人、痛"之紧密联系;梁彦闯先生对该方所主病证病机概括为营血亏虚、脾络不通、脾失转输,水气不化,并认为其应用核心在于肝脾同调,血水同治,精炼总结了其病机要义~([1]);伍炳彩先生从妇科病证、内脏下垂、胸腹疼痛、血水互结等方面对当归芍药散的运用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正>乌梅丸来源于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又名乌梅丹(《普济方》卷三九九引《医方妙选》)、乌梅安胃丸(《饲鹤亭集方》)、杀虫乌梅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原方载于(《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原文338条订为蛔厥所设的代表方。《伤寒论》"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  相似文献   

12.
人物介绍     
张仲景(142~219?) 又名张机,东汉南郡涅阳(今河南南阳县)人,据说曾当过长沙太守(196~219年间),但其一生很长时间是在洛阳修武一带行医。所著医书甚多,如《伤寒杂病论》、《评病要方》、《疗妇人方》、《口齿论》等。尤以《伤寒杂病论》最为著名。张仲景一生是后汉末年,政治黑暗,兵戈扰攘,疾病严匿流行,就是他自己家族二百余口,在不够10年里就病死了三分之二,而其中70%死于“伤寒”。这就使他能广泛了解“伤寒”病,并“博采众方”,综合前人经验,以写《伤  相似文献   

13.
全国脑瘫康复新进展学习班于2010年9月16-21日由青岛市儿童医院、《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社联合举办。授课专家包括我国著名康复专家李永库教授、日本大阪大学安藤忠教授、日本北九州市立综合疗育中心佐伯满教授及相良研训练长、香港职业治疗学院副院长梁国辉先生、高级治疗师方少丽女士等,除了理论课以外,  相似文献   

14.
王国华先生为第四批北京市级老中医,余等有幸从师侍学,获益匪浅。老师临证善用经方,使用麻黄汤颇有独到之处。《伤寒论》曰:"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麻黄汤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为辛温发汗之峻剂,  相似文献   

15.
<正>孙思邈,初唐著名医学家,自幼聪颖好学,博通经史百家。孙氏勤奋诚笃,集毕生之精力,著成《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系统总结了唐以前的医学成就并阐述自己临床经验,对针灸学十分重视,除散见于各卷中的针灸处方外,《千金要方》卷二十九、卷三十,《千金翼方》卷二十六至卷二十八还专论针灸,对于灸法的记载占有较大篇幅,对发展灸学作出了重大贡献。施灸材料及器具  相似文献   

16.
甘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皆有收载。能归十二经,具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的作用。《本经疏证》曰:“《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凡为方二百五十,用甘草者,至百二十方。”现在临床方药中,运用  相似文献   

17.
一、外治法在中医治疗学中的地位外治法是运用药物或有关治疗操作,直接施于病者机体外表或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已有多种外治法的记载,如用热汤浸浴发汗,用药酒、按摩治疗经络不通。马王堆医书《五十二病方》全书现存283方中,有147方使用外治法,占2分之1多,五十二个病种中有36种病用了外治法,占3分之2左右,书中外治法不仅用于外科,而且广泛用于内、妇、儿、五官各科。《伤寒论》、《金匮要略》更总结了前人的经验,立纳药鼻中法、洗浴法、药烟熏法、外敷  相似文献   

18.
<正>凉血四物汤可分别见于《丹台玉案》《医宗金鉴》《痘科辨要》等,均以四物汤为组方基础,但药味组成各有差异。后世以吴谦的《医宗金鉴》凉血四物汤使用最广、影响最大。书中该方用来治疗酒渣鼻,现代根据异病同治理论,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于皮肤科、五官科、妇科、风湿科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概述《医宗金鉴》记载"凉血四物皶鼻红,散瘀化滞又  相似文献   

19.
联合方组由门纯德先生创立,这一名词虽未见于其他著作,但类似的理论论述与应用在《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学心悟》均有所体现。联合方组从创立至今数十年,门纯德先生及门氏弟子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积累了一定的处方经验,有独特的应用特点,兴阳法和大病以胃则是其重要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20.
续命汤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续命汤乃唐宋以前治疗中风病的代表方 ,其方源主要为小续命汤 (《千金要方》)和《古今录验》续命汤 (《金匮要略》)。由于中风病病因病机的发展 ,后世诚如《医方集解》谓 :“内虚邪中 ,时人罕用。”但因以上两方对中风病有确凿的临床疗效 ,识者亦时有应用 ,尤其近几年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上均有深入 ,显示其是治疗中风急症很有前途的有效名方 ,现试作阐述。1 治疗学机制的传统认识《医学正传》从“内虚邪中”析方 ,蕴含了中风急症宜“标本兼治”的思想。其谓“故本方用附子 ,以其禀雄壮之资 ,而有斩关夺将之势 ,能引人参辈并行于十二经 ,以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