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继往的人工髋关节置换切除股骨颈,将严重改变压应力系统和张应力系统之间的受力平衡.而保留股骨颈则保留了股骨颈健康骨结构,使假体应力沿股骨近端生理状况分布,亦可防止股骨近端骨质疏松导致假体松动.目的:评价股骨颈保留型人工髋关节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3-03/2008-04施行股骨颈保留型人工髋关节置换42例52髋,均应用S-ROM假体(Depuy,美国),假体分为髋臼部分和股骨部分.记录髋关节置换时间、术中出血量、置换后住院天数、Harris评分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置换后摄标准髋关节正侧位X射线片,并测量髋臼外展角和前倾角.结果与结论:全部病例随访12-61个月,平均39个月.全髋关节置换时间30~70 min,平均45 min.术中出血70~200 mL,平均110 mL.置换后X射线片测量髋臼外展角平均44.1°,前倾角平均21°.置换后第5天髋关节摄片确认置入假体正常后即要求扶助行器下地活动.置换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32.7±6.3)分,置换后3个月Harris评分平均(93.2±4.1)分.提示股骨颈保留型人工髋关节置换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假体稳定、假体磨损小的特点,可以作为传统股骨柄的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2.
背景:随着制作假体T艺和于术技术的改进,髋关节表面置换后假体早期松动和股骨颈骨折等情况很少发生,能得到更佳的髋关节活动功能.目的:观察髋关节表面置换后材料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6-01/2007-08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进行.对象:52例髋关节疾病患者完成63侧髋关节表面置换,其中11例患者做了一期双侧置换.女25例,男27例,平均年龄47.6岁.方法:假体由Zimmer公司提供,髋关节以标准4mm厚非骨水泥型髋臼(金属臼杯厚3.7mm,外覆0.3mm等离子钛涂层)进行重建.髋臼杯是大直径、半圆形(165°),外覆等离子钛涂层用以非骨水泥固定.采用后外侧入路,髋臼假体均放置在髋关节解剖中心的位置,且覆盖髋臼假体面积超过90%以上.主要观察指标:①记录置换后脱位、感染等材料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反应.②置换后1,3,6,12个月及其后每年一次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估.③影像学资料按照DeLee和Charnley描述的区域,记录髋臼杯周围厚度>1mm的放射线可透区.结果:①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没有发生脱位、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并需治疗的深静脉栓塞、深部感染或神经血管并发症.②Harris髋关节评分置换前平均38分,置换后平均90分,较术前显著改善.③有2例患者置换后观察到髋臼假体底2mm的间隙,置换后6个月消失.没有发现髋臼或股骨假体的迁移或局部的骨溶解.结论:金属-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年轻及活动量较大患者早期随访结果较好,无特殊生物相容性反应,置换后获得了较佳的髋关节活动功能和骨量保留.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仝髋关节置换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一些终末性髋关节疾病进行了关节功能的重建,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是全髋关节置换后股骨近端应力负荷会发生改变,导致股骨近端的所谓"适应性骨重建",其特点是皮质骨变薄,骨密度下降,引起股骨近端假体周围,尤其是股骨距区骨丢失.文章从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全髋假体、假体涂层、全髋关节置换术式改变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对股骨近端应力遮挡效应的影响,通过改进假体设计,使用低弹性模量的材料、减少假体截面积、使用骨水泥型假体、使用适当的涂层材料,甚至改进全髋关节置换方式来减少应力遮挡效应.  相似文献   

4.
背景: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治疗充满挑战性,最佳治疗方法尚未达到一致。目的:观察含抗生素骨水泥股骨柄与非骨水泥髋臼金属托组合的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效果。方法:纳入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19例,假体均为含抗生素骨水泥股骨柄与非骨水泥髋臼金属托组合的全髋关节。髋臼侧采用生物性假体压配固定,股骨侧采用带抗生素骨水泥假体固定。12例选取金属-聚乙烯承重界面,7例选取陶瓷-聚乙烯承重界面。置换后随访,定期摄片监测假体位置,并指导功能锻炼,记录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结果与结论:手术时间(110±55)min,术中出血量(510±60)mL,置换后出血量(310±40)mL。切口均一期愈合,未见局部红肿,脓性渗出。双下肢畸形恢复,长度相差均小于1cm。19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期间所有病例均未见假体松动征象。置换后1年随访Harris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置换前(P<0.05),其中优10例,良8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为94.7%。提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有一定困难,采用含抗生素骨水泥股骨柄与非骨水泥髋臼金属托组合,可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以及针对性的功能锻炼,患者关节疼痛以及活动度可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背景:金属对金属人工髋关节提高了髋关节假体的耐磨性能,具有符合正常生物学应力传递的特点.目的:观察混合型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患者髋关节功能的远期状况.设计:病例随访.单位:武装警察部队江苏省总队医院骨科和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对象:选择2004-09/2005-07在武装警察部队江苏省总队医院骨科和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接受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治疗的髋关节病变18例(23髋)患者.男11 例,女7例,年龄28~54岁.按病因学分类:股骨头坏死13例(16髋)、骨性关节炎3例(4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1例(2髋)和创伤后骨性关节炎1例(1髋).混合型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关节假体由Wright公司提供,髋臼杯型号:38~56 mm (内径)/44~62 mm (外径);股骨头假体型号:38~56 mm (外径);髋臼杯压配深度1~2 mm.术前患者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该术式的临床应用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许可.方法:①硬腰联合麻醉后,暴露髋臼,选择大小合适的具有羟基磷灰石涂层的金属髋臼帽按解剖位置安放冲紧、压配固定.安装股骨头假体,用调制好的骨水泥涂摸在预制好的股骨头及股骨假体内表面,将金属杯套于准备好的股骨头上,用加压器压紧,使金属杯与骨质紧密相贴,并使金属杯的短柄与股骨颈的轴线保持一致.②术后2 d允许患者进行不负重的关节活动、被动关节活动及股四头肌主动等长舒缩功能锻炼,2 周后允许下床扶拐不负重行走,术后6周可逐渐过渡至完全脱拐行走.术后对所有患者予以患肢 "T"字横板鞋外展位固定.③术后1,2年行X 射线分析全髋表面置换效果及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术前及术后1,2年进行患髋Harris评分并观察患者髋关节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全髋表面置换效果.②生物相容性.③患髋Harris得分.④术后髋关节疼痛情况.结果:纳入患者1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全髋表面置换效果:1例患者1个股骨假体内翻成10°角,未出现假体松动和股骨颈骨折的并发症, 其余表面置换假体位置满意.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年和2年发现髋臼假体边缘1、2区有X线透亮线, 而在股骨短柄周围1、2和3区未发现有X线透亮线.②生物相容性:所有病例均无明显肾毒性、热原性及排斥反应,未发现有髋关节脱位、异位骨化、股骨颈狭窄、股骨头坏死及假体固定失败等并发症.③患髋Harris得分:术前患者平均46分,术后1年为85分,术后2年为93分,其中15个为优, 6个为良, 2个为中.④术后疼痛情况:2例患者术后轻微疼痛, 1例中度疼痛, 无严重疼痛者.结论:应用混合型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假体置换髋关节疾病患者后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林基 《中国临床康复》2010,(39):7381-7381
4股骨颈保留型人工髋关节置换42例:5年同一机构治疗者≥12个月结果随访 推荐理由:继往的人工髋关节置换切除股骨颈,将严重改变压应力系统和张应力系统之间的受力平衡。而保留股骨颈则保留了股骨颈健康骨结构,使假体应力沿股骨近端生理状况分布,亦可防止股骨近端骨质疏松导致假体松动。  相似文献   

7.
背景: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治疗充满挑战性,最佳治疗方法尚未达到一致。目的:观察含抗生素骨水泥股骨柄与非骨水泥髋臼金属托组合的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效果。方法:纳入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19例,假体均为含抗生素骨水泥股骨柄与非骨水泥髋臼金属托组合的全髋关节。髋臼侧采用生物性假体压配固定,股骨侧采用带抗生素骨水泥假体固定。12例选取金属-聚乙烯承重界面,7例选取陶瓷-聚乙烯承重界面。置换后随访,定期摄片监测假体位置,并指导功能锻炼,记录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结果与结论:手术时间(110±55)min,术中出血量(510±60)mL,置换后出血量(310±40)mL。切口均一期愈合,未见局部红肿,脓性渗出。双下肢畸形恢复,长度相差均小于1cm。19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期间所有病例均未见假体松动征象。置换后1年随访Harris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置换前(P〈0.05),其中优10例,良8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为94.7%。提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有一定困难,采用含抗生素骨水泥股骨柄与非骨水泥髋臼金属托组合,可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以及针对性的功能锻炼,患者关节疼痛以及活动度可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人工股骨头置换后翻修2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2000-02/2007-05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进行髋关节翻修患者21例(21髋),均为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其中男6例,女15例;年龄65~85岁,平均74岁.11例髋臼磨损、4例假体松动、2例松动合并髋臼磨损行全髋关节翻修,髋臼缺损部位行松质骨颗粒充填植骨,2例假体周围骨折患者行复位内固定植入长柄假体加周围植骨,2例感染患者行旷置后二期全髋关节翻修.翻修假体的选择:非骨水泥型假体7例,骨水泥型假体3例,混合型假体7例,2例保留假体柄,2例假体周围骨折仅行股骨侧翻修.平均随访32个月,Harris评分平均79分,翻修采用骨水泥假体比非骨水泥假体效果差.结果提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翻修最常见的原因是髋臼磨损,翻修手术尽量采用非骨水泥假体.  相似文献   

9.
背景: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力学因素是传统金属假体的弹性模量远远超过骨的弹性模量,组合后产生应力遮挡,引起骨吸收、骨萎缩.目的:体外测试自制的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PEEK)假体置换后股骨的应变,并与国产AML假体进行比较,探讨复合材料在全髋股骨头假体中的应用前景.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分析实验,于2002-09/2004-03在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实验室和上海大学生物力学工程研究所完成.材料:CF/PEEK假体为自行设计,内层采用长CF/PEEK复合材料,模量为100 GPa;外层采用短CF/PEEK复合材料,模量为 20 GPa;在应力集中区,适当加强铺层密度;几何形态与相关尺寸同国产仿AML型钴合金假体.AML假体为北京华杰豪公司生产.标本为5对新鲜成人尸体股骨10具.方法:5 对人体新鲜尸体股骨平均分成左右两组,一组行钴铬钼合金股骨头假体置换术,另一组行CF/PEEK假体置换术.在假体和近端股骨表面粘贴应变片,模拟单肢站立施加载荷.主要观察指标:①正常股骨表面和两种假体置换后的股骨表面的应变分布.②两种假体置换后股骨-假体界面剪切应变分布. 结果:股骨应变在假体植入后,从近端到远端逐渐增加,变化形式与完整股骨的应变形式相似,并且在假体远端最大.两种假体植入后,股骨内外侧表面的应变皆减少;但CF/PEEK假体组产生的应变形式和大小比钴铬钼合金假体组更接近正常股骨. 结论:CF/PEEK复合材料假体的力学性能与骨组织相近,加载时两者的应变量一致,因此能提供术后即刻稳定性和良好的近端载荷传递.  相似文献   

10.
背景:髋臼翻修中所用的移植物材料是影响假体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异体冻干骨是较常选用的移植材料.但使用固体颗粒材料修补骨缺损时宿主骨与移植骨之间的缝隙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些缝隙可削弱移植骨与宿主骨间的整合过程.使用骨水泥材料可以填补这些缝隙,并且达到快速、完全的固定.但是使用骨水泥代替异体冻干骨颗粒填补假体置入后的空隙对于假体和材料自身应力的影响尚无文献报道.目的:采用有限元法比较分析骨水泥和冻干异体骨颗粒联合三翼翻修假体修复髋臼后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而了解选用不同移植材料对三翼髋臼假体稳定性的潜在影响.方法:建立三翼翻修假体及缺损髋臼的有限元模型,翻修假体置入后,缺损部的空隙分别使用骨水泥和冻干异体颗粒骨两种材料填充.于2 158 N和426 N髋关节力作用下,观察移植物自身应力及其对翻修假体应力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在不同髋关节力下三翼髋臼假体金属壳两侧界面的应力变化规律相同,假体所受的最大应力取决于髋关节力的大小和方向.翼部应力的分布规律均是由翼的边缘向翼根部逐渐增大,至翼根与球壳连接处为最大.使用不同移植材料对假体的应力分布无明显影响,但骨水泥所受的各种应力大于冻干骨颗粒的应力.故从材料的稳定及其对假体长期稳定性的影响方面来看,采用冻干骨颗粒移植修补髋臼缺损要优于骨水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