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通过回顾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救治和社会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01-01-2014-12-31经我院急诊科救治的全部中毒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由受过培训的专人填写中毒表格,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患者来源、发生时间及地点、毒物种类、摄入剂量、中毒途径、临床表现、急诊处理方式、诊断和转归等。结果:3年间我院急诊科共收治急性中毒患者2 746例,女性占61.3%,中毒患者年龄分组中以21~30岁组所占比例最高,已婚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单身患者。最常见的毒物是药物(64.0%),以镇静安眠药为主;第2、3位分别是农药(9.2%)和酒精中毒(8.2%)。百草枯和新型毒品中毒有显著增多趋势。最常见的中毒途径是口服中毒,自杀企图的患者中,女性占70.7%。8月和9月是中毒高发季节。中毒患者病死率为4.5%,农药中毒死亡占第1位,其中百草枯中毒死亡110例,占中毒死亡患者的89.4%。结论:药物、农药和酒精中毒是导致中毒的常见毒物。新型毒品中毒有显著增高趋势,百草枯中毒预后较差,因此需要加强这些毒物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救治的研究。女性自杀仍是导致急性中毒的主要原因,年轻女性应该成为防止中毒的社会干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建立急性中毒注册登记表,研究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诊疗结果,为提高本地区急性中毒诊治水平、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急性中毒注册登记表,对1998年1月至2009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中毒患者进行登记,收集其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毒物接触时间、中毒原因、中毒物种类、毒物接触途径、毒(药)物鉴定与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处理措施与患者去向等信息,并进行前瞻性、描述性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2800例急性中毒病例以治疗药物急性中毒为第一中毒类别;20~45岁为急性中毒第一位高发年龄组;职业以失业人员为第一位职业类别;女性多于男性;中毒途径以消化道为第一位(86.43%);毒物鉴定率仅9.71%。结论急性中毒的预防及其心理教育与咨询重点应在20~45岁的女性以及失业人群;政府需要加大力度监管镇静催眠类药物处方管理;本地区对中毒毒物的鉴定有待加强与提高。  相似文献   

3.
616例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9  
目的通过回顾急性中毒流行病学资料,为今后本地区急性中毒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所有来诊的急性中毒患者均由经过培训的人员准确填写急性中毒表格,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发生时间、病人来源、发生地点、意图、中毒类型,中毒物质名称、剂量,毒物种类、侵入途径,急诊处理方式、诊断及转归等。结果自2001年7月1日起至2002年6月30日止,我院急诊科共收治急性中毒患者616例,男女比为1:1.4,女性高于男性。中毒的年龄主要发生在20—29岁的年龄组(占32.6%),其次发生在30~39岁之间,占24.3%。主要毒物是药物,其中最多的是镇静催眠类,占中毒总数的21.7%。居第二位的中毒物质为一氧化碳占17.9%,然后是农药中毒占17.1%,再其次是酒精中毒占10.1%。自杀占急性中毒的47.1%,口服中毒是最常见的中毒途径,占77.1%。73.2%的中毒发生在家里。中毒病人的职业排在前三位的是农民(19.6%)、待业人员(18.2%)和学生(14.0%)。中毒在8月、9月高发,占全年的24.9%。96.6%的病人出院,死亡占1.6%。结论我院急性中毒病人以20~39岁为多见,尤以20~29岁最多,女性多见;毒物排列顺序为药物、一氧化碳、农药、酒精;自杀是常见的中毒原因,口服为主要途径。农民、无业人员和学生是主要的中毒职业分布。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急性中毒病人的中毒情况,认识急性中毒的发生特点,并提出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将1628例(1岁至90岁),急性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628例中毒患者中,性别比例:女性多于男性,占64.8%;年龄比例:中青年最多,占50%:中毒比例:口服有机磷农药占首位;安眠药类占第二位,两者占总数60%;职业比例:农民居多占74.8%:季节比例:春夏季为高发季节占60%。结论 因急性中毒具有发病急骤、症状严重、变化迅速的特点,而且毒物量越大,毒性越强,患者受损脏器越多。所以,护士应熟练掌握急救护理对策,减少急性中毒的发生,对临床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中毒的相关因素、临床特点及干预措施。方法回顾了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急性中毒临床资料,对性别、毒物侵入途径、中毒物质种类、中毒原因、预后及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老年急性中毒男女无性别差异;毒物侵入途径以消化道为主,占81.9%,皮肤吸收其次,占14.7%;中毒物质以农药和药物为主,农药中甲胺磷占首位(54%),药物中镇静催眠、抗精神病药为主,占22.9%,心血管药其次(6.5%);中毒原因自杀首位占67、2%;死亡占11.4%。结论加强农药和药品的管理,干预老年人的心理、生理健康,是减少老年人中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中毒的病因、特点及类型,总结预防经验。方法对472例急性中毒患者从中毒类型、性别、年龄、病因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酒精中毒和毒品中毒以男性(115例)多见,安眠药中毒以女性(127例)多见;急性中毒以15~34岁(417例)的人群为主;药物中毒和农药鼠药中毒患者,大部分是自杀行为。结论加快发展中毒救治网络的建设是救治急性中毒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和掌握昆明西部地区急性中毒病例的临床特点和发病规律,更有效地提高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做好中毒防范的宣传教育工作.方法 收集2005-01~2006-12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所有急性中毒病例2658例,根据性别、年龄、职业、中毒原因、中毒途径和中毒物质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中毒患者数前11位的分别为酒精中毒、安眠药中毒、解热镇痛药中毒、菜豆中毒、野生蕈中毒、农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乌头碱中毒、多种药物混合中毒、杀鼠药中毒和抗精神病药物中毒;中毒年龄段以18~40岁最多(84.39%),男性以酒精中毒为主,女性多为自杀所致;中毒途径以经消化道最多(96.7%);职业分布以工人最多(51.8%),其次为干部、学生、农民和无业人员;中毒原因主要为误食(76.4%),自杀居第二位;就诊时间以18: 00~次日4: 00最多(79.5%);病死率为0.26%(7/2658).结论 急救物品的完善、充足的人员配备和医护素质的提高是决定中毒人群急救效果的关键.社会各部门应加强对普通公众中毒防范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素质,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调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急性中毒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地区急性中毒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连续收集2017-03-01—2018-03-01期间于我院就诊的急性中毒患者,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人员采集急性中毒患者信息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患者来源、毒物种类、中毒原因、季节分布等特点。结果:1年间我院中医部和西医部急诊科共收治急性中毒患者332例,男女比例为1.441,男性高于女性。其中城区人口142例(42.8%)、农村人口190例(57.2%)。该地区排名前3的急性中毒种类为酒精中毒(75例,22.6%)、CO中毒(64例,19.3%)、毒蕈中毒(42例,12.7%)和毒蛇咬伤(42例,12.7%),其中CO中毒患者主要为城区人口(76.6%),83.3%的毒蕈中毒患者来自农村,毒蛇咬伤和蜂蜇伤患者也以农村人口为主(93.6%)。药物中毒主要为镇静安眠药,占61.5%;农药中毒主要为有机磷中毒(23例,6.9%)、百草枯中毒(11例,3.3%)、除草剂中毒(21例,6.3%)。中毒年龄以40~59岁年龄段为主,病死率最高的是百草枯中毒。结论:酒精、CO是该地区城区人口急性中毒的常见毒物,而有机磷农药及百草枯是该地区农村人口急性中毒的主要原因,也是预后最差、病死率最高的中毒类型。健康宣教、天然气及农药规范化使用的普及应当成为该地区社会干预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前瞻性急性中毒流行病学调查,为本地区急性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来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中毒患者,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中毒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发生中毒的时间、地点、意图,中毒类型、中毒物质的名称、剂量,毒物的种类、入侵的途径、以及急诊处理方法、治疗的结果、转归等进行填表登记。结果:共调查中毒病例503例,男221例,占43.94%,女282例;占56.06%,男女之比为1:1.28。其中意外中毒303例,占60.24%,其中自杀中毒者274例,占54.47%,20~35岁为中毒的高发人群,前三位职业为农林牧渔业,其它无业人员和学生,前三类毒物分别为农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和镇静安眠药中毒,中毒高发月份为11月~3月,占全年的49.90%,死亡10人,占1.99%。结论:急性中毒以20~35岁为高发人群,女性多于男性,毒物以农药、一氧化碳、镇静安眠药为主,意外和自杀为常见中毒原因,口服为主要中毒途径,农林牧渔业、其它无业人员和学生为主要职业分布。  相似文献   

10.
儿童急性中毒169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栓宝 《临床医学》2009,29(7):66-68
目的探讨急性中毒的种类及相关原因。方法儿科急诊抢救169例急性中毒患儿,按中毒毒种、中毒途径、例次、性别、年龄等对比计算。结果儿童急性中毒最多的为农药中毒(51.5%),其次为药物中毒(10.7%),灭鼠药中毒(10.1%),植物性食物中毒(9.5%)。中毒原因以误服毒物者最多(96.4%),3~5岁年龄组最多(33.1%),女性略高于男性。结论小儿急性中毒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性格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和掌握一汽厂区急性中毒病例的临床发病特点、发病规律,以有效地提高救治成功率,及时做好中毒防范的宣教。方法收集一汽厂区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急诊医学科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2 064例,根据性别、年龄、中毒的病因、中毒的物质进行分类及临床分析。结果中毒原因前几位的依次为安眠药、酒精、解热镇痛药、农药、一氧化碳、抗精神病药、杀鼠药中毒;中毒途径多为口服,自杀为主要原因(91.62%),极少数为误服(5.86%),中毒年龄段以18~40岁为最多(79.80%);男性以酒精中毒最为多见,女性以安眠药和解热镇痛药中毒居多;病死率为0.73%(15/2 064)。结论急性中毒占该区5年急诊总病例数的4.05%,中毒物种类繁多,自杀是主要原因,急诊医学科应高度重视急性中毒的抢救。  相似文献   

12.
急性中毒患者460例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收治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本科2004年12月至2005年11月收治的460例急性中毒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毒物种类、中毒类型的季节分布、毒物侵入途径、中毒原因、急诊诊断、转归及死亡等项目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460例急性中毒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5~34岁(占38.7%)。首位的中毒种类是化学品,占33.48%;其次是药物中毒,占28.26%。消化道摄入是急性中毒最常见的途径,占80.22%。自杀者占急性中毒的62.59%。中毒死亡1.52%。结论为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医生提供了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资料,为急性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陈晓华  王立  邹利群 《华西医学》2006,21(1):150-151
目的:预防和减少急性中毒的发生。方法:回顾2003年6月~2004年8月间收治的736例急性中毒患者,统计其中毒种类、原因、年龄、性别、患者职业、时间季节分布。结果:女多于男,安眠药中毒居首位,以城镇女青年为主;酒精中毒居第二位,以男性青年为主;农药中毒居第三位,以农民为主;30岁以下为急性中毒患者的高发年龄段,中毒原因以自杀为主。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少急性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急性中毒281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急性中毒281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方法:总结急性中毒2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年龄性别分布中以21-30岁年龄组人数最多,中毒分类以药物中毒为主,职业分布中最常见的是待业人员。结论:中青年药物中毒患者多为自杀,镇静催眠药物仍占首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以农民工为主,毒品中毒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215例儿童急性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急性中毒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总结分析215例急性中毒儿童的性别年龄、中毒原因、中毒途径、毒物种类、中毒地点及区域分布、治疗及预后。结果:215例中治愈190例(88.4%),好转21例(9.8%),死亡4例(1.9%),其中毒鼠强中毒死亡2例(0.9%),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2例(0.9%)。结论:215例急性中毒儿童中男孩多于女孩,1~6岁儿童多见,以药物中毒为主,中毒原因以误服误食为主,中毒途径主要为经消化道,其次为经呼吸道、皮肤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独立设计调查登记表,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病例调查方法,收集并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江苏省9所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崩床资料.结果 1 965例中毒患者中,男性893例,女性1 072例,院内病死率为1.73%;最常见的中毒原因为自杀(54.96%);最常见的毒物种类为农药(35.83%)和药物(23.16%),分别占中毒死亡病例的70.59%和8.82%;最常见的毒物为百草枯(12.37%);最常见的中毒途径为口服(93.18%),洗胃干预者占所有口服中毒患者的38.27%.22.34%的患者接受了拮抗剂治疗,12.62%的患者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18.83%的患者接受了血液灌流治疗,1.37%的患者接受了血液透析.结论 研究显示综合型医院中,农药中毒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最高,口服中毒是最常见的中毒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依托型急救中心急诊内科收治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与急救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4-2009年在福建省急救中心内科就诊的各类急性中毒患者的性别、年龄、中毒原因、种类、毒物名称、入侵途径、急诊诊断、急救处置、去向及转归等,进行登记并分析.结果 共收治急性中毒患者2867例,男女比例为1∶1.04,平均33.8岁,其中18~40岁年龄组占76.39%.所有中毒例数以1月份最多,占全部11.33%;中毒类别位居前四位的依次是酒精中毒(54.55%),药物中毒(25.95%),农药中毒(5.65%),毒品中毒(4.88%);毒品中毒大部分为年龄≤25岁(56.44%),平均年龄为28.2岁,明显低于药物中毒和酒精中毒(P<0.01);69.54%患者经急救处理后离院随诊观察,需要住院者占30.39%,仅4例发生死亡.结论 城市急性中毒以酒精和药物为著;依托型急救中心模式中"院前急救-急诊科-院内救治"的急救绿色通道,对于提高急性中毒的抢救成功率和成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江苏省淮安市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病例调查方法,收集并分析2015-06—2017-05期间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4例急性中毒患者中,女247例;平均年龄44.8岁,40~49岁年龄组占急性中毒病例最多(25.7%)。农药和药物中毒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分布,农药中毒8月份达峰值。自杀是急性中毒患者最常见的原因(76.7%)。最常见中毒途径为口服中毒(87.3%)。农药中毒是最常见的中毒毒物(59.9%),前3位农药是有机磷(35.0%)、百草枯(23.6%)和草甘膦(8.7%)。洗胃是干预口服中毒患者的常用措施(70.0%),血液灌流是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方式(95.0%)。急性中毒患者院内病死率为2.4%,自动出院患者院外病死率为72.7%。结论:淮安市急性中毒有其区域性流行病学特征,有助于指导地区对急性中毒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1162例自杀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杀的疾病谱及发病情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厦门市医疗急救中心院前接诊的1162例自杀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自杀已成为本市院前急救中的常见病种,自杀人数逐年上升,其中女性自杀者明显高于男性,农村高于城市,青壮年和老年为自杀的两个高发年龄段,自杀类型以服农药最多,死亡率以自缢和跳楼最高。结论:自杀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努力做好其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国综合性医院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今后制定急性中毒控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Meta分析2008-01-2015-05发表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上的有关我国急性中毒流行病学文献。结果:有44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共有52 666例中毒患者;男女比例1.08∶1。中毒高发于20~39岁(59.07%)。前4位急性中毒患者的职业依次为农民(29.19%)、员工(18.04%)、无业者(16.22%)、学生(11.24%)。中毒途径以消化道为主(78.59%),地点主要在家中(53.01%)。中毒原因以无意接触毒物为主(53.90%),其中有意中毒以自杀为主。毒物种类依次为药物(26.90%)、酒精(25.05%)、农药(22.03%)、一氧化碳(9.46%)、食物(7.08%)、其他毒物(6.32%)、鼠药(3.16%)。急性中毒病死率2.36%,死亡患者中以农药(57.41%)、一氧化碳(12.78%)、药物(11.24%)为主。结论:药物及农药中毒是急性中毒的重点,应加强对高发人群健康宣教,加强毒物监管及自我防护意识,并重视广大群众身心健康(尤其青壮年)。同时应完善中毒数据库,成立中毒控制中心,提高医务人员抢救水平,制定、完善各种中毒抢救流程,完善救治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