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腰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骶管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背伸肌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在我院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心理辅导,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骶管药物注射,观察组则辅以腰部核心肌群训练及骶管注射联合治疗。于入选时及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背伸肌群生物学特性,并分别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腰背伸状态下峰力矩、平均功率、腰背屈/伸比值、腰背伸肌群平均功率频率、积分肌电值、JOA、ODI及疼痛VA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腰背伸状态下峰力矩、平均功率、腰背伸肌群平均功率频率、积分肌电值、JO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腰背屈/伸比值、ODI评分及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 结论 腰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骶管注射可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背伸肌群生物学特性,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腰椎功能,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躯干生物力学的变化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和病后不愈的重要因素.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腰背肌力测试,以了解其躯干生物力学变化.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非随机化同期对照的回顾性研究.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康复医学科.对象2001-02/2002-01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为测试组,同期治疗非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做对照组,均知情同意.方法利用多关节等速测试系统对受试者躯干的等速力矩进行测试.观察记录指标为腰背屈伸肌群的峰力矩(PT)、相对峰力矩(PT/BW)、到达峰力矩的时间(TPT)、0.2 s的力矩(T@0.2)、总功(TW)和平均功率(AP).同时测试了腰背屈/伸比值(F/E).结果利用SPSS 9.0软件包分析,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主要观察指标主要结局腰背部屈肌、伸肌等速肌力评定结果.次要结局腰背部屈伸比值评定结果.结果各种收缩速度时测试组患者的屈、伸肌力量均显著下降,肌肉的爆发力和做功的效率指标也变化明显,屈肌力量的下降比伸肌力量的下降更严重.F/E评定测试组等速向心收缩60°/s,180°/s分别为57.99±5.68,65.74±8.12;对照组分别为95.25±5.18,83.03±7.6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力学改变是明确的,康复治疗应在准确评定这种改变的基础上,制订合适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彻底纠正这种力学平衡,打断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青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患者和正常健康青年腰部本体感觉及肌力的差异,并分析腰部本体感觉与肌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5例青年CNLBP患者纳入腰痛组,25例正常健康青年纳入对照组。采用CON-TREX等速系统测试其腰部本体感觉及腰部屈肌、伸肌肌群在60°/s角速度下的等速向心肌力。以被动复位绝对误差角度(AE)作为个体本体感觉评价指标,以各肌群的峰值力矩(PT)、峰力矩体重比(PT/BW)及屈/伸肌峰值力矩比(F/E)作为等速向心肌力观察的主要指标。并分析CNLBP患者腰部本体感觉与腰部肌力的相关性。结果:(1)腰痛组患者腰部前屈、后伸的AE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腰痛组患者伸肌肌群的PT及PT/BW与对照组相比均有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腰痛组患者屈肌肌群的PT及PT/BW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腰痛组F/E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腰痛组腰部AE值与PT、PT/BW及F/E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青年CNLBP患者的腰部本体感觉及腰部伸肌肌群肌力均较正常健康青年有所减弱,且青年CNLBP患者的腰部本体感觉与腰部肌力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针刀结合肾着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刀结合肾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评分、功能障碍评分和腰背伸肌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峰力矩(PT)、力矩加速能(TAE)、平均功率(A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屈肌/伸肌峰力矩比值(F/E)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刀结合肾着汤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碍评分,改善腰背伸肌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背等速肌力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躯干生物力学的变化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和病后不愈的重要因素。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腰背肌力测试,以了解其躯干生物力学变化。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非随机化同期对照的回顾性研究。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康复医学科。对象:200-102/2002-01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为测试组.同期治疗非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做对照组,均知情同意。方法:利用多关节等速测试系统对受试者躯干的等速力矩进行测试。观察记录指标为腰背屈伸肌群的峰力矩(PT)、相对峰力矩(PT/BW)、到达峰力矩的时间(TPT)、0.2s的力矩(T@0.2)、总功(TW)和平均功率(AP)。同时测试了腰背屈/伸比值(F/E)。结果利用SPSS9.0软件包分析.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主要观察指标:主要结局:腰背部屈肌、伸肌等速肌力评定结果。次要结局:腰背部屈伸比值评定结果。结果:各种收缩速度时测试组患者的屈、伸肌力量均显著下降,肌肉的爆发力和做功的效率指标也变化明显,屈肌力量的下降比伸肌力量的下降更严重。F/E评定测试组等速向心收缩60&;#176;/s,180&;#176;/s分别为57.99&;#177;5.68,65.74&;#177;8.12;对照组分别为95.25&;#177;5.18,83.03&;#177;7.6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力学改变是明确的,康复治疗应在准确评定这种改变的基础上,制订合适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彻底纠正这种力学平衡,打断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夹脊电针配合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配合短杠杆微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综合组采用夹脊电针与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三维电脑牵引。结果治疗3周后综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夹脊电针配合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角速度等速肌力训练对腰痛患者的腰背部核心肌群的训练效果,探讨改善慢性腰痛的更优角速度。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男性慢性腰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A组行常规康复治疗手段;B组、C组分别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选取角速度为30°/s和90°/s的等速肌力训练,每周3次,共训练4周。训练前后进行等速肌力测试,记录峰力矩和平均功率。结果训练后,B组和C组屈、伸肌峰力矩及功率均大于A组(P 0.05),C组屈、伸肌峰力矩小于B组(P 0.05),屈、伸肌功率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训练后,B组、C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t 4.098,P 0.01),且均低于A组(P 0.05),C组和B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可提高腰痛患者的躯干屈、伸肌群的峰力矩和功率,低角速度(30°/s)等速训练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物理因子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功能恢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超短波联合低中频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5例,随机分为超短波并低中频电疗组(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手术方式及术后康复训练方案一致。结果两组患者坐骨神经痛症状均有所减轻,治疗组完全缓解39例,部分缓解5例,对照组分别为16例和10例,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胫前肌、拇长伸肌、拇长屈肌肌力均较术前有所恢复,胫前肌、拇长屈肌肌力恢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拇长伸肌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应用超短波联合低中频电疗能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屈髋位和伸髋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时的疗效差异.方法 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全部采用仰卧位牵引,屈髋组与伸髋组各42例,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采用Fairbank JC"腰痛病情计分表"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症状体征及疼痛评定.结果 屈髋组在病情、体征及疼痛改善等方面均显著优于伸髋组( P<0.001).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仰卧牵引治疗时,屈髋位更有利于改善和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部助力带在老年病患者起坐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自制腰部助力带辅助患者起坐训练。观察两组随访1个月腰曲肌群及腰伸肌群腰曲伸峰力矩(PT)、峰力矩体质量比(PT/BW)、关节活动度(ROM)、平均功率(AP)、总功(TW)、到达峰力矩时间(TPT)指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1个月肌力测试结果显示,腰曲屈及腰伸展PT、PT/BW、ROM、AP、TW指标均高于对照组,TPT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对老年病患者治疗期间可以应用腰部助力带辅助患者起坐训练,以促进患者腰背肌力的提升,减轻患者痛苦,加快疾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瑞士球运动康复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和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30例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性别和就诊次序依次分成对照组和运动组。选用Roland-Morris问卷(RMQ)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在治疗前、2周后和4周后分别进行疼痛、腹、腰背肌力评定。运动组采用瑞士球运动治疗和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运动组4周后 RMQ 和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2周后、4周后的RMQ和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2周后、4周后腹、腰背肌力增强(P<0.05,P<0.01)。结论:瑞士球运动治疗结合腰椎牵引能显著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痛症状,增强腹、腰背肌力和腰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一种适宜多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训练的方法。方法 :67例多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n=35)及对照组 (n=32) ,康复组在牵引推拿 ,、药物、理疗等传统疗法基础上 ,予腰背肌屈伸锻炼及双下肢肌肉等长、等张收缩等康复训练 ,采用“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及Barthel指数评分评估两组腰椎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康复组患者两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明显 (P<0.05)。结论 :腰屈伸肌及双下肢肌肉康复训练对多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脊柱微创经皮椎间孔镜日间手术全程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与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日~2018年3月31日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住院管理模式.选取2018年4月1日~2019年4月30日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日间手术的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日间组,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柏散敷药联合特定电池波谱(TDP)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1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推拿、电针理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双柏散敷药联合TDP照射。观察两组患者两个疗程后疼痛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及治疗效果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推拿、针灸等理疗基础上,加双柏散敷药联合TDP照射可提高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和缓解腰患者疼痛程度。护理方面应做好敷药及TDP照射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的相互关系尚不明确。〈br〉 目的:构建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模型。〈br〉 方法:按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遵循组间民族、性别及年龄等相匹配原则筛选180例研究对象,其中120例分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组及腰椎间盘突出症非血瘀证组,每组60例;健康对照组60例。抽取受试者外周血的血清样本,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及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并绘制蛋白质质谱图,随后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识别蛋白峰信息,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血清诊断模型,并通过双盲验证法对模型进行验证及通过ExPASy数据库对相关差异蛋白进行蛋白检索。结果与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腰椎间盘突出症非血瘀证及健康者各组之间找到11个蛋白质峰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个蛋白质呈高表达、9个蛋白质呈低表达;用Biomarker Patterns Software构建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血清学诊断模型并验证,其敏感性为86.667%,特异性为94.167%,阳性预测值为88.136%。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患者的血清中存在多种异常表达的蛋白质;由11个差异蛋白组成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血清标志物诊断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硬膜外腔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和治疗机制。方法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患者862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单纯硬膜外腔注射组和硬膜外腔注射加手法组。治疗前后比较临床症状、皮肤温度和影像学表现变化。结果手法并硬膜外腔注射组优于单纯硬膜外腔注射治疗组。15例急性发病患者,治疗前平均值为(35.21±0.23)℃,治疗后平均值为(36.42±0.51)℃,20例慢性发病者,治疗前平均值为(34.81±0.41)℃,治疗后平均值为(35.03±0.26)℃,治疗前两组进行t检验,t=10.53,35,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两组进行t检验,t=3.39,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皮肤温度平均较治疗前提高1.5℃。硬膜外腔注射组中68例治愈后3~6个月内CT扫描45例,MRI成像23例,发现腰椎管及间盘突出物的形态与治疗前无显著变化。结论硬膜外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患者效果较好,加用手法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关节松动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生物力学探索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生物力学作用。方法:实验组采用关节松动术,理疗(超短波,中频电疗)配合腰椎牵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理疗(超短波,中频电疗)配合腰椎牵引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腰椎功能治疗后评分和改善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关于松动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生物力学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30d.两组均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症状及体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检测治疗前后胫后神经及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及主要肌群肌电图.结果 治疗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痊愈+显效率76.7%,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治疗组各神经传导速度及主要肌群动作电位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的疼痛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按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满意度、腰腿痛、放射痛等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腰腿痛、放射痛症状均轻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护理中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推进优质护理的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