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和心房扑动(房扑)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为0.5%~1.0%。如不及时复律超过48h可形成左房血栓,导致动脉栓塞;血流动力学异常,心房电生理重构,增加复律困难。大多数非紧急情况下药物复律仍作首选。但何种药物较为理想的不太清楚。本实验是随机对照,研究静脉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及扑动复律疗效是否优于西地兰,并评  相似文献   

2.
罗媛 《医学临床研究》2004,21(10):1205-1206
急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心律失常,主张尽早、尽可能复律。在非紧急情况下药物复律仍为首选。作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研究静注胺碘酮和毛花甙C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其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胺碘酮与心律平应用于房颤转复与维持窦律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可使中风发生率较普通人群增高5倍,同时可引起或加重心功能不全,因此应尽量使房颤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作者自1998年1月至2002年1月共对66例房颤患者进行了复律治疗,并分别用胺碘酮与心律平作复律前准备及复律后维持窦律。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及心房扑动(房扑)足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为0.4%~0.9%,如不及早复律可形成左房电生理重构,增加复律的困难。阵发性房颤或房扑出现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异常,电复律是首选的治疗方法。胺碘酮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主要抑制钾外流,延长动作电位时限,还具有抑制钙内流和非竞争性抑制β受体的作用,是目前唯一无负性肌力作用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我们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及房扑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在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约为2%~5%。心房颤动可使中风发生率较窦律时增高5~7倍。恢复并维持窦律是房颤治疗的目的。因此,阵发性房颤目前主张尽早尽可能复律,除紧急情况下需电复律外,大多数非紧急情况下药物复律仍为首选。本试验是随机对照静脉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氯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方法:124例阵发性房颤随机分为Ⅰ组(胺碘酮)、Ⅰ组(胺碘酮+氯沙坦),观察房颤转复率、窦性心律维持率及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后7 d房颤转复率Ⅰ组为84.48%,Ⅱ组为94.44%.随访1 a时窦性心律维持率Ⅰ组为70.24%,Ⅱ组为86.48%(P<0.05);左心房内径Ⅰ组为(38.25±1.52)mm,Ⅱ组为(35.12±1.46)mm(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的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均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抑制左心房扩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ATP和异搏定终止PSV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6例PSVT患者分组用药治疗,观察转复成功率、复律时间与不良反应。结果:PSVT转复成功率为ATP 97.2%,异搏定66.7%,平均复律时间为ATP 19.4 s,异搏定5.01 min不良反应发生率ATP为25%,异搏定10%,ATP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且与剂量正相关。结论:ATP是院前急救中终止阵发性室上速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的电复律治疗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林修功 《新医学》2002,33(3):137-138
1引言 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是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其前奏常呈现频发的房性期前收缩和(或)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以后经心房扑动过渡到心房颤动,但也可独立存在或呈反复发作;由于过快的房性节律冲动传至心室,常引起心室率过速,诱发严重的不良后果.故在治疗学中至今仍主张除药物转复或适当减慢心室率外,可酌情行电复律治疗.现就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在电复律治疗中的一些相关问题与大家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虽然心房颤动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但也有部分心房颤动患者不能检出任何异常,阵发性心房房颤发作通常〈24h,可自行转复或经药物转复。有症状的患者需要尽早抗心律失常治疗,包括药物及电复律,绝大多数非紧急情况下,药物复律作为首选。现将静脉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普罗帕酮对心房颤动的复律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5例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6个半衰期的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普罗帕酮300-4500mg/d,如3-7天无效逐渐加量,直至心房颤动转复或至最大量900mg/d,同时观察治疗前,后不同临床参数的变化,结果:心房颤动转复总有效率52.0%(13/25),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率81.25%(13/16),持续性心房颤动有效率为0(0/9),有效组与无效组在左房内径,左室射心分数,二尖瓣口面积与心功能等,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P<0.01),结论: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心颤颤动有较好的复律作用,且副使用小,但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无效,心房颤动复律的影响因素主要与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散,二尖瓣口面积及心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伊布利特与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复律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依布利特与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 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阵发性房颤患者63例(男32例,女31例),随机进入依布利特组(n=28)、胺碘酮组(n=35).前者于10 min内静脉注射依布利特1 mg,如给药结束10 min后仍未转复为窦性心律, 重复前述治疗1次.后者于10 min内静脉注射胺碘酮150 mg,后以1 mg/min维持6 h,再以0.5 mg/min维持18 h,转复后即刻停药.观察给药后房颤的转复率、转复时间、心室率、QTc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依布利特组转复率明显高于胺碘酮组(67.9% vs 40.0%,P=0.028),转复时间明显短于胺碘酮组[(20.11±11.54) min vs (523.31±277.73) min,P=0.000];伊布利特组10 min、30 min时对心室率和QTc影响大于胺碘酮组(P〈0.05).胺碘酮组有2例出现轻度低血压,1例胃肠炎,伊布利特组出现2例单形室性心动过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布利特转复阵发性房颤疗效高于胺碘酮,转复时间短,是一种转复房颤快速、有效的药物,但用药前后必须加强心电监护.  相似文献   

12.
静脉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 ,约有2%的发病趋势。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率明显上升。阵发性房颤主张尽早复律 ,转律分为药物及电转律 ,大多数非紧急情况下药物复律仍作为首选。本试验随机对照研究静脉胺碘酮与心律平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经心电图证实的心房颤动 ,本次房颤发作0.5~72h,2周内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共55例 ,其中女性21例 ,男性34例 ,最小23岁 ,最大85岁 ,平均49岁 ,所有患者不伴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房室传导阻滞 ,甲亢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电解…  相似文献   

13.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心房颤动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具有很高的致死性和致残性。因此,积极预防和控制心房颤动的发生.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虽然非药物方式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如射频导管消融等手术可显著改善恶性心律失常的预后,但心房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疗效不确切。因此,复律药物仍是心房颤动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本文就心房颤动复律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次高负荷剂量辛伐他汀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转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6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胺碘酮进行药物复律,并同时口服常规剂量辛伐他汀和稳心颗粒,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单次负荷剂量辛伐他汀(80 mg).观察两组患者房颤复率成功率,并检测用药前和用药后24 h、72 h和7 d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在各时间点上复律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用药后24 h即出现hs-CRP显著下降,在各时间点上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胺碘酮复律前给予高负荷剂量辛伐他汀能降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hs-CRP水平,提高转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盐酸胺碘硐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口服适用于危及生命的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的预防,也可用于其他药物无效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包括合并预激综合征者及持续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电转复后的维持治疗。可用于持续房颤、房扑时室率的控制。它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用药,它的效用早已得到公认。为探讨其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血管紧张索Ⅱ受体拮抗剂(ARB)能否有效防治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再发率,以探讨ARB在AMI合并房颤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转律并维持窦律和控制心室率治疗对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50例PAF患者中22例经电击/可达龙/莫雷西嗪/心律平转律治疗后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为心律转复组,其余28例给予β受体拮抗剂和/或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和/或洋地黄类药物控制心室率为控制心率组。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及随访6月后进行评分。结果:两组阵发性房颤患者入院时均有明显的焦虑,6月后心律转复组与控制心率组比较,焦虑明显改善(P〈0.01)。结论: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积极转律并维持窦律能显著改善患者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择阵发性房颤58例,随机分成联合贝那普利组(22例,给予贝那普利+辛伐他汀治疗)、辛伐他汀组(18例,口服辛伐他汀治疗)和对照组(18例,仅给予常规治疗),随访1 a,观察心房颤动转复窦性心律后房颤复发率。结果联合贝那普利组患者心房颤动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可减少阵发性房颤的复发。  相似文献   

19.
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快速房颤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1):2093-2094
长期以来,治疗及预防阵发性心房纤颤反复发作仍是一个难题,故此,我们予以心律平(普罗帕酮)治疗,现将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缬沙坦与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缬沙坦和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缓释片组(n=44)和缬沙坦+美托洛尔缓释片组(n=46),治疗随访时间为6个月,研究的一级终点是房颤复发。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美托洛尔缓释片组有效率为59.1%,缬沙坦+美托洛尔缓释片组有效率为73.9%(P〈0.05),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联合应用缬沙坦与美托洛尔缓释片防治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确切,还可能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