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慢性胃炎病人并发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病率,并观察其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12例慢性胃炎并发焦虑、抑郁症状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慢性胃炎并发焦虑、抑郁症状的比例为56.0%;本组病人心理干预后,显效257例,好转246例。[结论]慢性胃炎病人常并发焦虑、抑郁症状,心理干预有效改善病人的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难治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例在综合医院久治不愈的高血压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重新评估病情,详细询问反复就医病史,排除器质性疾病,了解有关心理以及家庭、社会背景等问题。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心脏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焦虑抑郁和躯体化状况。根据测评结果予以抗焦虑抗抑郁治疗,观察1个月再次进行评定。结果2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经抗焦虑抗抑郁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基本消失,血压较治疗前控制好,各量表再次评分达正常范围。结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及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治疗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对控制血压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病人并发焦虑抑郁症状及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心血管疾病病人并发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病情况,探讨加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77例心血管疾病并发焦虑抑郁病人,在积极合理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同时,加用抗焦虑抑郁的药物治疗。结果心血管疾病并发焦虑抑郁症状为40.05%。其中焦虑症状21.22%,抑郁症状6.37%,焦虑伴抑郁症状12.46%;药物治疗总有效率92.72%。结论心血管疾病病人常并发焦虑抑郁症状,抗焦虑抑郁的药物治疗对心血管疾病并发焦虑抑郁症状有较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减轻高血压患者负性心理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0月在本科住院的9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认知疗法、放松训练等心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轻高血压患者负性心理,减轻焦虑、抑郁、多疑等情绪,维持患者血压的稳定,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调查社区晨练活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总结其规律性。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别在社区晨练活动开始前和结束后接受了血压测量和抑郁、焦虑情绪评估[Zung编制的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SDS,SAS)]。结果表明社区晨练活动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SDS和SAS均较晨练前有明显降低(P均&;lt;0.01~0.05)。提示社区晨练活动即有降压作用,又能改善患者精神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心理干预对 2型糖尿病 (ⅡDM)合并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方法 应用Zung氏抑郁、焦虑自评量表 (SDS、SAS)对 5 6例ⅡDH患者进行测评 ,对其进行 4个月的心理干预后再行测评。结果 ⅡDM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症状 ,与国内常模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经心理干预后 ,抑郁、焦虑症状明显改善 (P <0 .0 5 )。结论 ⅡDM患者常伴有明显的抑郁、焦虑症状 ,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此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联合穴位按摩对高血压伴失眠患者血压峰值和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7月,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高血压伴失眠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评估。试验组在入睡前、血压峰值前穴位按摩进行睡眠干预。在干预后第4周进行血压峰值测量,并进行阿森斯失眠量表和汉密尔顿心理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以及血压峰值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血压峰值前的睡眠护理干预使血压峰值显著降低(P<0.01);睡眠质量较好(P<0.01),心理焦虑抑郁状态减轻(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焦虑抑郁、失眠状态与血压峰值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 失眠会影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峰值,血压峰值前通过协同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对睡眠障碍患者进行干预,有利于改善血压峰值和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8.
调查社区晨练活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总结其规律性。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别在社区晨练活动开始前和结束后接受了血压测量和抑郁、焦虑情绪评估犤Zung编制的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SDS,SAS)犦。结果表明社区晨练活动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SDS和SAS均较晨练前有明显降低(P均<0.01~0.05)。提示社区晨练活动即有降压作用,又能改善患者精神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首诊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时心理状态与前2年遭遇生活事件的相关性,并与健康组做1:1配对分析。方法:选择2002-12/2004-12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并确诊的中老年(平均年龄54.3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5例为观察对象(高血压组),对照组为同期本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两组根据相同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1:1配对。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作为心理症状调查问卷。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测评抑郁和焦虑症状。患者得分越高,心理症状及焦虑、抑郁情绪越明显。采用生活事件量表调查发病前2年所的遭遇的生活事件,分别计算生活事件频度及强度指标,分值越高,遭遇生活事件越多、频度越大。量表均由受试者填写,测评地点选择在办公室内,全部测试在治疗前完成,对照组在常规体检后进行量表测定。时间为30-40min,量表当场收回。结果:190份问卷均完整合格。①高血压组患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和偏执等心理症状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134-6.708,P均〈0.05)。②高血压组患者中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50分者占35%(33/95),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46.92&;#177;10、75),(42.58&;#177;10.36),t=2.833,P〈0.05]。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50分者占65%(62/95),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51.32&;#177;11.04),(40.78&;#177;10.57),t=6.721,P〈0.05]。③高血压组遭遇生活事件频度,负性生活事件频度,生活事件强度,负性生活事件强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647~2.762,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与发病前2年遭遇的生活事件频度和强度密切相关,同时也与患者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对事件意义的认知和评价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有焦虑、抑郁状态的高血压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普通护理。结果:护理后治疗组原发性高血压焦虑、抑郁患者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血压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尽量避免高血压诱发因素,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