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提出了登陆病综合征(mal de débarquement syndrome,MdDS)的诊断标准,并将其纳入国际前庭疾病分类。这些诊断标 准包括:①非旋转性眩晕,其特征是持续性或1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存在振荡感(“摇摆”、“摆动”或“晃动”);②被动运动结束后48小 时内发作;③症状在被动运动时(例如驾驶)可暂时减轻;④症状持续>48小时。病程不足1月且症状仍持续者,定义为“进展型”;如 果症状在1个月或1个月内得以缓解,观察期至少延长到缓解点,则为“短暂型”;如果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不缓解,则为“持续型”。 事实上,MdDS患者亦可伴发空间定向障碍、视觉运动不耐受、疲劳以及头痛或焦虑加剧的症状。本文也回顾总结了MdDS与前庭 性偏头痛、运动病及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 perceptual dizziness,PPPD)的临床鉴别要点。此外,非运动触发、可 通过运动缓解的振荡性眩晕在其他前庭疾病、内科疾病、精神紧张加剧或代谢紊乱之后出现,由于其具有MdDS和PPPD这2种疾病 的特点,在非运动诱发的表现描述方面多样,因此,进一步研究其现象及生物学与MdDS、PPPD及其他前庭疾病的相关性是非常有 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眩晕是平衡系统(视觉、本体感觉和前庭系统)功能障碍所致的常见临床综合征,平衡功能障碍可导致平衡失调,常伴随许多症状,包括头晕、眩晕、眼震、视力模糊、姿势不稳、畏惧运动、步态障碍,有的患者还有焦虑、抑郁,常因一个或  相似文献   

3.
本文《血流动力学相关直立性头晕/眩晕(hemodynamic orthostatic dizziness/vertigo,HOD/V)诊断标准》被纳入国际前庭疾病 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Vestibular Disorders,ICVD)。定义HOD/V诊断标准的目的是帮助临床医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直立 性头晕/眩晕相关的术语以鉴别直立性头晕/眩晕是由脑低灌注因素还是由其他病因所致。HOD/V诊断标准:(A)至少5次由起身引 发或直立体位时出现的头晕、不稳或眩晕,坐下或躺下后缓解;(B)站立或直立倾斜试验时记录到直立性低血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 合征或晕厥;(C)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很可能的HOD/V诊断标准:(A)至少5次由起身引发或直立体位时出现的头晕、不稳或眩 晕,坐下或躺下后缓解;(B)至少有一项伴随症状:全身乏力或疲劳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难以集中、视物模糊、心动过速或心悸;(C) 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这些诊断标准是基于广泛回顾近九十年来关于HOD/V、体位性低血压或心动过速及自主神经性头晕的相关 研究达成的专家共识。进一步测量直立位血压和心率对于筛查和记录直立性低血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以确立HOD/V的诊 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由Bárány协会国际前庭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Vestibular Disorders,ICVD)委员会和国际头痛协 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IHS)偏头痛分类小组共同制定的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的诊断标准。本文包含 了部分文献更新,原2012版本的诊断标准仍然不变。诊断标准包括VM和很可能的VM两类。根据常规的IHS流程,VM作为一个 新的疾病类型,将首先被纳入第三版国际头痛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ICHD)的附录。随着研究证据 的进一步增加,很可能的VM也有待被纳入到未来的ICHD版本中。VM的诊断包括:反复发作的前庭症状、偏头痛的病史、前庭症 状与偏头痛症状存在时间关联,且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前庭症状发生的相关病因。符合VM诊断的症状包括多种类型:如眩晕、头动 诱发的头晕伴恶心等,但临床上,上述症状的严重程度须为中度或重度,急性发作的持续时间需在5 min~72 h。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Bárány协会国际前庭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Vestibular Disorders,ICVD)委员会和国际头痛协会偏头痛分类小组所提出的"儿童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 of childhood,VMC)、"很可能的儿童前庭性偏头痛"(probable VMC,pVMC)和"儿童复发性眩晕"(recurrent vertigo of childhood,RVC)的诊断标准。偏头痛在儿童期不同复发性眩晕亚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此分类文件中,VMC、p VMC和RVC这3种与偏头痛相关的一组谱系疾病分类,上述诊断标准中的偏头痛成分为确定、很可能及可能不存在。VMC的诊断标准:(A)至少5次中度或重度前庭症状发作,持续时间5分钟~72小时;(B)当前或既往有伴或不伴先兆的偏头痛病史;(C)至少50%的发作与至少1种偏头痛样症状相关。pVMC的诊断标准:至少3次中度或重度前庭症状发作,持续时间5分钟~72小时,符合VMC诊断标准B或C中的1项。RVC的诊断标准:至少3次中度或重度前庭症状发作,持续时间为1分钟~72小时,VMC诊断标准中的B和C均不符合。对于以上3种疾病,患者的年龄必须18岁。建议将来的研究应特别关注RVC,以研究和确定其可能的亚型及其与偏头痛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Bárány协会分类监督委员会(COCS)对颈性头晕(有时也称为颈性眩晕)的观点。这些内容首先由多个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初步审查,之后由Bárány协会COCS进行进一步审定。基于当前已发表的文献,Bárány协会COCS认为,自身运动的错觉(眩晕-旋转感或其他)与颈部病理和(或)颈部疼痛症状(通过影响颈椎、软组织结构或颈神经根)之间机制的关联尚缺乏证据支持。当头颈部联合运动诱发出现旋转的错觉时,其原因可能是尚未确诊的常见前庭疾病(如偏头痛或BPPV),也可能是较少见的中枢性前庭疾病(包括急性起病的危急状况,例如椎动脉夹层伴后循环卒中以及极其罕见的椎动脉压迫综合征)。同时,COCS指出,迄今为止,偏头痛(包括前庭性偏头痛)为颈部疼痛和前庭症状同时出现的最常见原因。而且,在几乎所有前庭疾病中,头部运动常会导致患者症状的加重,推测在这些前庭疾病患者中常见颈部肌肉紧张度的增加(因果关系尚不清楚)可能与头部运动减少有关。此外,还存在一些尚未探索的理论机制问题,如颈部疼痛可能促发血管迷走反射、心脏抑制反射继而通过晕厥前机制导致短暂的定向障碍和(或)失衡。COCS提出还有一些少见的案例,如那些颈部肌肉痉挛伴模糊的空间定向障碍和(或)失衡感的患者是否确实存在颈部本体感觉受损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展望未来,通过严格纳入和排除标准,以减少敏感性而增加特异性的方法进行研究对象的选择,进一步采用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案将更为理想。为进一步促进“颈性头晕/眩晕”的研究,在进行设计机制和治疗的对照研究时,亦应考虑到那些重要的混杂因素相关问题。基于此,目前的Bárány COCS并未提出用于研究之外的临床初步诊断标准。相信随着新的研究证据的不断积累,这一观点将可能会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Bárány协会前庭疾病分类委员会制定的血管性眩晕和头晕的诊断标准。分类中包括由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及孤立性迷路梗死/出血和椎动脉压迫综合征引起的眩晕/头晕。眩晕和头晕是后循环卒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血管性眩晕/头晕可能是急性持续性(≥24 h)或短暂性(数分钟至<24 h)发作。对于出现急性前庭症状和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包括中枢性HINTS体征(头脉冲试验正常、方向改变的凝视诱发性眼震或明显的眼球反向偏斜)的患者,尤其是伴有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该考虑血管性眩晕/头晕的诊断。尽管孤立性迷路梗死尚无确诊方法,但在卒中风险增加的患者中应该考虑,如果急性单侧前庭功能丧失同时伴有或在随后的30 d内出现小脑前下动脉区域的缺血性卒中,则可以推测为孤立性迷路梗死。对于椎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常需要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其血管受损的影像学或超声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眩晕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特点1.1定义·眩晕 (Vertigo)———是一种主观症状 ,是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是一种运动幻觉 ,表现为患者感外境或自身在旋转、移动及摇晃———常伴有平衡失调、眼球震颤、指物偏向、倾倒、恶心、呕吐、面色苍面、出汗、脉搏及血压改变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征候1.2分类·按眩晕的性质分类 ,可分为真性眩晕与假性眩晕———如旋转性感觉具有运动性感觉者可称为真性眩晕———无明确的旋转者称为假性眩晕按眩晕病变的部位分类 ,可分为前庭系统性眩晕及非前庭系统眩晕·前庭系统性眩晕 (真性眩晕 )———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比率低频振幅(fALFF)探讨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PPD)患者静息态脑自发活动的改变。方法:纳入12例PPPD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进行外周前庭功能检查排除外周前庭病变,进行常规头颅MRI检查排除局灶性病变及其他神经科疾病;进行内科检查排除其他与慢性头晕相关的内科疾病。对确诊的PPPD患者进一步进行f MRI检查,计算fALFF,探讨PPPD患者静息态脑自发功能活动的改变。结果:与健康受试者相比,PPPD患者右侧楔叶(X=15,Y=-69,Z=6,k=82,P0.001, FWE校正)fALFF值显著降低。进一步的相关分析表明,楔叶fALFF与DHI(r=-0.67,P=0.02)、DHI-F(r=-0.71,P=0.01)呈负相关。结论:PPPD患者楔叶功能活动紊乱,可能与患者的持续性头晕不稳及复杂视觉刺激导致症状加重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伴单侧外周前庭受损(UPVD)的头晕/眩晕患者的病因学、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我院神经科门诊就诊的伴UPVD的头晕/眩晕患者148例为病例组,同期收集我院健康体检门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87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收集2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分析伴UPVD的头晕/眩晕患者的病因及伴发疾病分布,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伴UPVD的头晕/眩晕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48例伴UPVD的头晕/眩晕患者年龄9~86岁,男:女约为1:2。可以头晕(74.3%)或眩晕(25.7%)起病,分原发性(23.0%)和继发性/伴发性(77.0%)。原发性伴UPVD的头晕/眩晕患者包括急性原发单侧前庭病、发作性原发单侧前庭病、慢性原发单侧前庭病;继发/伴发性伴UPVD的头晕/眩晕患者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可能的迷路卒中、慢性缺血性单侧前庭病可能、内耳缺血性发作性前庭病变可能、前庭性偏头痛、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及迷路震荡。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血压、高脂血症是伴UPVD的头晕/眩晕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神经科门诊伴UPVD的头晕/眩晕患者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病因诊断较为困难,病因不明最为多见,其次多因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和可能的迷路卒中而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