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收缩功能,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62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和30例正常人,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测量右室游离壁厚度、舒张末期面积,双平面Simpson法,测右室射血分数(RVEF),组织多普勒测量三尖瓣环(前叶瓣环、后叶瓣环、隔瓣瓣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率(Sa)。脱机分析右心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收缩期峰值应变(S)及应变率(SR)。结果: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室收缩功能减低,且右室收缩期峰值S及SR均不同程度的低于对照组,其中右室游离壁基底段及中间段收缩期峰值S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心肌收缩期峰值S、SR及瓣环Sa可作为评价右室收缩功能的有效指标之一,结合右室几何学指标及RVEF等可更准确的评估右室收缩功能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定量评价单纯性二尖瓣狭窄(MS)患者右室收缩功能,并探讨影响其应变能力的主要因素.方法 入选MS患者32例[分A、B两组:A组,尚未出现肺动脉高压(PH)或轻度PH;B组,中到重度PH]与20例正常者(对照组).应用STI从右室整体到室间隔、游离壁两部分再到6个节段分别测定纵向收缩期应变(S)、应变率(SR),并分析影响S、SR改变的主要因素.结果 (1)A组 右室整体S、游离壁基底段S、室间隔整体及其各节段S、SR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游离壁整体S、SR无明显变化.(2)B组 右室整体到各个节段S、SR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3)B组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右室整体到局部的应变指标和肺动脉收缩压(PASP)有良好相关性,其中右室整体S相关性最好(r=0.81,P<0.01),且两者存在依存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68.31+0.805X.结论 STI可敏感、客观地评价右室收缩功能;PH是MS患者右室收缩功能受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超声二维应变技术定量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2DS)定量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收缩功能.方法 连续入选肺动脉高压患者41例(PH组),正常人40例(对照组),应用2DS测定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纵向应变(ε)、应变率(SRs),并与传统超声及右心导管结果 对比.结果 (1)PH组右室游离壁各节段ε、SRs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H组右室游离壁的中间段及心尖段ε、SRs测值明显低于基底段.(2)右室游离壁心尖段、中间段SRs与右室面积及右室内径测值相关性良好.右室心尖段ε与右室大小及右室整体收缩功能均有良好相关性.(3)PH组右室游离壁心尖段ε、SRs与右心导管测量肺动脉压力、肺血管阻力及每搏量相关性良好.结论 二维应变技术可更准确、客观地评价右室长轴纵向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e,VVI)技术对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右室局部及整体功能进行评价。 方法 心尖四腔切面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根据三尖瓣最大返流速度计算出肺动脉收缩压,将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病人分为轻、中及重度肺动脉高压组及无肺动脉高压组,同时应用VVI技术评价不同肺动脉收缩压组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右室侧壁及室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右室整体的纵向收缩期峰值速度(Vs)、位移(D)、应变(S)及应变率(SR),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不同肺动脉收缩压组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右室局部和整体的应变、应变率、速度、位移等指标均降低,其中肺动脉高压程度越重,上述指标越低。 结论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估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右室整体及局部功能异常方面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对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右室局部及整体功能进行评价。方法 69例PTE患者,于心尖四腔切面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根据三尖瓣最大反流速度计算肺动脉收缩压,根据肺动脉收缩压分为肺动脉高压轻、中、重度组及无肺动脉高压组;体检健康者69例为对照组。应用VVI技术评价其右室游离壁、室间隔各节段(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及右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速度、位移、应变及应变率(SR)。结果不同肺动脉收缩压组右室侧壁和室间隔各节段(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以及右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速度、位移、应变以及应变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其中肺动脉收缩压分级越高,上述指标越低。结论 VVI评估慢性PTE患者右室整体及局部功能异常方面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维应变技术对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右室功能的价值。方法:52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分为两组,A组(n=22)和B组(n=30),同时选取32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取二维及TVI条件下心尖四腔观3个连续心动周期图像。应用2DS获取右室游离壁各节段心肌应变(S)及应变率(SR),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及晚期峰值应变率(SRa);QTVI获取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m)、等容收缩时间(IVCT)、等容舒张时间(IVRT)、收缩时间(ET)、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并计算Tei指数。结果:B组患者右室游离壁长轴各节段心肌的s及SRs,SRe均明显低于正常组。A组患者右室游离壁心尖段S、中间段SR及中间段SRe均明显小于正常组。结论:二维应变技术可以早期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右室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和组织多普勒(TDI)技术评价正常人及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纵向收缩功能,探讨二维应变定量评价心肌纵向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肺动脉高压患者42例(PAH组),正常人31例(对照组),应用二维应变成像与TDI于心尖四腔观分别测量并计录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纵向收缩峰值速度(V)、应变(ε)、应变率(SRS).并对两种测量方法 进行比较.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PAH组TDI检测显示右室游离壁中间段ε、SRS值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段及心尖段ε、SRS值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H组二维应变显示右室游离壁各节段ε、SRS测值均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TDI及二维应变右室游离壁各节段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TDI测值比较,对照组内右室游离壁二维应变测值(V、ε、SRS)基底段、心尖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间段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H组内右室游离壁二维应变测值(V、ε、SRS)心尖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底段、中间段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PAH组中两种测量方法 相关性良好(r=0.406~0.760,P均<0.05).结论 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室纵向收缩功能减低,二维应变可更准确、客观地评价右室长轴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方法 正常对照组31例;肺动脉高压患者42例,根据肺动脉收缩压程度将其分为轻度(17例)、中度(15例)、重度(10例)三组.获取心尖四腔观,应用二维应变技术测量并记录右室整体及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纵向收缩峰值应变(ε).对三组应变参数进行比较,并分析影响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的指标.结果 轻、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整体ε及游离壁各节段ε较对照组均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重度肺动脉高压右心室整体ε及游离壁各节段ε较轻度组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收缩压是影响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的决定因素(γ1=-0.491~-0.641,γ2=-0.403~-0.489,P均<0.05),三尖瓣环收缩峰值速度与肺动脉高压右室整体ε及游离壁各节段ε有良好的相关性(γ=0.463~0.587,P<0.001).结论 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室功能减低,超声二维应变成像可准确、客观地评价右室长轴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心肌应变分析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肺动脉高压患者68例(肺动脉高压组)和正常对照组68例,于右室前游离壁-后间隔切面、中游离壁-中间隔切面及后游离壁-前间隔切面应用心肌应变分析技术测量纵向收缩峰值应变,获得右室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GS)及17节段应变,并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右室GS与肺动脉收缩压的相关性。结果肺动脉高压组患者右室GS、前游离壁基底段应变、中游离壁基底段应变、后游离壁基底段应变、前游离壁中段应变、中游离壁中段应变、中间隔基底段应变、前间隔基底段应变、中间隔中段应变及前间隔中段应变均较正常对照组减低(均P0.05)。右室GS与肺动脉收缩压呈负相关(r=-0.784,P0.01)。结论心肌应变分析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具有可行性,为临床评估右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对肺动脉高压(PH)患者右室长轴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5例PH患者(PH组)和3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使用2D-STI对其行心尖四腔心切面探查,获取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长轴6节段的收缩期峰值应变(PSS)及收缩期峰值应变达峰时间(PSST)。结果 PH组右室游离壁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室间隔中间段、心尖段PSS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室间隔基底段的P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H组右室长轴PSST为(73.22±37.64)ms,较对照组(38.13±17.12)ms延长(P0.05)。结论 2D-STI技术可准确评估右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及同步性,是评价右室功能简便、快捷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