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剑霞  凌慧芬  胡蓓  李媛  孙丽凯 《全科护理》2010,8(32):2961-2962
骨转移癌见于晚期恶性肿瘤病人,应用唑来膦酸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治疗和延缓骨相关事件、减轻疼痛、提高癌症病人生活质量。唑来膦酸属第三代治疗骨转移癌的双膦酸盐类药物,它抗骨吸收能力强于第一代和第二代双膦酸盐,且是唯一被证实对所有肿瘤骨转移都有效的双膦酸盐,故其应用范围较广。2005年7月-2009年12月我科对56例骨转移癌病人在应用唑来膦酸期间进行了观察和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唑来膦酸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膦酸盐类药物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类新药,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有显著作用,现在人工合成的双膦酸盐类药物有10多种已进入或正在进入临床,用来治疗多种因素引起的骨溶解性病变。二膦酸盐类药物大致分为3代:第1代有羟乙基双膦酸盐、氯甲双膦酸盐、氨羟双膦酸等;第2代二膦酸盐类药物有帕米膦酸钠、阿仑膦酸钠、替鲁膦酸钠和伊班膦酸钠;第3代二膦酸盐类药物的代表药为唑来膦酸。  相似文献   

3.
二膦酸盐类药物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类新药,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有显著作用,现在人工合成的双膦酸盐类药物有10多种已进入或正在进入临床,用来治疗多种因素引起的骨溶解性病变.二膦酸盐类药物大致分为3代:第1代有羟乙基双膦酸盐、氯甲双膦酸盐、氨羟双膦酸等;第2代二膦酸盐类药物有帕米膦酸钠、阿仑膦酸钠、替鲁膦酸钠和伊班膦酸钠;第3代二膦酸盐类药物的代表药为唑来膦酸.……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唑来膦酸治疗既往用过双膦酸盐的实体瘤骨转移患者骨疼痛的缓解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唑来膦酸4mg静脉注射〉15min,1次/4周,治疗既往用过和未用过双膦酸盐的骨转移实体瘤患者,记录疼痛评分,东方协作肿瘤组织(ECOG)体力状态评分和不良反应,每次用药前检测血肌酐水平。结果疼痛评分较基线下降,ECOG体力状态评分保持稳定。51例患者中,既往用过双膦酸盐28例(54.9%)。发热、乏力和恶心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血清肌酐值无明显升高,在既往用过与未用过双膦酸盐患者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既往用过双膦酸盐静脉注射治疗的实体瘤骨转移患者,可安全的给予唑来膦酸治疗。  相似文献   

5.
唑来膦酸是第三代双膦酸盐类药物。我科2005年1月~12月共收治恶性肿瘤骨转移、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疼痛病人28例,用依班膦酸钠为对照进行临床研究,以观察唑来膦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唑来膦酸是新一代强效的含氮双膦酸盐类药物,临床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治疗,可减少骨相关事件的发生,药理活性强而不良反应少。在骨转移瘤中,唑来膦酸可协同增加放疗的抗肿瘤疗效,减轻症状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唑来膦酸与放疗的作用机制与抑制肿瘤细胞信号通路、诱导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抑制血管形成、调节免疫微环境等有关。唑来膦酸的抗肿瘤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抗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osteoprosis,OP)[1]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给家庭及社会增添了沉重的负担[2].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较多,如降钙素、双膦酸盐和雌激素等.这些药物具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骨质疏松症病人需坚持长期治疗[3],药物依从性不佳,导致治疗效果欠佳.2000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U.S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第三代双膦酸类药物——唑来膦酸钠(密固达)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每年静脉注射1次,注射3次后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放射治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骨转移的有效治疗手段,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1].唑来膦酸是第三代异环型双膦酸盐类药物,在改善癌症骨转移引起的并发症如顽同性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2].本研究通过放射治疗与唑来膦酸综合治疗对比单纯放射治疗NSCLC骨转移癌性骨痛患者,观察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骨转移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中30~55%晚期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以脊柱、肋骨等较为常见,易导致骨疼痛、骨相关事件(SRE)[1]。目前,临床治疗肺癌骨转移主要采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癌痛三阶梯止痛等治疗方法。唑来膦酸属于新一代  相似文献   

10.
背景:唑来膦酸属于第3代双瞵酸盐类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骨吸收增加类疾病,其对破骨细胞的作用及影响已取得了共识,而对于成骨细胞的影响尚有争议。目的:观察唑来膦酸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护骨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24h内SD大鼠颅盖骨来源的成骨细胞,用10-5~10-9mol/L唑来膦酸进行干预,分别于干预后第3,5,7天采用MTT法来测吸光度值,以检测唑来膦酸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硝基苯基质动力学法和RT-PCR在干预后72h,测量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护骨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较高浓度(10-5mol/L)的唑来膦酸明显抑制成骨细胞增殖,10-7~10-9mol/L唑来膦酸不影响成骨细胞的分化。10-5~10-9mol/L唑来膦酸能使成骨细胞护骨素mRNA表达增加,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下降。说明唑来膦酸在低浓度时不影响成骨细胞的增殖及分化,其可通过调节成骨细胞护骨素、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来发挥其抗骨吸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1].目前治疗主要以口服钙剂和维生素D,双膦酸盐药物为主.密固达(5 mg唑来膦酸注射液)是全新一代双膦酸药物.作为骨质疏松治疗,每年给药1次.其活性成份非常缓慢地从骨骼组织释放入全身循环系统中.副作用多,现将我科1例患者应用此药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静脉注射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的不良反应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2009年9月至2012年11月对280例骨质松疏症患者采用静脉注射唑来膦酸治疗(5mg唑来膦酸注射液以不超过40滴/rain的速度恒定滴注),回顾性总结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结果280例患者静脉注射唑来膦酸后,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96例(34.28%)、肌肉酸痛61例(21.78%)、剧烈骨痛7例(2.5%)、心律失常4例(1.42%)、腹泻1例(0.36%);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均予缓解。结论在唑来膦酸治疗中应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工作,完善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背景:唑来膦酸属于第3代双瞵酸盐类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骨吸收增加类疾病,其对破骨细胞的作用及影响已取得了共识,而对于成骨细胞的影响尚有争议。目的:观察唑来膦酸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护骨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24h内SD大鼠颅盖骨来源的成骨细胞,用10-5~10-9mol/L唑来膦酸进行干预,分别于干预后第3,5,7天采用MTT法来测吸光度值,以检测唑来膦酸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硝基苯基质动力学法和RT-PCR在干预后72h,测量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护骨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较高浓度(10-5mol/L)的唑来膦酸明显抑制成骨细胞增殖,10-7~10-9mol/L唑来膦酸不影响成骨细胞的分化。10-5~10-9mol/L唑来膦酸能使成骨细胞护骨素mRNA表达增加,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下降。说明唑来膦酸在低浓度时不影响成骨细胞的增殖及分化,其可通过调节成骨细胞护骨素、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来发挥其抗骨吸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恶性肿瘤晚期多发生骨转移,骨转移引起的并发症包括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脊髓功能抑制等,常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于肺癌、乳腺癌、鼻咽癌、前列腺癌等。双膦酸盐类是目前治疗骨转移公认的有效药物,其中唑来膦酸属第三代双膦酸盐类药物,能有效地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是迄今为止药物活性最强的双膦酸盐类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唑来膦酸联合放射治疗(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2年第10期)和CBM、CNKI、VIP、WanFang Data,收集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2年10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9个RCT,共2 06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放疗组比较,唑来膦酸联合放疗组可改善治疗结束时控制疼痛有效率[OR=3.08,95%CI(2.30,4.12),P〈0.000 01]、治疗结束2周后控制疼痛有效率[OR=3.39,95%CI(2.52,4.56),P〈0.000 01]、患者生活质量[OR=2.74,95%CI(1.66,4.52),P〈0.000 01]和活动能力[OR=2.96,95%CI(2.16,4.05),P〈0.000 01],并降低新生骨转移瘤发生率[OR=0.21,95%CI(0.10,0.45),P〈0.000 1]和骨相关事件发生率[OR=0.17,95%CI(0.03,0.92),P=0.04]。在不良反应方面,唑来膦酸联合放疗组的发热[OR=11.92,95%CI(6.31,22.48),P〈0.000 01]和低钙血症[OR=8.82,95%CI(1.61,48.36),P=0.01]发生率明显增多。结论与单纯放疗相比,唑来膦酸联合放疗能明显缓解骨转移性疼痛,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活动能力并改善生活质量,同时能有效减少新发骨转移及骨相关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探讨本病的护理方法。方法32例病人均为乳腺癌骨转移。唑来膦酸4mg加生理盐水50ml静脉滴注15rain,每4周1次,共3次。记录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给予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处理。结果骨疼痛CR51.7%,有效率达78.1%。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感冒样症状、低钙血症。经护理干预,病人心理状态较好,能积极配合治疗,对护理及治疗表示满意。结论唑来膦酸对乳腺癌转移性骨痛有较好疗效。治疗时应给予积极的专科护理。  相似文献   

17.
恶性肿瘤骨转移是肿瘤晚期常见并发症之一,有持续性、顽固性疼痛,高钙血症,部分伴有病理性骨折和脊髓压迫症等骨相关事件(SREs),其中以乳腺癌、肺癌、胃癌、前列腺癌等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帕米膦酸钠、伊班膦酸钠、唑来膦酸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二膦酸盐类药物,能明显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破坏,并通过增加对骨的矿化作用有效修复溶骨病灶,还能抑制肿瘤细胞分泌产生的活性物质,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综合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将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评价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陈楚娴  彭松林  赵坚 《全科护理》2014,(16):1441-1442
[目的]探讨对乙酰氨基酚预防唑来膦酸注射液(密固达)不良反应最佳用药时机。[方法]将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人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静脉输注唑来膦酸注射液前1h,对照组在静脉输注后1h给予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两组间隔6h后和次日再分别给药1次。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在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后4h、8h和第2日3个评分时段,观察组TESS评分低于对照组(t=-7.087,-4.777和-5.087,P均0.01)。[结论]在静脉输注唑来膦酸注射液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能有效预防唑来膦酸不良反应,效果优于静脉输注后给药。  相似文献   

19.
唐爱玲 《临床医学》2012,32(9):11-12
目的比较唑来膦酸联合化疗与单用化疗预防和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济宁市骨伤医院治疗的MM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唑来膦酸联合化疗组(23例)应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完成治疗21例;单纯化疗组22例单纯应用化疗治疗。结果唑来膦酸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患者发生1次骨病变的比例分别为24.1%、47.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唑来膦酸组与单纯化疗组发生病理性骨折的比例分别为9.2%、16.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唑来膦酸组与单纯化疗组发生高钙血症的比例分别为6.44%、17.1%,二者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唑来膦酸联合化疗组不良反应为乏力、纳差、便秘及肾功能损害。治疗骨骼疼痛唑来膦酸组有效率为80.9%,单纯化疗组有效率为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唑来膦酸盐可减少MM患者骨病变的发生率,促进骨质愈合,减轻骨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唑来膦酸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少,患者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成本-效果比。方法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178例随机分为两组.93例使用国产唑来膦酸注射液,85例使用进口唑来膦酸注射液,每4周重复使用1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国产唑来膦酸注射液与进口唑来膦酸注射液在生活质量改善率方面分别为37.63%(35/93)和42.35%(36/8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分别为22.58%(21/93)和23.53%(20/85),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成本一效果比显示,国产唑来膦酸较进口唑来膦酸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