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目的:了解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人户问卷调查法调查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205例。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行为与饮食控制自我效能呈正相关(r=0.630,P〈0.001),随着饮食控制自我效能水平的提高,饮食控制行为水平也在提高(r=0.565,P〈0.01);饮食控制行为与文化程度、在职与非在职有关(P〈0.05);饮食控制行为水平与饮食知识掌握程度有关。结论:饮食控制自我效能中高效能的患者139例,占67.8%.中效能60例.占29.3%.低效能6例.占2.9%。执行饮食控制严格的患者占47.3%,控制情况一般的患者占37.1%.15.6%的患者执行情况很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行为控制能力及自我效能,分析影响其自我控制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①选择2003—06/12山东省立医院保健门诊患者96例,男84例,女12例,年龄55-89岁。患者均知情同意。在职人员18例,离退休人员78例。糖尿病病程≤5年38例,〉5年58例。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懈患者自我控制行力相关因素及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效能。内容包括影响患者自我控制行为的相关因素;自我效能量表10条目,总分0-40分;自我行为控制量表10条目,总分0-40分,总分达到35分以上为高自我行为控制和高自我效能,20分以下为低自我行为控制和低自我效能。③计数和计量资料差异性比较采用X^2和t检验。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9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控制行为的相关因素分布:不在职人员及每周一两次血糖监测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构成比明显高于在职人员和每个月一两次及只在不舒适时进行血糖监测者[78例(82%),47例(49%);18例(19%),26例(27%),15例(16%),8例(8%),P〈0.051。②自我控制行为量表总分:在职及病程≤5年者明显低于不在职及病程〉5年者[(25.78&;#177;3.39),(31.05&;#177;4.33)分;(32.55&;#177;5.08),(36.62&;#177;3.50)分,P〈0.01]。③自我效能量表总分:在职及病程≤5年者明显高于不在职及病程〉5年者[(3533&;#177;326),(3619&;#177;3.41)分;(31.50&;#177;4.77),(32.12&;#177;3.61)分,P〈0.01]。结论:每周测血糖一两次是较为适宜的血糖监测频度;不在职及病程〉5年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效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无症状低血糖。方法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1147例血糖控制稳定的T2DM患者连续3d(65—72h)的血糖变化。结果①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25.54%,占低血糖60.8%(697例),与病程呈指数曲线正相关(r=0.913,tr=3.636,P〈0.05);②平均血糖(MBG)与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呈双曲线负相关(r=-0.963,P〈0.01);③随着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增大,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增高;④低血糖发生率男女相仿,与年龄呈负相关(男r=旬.929,tr=5.613,P〈0.01。女r=m.824,tr=3.251,P〈0.01);⑤老年组MBG水平明显高于非老年组(t=6.81,P〈0.01),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x^2=60.37,P〈0.01)。结论①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高,且随病程延长而增高。MBG控制越低、最大血糖波动幅度越大,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越高;②放宽老年DM患者血糖控制要求,提高MBG水平可有效降低其低血糖发生率;③cGMS能及时准确发现无症状低血糖。  相似文献   

4.
护理干预对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配备糖尿病专科护士、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面对面的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制定食谱普由营养食堂统一配餐、指导运动、严密的血糖监测等。常规组:护理措施包括责任护士的护理,运动和饮食指导以及常规血糖监测等。观察2组患者低血糖反应发生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明显减少(P〈0.05),干预组的血糖控制水平优于常规组(P〈0.05)。与无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相比,出现低血糖反应时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更低(P〈0.05),且更多表现为无症状性低血糖(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低血糖尤其是严重低血糖的发生,使患者得到更好、更安全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糖合并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糖状态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比较。方法将52例2型糖尿病高血糖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胰岛素泵,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比较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稳态的时间、所需胰岛素剂量、感染控制时间、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低血糖发生率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感染控制时间分别为(7.1±2.2)d和(9.5±3.0)d(P〈0.01),达标血精时间分别为(4.6±0.8)d和(7.1±2.6)d(P〈0.01),低血糖发生次数分别为(O.5±0.7)次/人和(1.0±1.1)次/人(P〈0.05)。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和餐后2h血糖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糖合并感染患者疗效可靠,控制血糖快速平稳,胰岛素泵是糖尿病高血糖合并感染急性期的一种理想的胰岛索输注模式。  相似文献   

6.
自我效能感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与自我效能感状况,探讨实施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及自我效能感对其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系统化健康教育干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治疗,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控制与自我效能感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前空腹血糖为(6.12±0.66)mmol/L,干预4周后为(5.85±0.55)m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P〈0.05);观察组孕妇干预8周后空腹血糖为(5.16±0.55)mmol/L,对照组为(5.95±0.32)m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7,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为(28.47±4.12)分,对照组为(7.56±0.2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1,P〈0.01)。结论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控制孕妇的血糖水平,自我效能感高者更容易血糖控制,应采取相应的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我效能感,促进其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7.
张青立 《临床医学》2009,29(10):13-14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口服降糖药物效果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组和Novolin30R组,观察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餐后2h C肽、体重、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的变化。结果两组均能有效的控制血糖的作用(P〈0.05),在控制空腹血糖方面无明显差异,门冬胰岛素30组的有更好的控制早餐、晚餐后血糖得到明显改善,低血糖的发生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需胰岛素量较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天2次注射门冬胰岛素30较诺和灵30组能更好的控制餐后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治疗住院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分成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30R组,短时间内强化治疗,观察两种不同治疗方案患者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h血糖(2hPBG)、住院时间、胰岛素剂量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的情况。结果:(1)两组治疗后FPG、2hPBG均明显下降(P〈0.01),但诺和锐30组餐后血糖下降更明显(P〈0.05)。(2)诺和锐30组住院时间较诺和灵30R组明显缩短(P〈0.01)。(3)诺和锐30组在控制血糖效果更佳的同时。全天所需药物的剂量较诺和灵30R组减少约10%(P〈0、01)。(4)诺和锐30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灵30R组(P〈0.05)。结论:诺和锐30能更好地降低2型糖尿病的血糖水平,尤其是餐后血糖,而不增加低血糖的风险,能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并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诺和锐30对初发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8例初发2型糖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给予诺和锐30治疗,对照组给予诺和灵30R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FPG、餐后2hPG和HbAlc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餐后2hPG的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FPG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达到血糖控制达标所需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且胰岛素平均每日总用量少(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诺和锐30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能降低FPG、2hPG、HbAlc,明显改善胰岛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骨科围手术期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骨科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组(CSⅡ组30例)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SⅡ组30例)。比较两种方法在控制血糖、血糖控制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感染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胰岛素治疗后各点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CSⅡ组对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控制优于MSⅡ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血糖控制的时间、住院总天数及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均低于MSⅡ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围手术期CSⅡ能快速有效地控制血糖,缩短术前血糖控制时间及住院总天数,低血糖及切口感染、延迟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显著减少。因此,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用于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比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更快速、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1.
华燕  武金文  蒋成霞  李梅  刘欣 《华西医学》2014,(8):1429-1431
目的比较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80例服用2种口服降糖药(OAD)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按就诊奇偶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予以治疗,对照组应用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及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FBG、2hPG、HbA1c均较前下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HbA1c达标率分别为88.3%、87.8%,但观察组胰岛素用量比对照组减少12.1%,且BMI得到控制,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和体质量,减少低血糖事件,在同等HbA1c达标率下,所用的胰岛素剂量更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新疆石河子地区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超重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32例,根据BMI分为超重组14例和肥胖组18例,分别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糖、体重及血脂等指标,并对2组间的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记录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的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1)与基线相比,超重组和肥胖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体重和BMI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甘油三酯(TG)有所下降(P<0.05),总胆固醇(TC)的降幅无统计学意义(P>0.05)。(2)超重组与肥胖组相比,FBG、2 h PG、BMI、TC、TG等指标的降幅,二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肥胖组体重的降幅[(-1.92±1.17)kg]高于超重组[(-1.00±1.06)kg](P<0.05)。(3)32例患者均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仅有1例患者发生轻微低血糖。结论利拉鲁肽治疗新疆石河子地区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减轻体重及BMI、改善血脂谱,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管理的有效模式,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达标率,减少低血糖发生。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5月-2009年5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56例。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观察糖尿病管理后及常规治疗后血糖的变化。结果应用糖尿病达标管理软件管理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的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未达到理想的目标,应用科学的糖尿病达标管理软件进行管理是改善现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周宇清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8):1395-1397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Ⅱ)在2型糖尿病强化降糖中的效果。【方法】6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病人,分成胰岛素泵治疗组24例(CSⅡ组)和皮下注射胰岛素组36例(MSⅡ组),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血糖、胰岛素、C肽变化,比较两组血糖达标天数、最大胰岛素用量、平均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现象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均有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及C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上述改变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CSⅡ组血糖达标时间较MSⅡ组短,平均胰岛素用量及最大胰岛素用量均较MSⅡ组少,且低血糖发生次数也较MSⅡ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Ⅱ和MSⅡ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对初发的2型糖尿病有良好治疗效果,其中胰岛素泵可以缩短血糖达标天数,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危重症患者血糖监测的意义及血糖控制对危重症患者的意义。方法选择T2DM并内科危重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治疗组采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水平。人选后分别检测两组对象空腹血糖、三餐后血糖、血清内脂素、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hC肽并计算病死率。结果治疗组胰岛素用量较对照组有显著性下降(P〈0.05),治疗组血糖控制良好者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P〈0.05),对照组血糖控制差者较治疗组有显著性升高(P〈0.01)。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及内脂素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性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糖波动及病死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可积极的控制血糖并降低血糖波动,可以减少T2DM合并危重症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张云林 《医学临床研究》2012,(11):2186-2188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泵入及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近2年来就诊于本科的T2DM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泵入(Ⅰ组)及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Ⅱ组)两组,记录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及生活质量积分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各维度积分在两种方案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5)。与Ⅱ组相比,Ⅰ组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明显降低(P〈0.05),12周及24周后生活质量改善较为明显(P〈0.05)。【结论】采用门冬胰岛素持续泵入可以使患者血糖短时间达标,减低低血糖风险及胰岛素用量,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T2DM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含糖透析液对非糖尿病透析相关低血压患者血压和舒适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交叉对照研究,对102例透析相关低血压患者应用无糖透析液和含糖透析液透析进行交叉透析。观察患者透析中血压(第1小时、第2小时、第3小时)和心率情况;并采用Kolcaba舒适度量表进行舒适度评价。结果在应用含糖透析液后,非糖尿病透析相关低血压患者透析中第1小时、第2小时、第3小时的收缩压明显升高,收缩压最小值明显升高,且收缩压下降最大值明显降低(P0.01或P0.05);透析中第1小时舒张压明显降低(P0.01)。应用含糖透析液时有43例患者未再发生透析中低血压,其缓解率为42.16%。应用含糖透析液的非糖尿病透析相关低血压患者透析中第1小时、第2小时、第3小时的心率减慢(P0.01或P0.05)。应用含糖透析液的非糖尿病透析相关低血压患者舒适度总分和其心理、生理维度得分均增加(P0.01或P0.05)。结论含糖透析液可以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相关低血压,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糖耐量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例确诊为单纯冠心病患者分为糖耐量值正常(NGT)组132例,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IGT)组35例,冠心病合并2型DM(T2DM)组33例。全部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与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对患者血糖、胰岛素以及血脂含量进行检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用CAG进行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按照美国心脏病学会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与评价。结果①NGT、IGT与DM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T组与NGT在空腹胰岛素(FIN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NGT、IGT与DM组右冠动脉(RCA)、左前降支冠状动脉(LAD)、左主干(LMT)相比,两两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回旋支(LCX)、总狭窄指数以及冠状动脉远端病变方面,IGT组与DM组较NGT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DM组Gensini积分为(144.32±22.90)分,IGT组为(94.29±16.83)分,NGT组(67.77±12.32)分,DM组与IGT组和NGT组比较,Gensini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DM与IG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糖耐量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餐后高血糖可能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初始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和血糖代谢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门诊210例进行初始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05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105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低血糖发生率和糖代谢的情况。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改善明显(P0.01或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改善血糖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在糖尿病合并感染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68例,分为两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36例(CSII组),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32例(MSII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变化及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住院总天数等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均明显下降(P〈0.01),CSII组对空腹血糖的控制优于MSII组(P〈0.05),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MSII组(P〈0.01,P〈0.05).[结论]在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可迅速控制血糖,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