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用贵州小香猪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观察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与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3-02/2004-03在南华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实验室进行。选择10只贵州小香猪单纯随机分为两组(n=5):①高脂高胆固醇组:喂饲高脂高胆固醇饲料2个月后麻醉状态下切开右侧颈总动脉放置6F动脉球囊导管,压力600~800kPa×180s,重复2次,然后在200~400kPa压力下从远端向近端拖拉球囊导管,并重复3次,术后饲以高脂高胆固醇饲料。②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2个月后麻醉状态下分离右侧颈总动脉,但不进行血管内膜损伤。实验进行12个月,每2个月检测1次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第12个月末处死动物取主动脉和冠状动脉,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脂质条纹发生情况。结果:10只小香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高脂高胆固醇组小香猪血浆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2个月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浆三酰甘油水平从4个月末开始升高,到6个月末才明显增加(P<0.05)。②高脂高胆固醇组小香猪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4个月末时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到6个月末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③在高脂高胆固醇组动物的主动脉、颈总动脉、髂动脉和冠状动脉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脂质条纹,该病变区占整个主动脉面积的(90.8±8.3)%;正常对照组未见斑块和脂质条纹。结论:采用血管内膜损伤法加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小型猪可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动脉粥样硬化小型猪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C-反应蛋白和动脉粥样化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2.
动脉粥样硬化小型猪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贵州小香猪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观察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与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3—02/2004—03在南华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实验室进行。选择10只贵州小香猪单纯随机分为两组(n=5):④高脂高胆固醇组:喂饲高脂高胆固醇饲料2个月后麻醉状态下切开右侧颈总动脉放置6F动脉球囊导管,压力600-800kPa&;#215;180s,重复2次,然后在200-400kPa压力下从远端向近端拖拉球囊导管,并重复3次,术后饲以高脂高胆固醇饲料。②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2个月后麻醉状态下分离右侧颈总动脉,但不进行血管内膜损伤。实验进行12个月,每2个月检测1次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血浆C一反应蛋白水平,第12个月末处死动物取主动脉和冠状动脉,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脂质条纹发生情况。结果:10只小香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高脂高胆固醇组小香猪血浆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2个月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浆三酰甘油水平从4个月末开始升高,到6个月末才明显增加(P〈0.05)。②高脂高胆固醇组小香猪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4个月末时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到6个月末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③在高脂高胆固醇组动物的主动脉、颈总动脉、髂动脉和冠状动脉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脂质条纹,该病变区占整个主动脉面积的(90.8&;#177;8.3)%;正常对照组未见斑块和脂质条纹。结论:采用血管内膜损伤法加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小型猪可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动脉粥样硬化小型猪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C-反应蛋白和动脉粥样化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IL)-6、IL-1B、肿瘤坏死因子(TNF)-a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变化,以期对抑郁症的诊断有所帮助。方法分抑郁症组与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fEuSA)测定其血清IL-6、IL—1B、TNF—a水平,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结果抑郁症患者血清IL-6(9.03±5.38)pg/ml、TNF—a(14.11±7.48)pg/ml及CRP(6.73±5.80)mg/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12、2.45、2.88,P均〈0.05);抑郁症患者血清IL-6与TNF—a水平具有相关性(r=-0.48,P〈0.05)。结论血清细胞因子IL-6、TNF—a及CRP水平升高可能与抑郁症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与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有直接关系,斑块发生破裂时局部的炎症反应在ACS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目前认为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答反应,斑块的进展与炎症反应的程度密切相关,尤其是反应急性炎症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在ACS时明显增  相似文献   

5.
脑膜炎患者血清和脑脊液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观察各型脑膜炎患者血清和脑脊液( C S F)中 C 反应蛋白( C R P)浓度变化情况,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 83 例各型脑膜炎患者和16 例正常对照进行检测。结果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患者血清和 C S F中 C R 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 P< 0001),化脑显著高于结脑( P< 0001),病毒性脑炎(病脑)与正常对照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血清 C R P升高幅度较 C S F大。结果表明血清和 C S F中 C R P检测对于颅内感染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疗效观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C-反应蛋白(CRP)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使用糖皮质激素频繁复发时其变化水平及临床意义,指导复发治疗中是否使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滥用。方法对我科近2年来15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复发的76次分两组,2003年复发36次分为前组,2004年复发40次分为后组,其中后组复发时监测其CRP变化水平,然后回顾前后两组抗生素使用情况,并总结比较其转归。结果前组抗生索使用率83.3%,后组45%(P〈0.01)。而治疗转归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复发时检测其CRP水平,根据CRP变化指导使用抗生素,可避免滥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 ,炎症反应基本上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各个阶段。而冠心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与冠脉内斑块的生物学性状有关 ,并不取决于冠脉狭窄程度 ,斑块病变的不断进展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1] 。本文是通过对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 (CRP)的测定 ,来探讨CRP在冠心病中的差异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自 2 0 0 1年 8月~ 2 0 0 2年 8月住院的冠心病病人 116例 ,年龄在 38~ 88岁 ,女性 2 7例 ,男性 89例 ,均经冠脉造影证实。冠脉狭窄程度大于 5 0 % ,单支血管病变 32例 ,双支病变 4 7例 ,三支病变 37例。其中…  相似文献   

8.
穆海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183-3183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乙型肝炎病毒不同复制时期及乙型肝炎肝硬化发展程度的含量变化.方法 选择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DNA复制为阴性的患者组、乙型肝炎DNA复制为阳性的患者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组)同时排除能引起CRP升高的其他疾病.健康体检组作为对照进行血清CRP测定.结果 乙型肝炎DNA复制为阴性的患者组CRP的含量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乙型肝炎DNA复制为阳性的患者组,CRP的含量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组CRP的含量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乙型肝炎后硬化患者组CRP的含量与乙肝DNA复制数量及肝病发展程度成正相关,检测CRP的含量对肝病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炎性因子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以及这些炎性因子和CRP与患者疾病的预后和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5-03-2016-03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6例为观察组,8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在入院后1、3、7d取所有入选者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并检测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RP含量,并在入院后1、3、7d对观察组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分析炎性因子和CRP与ADL评分、GOS评分、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IL-1β、IL-6、TNF-α、CRP浓度在患者急性脑出血后急性期即入院后1、3、7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自入院后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及CRP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入院后1、3、7d即急性期的IL-1β、IL-6、TNF-α、CRP浓度与ADL评分、GOS评分呈负相关关系,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炎性因子和CRP参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预后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0.
对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判定,传统上是采用GCS昏迷评分法.近年来,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越来越得到广泛的重视[1-2].随着实验检测技术的进步,C-反应蛋白(CRP)成为急性期炎症的主要生物学标志,在全身炎症反应、急性心肌梗死、创伤、感染、外科手术、肿癌浸润等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探讨了急性颅脑损伤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尔兹海默病(AD)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G(IgG)、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胆碱酯酶(CHE)、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方法选取35例AD患者(AD组),以35例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MCI组)作为疾病对照,以35名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IgG水平,采用硫代乙酰胆碱法检测CHE,采用循环酶法检测Hcy,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并计算NLR。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CI组Hcy、CRP升高(P<0.05),CHE降低(P<0.05),IgG及NL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IgG、Hcy、CRP、NLR升高(P<0.05),CHE降低(P<0.05)。与MCI组比较,AD组IgG、Hcy和NLR升高(P<0.05),CHE降低(P<0.05),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D组Hcy与NLR呈负相关(r=-0.344,P=0.043),其他项目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CRP、IgG、CHE、Hcy、NLR可能在AD的诊断及与MCI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C-反应蛋白(CRP)被认为炎症、感染和组织损伤时的非特异性标志物[1],同时也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疾病的介导和标志物。为了解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RP水平的变化,我们测定了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CRP含量,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1材料和方法1.1对象共收集我院神经科2004年1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及临床资料,其中男68例,女52例。脑出血33例,年龄47~73(59.7±4.2)岁;急性脑梗死87例,按TOAST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28例、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SAO)33例、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CE)4例、其…  相似文献   

13.
14.
创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与病情变化的关系。方法50例创伤患者,根据ISS评分分为轻伤组和重伤组;重伤组根据有无并发症分组。测定入急救室即时及第2、4、7、10、14天晨血清C-反应蛋白、TNF-α和IL-8。同时记录体温、心率、呼吸、白细胞计数,取每天最低值进行SI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缺血性心脏病 (IHD)时血清中C -反应蛋白 (CRP)的变化 ,以探讨CRP与IHD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体检健康者 3 0例、心绞痛患者 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3 0例各作为正常对照 (C)组、心绞痛 (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C组于清晨、AP组于入院次日清晨取血 ,而AMI组于发病 6、12、2 4、48及 72h取血。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CRP。结果 :AP组及AMI组各时间点CRP较C组显著增高 (P <0 0 1) ;AMI组各时间点CRP较AP组显著增高 (P <0 0 5 ) ;CRP在急性心肌梗死后的 72h内呈明显动态变化 ,6h开始升高 ,48h达高峰 ,后渐下降 ,72h时仍明显高于正常。结论 :CRP参与IHD的发病过程 ,其水平的高低与IHD的严重程度有关 ,急性心肌梗死时CRP动态演变具有判断病情发展趋势和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 -反应蛋白的改变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 2 1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前和血液透析后的C -反应蛋白 (CRP)、血肌酐 (SCr)、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 (Hb)及 1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CRP正常与异常组之间ALB、Hb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透析后CRP水平升高、血液透析前与血液透析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且血液透析后患者CRP与其ALB、Hb显著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CRP升高发生炎症反应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贫血中起重要作用 ,且CRP升高发生炎症反应与血液透析本身的因素及个体因素如感染、营养状况等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脑出血患者C-反应蛋白含量高低与病情程度、出血量大小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了47例患者脑出血后早期血液中CRP的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按病情分型的轻、中、重程度不等,CRP含量有依次增高的趋势;按出血量的大小,CRP的值也有差别;CRP与预后的不良有关系(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液CRP的增高提示病情严重且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及其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2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病情分为轻、中、重)血清hs-CRP含量,中型脑出血患者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组,于入院7d后复测hs-CRP。结果hs-CRP含量为重型出血组&;gt;中型出血组&;gt;轻型出血组&;gt;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显著性(P&;lt;0.01)。中型出血组,1周后并发感染者较入院1d时hs-CRP含量增高,未并发感染者降低(均为P&;lt;0.01);入院时hs-CRP含量虽无显著性差异(P&;gt;0.05),1周后感染者较未感染者hs-CRP含量显著升高(P&;lt;0.01)。结论血清hs-CRP含量反映急性脑出血严重程度,动态观察对了解有无合并感染的病情变化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在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气道炎症及肺功能中的价值。方法采用乳胶凝集反应法检测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入院时及经正规治疗5~10d进入稳定期时血清hs-CRP水平,并于稳定期检测患者肺功能,分析稳定期hs-CRP水平与1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的关系。结果 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稳定期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46.21±36.10),(8.49±8.8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稳定期血清hs-CRP和FEV1%无相关性(r=-0.045,P=0.735)。结论血清hs-CRP可作为评估气道细菌感染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型利钠肽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HF)患者治疗前后B型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方法对46例老年心力衰竭(HF)患者(其中NYHA心功能Ⅱ级组13例、Ⅲ级组26例,Ⅳ级组11例)检测血浆BNP、CRP水平。结果老年HF患者BNP、CRP水平随NYHA分级加重而升高,经治疗心功能不全缓解后BNP、CRP水平均有明显降低。结论BNP和CRP的联合检测对老年HF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较好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