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伟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1):1564-1567
目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收治的100例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与全髋关节置换组,每组50例,分别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以及术后3d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肿胀率及术后3周、1年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评分)等方面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人工双极股骨头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总输血量、术后3dVAS评分及术后3d肿胀率、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较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降低(P0.05);两者之间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术后3周及术后1年Harris评分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应当综合考虑到患者的身体状况、预期寿命及经济条件;患者身体素质相对较好,预期寿命较长及经济条件较好,能够耐受手术创伤,首先选择全髋关节置换;身体较差,预期寿命较短,无法耐受手术创伤,则一般选择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2.
背景: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可以较快速地重建髋关节功能,是目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比较理想而可靠的方法。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全髋关节置换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下列数据库:Medline(1990/2011-03,Ovid检索平台),Embase(1984/2011-03),CochraneCentralRegisterofControlledTrial(Issue2,2011),CurrentControlled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86/2011-03)。手工检索相关杂志。纳入全髋关节置换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Handbook5.1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估,采用RevMan5.1.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共89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比较,全髋关节置换后Harris评分显著提高,但在需二次手术人数、术后发生脱位人数、1年死亡率、并发症等方面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全髋关节置换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置换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方面均较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6月-2007年2月采用上述2种术式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例24例,比较2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24例随访10~40个月,平均16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优良率达到90%:全髋置换组术后优良率达95%,两组之间结果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有效方法,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全髋关节置换结果优干人工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4.
背景: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可以较快速地重建髋关节功能,是目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比较理想而可靠的方法。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全髋关节置换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下列数据库:Medline(1990/2011-03,Ovid检索平台),Embase(1984/2011-03),CochraneCentralRegisterofControlledTrial(Issue2,2011),CurrentControlled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86/2011-03)。手工检索相关杂志。纳入全髋关节置换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Handbook5.1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估,采用RevMan5.1.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共89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比较,全髋关节置换后Harris评分显著提高,但在需二次手术人数、术后发生脱位人数、1年死亡率、并发症等方面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全髋关节置换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置换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方面均较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在较大样本量的前提下,比较国内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10-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10-04)、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2010-04)及所有关于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假体关节功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出现并发症、髋关节残余疼痛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纳入7个临床对照研究,共624例高龄患者(>60岁).其中行全髋关节置换实验组32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对照组295例.Meta分析发现:①全髋关节置换组在疗效上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OR=2.88和95%可信区间为(1.84,4.49),P<0.05].②实验组手术时间上长于对照组[WMD=43.35和95%可信区间为(23.96,62.74),P<0.05].③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WMD=336.36和95%可信区间为(196.34,476.37),P<0.05].④两组术后出现并发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OR=0.54和95%可信区间为(0.29,1.02),P>0.05].⑤实验组髋关节残余痛少于对照组[OR=0.30和95%可信区间为(0.18,0.50),P< 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较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更好的远期临床效果,尤其适用于原发髋关节疾病和较强活动能力者.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持续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应该谨慎.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少且质量不高,论证强度较弱,尚需开展和设计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做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
背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关于选择全髋关节置换还是人工股骨头置换目前仍存在争议。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修复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18个月的随访结果。方法:纳入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股骨颈骨折患者70例,男17例,女53例,年龄60-83岁,均为GardenⅢ型,Ⅳ型患者。根据置换方式分为两组,股骨头置换组39例,全髋关节置换组3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分型及合并疾病构成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X射线观察两组患者关节置换效果,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输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置换后髋关节功能。结果与结论:经18个月随访,两组患者X射线显示股骨颈骨折均复位固定良好,假体位置良好。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输血量、失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股骨头置换组优于全髋关节置换组(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股骨头置换组(P〈0.05)。提示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后关节功能恢复较好,远期并发症较低,是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及输血量少等优点,适合身体状况差、活动量小及受伤前患肢已有功能障碍的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单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中远期(5~8年)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高龄(65~93岁)股骨颈骨折患者(生活完全自理,未患重大疾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全髋关节置换术组(35例)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41例)。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2组患者均随访5~8年,对Harris评分(优良率)、有无髋痛、髋臼磨损情况、假体有无松动或下沉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组、并发症低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组(均P<0.05)。按Harris评分标准:全髋关节置换术组优良率为80.0%,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优良率75.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6601,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对于高龄、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行单纯人工股骨头置换不是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住院治疗的97例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45例)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组(52例),并对两组手术时间、疗效、疼痛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组疗效明显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疼痛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但手术时间延长,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效果满意、疼痛发生率低,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9.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于2002-01/2008-06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共10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过程中回顾分析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并对置换前、后的X射线结果及随访过程中髋关节Harris评分进行评估,以评价患者近期疗效.患者随访6个月~5年,平均3.4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优42例,平均96.4分:良50例,平均85.7分;中10例,平均74.5分;差6例,优良率85.2%.X射线结果显示随访期间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及下沉.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可降低手术风险.置换后患者功能恢复满意,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满意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采用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4年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假体的形态、位置和有无松动及下沉的情况.结果 82例患者中,17例失访,65例获得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1.4分(32~58分),提高到末次随访的平均89分(78~95分).按Harris评分标准:优27例,良31例,一般5例,差2例,优良率为89.2%.下肢深静脉血栓、假体周围骨折、髋关节前脱位及髋关节后脱位各1例.无关节感染及假体松动、下沉的发生.结论 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安全、有效,并可促使老年人早期活动,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广泛开展及翻修手术的不断增加,假体周罔骨折的发生明显增多,而这类骨折处理较为复杂困难;拟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①对象:来自2001-03/2005-08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共收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8例,男3例,女5例,年龄35~80岁.骨折发生于原髋关节置换术后3个月~7年,按Vancouver骨折分型B1型7例,B2型1例.②治疗:均采用切开复位形状记忆合金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内固定治疗,其中1例(B2型)同时行骨水泥长柄假体翻修.⑨评估:术后随访时观察X射线片、关节活动度及材料与宿主不良反应.结果:8例患者均得到1-4年随访.1年后检查髋关节活动度屈曲均大于100°,经X射线检查骨折均愈合,无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形状记忆合金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具有安装方便、固定可靠、经济实用的优点,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良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材料置入的应用,使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疗效有质的提高,但部分病例效果仍不尽人意.文章针对影响腰椎滑脱症手术疗效的内固定材料置入及植骨方式与宿主状态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①对象:选择2002-03/2006-09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腰椎滑脱症患者81例,男28例,女53例;年龄26~83岁;病程6个月~20年.患者对所行手术知情同意.②手术过程:采用下腰部后正中纵形手术切口.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或环周融合(包括环周植骨融合与cage融合).③评估: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8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16例,2~5年65例.①81例患者不完全复位15例,完全复位66例,复位率81.5%;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14例,占总例数17.3%;术后滑脱丢失10例,占总例数12.3%.②术后JOA(Japan Orthopedic Association)评分优49例,良19例,中9例,差4例,优良率为84%.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植骨方式对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患者的性别,病程,滑脱的类型、程度、节段对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10):患者的年龄,术后活动,椎间融合情况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滑脱完全复位与否,采用后外侧融合或环周融合的方式,以及患者的性别、病程、滑脱的类型、程度、节段不是影响疗效的因素.②患者的年龄、术后康复练习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术后椎体间高度丢失、滑脱丢失与手术疗效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背景:体育运动中爆发性用力的跳跃动作容易造成髋关节损伤,髋关节周围的一些部位由于存在未闭合的骨骺而相对薄弱,猝然施加的暴力可以造成大块的撕脱性骨折。目的:总结髋关节置换治疗运动性股骨头坏死技术、置换材料及并发症的研究进展,评价修复运动性股骨头损伤中所应用的髋关节置换术的各种生物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方法:由第一作者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Pub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检索1991-01/2010-12有关生物材料应用于组织工程肌腱支架的研究文章,中文关键词为股骨头坏死,生物材料,髋关节置换,并发症;英文关键词为artificial hip joints,biomaterials,prostheses。排除重复研究、普通综述或Meta分析类文章,筛选纳入21篇文献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分析了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髋关节置换技术的选择、置换材料的性能评价。髋关节置换技术以及置换材料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绝大多数还处于研究阶段。利用陶瓷股骨头假体、金属对金属的假体减少由于高分子聚乙烯磨损颗粒导致的假体松动等研究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全髋关节置换已经成为晚期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因其适应证范围宽,置换效果好,目前被认为是治疗股骨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人工股骨头的临床应用特征、术后髋臼磨损及其影响因素和处理对策.方法:应用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人工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髋臼磨损;临床意义;翻修技巧"等为检索词,检索1998/2010时限内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磨损有关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或较陈旧文献.结果: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保留文献24篇.临床常用的人工股骨头按材料类型不同分为金属合金股骨头与陶瓷材料股骨头.金属合金股骨头价格低廉,耐腐蚀,易于置入,但并发症严重;陶瓷股骨头安全性及有效性较高,但经济投入较高,不易临床推广.从临床效果来看,陶瓷股骨头引起髋臼磨损的发生率要远远低于金属合金类.髋臼磨损的影响因素涉及生物材料、假体设计、手术技巧等方面,全髋关节翻修为髋臼磨损的最后对策,需注意翻修技巧等.结论:陶瓷材料人工股骨头更适宜应用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其术后髋臼磨损的发生率较低.全髋关节翻修为髋臼磨损的最终治疗方案,其近、中期效果良好,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临床随访.  相似文献   

15.
背景:体育运动中爆发性用力的跳跃动作容易造成髋关节损伤,髋关节周围的一些部位由于存在未闭合的骨骺而相对薄弱,猝然施加的暴力可以造成大块的撕脱性骨折.目的:总结髋关节置换治疗运动性股骨头坏死技术、置换材料及并发症的研究进展,评价修复运动性股骨头损伤中所应用的髋关节置换术的各种生物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方法:由第一作者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Pub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检索1991-01/2010-12有关生物材料应用于组织工程肌腱支架的研究文章,中文关键词为"股骨头坏死,生物材料,髋关节置换,并发症";英文关键词为"artificial hip joints,biomaterials,prostheses".排除重复研究、普通综述或Meta分析类文章,筛选纳入21篇文献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分析了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髋关节置换技术的选择、置换材料的性能评价.髋关节置换技术以及置换材料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绝大多数还处于研究阶段.利用陶瓷股骨头假体、金属对金属的假体减少由于高分子聚乙烯磨损颗粒导致的假体松动等研究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全髋关节置换已经成为晚期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因其适应证范围宽,置换效果好,目前被认为是治疗股骨头坏死中晚期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6.
背景:针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尚存在争议。目的:比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10/2009-06入选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79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内固定34例,年龄65~81岁;人工股骨头置换45例,年龄67~94岁。对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固定/置换后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79例固定/置换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7.5±4.9)个月。两组在住院时间,固定/置换后并发症和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较股骨头置换有较大优势(P手术时间〈0.001,P术中出血量〈0.0001),但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下地时间较股骨头置换组晚(P〈0.0001)。结果表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比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的优点,但卧床时间较长。应严格掌握病例选择标准,选用合适的技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背景:针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尚存在争议.目的:比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10/2009-06入选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79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内固定34例,年龄65~81岁;人工股骨头置换45例,年龄67~94岁.对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固定/置换后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79例固定/置换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7.5±4.9)个月.两组在住院时间,固定/置换后并发症和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较股骨头置换有较大优势 (P手术时间 < 0.001,P术中出血量< 0.000 1),但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下地时间较股骨头置换组晚(P < 0.000 1).结果表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比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的优点,但卧床时间较长.应严格掌握病例选择标准,选用合适的技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背景:拟通过建立动物模型探讨目前的髋关节表面置换的假体设计是否达到成熟、是否能引起股骨头坏死。目的:观察健康新西兰大白兔股骨头表面置换后的组织形态变化。方法:60只健康大白兔行左股骨头表面置换,右侧为正常对照侧。分3,6,9,12周共4次分批处死取股骨头标本行大体、光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与结论:股骨头表面置换后,股骨头骨质仅在与骨水泥接触界面(骨-水泥界面)有小范围的骨细胞坏死和肉芽组织增生纤维化、以及骨吸收;与金属假体接触的界面(骨-假体界面)亦有轻度小范围骨细胞坏死和肉芽组织增生纤维化,但无骨吸收表现;在远离骨水泥和假体的股骨头中心部位既无骨坏死表现,亦无骨吸收表现,组织表现与正常未手术骨质相同。结果可见股骨头表面置换不会引起正常股骨头的坏死,股骨头坏死与术式及假体本身无因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表面置换治疗髋关节疾患的安全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假体置换对75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早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骨科2001-06/2005-12收治的75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8例(100髋),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骨折按照EVANS分型:Ⅱ型12髋,Ⅲ型53髋,Ⅳ型32髋。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术中复位大、小转子骨折块,以钢丝固定,股骨距部位骨缺损以骨水泥充填,重塑股骨距,人工股骨头(北京京航公司或Link公司,钛合金股骨头)以骨水泥固定。复位后中立位或稍内收屈曲90°及伸直位外旋90°无脱位,认为关节安装合适。关节腔内置负压引流管。注意围手术期处理,术后患者早期下地功能锻炼。人工股骨头置换的疗效评估标准:疼痛完全消失、关节功能好、恢复生活自理者为优;活动时髋部或大腿有轻微疼痛、基本恢复生活自理者为良;活动时髋部或大腿疼痛,但可扶拐行走、生活部分自理者为可;髋部疼痛明显、不能行走、生活基本不能自理者为差。结果:98例患者中术后住院期间死亡1例;随访过程中死亡2例,原因与手术无关;失访3例,进入结果分析共92例。①术后随访6-24个月,其中6-12个月23例,13-18个月48例,19-24个月21例,平均13个月。按照疗效评估标准,优30例,良45例,可16例,差1例,优良率为82%。②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15例,包括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发生率为16%。结论:人工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75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活动功能恢复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