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邹君丽 《当代护士》2016,(11):83-84
目的探讨在脑瘫患儿的足外翻康复评估工作中应用足印图和负重侧位X线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本院2013年2月~2015年10月间实施康复治疗的72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足外翻患儿的120只外翻足足印图资料,综合运用三线法与比值法对本组的足印图反映的足外翻程度进行鉴别和计数,并采用负重侧位X线法对患儿的骰骨、舟骨中心垂直于地面的高度、距骨高度进行统计,同时对足印图和负重侧位X线方法得到的数据结果进行简单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足印图三线法和比值法在评估轻度足外翻、中度足外翻以及重度足外翻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印图评估法与患儿骰骨、距骨高度之间有着相关性,具有临床分析意义;同时负重侧位X线评估法与患儿骰骨、舟骨垂直于地面的高度和距骨高度之间均有着相关性,具有临床分析意义。结论通过足印图能够对足扁平程度进行初步估量,但不能明确患儿是否是因足外翻畸形而形成扁平足;负重侧位X线可以对脑瘫患儿负重状态下的足弓形态结构和足部骨骼发育情况进行评估,但是单纯应用也不能完全反映运动过程中足部功能受限特征以及患儿足骨骼的实际立体结构,在应用过程中需结合其他检查方法作进一步评估,以提高临床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郝曼  孙栋 《中国康复》2015,30(4):292-293
目的:探讨脑瘫足外翻患儿动静态足底压力分布情况。方法:以15名脑瘫患儿为观察组,以15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采用足底压力测试仪对比测量2组足底动静态压力。结果:观察组静、动态的前足掌接触面积及动态足跟部接触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静态足跟部接触面积及动、静态足中接触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动态前足内侧缘、足中部内侧缘占全足压力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静、动态前足外侧缘、足中部外侧缘、足跟部占全足压力百分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足外翻的脑瘫患儿在动静态情况下均存在异常,对脑瘫足外翻患儿应尽早做出诊断与评估并及时进行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X线平片进行二维测量,探讨[足母]外翻与足部其它畸形的相关性。方法:外翻手术患者共计24例27足,志愿者27例27足,常规进行足部正位、负重侧位摄片,测定[足母]外翻角、跖骨内收角、第1楔骨跖骨关节角、Ⅰ-Ⅱ跖骨间角、Ⅰ-Ⅴ跖骨间角、Ⅱ-Ⅴ跖骨间角、远端关节固定角、近端关节固定角、跟骨倾斜角、内弓顶角、距骨-第1跖骨角、跟骨关节面-胫骨轴线角,检测[足母]外翻与足部其它畸形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足与[足母]外翻足的外翻角、跖骨内收角、第1楔跖关节角、Ⅰ-Ⅱ跖骨间角、Ⅰ-Ⅴ跖骨间角、远端关节固定角、内弓顶角、距骨~第1跖骨角之间存在显著差异;Ⅱ-Ⅴ跖骨间角、近端关节固定角与跟骨一胫骨轴线角之间未见明显差并。结论:[足母]外翻足存在第1跖骨内收畸形,原发于第1楔跖关节;与内侧纵弓塌陷导致的扁平足伴发,但是不一定会表现出扁平足症状。建议外翻术前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以单足负重正、侧位片为最佳,必要时增加跟骨轴位片.明确病变严重程度与伴发畸形,认真评价发病机制,合理选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脑瘫足外翻的截骨方法。方法在全麻下进行,在踝关节外侧距下关节处暴露,于跟骨的载距突下方5mm处做“U”型截骨,上翻块骨与其下方填塞人工骨或自体骨块,调整好内、外翻角度,石膏中立位外固定6~8周。结果自2003年1月~2005年4月共实施此方法手术13例,共18足;年龄5~16岁,平均年龄9.5岁;随访时间10~27个月,平均18个月。感染0例,内翻0例,复发1例,由于痉挛较重,步态极度不稳,患足负重较大所致,优良率:94.4%。  相似文献   

5.
踇外翻足X线二维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X线平片进行二维测量,探讨踇外翻与足部其它畸形的相关性.方法外翻手术患者共计24例27足,志愿者27例27足,常规进行足部正位、负重侧位摄片,测定踇外翻角、跖骨内收角、第1楔骨跖骨关节角、I-II跖骨间角、I-V跖骨间角、II-V跖骨间角、远端关节固定角、近端关节固定角、跟骨倾斜角、内弓顶角、距骨-第1跖骨角、跟骨关节面-胫骨轴线角,检测踇外翻与足部其它畸形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足与踇外翻足的外翻角、跖骨内收角、第1楔跖关节角、I-II跖骨间角、I-V跖骨间角、远端关节固定角、内弓顶角、距骨-第1跖骨角之间存在显著差异;II-V跖骨间角、近端关节固定角与跟骨-胫骨轴线角之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踇外翻足存在第1跖骨内收畸形,原发于第1楔跖关节;与内侧纵弓塌陷导致的扁平足伴发,但是不一定会表现出扁平足症状.建议外翻术前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以单足负重正、侧位片为最佳,必要时增加跟骨轴位片,明确病变严重程度与伴发畸形,认真评价发病机制,合理选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PM)治疗脑瘫患儿足外翻的临床意义。 方法 共纳入36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无持续被动运动(NCPM)组和CPM组,每组12例(24只足)。NCPM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家庭康复治疗,CPM组在NCPM组的基础上增加CPM治疗,对照组暂只进行家庭康复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CPM组及NCPM组前20日行院内综合康复治疗,所有的项目均为每日1次,后10日行家庭康复治疗,每日1次。分别于入组前、治疗2个月和4个月后,分别对3组患儿进行足底压力测量、GMFM-88项站立及走跑跳两项评估。 结果 ①组内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各数值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NCPM组和CPM组的MMF压力百分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ICP+FFCP)百分比、FFP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的站立评分及走跑跳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间比较:治疗4个月后, NCPM组与CPM组MMF压力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CP+FFCP)百分比及FFP百分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的站立评分及走跑跳评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PM组相比,CPM组MMF压力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FP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站立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走跑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常规康复治疗结合踝关节CPM治疗脑瘫患儿足外翻疗效较单纯常规康复治疗疗效显著,踝关节CPM治疗可改善脑瘫患儿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7.
踝足矫形器对小腿三头肌痉挛的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王月红  孙梅玲 《中国康复》2007,22(3):174-175
目的:探讨踝足矫形器在脑瘫康复治疗中对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伴有小腿三头肌痉挛的脑瘫患儿71例,分为矫正组50例和对照组21例,均采用以Vojta法,Bobath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其中矫正组患儿下肢肌张力有所下降,踝关节活动度好转,足背屈(被或主动)近90°时取模制作踝足矫形器(AFO),并在无训练时坚持每天配戴。治疗前后2组均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进行大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大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01),矫正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生理学疗法辅以踝足矫形器更有利于脑瘫患儿大运动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踝足矫形器对脑瘫患儿异常步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踝足矫形器对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步态的影响。方法:对30例脑瘫患儿配戴踝足矫形器前、后进行步态分析。结果:脑瘫患儿配戴踝足矫形器后,跨步长、步速明显提高,其中跨步长由0.38±0.13m增加至0.45±0.17m,步速由0.36±0.19m/s增加至0.47±0.14m/s;首次着地时踝关节的跖屈角度明显减少,由-11.98±8.43°减至-3.94±4.31°;髋关节站立相最大伸展角度由-7.41±10.06°增加至-14.10±10.60°;迈步相踝关节最大背屈角度明显提高,平均由-8.19±9.63°增至-4.25±3.71°;矢状面踝关节角度活动范围明显降低,平均由14.44±9.99°减至9.40±5.77°。结论:配戴踝足矫形器可以明显减轻脑瘫患儿异常步态模式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为痉挛型脑瘫患儿设计的功能性踝足矫形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方新 《中国康复》2003,18(4):209-209
痉挛型脑瘫患儿 10例 ,男 7例 ,女 3例 ;年龄 2 5~ 8岁 ,平均 5 5岁 ;双侧外翻平足畸形 4例 ,单侧外翻平足畸形 1例 ,双侧马蹄内翻畸形 3例 ,单侧马蹄足畸形 1例 ,单侧马蹄足及前足内收畸形 1例 ;患儿站立时足跟不能平放 ,额状面跟骨轴线偏离小腿轴线 ,站立平衡能力较差 ,行走时呈程度不同的剪刀步态。 10例患儿均使用功能性踝足矫形器进行站立和步行训练。该矫形器由后片式刚性聚丙烯塑料外壳和置于足底的柔性足托构成。柔性的功能性足托分后足、中足和前足 3个部位 ,分别包容和支撑人体足跟、足弓和足趾。足托的前足部分斜向上升起 ,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壳式足弓托对小龄轻中度痉挛型脑瘫患儿足发育的影响。方法:50例12—36个月的轻中度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实际完成26例)和对照组20例(实际完成18例),观察组给予壳式足弓托长期穿戴,其他康复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一年后对两组患儿裸足印、步行能力变化进行比较,观察组穿戴足弓托1年前后足印良好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裸足印良好情况及步行能力提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结束时穿戴壳式足弓托的足印良好率明显优于观察开始时(P<0.01)。结论:长期穿戴壳式足弓托可有效促进小龄轻中度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足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婴幼儿脑性瘫痪不同年龄、不同病情程度、不同康复时间的康复疗效。方法选择 3— 3 6个月的脑瘫儿 90例 ,用前瞻性方法 ,随机将 3— 12个月、13— 2 4个月、2 5— 3 6个月分为 3组。每组 3 0例 ,其中轻、中、重度各 10例 ,分别全面康复治疗 2个月与 3个月 ,对每例行治疗前、后生活自理能力 (ADL)评价 ,将所提高分值百分比进行组间比较 ,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婴幼儿CP康复治疗时间 3个月组明显优于 2个月组 ,病情程度一致的各年龄组组间比较康复疗效及各年龄组轻、中、重度CP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3— 12个月组明显优于 2 5 -3 6个月组。结论婴幼儿脑瘫康复治疗 3个月疗效显著。轻、中度脑瘫康复疗效明显 ,轻度脑瘫效果最佳。年龄越小 ,康复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物理疗法( P T) 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将274 例脑瘫患儿分组治疗。第1 组单纯药物组,第2 组药物、头针、穴位注射组,第3 组综合康复组。疗效评价分4 等:正常化、显效、有效、无效。结果:总有效率,第1 组62 .9 % ,第2 组91 .1 % ,第3 组92.6% 。第1 组与第2 组总有效率之比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01) 。第2 组与第3 组总有效率之比无显著差异( P> 0 .01) ,但第2 组与第3 组的正常化与显效率之比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1) ,即第3 组的治疗质量明显优于第2 组。结论:以 P T为主的综合性康复治疗方法是目前治疗小儿脑瘫较为有效的方法,尤其对轻、中型痉挛型脑瘫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文章归纳了引导式教育模式在脑瘫儿童康复研究中的关键问题,阐述了引导式教育的基本内涵,适应范围与评价特点,指出了几种开展模式在脑瘫领域中的建立、应用与效果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引导式教育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Gesell发育量表对婴幼儿脑瘫康复疗效的评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 Gesell 发育量表对婴幼儿脑瘫康复疗效评估的效果。方法:采用 Gesell 发育量表对3周岁以下的脑瘫患儿进行治疗前后测试对照。结果:发育龄4 个能区( 应物能、动作能、言语能、应人能)治疗前后均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1) ;发育商的言语能和应人能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P< 0 .05) 。结论: Gesell 发育量表可以作为婴幼儿脑瘫康复疗效评估的一种方法,但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小儿脑瘫的家庭康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的家庭康复。方法对 15例脑瘫患儿进行系统的家庭康复治疗 1年。结果基本正常 3例 ,有效10例 ,无效 2例。结论小儿脑瘫的家庭康复治疗是一种有效、经济、简单易行的康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脑瘫儿童的教育康复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脑性瘫痪是由于出生后各种原因造成的脑损伤导致的以运动障碍为主的残疾 ,常伴有智力、语言、视觉和感知觉的障碍 ,而且这些障碍往往会制约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因此 ,对脑瘫儿童的康复应该采取全面、综合的方法 ,在逐渐改善患儿运动障碍的同时进行教育康复 ,以提高其智力水平 ,使其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之中。对脑瘫儿童的全面康复包括 :医疗、教育及社会康复。其中医疗康复是全面康复的基础 ,而教育康复同样是一重要的环节[1] 。对脑瘫儿童的康复目的是最终使他们能独立生活、参与社会。因此 ,教育康复就显得至关重要。对脑瘫儿童的教育是一种…  相似文献   

17.
小儿脑性瘫痪的诊断与康复治疗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 探讨小儿脑性瘫痪的早期症状,康复治疗干预的方法。方法通过68例痉挛型脑性瘫痪小儿治疗前后运动发育率的比较说明康复治疗的意义。结果 治疗后脑瘫儿童的运动发育率明显提高。结论 康复治疗方法在脑性瘫痪儿童的运动功能提高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Cerebral palsied (CP) children were given intensive visuo-oculomotor train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visuo-oculomotor control, using children's films as a visual stimulus. A compara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a group of normal children of the same age. Results showed that training does improve visuo-oculomotor system control as illustrated by (1) a marked increase in smooth pursuit precision and maximum velocity, (2) an improvement of saccadic movement precision and stability, and (3) a shortening of the saccadic reaction time. The highest performance was observed under conditions in which the child pointed at and followed the visuo-acoustic target with his arm extended.  相似文献   

19.
对1例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的女童-小兰进行了康复训练。在对小兰的行为和运动技能、自理技能、智力等各方面进行评估的基础上,为其制定了个别化的训练康复计划,进行了运动能力、自理技能方面的训练。通过两个阶段的训练,小兰在各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