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凝血功能异常的临床资料,观察应用维生素K1治疗后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北京同仁医院急诊病房的经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肺部感染后出现凝血功能异常的52例老年患者,分别记录患者入院当天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指标,主要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出现凝血功能异常时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剂量和累积时间,以及应用维生素K1后凝血功能转为正常时间。观察维生素K1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52例患者中40例患者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用量9 g/d,12例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用量6 g/d。患者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后发现凝血异常时间波动在3~8 d,应用维生素K1后凝血功能转为正常时间波动在3~12 d。52例患者中表现为皮肤淤点、淤斑19例(36.5%),消化道出血和大便潜血阳性8例(15.4%),尿路出血6例(11.5%),牙龈出血3例(5.8%),其余16例(30.8%)未见明显出血征象。与维生素K1治疗前比较,治疗后PT和APTT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可引起亚临床维生素K缺乏,表现为临床出血征象和化验凝血指标异常,而出现异常后尽早使用维生素K1则可使凝血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凌云  谭美春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6):2347-2349
目的探讨维生素K1注射液对重症监护室细菌性感染患者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急诊科收入重症监护室住院的细菌性感染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时维生素K1注射液使用情况分为预防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组(A组)、延迟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组(B组)和不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组(C组),3组均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观察比较各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小板计数(PLT)变化及有无新发出血,了解凝血功能紊乱情况。结果 A、B组患者治疗第7天、第12天出现凝血功能紊乱的比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出现新发出血,主要表现为血尿(A组1例)、皮肤新发瘀斑(B组1例、C组2例)及牙龈出血(C组1例)。均未见危及生命的出血及严重过敏反应。结论重症监护室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的患者补充维生素K1注射液可降低凝血功能紊乱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患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均给予静脉滴注维生素K110~40 mg/d,部分临床出血症状严重患者辅以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维持治疗1~3个月.采用Stago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变化,部分有条件者检测治疗前后Ⅱ、Ⅶ、Ⅸ、Ⅹ因子活性变化.结果 45例患者中未发现明显病因19例(42.2%,19/45),常见原因为抗凝血灭鼠剂中毒11例(42.3%,11/26).临床以多部位出血为主要表现,出血部位依次为黏膜出血(77.8%,35/45)和肉眼血尿(46.7%,21/45),应用维生素K1治疗后,PT、APTT显著缩短[PT:(110.35±35.36)、(13.48±2.17)s,t=19.10,P<0.01;APTT:(98.91±48.98)、(33.25±6.95)s,t=6.19,P<0.01],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活性显著增高[Ⅱ:C:(17.48±10.93)%、(70.12±21.31)%,t=12.13,P<0.01;Ⅶ:C:(10.23±5.68)%、(92.76±29.15)%,t=14.43,P<0.01;Ⅸ:C:(11.98±4.69)%、(88.64±40.21)%,t=13.27,P<0.01;Ⅹ:C:(12.93±7.48)%、(63.97±20.11)%,t=9.74,P<0.01].结论 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病史隐匿、容易误诊,检测PT、APTT对其诊断及疗效监测具有一定价值.应用维生素K1 10~40 mg/d静脉滴注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肝衰竭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报告形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肝衰竭病人的凝血酶原时间(PT)以秒数、比率、活动百分率计,还是以国际正常化比率(INR)表示.方法:采用ISI 1.11,1.76和2.05的三种凝血活酶对52例肝衰竭病人和50例口服华法令的换瓣术后的病人进行PT测定.以上述四种方式表示结果.结果:肝衰竭病人,PT百分率能消除变异的可能性(P<0.05),而其他表示形式仍有明显的差异(P>0.01).患者口服抗凝治疗后仅INR能较准确地反映PT的结果.结论:INR不能用于表达非抗凝治疗患者的PT结果.PT活动的百分率是为肝衰竭病人的最好报告形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蛋白质Z(PZ)在重症肝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与凝血酶原时间PT(INR)单位的关系。方法血浆PZ采用ELISA法检测,凝血因子活性F:C和PT(INR)应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对17例重症肝病和23例健康者的血浆PZ,F:C和PT(INR)水平进行检测,并做相关性比较。结果重症肝病组的PZ水平为240.1±192.7μg/L,与对照组1 812.6±34.2μg/L比较明显下降(P<0.05);重症肝病组的F:C与PT(INR)分别为(71.4±30.2)%,2.22±0.97 s,与对照组(110.6±17.0)%比较F:C明显下降,而PT(INR)(0.93±0.04)明显增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重症肝病组PZ与PT(INR)存在明显负相关(P<0.05),反映了肝病的病理过程。结论同时检测PZ与PT(INR)对于肝病患者治疗的预后监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与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关系.方法用SysmexCA-1500全自动血凝仪对30例正常对照组,65例肾病综合征组的凝血酶原(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进行检测并分组比较.结果肾病综合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T缩短(P>0.05),无统计学意义,APTT明显缩短、Fbg与D-D明显升高(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病综合征病人存在高凝状态及纤溶亢进,测定凝血及纤溶系统的一些项目可了解病情并有利于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凝血激活时间、凝血速率(CR)、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功能(PF)等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12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严重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46例,按入组时间使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按2008国际脓毒症指南的要求给予经典治疗;治疗组在经典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用7d.留取患者外周血,检测常规凝血指标如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和PLT,以及新型凝血指标如全血激活时间(gbACT)、CR和PF;记录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以及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和28 d病死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7d后PLT (×109/L)和PF均明显升高,APTT(s)显著缩短(均P<0.05),对照组gbACT(s)无显著变化,治疗组gbACT显著缩短至正常范围;且治疗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LT:218.75±114.15比151.60±153.03,PF:3.74±0.71比2.51±0.80,APTT:30.21±7.60比39.27± 15.06,gbACT:160.47±40.93比201.10±48.55,均P<0.05).两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分)和PCT水平(μg/L)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明显(APACHEⅡ:14.72±3.55比21.50±4.85,PCT:7.09±5.51比19.43±9.98,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PT、TT、Fib、INR、D-二聚体、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和28 d病死率均有所减少,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大剂量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凝血功能恢复有一定作用,但不能改善预后.gbACT+凝血指标对治疗的反应性更灵敏,能反映整个凝血级联过程的综合状况,与常规凝血指标结合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针对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莫西沙星口服治疗肺部感染的疗效及经济学评价与静脉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进行比较。方法门诊收治的120例确诊轻中度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口服组(0.4 g口服,1次/天,疗程为7 d),静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0 g静脉滴注,2次/天,疗程7 d),观察两组的疗效并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口服莫西沙星组和静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和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花费分别是(149.7±39.1)元和(1 261.9±252.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莫西沙星治疗轻中度肺部感染疗效与静脉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相当,但治疗费用明显较低,且口服用药更方便,故口服莫西沙星治疗轻中度肺部感染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血小板参数的检测结果,探讨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变化,及其对肝硬化患者病情发展、治疗和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Coulter-HMX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配套试剂检测127例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积(PCT),采用ACL ELITE PRO全自动血凝仪和配套试剂检测PT、INR.结果 肝硬化患者的PT和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组明显高于无出血患者组(P<0.01).结论 PT、INR和血小板参数对肝硬化患者病情发展、治疗和预后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胰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对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无血液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异常或未服用影响血小板功能药物的择期脊柱手术患者(ASAⅡ~Ⅲ),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W组,5000 U/kg,n=18)和生理盐水组(C组,n=18);分别于注射前(T0)、注射后1 h(T1)、注射后2 h(T2)、注射后3 h(T3)抽出静脉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血小板1 min,5 min和最大聚集率(PAG1、PAG5、PAGM),并记录两组手术出血量.[结果]注射乌司他丁组后1h,W组APTT,PT较注射前明显延长(P<0.05),用药后2h,TT较注射前明显延长(P<0.05),用药后3h,APTT,PT,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注射后1h,APTT显著性延长(P<0.01),用药后2h,PT显著性延长(P<0.05),用药后3h,APTT,PT,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注射前后及组间比较PAg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应用5000 U/kg乌司他丁可改善脊柱手术患者术中患者的凝血状态,减少术中微血栓综合征,预防术中术后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